-
簡介:淺析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fā)展特點淺析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fā)展特點摘要要本文試將其放置在古代文學背景中,旨在從其紛繁復雜的本文試將其放置在古代文學背景中,旨在從其紛繁復雜的文學現(xiàn)象中梳理出其總體特征,于學理上探尋其自身的變異脈絡及文學現(xiàn)象中梳理出其總體特征,于學理上探尋其自身的變異脈絡及與它時段文學的內在聯(lián)系,呈顯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作與它時段文學的內在聯(lián)系,呈顯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用和影響。魏晉南北朝是指東漢建安年代到隋朝統(tǒng)一約魏晉南北朝是指東漢建安年代到隋朝統(tǒng)一約400400年的歷史時期,這年的歷史時期,這一歷史時期由于國家分裂,政局比較動蕩,以致政治腐敗,經濟衰一歷史時期由于國家分裂,政局比較動蕩,以致政治腐敗,經濟衰落,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落,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政局的動蕩又導致了集團間的權利之而政局的動蕩又導致了集團間的權利之爭,使許多有志之士懷才不遇,甚至遭受殺身之禍,是歷史上少有爭,使許多有志之士懷才不遇,甚至遭受殺身之禍,是歷史上少有的恐怖時代。誕生在這一時期的魏晉南北朝文學因為其特殊的歷史的恐怖時代。誕生在這一時期的魏晉南北朝文學因為其特殊的歷史原因呈現(xiàn)出獨特的特征原因呈現(xiàn)出獨特的特征一、一、魏晉南北朝文學產生的思想文化背景魏晉南北朝文學產生的思想文化背景(一)(一)士族門閥制度是魏晉南北朝政士族門閥制度是魏晉南北朝政治生活的重要特點。治生活的重要特點。在魏晉南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特殊的階北朝時期,士族特殊的階級地位,使其擁有很強的獨立性和社會級地位,使其擁有很強的獨立性和社會力量,他們壟斷政治,世襲貴族,這樣量,他們壟斷政治,世襲貴族,這樣就造成了寒門庶族沒有仕進的就造成了寒門庶族沒有仕進的機會,導機會,導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這種社會現(xiàn)象使這種社會現(xiàn)象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呈這一時期的文學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庶族強烈抗爭士族控制政治權利、傾現(xiàn)出庶族強烈抗爭士族控制政治權利、傾瀉不滿的現(xiàn)象。不滿的現(xiàn)象。(二)(二)就思想狀況而言。就思想狀況而言。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思想發(fā)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思想發(fā)展的展的點。東晉文學最富特色的點。東晉文學最富特色的是山水田園詩,山水詩的代表人物是南朝是山水田園詩,山水詩的代表人物是南朝的謝靈運和齊代的謝眺。最有成就的田園的謝靈運和齊代的謝眺。最有成就的田園詩人則是偉大的詩人陶淵詩人則是偉大的詩人陶淵明,他擅于從日明,他擅于從日常的小事情中挖掘出詩意,將自然提升為常的小事情中挖掘出詩意,將自然提升為美的至高美的至高境界。境界。在南北朝文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在南北朝文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北朝民歌,這個時期還出北朝民歌,這個時期還出現(xiàn)出現(xiàn)了南北現(xiàn)出現(xiàn)了南北方發(fā)展不均衡的現(xiàn)象,這一點在南北朝方發(fā)展不均衡的現(xiàn)象,這一點在南北朝民歌上有很好民歌上有很好的體現(xiàn),南朝民歌大都反映的是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風格清的體現(xiàn),南朝民歌大都反映的是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風格清麗婉轉,而北朝民歌則反映著北方動亂不安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民的深麗婉轉,而北朝民歌則反映著北方動亂不安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民的深重苦難,風格粗狂剛健,這些都與當時南北方的社重苦難,風格粗狂剛健,這些都與當時南北方的社會現(xiàn)實有關。會現(xiàn)實有關。三、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fā)展特點三、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發(fā)展特點南北朝文學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具有南北朝文學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文學在這一時期發(fā)生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文學在這一時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的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的文人就是從這一時文人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逐漸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駕馭文期開始,逐漸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駕馭文學創(chuàng)作學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也就是對文學創(chuàng)作及其發(fā)的規(guī)律,也就是對文學創(chuàng)作及其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有了相當?shù)恼J識和展的客觀規(guī)律有了相當?shù)恼J識和把握,進把握,進入相對自由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即魯迅先生所說入相對自由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即魯迅先生所說的“是文學的自的“是文學的自覺時代”。覺時代”。(一)魏晉南北朝文學自覺地重要標志(一)魏晉南北朝文學自覺地重要標志一般來說,所謂文學自覺分一般來說,所謂文學自覺分為三個為三個方面,一是文學從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方面,一是文學從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二是的一個門類;二是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qū)分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qū)分和認識;和認識;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而對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追求。而對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自覺地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覺地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文學開始脫離了經學)文學開始脫離了經學的附庸地的附庸地位,從“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位,從“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的道德功利教化”的道德功利目的轉為非功利的供目的轉為非功利的供人欣賞的藝術形式。人欣賞的藝術形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9
大小: 0.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淺析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研究淺析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研究一、引言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傳統(tǒng)中文系中最常設的一個專業(yè),也被譽為文科的萬能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供不應求,可以從事社會人文領域的很多工作。但隨著學科門類的增多,專業(yè)的細化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人才市場開始傾斜。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一個本身原因是傳統(tǒng)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缺乏應用性的缺陷,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應用性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改革的一大問題。二、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傳統(tǒng)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不清晰;教學內容重純文學,然而經濟、政治、哲學、法律內容偏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比較集中的問題。培養(yǎng)目標不清晰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積淀一度非常輝煌,學生能夠擁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一度擁有很強的文化優(yōu)越感與專業(yè)自豪感,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失去了過去的專業(yè)優(yōu)勢。再加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著傳統(tǒng)優(yōu)勢專業(yè)意識,未及時調整培養(yǎng)目標,找準定位,更沒有考慮就業(yè)市場的實際需要,培養(yǎng)的學生與社會實際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學生知識面狹窄,并產生強懂得編輯與制作,將語言文字傳播、影像傳播和網絡傳播融會貫通,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四、漢語言文學應用型課程體系設置根據(jù)漢語言文學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實行厚基礎、多方向、因材施教、靈活多樣的育人模式,建立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新體系,對傳統(tǒng)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課程體系進行重新調整?;A課程培養(yǎng)學生從事語言教學和語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個應用型模塊。主要開設語言教育提高系列課程,設置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師發(fā)展研究、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語文課件制作、語文教學藝術、語文教材篇目研究與教學設計、現(xiàn)代職業(yè)禮儀、演講與口才等課程。提升課程主要提升專業(yè)理論,訓練科研能力,著眼于學生升造。可開設現(xiàn)代漢語語法專題研究、現(xiàn)代漢語虛詞研究、修辭學研究、文字學、音韻學、文獻學、邏輯學、漢語語法學史、中國語言學史、國外漢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專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題、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影視藝術欣賞、雜文創(chuàng)作藝術論、外國文學專題等類課程。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5
大小: 0.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古代文學論文題目(僅供參考)1詩經分類研究(情詩、思婦詩、離別詩等)5亡國之音哀以思論李煜詞6柳永詞的雅和俗9李清照前后期詞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10蘇軾、辛棄疾豪放詞風的比較11論秦觀詞的藝術特色12論黃庭堅的瘦硬詩風14水滸傳主題辨析19從李賀詩看其“鬼才”之名20簡論李商隱的詠史詩21李商隱的“無題詩”的藝術特色24試論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25豪放大師蘇軾的婉約詞28三言中愛情作品的反封建傾向29紅樓夢中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悲劇試論30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女性悲劇32論三國演義塑造諸葛亮的藝術經驗33論三國演義戰(zhàn)爭描寫的藝術特色34論西游記的孫悟空形象35論牡丹亭的杜麗娘形象36論“三言二拍”表現(xiàn)的市民生活特色37論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38論桃花扇的結構藝術40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43論蘇軾的散文特色45從林逋的詠梅詩到姜夔詠梅詩46辛棄疾詞與南宋理學的關系47論元雜劇中的包公形象48論西廂記中張生的形象49論元雜劇中的李逵形象51史記人物傳記所體現(xiàn)審美情趣55南北朝樂府民歌藝術風格比較60魏晉南北朝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61陶淵明與謝靈運詩歌比較65竇娥冤的悲劇特征67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72傳奇戲的文人化問題74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說的變化及意義76李白詩中的仙、俠精神。78論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特色79論辛棄疾的“以文為詞”80論韓愈的“以文為詩”。3147淺論王維詩中的禪趣154淺論魏延的性格悲劇155淺論李清照詞“別是一家”的思想156論范成大的田園詩157論陸游作品中愛國思想的一貫性159詩經燕饗詩的場面描寫160離騷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161戰(zhàn)國策中策士言辭的抒情化特征162莊子中的畸人描寫及其思想蘊涵163論詩經中的婚戀詩164左傳中行人引詩分析165孟子文章的論辯技巧166莊子寓言的場景描寫170論史記中下層人物的描寫171漢樂府民歌的諷諭特征178史記人物合傳的結構安排179古詩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182左思詠史詩的詠懷特質183謝靈運山水詩的摹象特點193論李商隱詩歌的朦朧美195論李白的夢詩196論白居易的感傷詩197韓孟詩派的藝術追求198晚唐苦吟派詩人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199論中唐傳奇的創(chuàng)作特色200試論西昆體的藝術風格206柳永詞的語言特點207蘇軾對詞境的開拓208賀鑄詞的藝術個性214論倩女離魂的藝術特點215高祖還鄉(xiāng)的諷刺藝術216水滸傳的忠義觀217三國演義的戰(zhàn)爭描寫219論唐僧與孫悟空的矛盾沖突223琵琶記悲劇意蘊分析227牡丹亭的浪漫主義特色228論西門慶形象的文化警示意義229“三言”“二拍”中的風塵女性230李贄“童心說”的文學價值232清初歷史劇興盛原因初探233明清才子佳人小說的敘事模式234聊齋志異中的書生形象235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236大觀園的文化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4
大?。?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LI中國當代文學史教案總說明大綱編寫依據(jù)參照國家教委師范司編著的普通高等師范學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本科)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中有關中文教育學科知識與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中文教育類課程的基本要求,結合我校實際以及進行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進行編纂。課程教學目的和任務本課程是高等院校中文教育專業(yè)必修課程之一。講述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直至目前的文學發(fā)展狀況。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全面了解中國當代文學的發(fā)展輪廓,了解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文學思潮及文學流派的基本情況。提高學生閱讀、鑒賞和評論當代文學作品的能力。并對學生進行健康人格及審美觀的教育。教學方法以課堂講授為主,輔之以學生自學、課堂討論等形式。使用教材中國當代文學史洪子誠北京大學出版社總學時88學時。上編50-70年代文學緒論(2課時)一教學目的了解當代文學的定義、分期及其所繼承的現(xiàn)代文學的兩個傳統(tǒng),和由戰(zhàn)爭文化傳統(tǒng)衍生出的工農兵文學思潮的發(fā)展流變,從而熟悉現(xiàn)代文學如何轉變?yōu)楫敶膶W,及由此決定的當代文學的基本特點。二教學重點掌握當代文學繼承的兩個傳統(tǒng)及工農兵文學思潮的發(fā)展流變,三教學難點了解工農兵文學思潮的發(fā)展流變。四教學方法講授五教學步驟(一)課程導入唐弢、施蟄存在八十年代提出“當代文學不宜寫史”。理由是許多事情不夠穩(wěn)定,而歷史需要穩(wěn)定,一切還在發(fā)展的政治、社會及個人的行為都沒有成為史。但當代文學已經走過了幾十年,應該說其歷史軌跡還是比較穩(wěn)定地顯現(xiàn)出來了,因此,針對唐施二人的看法,一些學者還是認為當代文學有做史的必要,但這個史是有別于以往文學史寫作的、需要重寫的文學史。洪子誠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和陳思和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可以說是諸多重寫文學史的教材中的代表性的兩本。它們也是我們講述當代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二)當代文學定義1當代文學在傳統(tǒng)上的定義是特指一九四九年以來的大陸文學。2定義的局限性A時間局限以四九年為界劃分現(xiàn)代文學與當代文學,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并不能準確地反映文學的發(fā)展狀況。B空間局限以大陸文學為研究對象,把臺港文學排除在外,同樣不能準確認識中國文學的發(fā)展??傊?,傳統(tǒng)關于當代文學的定義將中國文學窄化了。320世紀中國文學目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說法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當代文學的分法,這一概念將現(xiàn)代文學與當代文學整合起來,較準確地反映了文學的發(fā)展面貌,具有科學性。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中寫道“一百年的時間在人類歷史上是極為短暫的瞬間,不可能積累太多的精神成果,所以,人為的斷代史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從1949年算起的當代文學史,也僅僅是20世紀文學的某一階段,這個概念也會隨著“20世紀文學”或者廣義的“現(xiàn)代文學”的普遍應用而逐漸淡出學術舞臺。(三)當代文學分期(習慣上有三種分法)實味。在40年代延安整風運動期間這一派別就受到批判,解放后這一派別繼續(xù)受到壓抑,并最終隨著丁玲、陳企霞被打成右派而消失。第一章十七年文學思潮(8課時)一教學目的了解當代文學生成的基本特點,及其如何由現(xiàn)代文學演變而來。了解當代文學前半期(19491976)的總體特征和基本相貌。掌握當代文學思潮的基本特點,并對其有恰當?shù)睦硇苑治?。二教學重點了解文藝新規(guī)范的確立、鞏固和發(fā)展,以及百花時代對文藝新規(guī)范的突破。三教學難點從文學新規(guī)范的發(fā)展過程中認識當代文學由17年文學走向文革文學的必然性。四教學方法講授五教學步驟第一節(jié)文學的轉折(1948-1949)(2課時)一教學目的掌握1948年以香港大眾文藝叢刊為代表的一系列文藝界的批判運動和1949年第一次文代會的情況,以及它們給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評論和作家本人帶來的巨大影響與沖擊。從而了解解放區(qū)文藝規(guī)范是如何在政權交替的背景下確立其文學上的統(tǒng)治地位的。二教學重點掌握第一次文代會的相關知識。三教學難點理解文學是如何在1948和1949兩年間實現(xiàn)其轉變過程的。四教學方法講授五教學步驟(一)課程導入中國文學由現(xiàn)代文學轉入當代文學的關鍵時間是1948年和1949年。在這兩年中,伴隨著共產黨在政治上的節(jié)節(jié)勝利,解放區(qū)文藝也通過一系列的批判占據(jù)了文學的中心位置。(二)1948共和國文學的前奏11948年3月香港大眾文藝叢刊創(chuàng)辦,代表了解放后官方文藝觀念在解放前的試驗。其中文學評論的話語體系已經開始轉換A用“我們的模式”代表政黨發(fā)言,這使文學評論失去了固有色彩,與權力連系起來帶有話語霸權色彩。解放后,這種模式愈演愈烈。B評論語調居高臨下,失去了文學評論平等交流的基本素質。C對作品的分析開了政治定位的先河。審美批判相對少了。D開了一個新的美學原則階級論的美學原則對解放區(qū)文藝絕對肯定與頌揚。E作家隊伍要求從工農兵中培養(yǎng),改造原有的作家隊伍。F戰(zhàn)時思維模式移植到文藝上兩極對立、非此即彼,出現(xiàn)敵我、革命反動等概念。2對文人的政治性批判。1948年的文壇已經開始了對文人的政治性批判,一些與工農兵文學不同的作家創(chuàng)作風格遭到批判,并且往往上升到對作家本人的政治批判上。如郭沫若斥反動文藝批判了沈從文、朱光潛、蕭乾等“資產階級”作家。邵荃麟、胡繩等對左翼陣營內的胡風的文藝理論和路翎的小說進行了集中清算。3作品發(fā)表方式轉變。1948年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在毛澤東本人的許可下得以發(fā)表,開創(chuàng)了黨干預作家創(chuàng)作的先例。解放后,所有作家的創(chuàng)作都是權力因素決定的,而非市場因素。到了文革中,文藝界領導對創(chuàng)作的干預、審查更加嚴重??傊?948年的批判和再評價運動,正是在為文學史的評價作準備,所要爭論的也正是文學史以及現(xiàn)實文壇上的主導地位問題??梢哉f這場批判的結果和目的就是有明顯政治傾向的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三)1949文學規(guī)范的建立1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1949年7月中華全國第一次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A周總理政治報告以相同的口吻高度評價了國統(tǒng)區(qū)和解放區(qū)的文藝工作者,同時強調了文藝斗爭原則和文藝隊伍建設問題。B周揚新的人民的文藝解放區(qū)文藝實現(xiàn)了文藝與人民與政治的緊密結合,文藝應以毛澤東文藝思想為指引,反映黨的政策,寫重大題材和英雄人物,藝術上強調大眾化的追求。同時要求對文藝加強黨的領導。C茅盾在反動派反對和壓抑下斗爭和發(fā)展的文藝檢討國統(tǒng)區(qū)革命文藝運動的種種錯誤傾向,尤其是批評了胡風及其周圍的一些進步作家。同時提出用黨的政策來衡量作品的政治性和藝術性。D郭沫若為建設新中國的人民文藝而奮斗回顧現(xiàn)代文學30年的歷史,從理論高度為現(xiàn)代文學定性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學;號召文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68
大?。?0.2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密級_________NANCHANGUNIVERSITYGONGQINGCOLLEGE學士學位論文THESISOFBACHEL(20082012年)中文題目論三體帶來關于人性善惡的思考英文題目TOCONCERN“THREEBODY”BRINGABOUTHUMANNATUREOFGOODEVILTHOUGHT學院共青學院系別英漢語言文學系專業(yè)班級08級漢語言文學本科班學生姓名學號指導教師二○一二年五月南昌大學共青學院畢業(yè)設計(論文)摘要I摘要摘要作為中國科幻史上里程碑似的“三體1”系列小說的出現(xiàn),為我們合理闡釋了以前很多哲學和物理學上難以將就過去的問題2,同時也描繪出宇宙的現(xiàn)狀。“三體”系列小說巧妙地將“人與社會”這一主流小說的經典命題融合進去,成為一部既包含奇詭想象、又富含人性哲理的深刻作品?!叭w”系列作為科學幻想小說的一次突破,它對人性的善與惡作了細致的刻畫和直觀的表現(xiàn)。本篇將重點討論人性中善惡帶給人的思考。關鍵詞人性;善惡;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1“三體”指的是半人馬座三星系統(tǒng)。2這些問題包括費米佯謬,即費米悖論,以及很多關于費米佯謬眾多的討論。費米佯謬闡述的是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jù)之間的矛盾。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7
頁數(shù): 19
大?。?0.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中國古代文學名詞解釋、論述題題庫中國古代文學名詞解釋、論述題題庫第一章第一章上古文學上古文學一、名詞解釋一、名詞解釋1、上古歌謠上古時期的民歌、民謠,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我國古代,以合樂為歌,徒歌為謠。上古歌謠是先民表達思想、抒發(fā)感情、促進生產的重要工具,是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原始時代產生的,是出現(xiàn)最早的文學樣式。按題材內容,可分為勞動歌謠、祭祀歌謠、圖騰歌謠、婚戀歌謠、戰(zhàn)爭歌謠等。它們具有集體性、綜合性和再現(xiàn)生活的直接性,詞句簡樸,節(jié)奏流暢,以賦為其主要表現(xiàn)手法。2、周易先秦時的一部卜筮書。其文字分經、傳兩部分。其中的卦、爻辭為易經,約成于西周初年。它們記載了上古社會的一些情況,保存了一些具有樸素色彩的上古歌謠。易傳是對經的說明和解釋,大部分作于戰(zhàn)國時期,反映了當時的哲學思想。3、神話神話是上古先民通過幻想以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釋,用虛幻的想象表現(xiàn)了先民們征服自然、戰(zhàn)勝自然的強烈愿望和樂觀主義、英雄主義精神,是人類早期不自覺的積極浪漫主義藝術創(chuàng)作。它是原始文學的一種重要樣式,是后世文學藝術的重要土壤和武庫。4、山海經一部與巫術有關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簡單、語言簡樸、節(jié)奏流暢。四是以賦為主的表現(xiàn)手法。3、神話產生的原因何在參考答案神話的產生,首先與遠古時代生產力和認識水平低下有關。先民們對各種自然現(xiàn)象、世界和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及變化,無法做出科學的解釋,只能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其次,與上古先民解釋自然、抗爭自然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強烈渴望有關。這種渴望,促使先民們對自然和社會的種種現(xiàn)象及問題進行思考,并力圖對它們做出自己的解釋與描述。再次,與先民們的原始宇宙觀和原始思維有關。原始先民相信萬物有靈,其思維也以此為核心內容,以人與自然互滲為原則,以直觀感性、充滿情感和富于想象力為特點。因而在神話中,一切自然現(xiàn)象和某些社會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賦予以人的特點和超自然的能力。4、我國神話保存的情況如何參考答案我國神話沒有得到完整系統(tǒng)的記錄和保存,只剩下零碎的很少一部分?,F(xiàn)一般所說的神話主要指唐宋以前漢族經籍所記載的古代神話。這些典籍主要有詩經、莊子、韓非子、山海經、楚辭、呂氏春秋、淮南子、風俗通義、三五歷記、列子等。其中,以山海經、楚辭和淮南子保存的神話較多,尤以山海經最多,而且接近上古神話的原貌。我國神話之所以流傳下來很少、很零碎,原因大體有三一是我國文字繁難,記錄不便;二是由于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shù): 103
大?。?0.1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福師兒童文學在線作業(yè)一0002試卷總分100得分0一、單選題共25道試題共50分1生活故事的體裁屬于()A幼兒文學B兒童文學C少年文學D成人文學正確答案A2被稱為“印刷電視”、“紙上電視”的是()A畫冊B故事書C卡通讀物D雜志正確答案C3幼兒文學對主題的要求是()A主題先行B重視主題的“意義”C單純、淺顯、鮮明D含蓄隱曲正確答案C7幼兒讀物是適宜幼兒聽賞的()A各種書籍B神話傳說C民間故事D幼兒童話正確答案A8“什么尾巴長/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像把傘/猴子尾巴長,/兔子尾巴短,/松鼠尾巴像把傘?!睂儆趦焊柚械模ǎ〢連鎖調B問答歌C謎語歌D顛倒歌正確答案B9兒歌主要特點之一是(A內容深刻,單純活潑B篇幅較長,易記易誦C節(jié)奏明朗,音韻和諧D情節(jié)簡單,形象模糊正確答案C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6
大小: 0.3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文學理論教程第一章第一章文學理論的性質和形態(tài)文學理論的性質和形態(tài)1文藝學文藝學是一門以文學為對象,研究其發(fā)展過程、相關知識、基本規(guī)律的學科,以揭示文學基本規(guī)律、介紹相關知識為目的。三個分支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史2文學理論文學理論以哲學方法為總的指導,從理論的高度和宏觀視野上闡明文學的性質、特點、和規(guī)律,建立起文學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疇以及相關的方法的一門學科。其任務任務文學活動論、文學活動本質論、文學創(chuàng)作論、文學作品構成論、文學接受論。其基本形式基本形式文學哲學、文學社會學、文學心理學、文學符號學、文學價值學、文學信息學、文學文化學。3文學活動文學活動是人類一種高級特殊的精神活動。是人所從事的文學創(chuàng)作、接受、研究等活動的總稱。第二章第二章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1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基石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基石文學活動論、文學反映論、藝術產生論、文學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藝術交往論。2馬克思文學理論馬克思文學理論從人類學觀點看,文學是人的活動;從哲學的觀念看,文學是人的一種反映活動;從現(xiàn)代的經濟學觀念看,文學是一種藝術產生活動;從美學的社會學得觀點看,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tài);從媒介和符號的觀念看,文學是一種交往對話。3建設中國當代的文學理論應注意建設中國當代的文學理論應注意A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B堅持中國特色C具有當代性,體現(xiàn)時代精神。第三章第三章文學作為活動文學作為活動1生活活動的美學意義生活活動的美學意義生活活動導致人與對象之間的詩意情感關系;生活活動導致人的自覺能動的文學創(chuàng)造;生活活動使文學成為人的本質的確證;2文學活動的要素文學活動的要素世界(客觀世界、主觀世界)、作者、作品、讀者。3文學活動的起源文學活動的起源巫術發(fā)生說(巫術意義的產生過程對文學創(chuàng)作有某種啟發(fā)意義);宗教發(fā)生說(藝術當成一種宗教);游戲發(fā)生說(人的藝術活動是一種以審美外觀為對象的游戲沖動)勞動發(fā)生說A勞動提供文學活動的前提條件B勞動產生了文學活動的需要C勞動構成了文學描述的主要內容D勞動制約了早期文學的形式。4文學發(fā)展的原因文學發(fā)展的原因根本動力是生產勞動。經濟的、物質生產活動的發(fā)展水平最終制約文學發(fā)展水平。上層建筑的政治、道德、哲學、宗教等觀念以及一些涉及文學發(fā)展的制度、政策、設施也會對文學發(fā)展產生影響。第四章第四章文學活動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屬性文學活動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屬性1文學的含義文學的含義文學的文化含義;一切口頭或書面言語行為和作品,包括文學、政治、哲學、歷史、宗教等文化形態(tài)。文學的審美含義具有審美屬性的語言行為及其作品,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文學的通行含義文學的通行含義文學是一門藝術,是主要表現(xiàn)人類審美屬性的語言藝術,包括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等文類。3社會結構社會結構社會的經濟基礎、社會上層建筑(A政治、法律制度B社會意識形態(tài)哲學、宗教、藝術)4審美意識形態(tài)審美意識形態(tài)指與現(xiàn)實社會生活密切纏繞的審美表現(xiàn)領域,其集中形態(tài)是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5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指文學的審美表現(xiàn)過程與意識形態(tài)相互浸染、彼此滲透的狀況,表明審美中浸透了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巧借審美傳達出來。其表現(xiàn)A無功力與功力B形象與理性C情感與認識6話語蘊藉話語蘊藉指文學活動的蘊涵深厚而又余味深長的語言與意義狀況,表明文學作為社會話語實踐蘊涵著豐富的意義生成可能性A整個文學活動帶有話語蘊藉屬性B在更具體的層次上,被創(chuàng)造出來以供閱讀的特定文本帶有話語蘊藉屬性。話語蘊藉的文本修辭形態(tài)含蓄和含混第五章第五章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1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基本屬性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基本屬性里現(xiàn)實。這是,作為文學創(chuàng)造的現(xiàn)實客體,也就是文學題材,已經成為主客觀統(tǒng)一的具體生活材料。6能否說“凡是寫作的作家就是文學創(chuàng)造的主體能否說“凡是寫作的作家就是文學創(chuàng)造的主體”不能。只有當人處于與特定客體的特定關系中并對客體的主動、主導地位具有主體性時,人才是真正的主體。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如果作家完全是被動的,或成為自然地奴隸,或他的活動完全從屬于別人,那就不是真正的文學創(chuàng)造主體,只有處于文學生產活動中并具有主體性的即自由自覺的創(chuàng)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學創(chuàng)造者。7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體驗者、評論家和創(chuàng)造者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體驗者、評論家和創(chuàng)造者”在文學活動中,主體對客體的活動也是一種觀念活動。他主要通過對具有審美價值的客觀事物即審美客體的直觀感受、情感體驗,對對象做出審美判斷和評價,并在這個基礎上運用文學話語創(chuàng)造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世界,因此,文學創(chuàng)造的主體既是美的體驗者、判斷和評價者,又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8如何理解文學創(chuàng)造中的主客體關系的特點如何理解文學創(chuàng)造中的主客體關系的特點A創(chuàng)作主體對客體審美價值的評價以情感體驗為心理特征B創(chuàng)作主體對客體審美價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觀為思維特征。9如何理解文學創(chuàng)造中主客體的雙向運動如何理解文學創(chuàng)造中主客體的雙向運動A首先是主體能動的審美地反映客體,即主動地選擇客體和加工處理客體的有關信息,并通過情感體驗,把自我的意識、情感對象化,即將客體“主體化”,在觀念中創(chuàng)造出源于客體又超越客體的審美形象。B其次,創(chuàng)作主體的主導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又集中體現(xiàn)在實際創(chuàng)造過程中對“具體客體”的剪裁、概括、綜合、虛構、想象和情感化、觀念化上,也就是對客體進行變形、情感投射和觀念移注。總而言之,文學創(chuàng)造是一種主客體的雙向運動,一方面是客體的“主體化”,一方面是主體的“客體化”。10為什么說文學創(chuàng)造中作為主體的作家始終處于主導性地位為什么說文學創(chuàng)造中作為主體的作家始終處于主導性地位因為人不是機械的信息接收器,而是一種有意識的生命存在。人的生活活動有意識、有意志、有目的的。人能用內在的尺度去衡量對象和進行生產,就是人能依照自己的需要、目的和意志去衡量對象和進行生產。第七章第七章文學創(chuàng)造過程文學創(chuàng)造過程1文學創(chuàng)造的發(fā)生階段文學創(chuàng)造的發(fā)生階段富有主體性的材料儲備、藝術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動機2文學材料具有主體特征文學材料具有主體特征一切社會事件、現(xiàn)象等,在進入作家頭腦之前,雖是外在的、客觀的東西,但只有當它們被烙印在作家的頭腦中,并轉化為主體心靈深處的記憶時,才成為具有主體性的東西。也只有這樣,它們才對文學創(chuàng)作起作用,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材料。文學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來從社會生活中有意接受或無意獲得,因而具有主觀性的一切生動、豐富但卻相對粗糙的刺激或信息。3藝術發(fā)現(xiàn)的心理特征藝術發(fā)現(xiàn)的心理特征A藝術發(fā)現(xiàn)是作家心靈的驀然領悟B藝術發(fā)現(xiàn)是作家獨特眼光和非凡觀察力的凝合C藝術發(fā)現(xiàn)是外在事物與作家內心體驗的機緣契合。4直覺和靈感的區(qū)別直覺和靈感的區(qū)別A靈感是長久思索、艱苦勞動之后的成果,直覺卻是從整體上對事物做出的突兀的判斷B靈感發(fā)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覺卻往往發(fā)生在第一次碰頭之時C靈感是獲取成熟的答案,直覺則是得到推測性的洞察。5意識和無意識在文學創(chuàng)造中的意義意識和無意識在文學創(chuàng)造中的意義A無意識在組合材料時所遵循的主導線索是意識提供的B無意識活動的方向要靠意識指導C無意識的活動程序來源于意識D無意識中材料的安排和組合方向也靠意識指導。所以,意識在藝術構思中雖起主要作用,但無意識在藝術構思中卻承擔著大量工作。不承認意識的主導作用,將走向藝術構思不可知論,而不承認無意識的深層加工作用,又可能將藝術構思簡單化。6即興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即興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即興是指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內在沖動的作用,即興的特點是趁熱打鐵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10
大?。?0.0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大工19春工程水文學在線作業(yè)1三點法配線適用于()。A連續(xù)系列B不連續(xù)系列CA和B都對D長系列正確答案C洪水預報的預見期是()。A洪峰出現(xiàn)的時間B洪水歷時C從發(fā)布預報時刻到預報洪水要素出現(xiàn)時刻所隔的時間D洪峰歷時正確答案C不同徑流成份的匯流,其主要區(qū)別發(fā)生在()過程中。A河網匯流B坡面漫流C坡地匯流D河槽集流正確答案C我國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guī)范規(guī)定,水文頻率曲線的線型一般應采用()。A正態(tài)分布型B皮爾遜Ⅲ型C指數(shù)分布型D對數(shù)分布型正確答案B在進行頻率計算時,說到某一重現(xiàn)期的枯水流量時,常以()該徑流的概率來表示。A大于B大于等于C小于D小于等于正確答案D正確答案ABCD設計洪水標準高時,其相應的洪水數(shù)值就大。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B在一般情況下,年最大洪量的均值隨時段長的增加而增加,其時段平均流量則隨時段長減小而減小。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A降雨過量是發(fā)生澇災的原因之一。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B河川徑流來自降水,因此,流域特征對徑流變化沒有重要影響。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A計算洪峰流量的地區(qū)經驗公式,可無條件地到處移用。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A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發(fā)、泥沙、水溫、冰情、水質等,都是通常所說的水文現(xiàn)象。A錯誤B正確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12
大?。?0.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9春文學概論作業(yè)10001試卷總分100得分100一、單選題共3道試題共15分1文學鑒賞與文學批評的關系在于()A它們是同一種活動的兩種稱謂B文學批評以文學鑒賞為基礎C文學批評與文學鑒賞是無關聯(lián)的D文學鑒賞以文學批評為前提正確答案B2西方文學史上第一個自覺的文學思潮是()A浪漫主義B現(xiàn)實主義C古典主義D現(xiàn)代主義正確答案A3中國抒情理論史上最負盛名的美學范疇是()A意象B肌理C格調D意境正確答案D二、多選題共3道試題共15分1高雅文學有時又被稱為()A精英文學B大眾文學C嚴肅文學D純文學正確答案ACD2按照藝術形象存在方式的標準分類,藝術可以分為()A靜態(tài)藝術B動態(tài)藝術C表現(xiàn)藝術D時間藝術E空間藝術正確答案DE6文學作品要么反映人性,要么反映階級性。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A7書店每周都會有暢銷書排行榜,因此文學價值的核心是文學作品受社會歡迎的程度。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A8文學藝術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B9文學創(chuàng)作的過程,尤其是藝術形象的構思過程,就是將生活中的物象積累成為記憶中的表象,再將生活積累的表象與作家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創(chuàng)作精神相結合,生成能夠傳達作家審美體驗的審美意象的過程。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B10古典文論的著名命題“詩言志”是詩大序中提出的。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A11文學的發(fā)展要受到經濟基礎的制約,因此它的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是同步的。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A12沒有社會現(xiàn)實生活,就不能有文學。A錯誤B正確正確答案B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4
大?。?0.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9春文學概論作業(yè)3“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此語出自()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頤正確答案A朱光潛認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A情感體驗B聲音節(jié)奏C語詞形式D邏輯結構正確答案A文學創(chuàng)作中,運用的主要思維方式是()A抽象思維B創(chuàng)造思維C形象思維D情感思維正確答案C李白的清新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魯迅的剛毅辛辣,實質都是()A風格相似性的表現(xiàn)B風格替代性的表現(xiàn)C風格獨創(chuàng)性的表現(xiàn)D風格一致性的表現(xiàn)正確答案C西方第一個現(xiàn)代主義文學運動是。A表現(xiàn)主義B黑色幽默C未來主義D象征主義正確答案D正確答案B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理解()A文學形象的間接性B一個成功的文學形象可以有多種理解C每個讀者都認識一個哈姆雷特D文學語言是含蓄的E不同的讀者可以對同一個文本有不同的解讀正確答案ABDE以下屬于中國古典文論作品的有()A文心雕龍B原詩C人間詞話D詩學正確答案ABC西方的“三分法”把文學作品分成的三大類是A敘事作品B抒情作品C電影作品D戲劇作品正確答案ABD在下列詩句中,采取了隱喻修辭策略的有()A“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B“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C“春去也,春紅萬點愁似?!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正確答案ABC屬于現(xiàn)代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是___A象征主義B田園詩歌C古典主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5
大?。?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9春文學概論作業(yè)4文學的四要素中,()是文學活動的基礎。A世界B作家C讀者D作品正確答案A不屬于我國古代最常見的原型意象和抒情母題的是()。A傷春與悲秋B思鄉(xiāng)與懷遠C離情與別緒D浪漫與愛情正確答案D從近代敘事觀念來看,最重要的敘事作品樣式是A電影文學B電視文學C戲劇D小說正確答案D提到阿Q,我們就會想到“精神勝利法”;提到林黛玉,我們就會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這說明()A典型性格必須具有貫穿其全部活動的總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類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種性格描寫推向極致就能創(chuàng)造出典型D多樣的性格組合才構成典型正確答案A文學創(chuàng)作的惟一源泉是()。A作家的想象B作家的情感C社會新聞D社會生活正確答案A當代作家汪曾祺說“寫小說就是寫語言?!边@句話是指。A語言是小說的全部B語言是小說的本體C語言是小說的工具D語言是小說的源泉正確答案B與繪畫、音樂相比,文學的長處在于()。A善于描繪空間形象B有極強的節(jié)奏感C善于傳達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現(xiàn)人和事物的形象正確答案C與西方文學傳統(tǒng)相比,中國的文學傳統(tǒng)()A以抒情文學為主導B以俗文學為主導C以敘事文學為主導D以雅文學為主導正確答案A“我恐懼又希望,我燃燒又冰涼”,這種表面上自相矛盾的語句,一般稱之為()A意象B隱喻C典故D悖論正確答案D文學的整個活動過程一般是指()A創(chuàng)作出版、發(fā)行傳播與消費接受B創(chuàng)作出版、發(fā)行傳播與流通收藏C創(chuàng)作出版、復制生產與消費接受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
大?。?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9春學期(1709、1803、1809、1903)現(xiàn)當代文學名篇導讀在線作業(yè)0002試卷總分100得分100一、單選題共30道試題共60分1第一篇現(xiàn)代白話小說是魯迅的)。A阿Q正傳B傷逝C狂人日記D孤獨者正確答案C2隨想錄最撼人心魄的,在于作者那種嚴于責己的強烈的()A憂患意識B自審意識C自強意識D自我意識正確答案B3戴望舒的詩集有()A我的記憶B預言C泥土的歌D災難的歲月正確答案A4下列劇作中,運用了現(xiàn)代主義手法、使作品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的是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正確答案C5孤獨者中的主人公是()A呂緯甫B魏連殳C史涓生D陳士成正確答案B6主張“文學是沒有階級性的”的作家是()D張?zhí)煲碚_答案C128“將文藝當作高興時的游戲或失意時的消遣的時候,現(xiàn)在已經過去了。我們相信文學是一種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種工作。”提出這種文學主張的社團是()。A新月社B創(chuàng)造社C沉鐘社D文學研究會正確答案D13被稱為“民族的秘史”的小說是()A古船B白鹿原C北方的河D綠化樹正確答案B14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的作者是()A李廣田B豐子愷C陸蠡D麗尼正確答案B15在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閑適、性靈的小品文的社團流派是()A現(xiàn)代評論派B語絲社C京派D論語派正確答案D16胡適創(chuàng)作的詩集是)A揚鞭集B嘗試集C猛虎集D草莽集正確答案B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9
大?。?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9春文學概論作業(yè)2西方第一個現(xiàn)代主義文學運動是。A表現(xiàn)主義B黑色幽默C未來主義D象征主義正確答案D當代作家汪曾祺說“寫小說就是寫語言?!边@句話是指。A語言是小說的全部B語言是小說的本體C語言是小說的工具D語言是小說的源泉正確答案B詩歌創(chuàng)作乃是詩人心靈與外在景物相互觸發(fā)、彼此整合的過程。這個觀點,一般稱為()A“感物”說B“養(yǎng)氣”說C“胸有成竹”說D“鏡子”說正確答案A朱光潛認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A情感體驗B聲音節(jié)奏C語詞形式D邏輯結構正確答案A文學創(chuàng)作中,運用的主要思維方式是()A抽象思維B創(chuàng)造思維C形象思維D情感思維D高爾基正確答案D西方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屬于()A機械“模仿”說占主導的時期B個性典型觀占主導的時期C馬克思主義典型觀成熟的時期D“表現(xiàn)”說占主導的時期正確答案BC以下屬于西方文學批評方法的有()A神話原型批評B精神分析批評C評點式批評D結構主義批評正確答案ABD敘述視角有A第三人稱敘述B第一人稱敘述C第二人稱敘述D變換人稱和視角的敘述正確答案ABCD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將意境分為。A無我之境B有我之境C超我之境D自在之境正確答案AB在下列選項中,對文學思潮做了恰當描述的有()。A中國文學史有與西方文學史相對應的文學思潮B“五四”以后,以西方為范式的文學思潮在短期內幾乎同時出現(xiàn)于中國文壇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4
頁數(shù): 5
大小: 0.03(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656
大?。?23.58(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