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經濟學論文的撰寫,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經濟論文的撰寫,論文選題文獻的搜集和處理數據經濟學研究方法論文的寫作,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寫得好就是想得好”“好文章是好思想的證明”,選題,如何對研究進行選題怎樣表述要研究的問題,如何對研究進行選題,選題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技巧必須綜合考慮難度和可行性必須全面考慮整個工作程序中的資源可獲得性必須考慮研究的價值必須考慮研究的創(chuàng)新性可以參考綜述性文獻可以參考權威性的文獻索引可以參考其他的意見或建議,如何對研究進行選題,基本問題(疑難問題)與具體問題(可研究問題)基本問題寬泛性、背景性、宏觀性如反傾銷、農產品貿易、貿易政策的尋租行為、戰(zhàn)略貿易政策具體問題詳細性、針對性、微觀性兩者之間的關系,怎樣表述要研究的問題,問題表達的形式常規(guī)陳述式提問質疑式從屬層級式目標定位式,一些論文選題的例子,析GATT/WTO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差別和更優(yōu)惠待遇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及轉移定價策略國際貿易政策的博弈分析以關稅為例淺析貿易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新貿易理論與戰(zhàn)略性貿易政策對我國經貿發(fā)展的含義對我國貿易條件變動趨勢的分析多邊貿易中的競爭政策烏拉圭回合保障條款與發(fā)展中國家戰(zhàn)略貿易政策的理論與實踐戰(zhàn)略性貿易政策在中國的適用性分析產業(yè)內貿易的理論探討及其在我國的實證分析,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文獻的搜集和處理,文獻的目的處理文獻的最基本原則和要點文獻的檢索文獻的閱讀文獻的評論文獻的引用,文獻的目的,了解相關知識的現(xiàn)狀揭示問題的背景或為研究的假設提供基礎從他人的研究工作中學習和借鑒弄清以前研究的優(yōu)點和不足避免無根據的研究避免對以前已經做過的研究的過度重復幫助確定新的前沿課題為處理特殊和具體問題提供思路和方法,處理文獻的最基本原則和要點,與所從事的研究直接相關(包括問題、目標、框架、方法與程序)具有科學性、可靠性和一定的權威性,文獻的檢索,文獻的類型論文(公開發(fā)表論文/會議論文/未公開發(fā)表的論文/在線論文/其他)書籍(專著/編著)報告(公開發(fā)表/內部)數據(年鑒/數據庫/在線/私人)計算機軟件采訪和調查,文獻的檢索,文獻的“科學性”指數排序專業(yè)雜志發(fā)表的論文公開出版的學術著作未在專業(yè)雜志上發(fā)表的論文國際組織的研究報告政府的研究報告非專業(yè)性“嚴肅”雜志報紙及新聞雜志利益集團的出版物其他“大眾”出版物,文獻的檢索,檢索的來源圖書館(含微型膠卷)網絡資源出版社專業(yè)書店,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文獻的檢索,檢索方式索引摘要書目提要關鍵詞注意文獻(特別是期刊雜志)的時滯性注意關鍵詞的選擇建議由大及小,文獻的檢索,推薦的檢索來源中國學術期刊網(全文數據庫)AMERICANECONOMICLITERATURECOMPLETETABLEOFCONTENTSRESOURCESFORECONOMISTSONTHEINTERNETHTTP//NETECMCCACUK/ECONFAQ/SCHTMLNBERWORKINGPAPERSERIESWWWNBERORG,文獻的檢索,推薦的檢索來源與貿易問題有關的WTOWWWWTOORGWORLDBANKWWWWORLDBANKORGUNCTADIMFWWWIMFORGOECDWWWOECDORGUSTRWWWUSTRGOV/EUTRADEDIVISIONMOFTEC,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文獻的閱讀,從最新的文獻開始閱讀注意選擇較權威性的文獻先閱讀建議從綜述性的文獻評述讀起先鑒別價值再閱讀牢記文獻與你的研究的相關性閱讀與搜集過程的交替性精讀與“跳躍式”閱讀,文獻的評論,基本原則不是對一系列研究無聯(lián)系的概括和堆積,而是對以前相關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的綜合?;窘Y構引言(背景)、評論的框架(邏輯或思路)、細節(jié)內容(專題標題)、總結(先前研究的范圍、特點、成功與不足之處等)基本方法1、比較和對照2、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文獻3、按照邏輯順序排列文獻,文獻的評論,文獻評述中應注意的問題個別或集中地對文獻的特點、優(yōu)點、不足和貢獻做出評論避免過長的引文盡可能不要重復文獻中的圖表不要重述文獻研究中的細節(jié)不要過于集中于某個人的文獻保持文獻適當的時間溯及性嚴格注明資料來源,文獻的引用,為什么要注明來源為自己的論證和觀點提供支持證據明確觀點、概念和成果的所有者提供附加的信息和細節(jié)說明體現(xiàn)專業(yè)上的道德文獻的引用說明了什么有效收集、利用、整理、綜合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科學的職業(yè)道德,文獻的引用,引用的方式腳注尾注文中作者注KRUGMANKRUGMAN,1979KRUGMAN,1979,P25文中數字注33,第29頁,文獻的引用,常見的引用方式公開發(fā)表的論文EATON,JANDGMGROSSMAN1986“OPTIMALTRADEANDINDUSTRIALPOLICYUNDEROLIGOPOLY”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01383406會議論文REVENGA,A1994“EMPLOYMENTANDWAGEEFFECTSOFTRADELIBERALIZATIONTHECASEOFMEXICANMANUFACTURING”PAPERPRESENTEDATTHELABOURMARKETSWORKSHOP,POLICYRESEARCHDEPARTMENT,WORLDBANK,WASHINGTON,DCPROCESSED,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文獻的引用,在線論文INTERNATIONALCONFEDERATIONOFFREETRADEUNIONSICFTU1999B“WOMENANDTHEGLOBALECONOMY”WWWICFTUORG/ENGLISH/TNCS未發(fā)表論文YOUNG,L1980THEUNIQUENESSOFPOLITICALECONOMICEQUILIBRIUMTHECASEOFTHETARIFFUNIVERSITYOFCANTERBURY,MIMEO,文獻的引用,書DOWNS,A1957ANECONOMICTHEORYOFDEMOCRACYNEWYORKHARPERROW書中的文章或章節(jié)JOHNSON,HG1960OPTIMALTRADEINTERVENTIONINTHEPRESENCEOFDOMESTICDISTORTIONINRECAVES,HGJOHNSON,ANDPBKENEN,EDS,TRADE,GROWTH,ANDTHEBALANCEOFPAYMENTAMSTERDAMNORTHHOLLAND,天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文獻的引用,引用中應注意的問題無論采取怎樣的方式引用,在全文中要保持一致在沒有真正閱讀文獻時不要注明一個觀點的資料來源文獻被引用時應選擇它的最原始出處核實出版社或學校是否有指定的引用方式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獻的引用未公開發(fā)表及會議論文引用應注意的問題個人或機構采訪作為文獻引用時應注意的問題引用論文集中的論文應注意的問題“無法注明”類型的文獻的引用中文譯文或譯著的引用原文引用應注明頁碼,數據,數據的重要性數據的來源經濟數據的內容與分類國際貿易數據的搜集與處理其他經濟數據的搜集與處理,數據的重要性,數據是特殊的文獻數據是經濟模型實踐的基礎數據是歷史描述分析的重點數據是研究論文的標志數據的可信性問題,數據的來源,一次數據、二次數據和三次數據來源形式公開的統(tǒng)計年鑒(政府與國際組織)出版的調查資料公開的數據庫內部數據(受限制使用)付費數據私人數據企業(yè)數據作者調查,經濟數據的內容與分類,宏觀經濟統(tǒng)計數據行業(yè)或部門統(tǒng)計數據對外經濟關系統(tǒng)計數據社會和人文發(fā)展統(tǒng)計數據收入分配統(tǒng)計數據國土資源統(tǒng)計數據其他,國際貿易數據的搜集,統(tǒng)計內容貿易額貿易量貿易價格與貿易條件分部門或商品的貿易額、貿易量與貿易價格關稅率非關稅壁壘其他,國際貿易數據的搜集,國際數據IMF,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IMF,DIRECTIONOFTRADESTATISTICS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REPORTUNCTAD,WORLDINVESTMENTREPORTUNCTAD,TRADEANDDEVELOPMENTREPORTUN,TRADESTATISTICSYEARBOOK,國際貿易數據的搜集,INTERNATIONALTRADECENTERDATABASEWORLDBANKONLINEDATABASEWTOONLINEDATABASEUNCTADONLINEDATABASEAPECONLINEDATABASEAUSTRALIANATIONALUNIVTRADEDATABASEPGTAPDATABASEPMICHIGANUNIVDATABASEP,國際貿易數據的搜集,USTRCOUNTRYTRADEBARRIERSDATABASEECCOUNTRYTRADEBARRIERSDATABASENBERRELEASEDTRADEDATA,國際貿易數據的搜集,中國數據中國統(tǒng)計年鑒海關統(tǒng)計月報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管理措施對外經濟貿易統(tǒng)計年鑒網上數據經貿部國家信息中心,其他經濟數據的搜集,中國數據中國統(tǒng)計年鑒中國工業(yè)統(tǒng)計年鑒中國農業(yè)統(tǒng)計年鑒中國勞動統(tǒng)計年鑒中國投入產出表中國工業(yè)普查資料,其他經濟數據的搜集,國際數據IMFECONOMICOUTLOOKOECDMAININDICATORSOECDMEMBERREPORTSUSPRESIDENTECONOMICREPORTUSSTATISTICSABSTRACT,經濟學研究方法,數理分析回歸分析運籌研究技術文獻綜述其他,主要學習參考書,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唐埃思里奇,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經濟理論與方法史,ROBERTBEKELUND,JR和ROBERTF,HEBERT,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數理經濟學的基本方法,蔣中一,商務印書館,2001年計量經濟學導論現(xiàn)代觀點,JMWOOLDRIDGE,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論文的寫作,對學位論文寫作的要求論文寫作的準則論文的組成部分,對學位論文的要求,考察學生對主題的掌握、研究成果的水平以及接受學位論文的最終資格論文向答辯委員展示“是什么”、“怎么樣”和“為什么”的研究成果完整第一,效率其次,論文的組成部分,標題鳴謝(后記)摘要(關鍵詞)目錄(包括圖表目錄)導言文獻評論概念框架方法與程序發(fā)現(xiàn)結論參考文獻附錄,論文寫作的準則,注意讀者對象關鍵在于組織遵循一般規(guī)則和慣例簡明扼要詞語精確保持公正的語調關注建設性的批評培養(yǎng)寫作風格,謝謝各位,再見,閱讀文獻總結TRADE,TECHNOLOGYANDUKWAGEINEQUALITY,問題英國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工資差異變化的原因是由于國際貿易造成的,還是由于技術變動造成的結論80年代造成工資差異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國際貿易的影響,特別是來自新興工業(yè)化國家和地區(qū)的沖擊。,TRADE,TECHNOLOGYANDUKWAGEINEQUALITY,方法結構參數回歸模型特點兩階段回歸方法(內生化處理)數據非原始數據主要不足忽略要素供給的變動,假設部門數量大于要素數量,TRADE,TECHNOLOGYANDUKWAGEINEQUALITY,可借鑒的方法和技術兩階段回歸法123,TRADE,TECHNOLOGYANDUKWAGEINEQUALITY,可借鑒的方法和技術POOLINGTHEDATA(截面和時間序列數據回歸)TRIALERROR(用試錯法選擇自變量)ROBUSTCHECK(用增加自變量或改變數據樣本檢驗回歸系數的顯著性和穩(wěn)定性),論文的寫作技巧,小標題注釋圖表專欄附錄語言,案例分析貿易平衡約束下的印度尼西亞經濟增長19701990年,背景19701990年期間,印尼由于貿易條件改變以及世界市場對印尼出口產品需求的降低而經歷了經濟衰退,貿易條件的改變通過支付平衡的作用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該國的實際收入。非石油部門的貿易赤字由石油出口收入和長期國外借款來彌補。由于石油價格的下降,這種支付平衡被打破了,并導致總需求的減少。政府在80年代初期開始采取一系列政策旨在促進經濟和出口的多元化以減少對石油產品出口的依賴。,貿易平衡約束下的印度尼西亞經濟增長19701990年,基本問題政策層面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的擴張政策受到保持貿易平衡的其他政策目標的制約。理論層面研究印尼的財政、貨幣和貿易政策對貿易平衡的影響以及貿易平衡與實際收入之間的關系。,貿易平衡約束下的印度尼西亞經濟增長19701990年,具體問題收入增長與非石油部門貿易增長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促進出口哪些部門容易受到國外市場波動和政策變化的影響如果考慮資本流入,收入與貿易平衡之間的關系是什么,貿易平衡約束下的印度尼西亞經濟增長19701990年,總目標估計外部決定的貿易條件和全球需求對印度尼西亞經濟增長的影響,確定在貿易平衡約束條件下最有效的政府反應政策。,貿易平衡約束下的印度尼西亞經濟增長19701990年,具體目標估計主要經濟部門對出口和進口產品的需求彈性確定部門的需求彈性對支付平衡和收入的影響估計諸如通貨貶值、政府支出、技術變革和世界需求等因素對收入增長的影響弄清貿易約束的加強和資本流入制約如何影響整個國家和部門的收入和收入增長的。,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 54
大?。?0.47(MB)
子文件數:
簡介:國際經濟學INTERNATIONALECONOMICS,任課教師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張兵,教材佟家棟主編,高樂詠副主編國際經濟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主要參考書1、李坤望主編國際經濟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2、保羅克魯格曼、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著國際經濟學第八版上、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3、PAULRKRUGMAN,MAURICEOBSTFELD,INTERNATIONALECONOMICSTHEORYANDPOLICY9THEDITION,ADDISONWESLEY,2012,第一章緒論,一、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二、國際經濟學理論的發(fā)展三、國際經濟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四、學習國際經濟學的方法,一、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國際經濟學是研究稀缺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最優(yōu)配置,以及在此過程中發(fā)生的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科學。,,,基本特征,具體載體,研究稀缺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最優(yōu)配置,研究國際間的商品和生產要素流動,,,二、國際經濟學理論的發(fā)展,重商主義,,古典自由貿易論,,現(xiàn)代國際經濟理論,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式,財富來自流通領域,獎出限入,,赫克歇爾和奧林要素稟賦論,亞當斯密絕對優(yōu)勢理論,大衛(wèi)李嘉圖相對優(yōu)勢理論,,新貿易理論,要素國際流動,匯率和國際收支,國際經濟政策協(xié)調,,貨幣(金銀)是財富的唯一形態(tài),貨幣的多寡作為衡量一國財富的標準。國內貿易不會增加整個社會財富的總量,因為國內貿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貨幣給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國際貿易可以改變一國的財富總量。一國可以通過出口本國產品從國外獲取貨幣從而使國家變富,但同時也會由于進口外國產品造成貨幣輸出從而使國家喪失財富。一國要使財富的絕對量增加,必須要在對外貿易中保持出口大于進口,政府應當實施“獎出限入”的政策。,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主要觀點,“就象守財奴一樣,雙手抱住他心愛的錢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著自己的鄰居”。恩格斯,重商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14世紀末15世紀初到18世紀中期,這一時期正是資本主義經濟的資本原始積累階段。“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個遠東地區(qū)搜尋著黃金;黃金這兩個字變成了驅使西班牙人遠渡大西洋的符咒;黃金也是白種人剛踏上新發(fā)現(xiàn)的海岸時所追求的頭一項重要的東西”。,三、國際經濟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國際貿易理論,古典國際貿易理論(2),現(xiàn)代國際貿易理論(3、5),國際貿易與利益分配(4),國際貿易政策,傳統(tǒng)對外貿易政策(6),戰(zhàn)略性貿易政策(7),國際經濟協(xié)調(8、9、10、11),微觀部分,,,,,,,,宏觀部分,,,外匯與外匯市場(12),國際收支調整理論(13、14、15、16),國際經濟金融關系協(xié)調(17、18),國際要素流動,,國際資本流動(19),國際勞動力流動(20),四、學習國際經濟學的方法,扎實的經濟學基礎知識準備邏輯推理與圖形分析相結合理論聯(lián)系實際,第二章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一、比較利益理論絕對技術差異論二、比較利益理論相對技術差異論三、比較利益理論要素稟賦論四、比較利益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ADAMSMITH17231790,一、比較利益理論絕對技術差異論,1、理論分析的假定條件(1)生產過程中只投入一種生產要素勞動力;(2)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和美國;(3)這兩個國家都能生產兩種產品小麥和布;(4)勞動力在一國范圍內各部門間自由流動;(5)勞動力在部門間轉移時機會成本不變;(6)生產要素在兩國之間不能流動;(7)兩國經濟資源都充分利用;(8)貿易平衡;(9)沒有運輸成本和其它交易成本。,2、絕對技術差異論的基本內容,貿易前的情況中國美國(1)投入每單位勞動時間生產50碼布或25公斤小麥40碼布或100公斤小麥(2)國內交換比價1碼布=05公斤小麥1碼布=25公斤小麥1公斤小麥=2碼布1公斤小麥=04碼布(3)封閉條件下的生產組合20碼布和15公斤小麥12碼布和70公斤小麥(4)各國消費20碼布和15公斤小麥12碼布和70公斤小麥(5)全世界生產32碼布和85公斤小麥(6)全世界消費32碼布和85公斤小麥,機會成本生產兩種產品時,增加一單位某種產品的生產所放棄的另一種產品的價值或數量。兩國的機會成本就是在封閉條件下小麥和布的國內比價。,貿易后的情況,中國美國(1)各國專業(yè)化生產量50碼布100公斤小麥(2)假設國際比價1碼布=1公斤小麥(3)各國消費30碼布和20公斤小麥20碼布和80公斤小麥(4)各國比貿易前多消費10碼布和5公斤小麥8碼布和10公斤小麥(5)全世界生產比貿易前增加18碼布和15公斤小麥(6)全世界消費比貿易前增加18碼布和15公斤小麥,參加貿易的直接原因在于兩國同種商品價格有差別,這種差價使參加貿易的雙方有利可得。,國際分工以及由此帶來的各國技術優(yōu)勢的發(fā)揮,是國際貿易利益的根本來源。,“如果一件東西在購買時所花費的代價比在家里生產時花費的小,人們就永遠不會在家里生產,這是每一個精明的家長都知道的格言。裁縫不想自己制作鞋子,而向鞋匠購買。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縫裁制他們都感到,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應當把他們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鄰人處于某種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勞動生產物的一部分購買他們所需的任何其他物品。如果每一個私人家庭的行為是理性的,那么整個國家的行為就很難是荒唐的。如果外國能以比我們自己制造還便宜的商品供應我們,那么我們最好就用自己有優(yōu)勢的商品同他們交換?!眮啴斔姑?,1776,3、絕對技術差異論的圖形說明,,,,,,,,,50,30,20,15,20,25,50,,布,小麥,21,11,,,O,,,,,,,布,小麥,100,40,20,12,100,70,80,11,125,O,4、絕對技術差異論的特點和局限性,(1)亞當斯密將“勞動分工”可以提高生產率的理論推廣到國際領域;(2)絕對技術差異論的證明簡單、直觀;(3)絕對技術差異論是以機會成本不變?yōu)榍疤岬?,具有局限性;?)絕對技術差異論不能解釋一國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均高于另一國,而另一國勞動生產率均處于劣勢地位時,國際分工和貿易是否可以進行的問題。,DAVIDRICARDO,17721823,二、比較利益理論相對技術差異論,1、相對技術差異論的基本內容貿易前的情況中國美國(1)投入每單位勞動時間生產60碼布或20公斤小麥80碼布或60公斤小麥(2)國內交換比價1碼布=03公斤小麥1碼布=075公斤小麥1公斤小麥=3碼布1公斤小麥=13碼布(3)封閉條件下的生產組合30碼布和10公斤小麥20碼布和45公斤小麥(4)各國消費30碼布和10公斤小麥20碼布和45公斤小麥(5)全世界生產50碼布和55公斤小麥(6)全世界消費50碼布和55公斤小麥,即使一國處于絕對技術優(yōu)勢地位,另一國處于絕對技術劣勢地位,只要存在價格差或機會成本的差別,就存在國際分工和貿易的基礎和動力。,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貿易后的情況,中國美國(1)各國專業(yè)化生產量60碼布60公斤小麥(2)假設國際比價2碼布=1公斤小麥(3)各國消費30碼布和15公斤小麥30碼布和45公斤小麥(4)各國比貿易前多消費5公斤小麥10碼布(5)全世界生產比貿易前增加10碼布和5公斤小麥(6)全世界消費比貿易前增加10碼布和5公斤小麥,國際分工充分發(fā)揮了美國在生產小麥上的相對優(yōu)勢,也充分發(fā)揮了中國在生產布上的相對優(yōu)勢,相應地都避開了各自的相對劣勢。,2、相對技術差異論的圖形說明,,,60,30,15,20,10,30,布,小麥,31,21,,,O,布,小麥,120,80,30,20,45,60,21,4/31,O,,,,,,,,,,,3、相對技術差異論的特點和局限性,(1)大衛(wèi)李嘉圖提出的相對技術差異論將自由貿易的理論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使比較利益理論的解釋范圍大大擴展;(2)相對技術差異論可以部分地解釋當今世界經濟技術發(fā)展水平和層次不同的國家之間進行貿易的基礎;(3)相對技術差異論假定機會成本不變,并且假定只投入勞動一種生產要素,強調只有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具有局限性。,EILHECKSCHER,18791952,BERTILOHLIN,18991979,三、比較利益理論生產要素稟賦論,1、要素密集度和要素豐裕度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是在生產一定產量的某種產品時,兩種生產要素投入的比例。假定使用資本K和勞動力L兩種要素生產X和Y兩種產品,如果,則稱X為資本密集型產品,Y為勞動密集型產品。,要素豐裕度(FACTORABUNDANCE)是指一國所擁有的兩種生產要素的相對比例。假定A、B兩個國家,若,則稱A國資本豐裕,B國勞動豐裕。,或,,2、生產要素稟賦論的基本內容,(1)前提假定條件①生產函數是線性齊次的,即生產過程中規(guī)模收益不變;,②各國生產要素總量不變;,③兩種生產要素在生產中可以完全替代;④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轉;⑤產品和要素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⑥靜態(tài)分析,假定經濟總量處于均衡狀態(tài);⑦兩國之間沒有運輸成本;⑧兩國之間沒有其它貿易障礙。,(2)赫克歇爾俄林定理(HECKSCHEROHLINTHEOREM)在各國生產要素存量一定的情況下,一國將生產和出口密集使用其豐裕要素的產品,進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推理過程,國際貿易,商品的價格差,生產產品的成本差別,生產要素的價格不同,各國生產要素的相對豐裕程度不同,產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假定中國和美國生產同種產品的技術相同,生產布需要2單位資本和5單位勞動。中國每單位資本和勞動的價格分別為6美元和1美元,而美國則分別為3美元和4美元,結果中國每單位布的成本為2X6+5X1=17美元,而美國為2X3+5X4=26美元。,,,,,,,3、生產要素稟賦論的特點,(1)優(yōu)點生產要素稟賦論從兩個方面發(fā)展了比較利益理論首先,生產要素稟賦論是以兩種生產要素的投入為分析前提,更加接近現(xiàn)實;其次,生產要素稟賦論假定各國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水平相同,各國間商品的價格差是由各自不同的要素豐裕度從而是由生產成本的差別造成的。,(2)局限性首先,生產要素稟賦論假定機會成本不變,與現(xiàn)實不符;其次,只假定投入兩種生產要素;第三,沒有分析一國從自給自足走向自由貿易的過程;第四,在分析過程中引進了價格和貨幣因素,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4、生產要素稟賦論的實證,里昂惕夫之謎(LEONTIEFPARADOX)按照人們的一般直覺,美國是資本比較豐裕而勞動力比較稀缺的國家,根據要素稟賦理論,美國應該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但美國經濟學家里昂惕夫運用投入產出法計算發(fā)現(xiàn)美國實際上出口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的是資本密集型產品。這一有悖于直覺的現(xiàn)象被稱為“里昂惕夫之謎”。,美國國內生產1百萬美元出口商品與進口商品所需的資本與勞動,,,,出口商品,進口商品,資本(1947年美元價格),勞動(人年),資本-勞動比例(美元/人),2550780,182,13991,3091339,170,18184,WASSILYLEONTIEF,19061999,★對里昂惕夫之謎的解釋,美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比外國高,美國的勞動力實際上是一種人力資本,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轉(FACTORINTENSITYREVERSAL),各國貿易政策多限制美國資本品出口,而較少限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生產要素應該進一步細分,如勞動力可細分為熟練勞動力、非熟練勞動力、專業(yè)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土地可分為適于種植的土地、畜牧的土地和修建工廠的土地等。,四、比較利益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1、機會成本遞增條件下的比較利益,機會成本遞增是指在生產兩種產品的條件下,為增加其中一種產品的生產量而不得不放棄的另外一種產品的產量不斷增加。機會成本遞增是由資源的稀缺性造成的。,機會成本遞增的條件下,生產可能性邊界凹向原點。,生產可能性邊界是指資源在充分利用的情況下,一國所能生產的兩種產品的最大可能產量組合點的軌跡。,,,,布,小麥,O,機會成本不變,,,O,布,小麥,,,,機會成本遞增,切線的斜率為邊際轉換率,在機會成本遞增的條件下,只要各國生產同樣產品時存在著價格差異,比較利益理論就仍然有效,參加貿易的國家仍然可以從國際貿易中獲得利益,只是各國間的國際分工不能達到完全專業(yè)化的程度。,假定世界上只有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兩國都能生產小麥和布兩種產品,兩種產品生產規(guī)模轉換時,機會成本遞增。,,,,,,,,,,布,小麥,400,200,500,800,21,11,,封閉條件下中國生產500萬米布和400萬公斤小麥,此時國內比價或機會成本為21,即增加一單位布的生產需要放棄05公斤小麥的生產。假定有了國際貿易,國際比價為11,那么中國生產布的機會成本就低于國際市場價格。在此情況下,中國廠商將增加布的生產,資源也就相應地轉向布的生產部門。如果機會成本不變,中國將形成完全專業(yè)化生產。但在機會成本遞增情況下,中國廠商雖然增加布的生產,但不會達到完全專業(yè)化程度,因為隨著機會成本遞增,總有一點會使中國生產布的機會成本等于國際比價,此時中國生產兩種產品組合的調整就會停下來。,,,,600,400,,,,,,,,,,,,,,小麥,布,1000,750,600,800,600,400,O,23,11,同樣,美國封閉條件下生產小麥的機會成本是2/3,國內比價為23。有了國際貿易后,國際比價為11,結果美國生產小麥的機會成本就低于國際比價,美國廠商會增加小麥產量。假定美國生產600萬米布和800萬公斤小麥,自己消費400萬公斤小麥,用其余的400萬公斤小麥換回400萬米布。結果美國消費1000萬米布和400萬公斤小麥,此時的消費點也超出了美國在封閉條件下的生產可能性。,所以,機會成本遞增條件下,比較利益理論仍然有效,參加貿易的國家仍然可以從國際貿易中獲得利益,只是各國間的國際分工不能達到完全專業(yè)化的程度。,假定此時中國生產800萬米布和200萬公斤小麥,自己消費400萬米布,用其余的400萬米布換400萬公斤小麥,加上自己生產的200萬公斤小麥,共消費400萬米布和600萬公斤小麥,中國得到相當于多消費300萬米布的凈利益,從圖形看,其消費點超出了本國生產的最大可能性。,2、需求、貿易條件與供求均衡,(1)國際貿易條件的范圍,,,,,,小麥,布,C,U,中國的國內比價是31,即3個單位的布換1個單位的小麥;美國的國內比價是43,即133個單位的布換1個單位的小麥。射線OC的斜率表示中國的國內比價,OU表示美國的國內比價。中國小麥的價格比美國要貴,中國布的價格比美國便宜。國際貿易的實際價格必須是兩國比價的折中,是一個兩國都能接受、有利可圖的價格。,O,小麥價格的界限最高為1單位小麥換3單位布;最低為1單位小麥換133單位布。,布價格的界限最高為1單位布換3/4單位小麥;最低為1單位布換1/3單位小麥。,國際比價必須在兩個參加貿易國家貿易前的國內比價之間。,(2)相互需求和供應條件曲線(RECIPROCALDEMANDCURVEORSUPPLYCURVE),供應條件曲線表示在各種不同的貿易條件下,一國為換取一定數量的進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數量的各點的連線或軌跡。,,,,布,小麥,,,O,,Q2,,Q3,,,,T1,T2,T3,,,,小麥,布,O,,,,,,Q2’,Q3’,T1’,T2’,T3’,,,中國出口布的提供曲線,美國出口小麥的提供曲線,要使中國增加布的出口數量,就必須提高布的相對價格;同理,要使美國增加小麥的出口數量,就必須提高小麥的相對價格。,中國和美國提供曲線的交點決定了國際比價。如圖,E點為均衡點,在這一點上中國布的出口量為OF,小麥的進口量為OD;而美國小麥的出口量為OD,布的進口量為OF,即中國的出口正好等于美國的進口,而美國的出口也正好等于中國的進口。此時均衡的國際比價是由射線OE的斜率所代表的貿易條件T。因此,國際交換比價是由供求雙方的供應條件決定的。,,,,,小麥,布,,,,C,U,T,D,F,O,E,(3)需求與國際貿易均衡,一種產品的均衡價格是由供求雙方共同決定的。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供求相等時決定商品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小麥,小麥,小麥,價格(米/公斤),價格(米/公斤),價格(米/公斤),20,20,10,10,2/3,2/3,10,中國市場,美國市場,世界市場,,,,,,,,S,D,S’,D’,DW,SW,400,400,600,800,400,200,600,貿易前中國國內均衡供應量為400萬公斤小麥,均衡價格為每公斤小麥換2米布;而貿易前美國國內均衡供應量為600萬公斤小麥,均衡價格為每公斤小麥換2/3米布。如果允許進行國際貿易,中國廠商就會發(fā)現(xiàn),美國市場上的小麥比中國的便宜,從而產生了進口小麥的傾向。同時,美國廠商發(fā)現(xiàn),將小麥運到中國去賣比在美國市場上賣價要高,于是產生了出口小麥的傾向,其結果是不斷有小麥進入中國市場。由于供應量的增加,中國小麥的市場價格下降,國內生產者的小麥供應量減少,而且只要中國小麥價格高于美國國內的小麥價格,小麥的進口就不會中斷,直到中國市場的小麥價格等于美國國內的市場價格時,美國小麥流向中國市場的過程才會停止。,在美國市場上,隨著小麥不斷流出,本國市場上小麥供應量減少,市場上小麥價格上升,從而刺激小麥供給增加;同時,小麥價格的上升會使國內需求減少從而促使廠商將小麥出口到國外市場。直到小麥的出口價格等于美國國內的市場價格時,小麥的流出才停止。,最終國際比價是每公斤小麥換1米布,在此價格下,美國國內的小麥供應量為800萬公斤,國內需求量為400萬公斤,有400萬公斤小麥可供出口;同時,在此價格下,中國國內對小麥需求量為600萬公斤,而國內生產者的供應量僅為200萬公斤,需求超過供給400萬公斤正好通過進口加以補充。因此,當國際貿易使參加貿易的國家相關的商品供求在國際范圍內達到均衡時,均衡的國際比價就形成了。,我們可以通過無差異曲線來分析國際貿易給參加國帶來的利益。,根據西方經濟學基本原理,當生產和消費同時達到均衡時,生產可能性邊界和無差異曲線切于同一價格線。,,,,,,,,,,小麥,布,S,U1,U2,U3,P,P,P’,P’,S’,C’,貿易前,生產點和消費點均為S,此時消費者得到的最大效用水平是無差異曲線U1,價格線為PP。貿易后,小麥價格下降,布的價格上升,價格線由PP變?yōu)镻’P’,此時生產點為S’,消費點為C’,消費者的效用水平是更高的無差異曲線U3,顯然消費者的滿足程度提高了。這是國際貿易帶來的利益。,國際貿易利益(GAINSFROMTRADE)可以分解為兩部分交換的利益(GAINSFROMEXCHANGE)和專業(yè)化利益(GAINSFROMSPECIALIZATION)。,U1,U2,,交換的利益國際貿易使商品價格結構發(fā)生變化帶來的利益。,U2,U3,,專業(yè)化利益國際貿易使各國充分發(fā)揮比較優(yōu)勢帶來的利益。,3、自然資源稟賦論、嗜好與國際貿易,(1)自然資源稟賦論由于各國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以及自然資源蘊藏等方面的不同所導致的各國自然資源稟賦的差異,進而需要國際貿易調節(jié)各國間的“余缺”。某些國家參與國際貿易的最初動因可能就是建立在這種“拾遺補缺”基礎上的。,這種觀點對貿易范圍的解釋有限,隨著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許多產品對自然條件和資源的依賴性已經很小。,(2)嗜好與國際貿易在某些情況下,需求對國際貿易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假定兩個同樣能夠生產兩種產品小麥和大米的國家,其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形狀和生產能力完全相同。但其中一個國家的居民喜食大米,而另一個國家的居民喜食小麥。在此情況下,喜食大米的國家可能大米的價格較貴,而喜食小麥的國家可能小麥的價格較貴。,這種市場價格的差異可能產生兩種情況,一是喜食大米的國家,其生產者傾向于生產更多的大米,而喜食小麥的國家傾向于生產更多的小麥,從而滿足各自的需要;另一個可能的結果是,喜食大米的國家將自己生產的小麥出口到國外換大米,而喜食小麥的國家則將自己生產的大米出口到國外去換小麥。在此情況下,國際貿易既不是由技術差異造成的,也不是由生產要素的稟賦差異造成,而是由兩國的嗜好或飲食習慣的差異決定的。,,,,,,,,,,,R,S,T,大米,小麥,O,P,P,P’,P’,貿易前,兩國的生產可能性邊界相同,為滿足本國的需求,喜食小麥的國家生產點為R,喜食大米的國家生產點為S,兩國的消費點也分別為R和S。此時在喜食小麥的國家,小麥價格比較貴,價格線為PP;而在喜食大米的國家,大米價格比較貴,價格線為P’P’。有了國際貿易后,喜食小麥的國家可以將自己生產的大米出口到喜食大米的國家,換回小麥;喜食大米的國家將自己生產的小麥出口到喜食小麥的國家,換回大米,從而使兩國過去價格較高的產品降低了價格,并形成了統(tǒng)一的國際比價。此時,兩國的生產點同時處于T點,而消費水平和福利水平比貿易前提高了。由此可見,消費的專門化或各國的嗜好差異也會導致國際貿易。,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7
頁數: 43
大小: 1.68(MB)
子文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