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匯報 調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匯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shù)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營營銷 >
    經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控風控 地產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科醫(yī)學 婦產科 神經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1生理學生理學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教學大綱課程編號課程名稱生理學PHYSIOLOGY課程總學時81實驗總學時25實驗課性質獨立設課+非獨立設課適用專業(yè)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七年制、五年制、針推專業(yè)七年制承擔實驗室(或教研室)生理學教研室一、課程實驗教學簡介生理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生理實驗課是生理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理學實驗教學除驗證課堂講授的理論內容外,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并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科學的工作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生理學實驗教學大綱是根據(jù)普通高等教育中醫(yī)藥類規(guī)劃教材生理學教學大綱中有關實驗課教學的要求而編寫的。根據(jù)中醫(yī)院校的特點,實驗課應注意突出中醫(yī)特色,也注意遵循科學性、系統(tǒng)性、邏輯性及內容的先進性等基本原則。在教學中過程中,應致力加強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技術既要保留傳統(tǒng)的研究方法,更加強電生理技術,尤其是注重計算機在實驗中的應用。為了提高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可增加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項目。本大綱所列的實驗項目共6項,教師應根據(jù)七年制和五年制本科生理教學計劃,盡量安排實施。二、課程實驗教學的目的和基本要求目的生理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通過實驗教學的開設,使學生在生理學理論課的基礎上,獲得人體及其各組成部分所表現(xiàn)出的生命活動現(xiàn)象以及這些活動的內在機制,進一步闡述普遍存在的生命活動現(xiàn)象及其重要特征?;疽?學生實驗前預習實驗內容及相關理論知識,寫好預習報告。2實驗中學生要認真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中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并作好紀錄。3實驗后,學生要認真書寫實驗報告,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4完成實驗指導書中所提示的一些思考問題。三、學生應掌握的實驗技術和基本機能1學習并掌握常用實驗標本的制作技術。2各種插管技術。3熟悉常用普通生理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四、實驗項目名稱、性質和學時分配3能意義。2每實驗小班分為6實驗小組,每實驗小組5~6人。(二)實驗名稱神經干動作電位的引導實驗內容1蟾蜍坐骨神經干標本的制備。2神經干動作電位的描記。3動作電位的潛伏期、幅值及時程的測量方法。4神經干動作電位幅值在一定范圍內隨刺激強度增大而增大現(xiàn)象。實驗目的觀察蛙坐骨神經動作電位的基本波形,掌握潛伏期、幅值及時程的測量;觀察不同刺激強度對神經干動作電位的影響。實驗要求1通過本次實驗,掌握蟾蜍坐骨神經標本的制備方法,并通過神經干動作電位的引導觀察動作電位的潛伏期、幅值及時程的測量方法,并進一步分析神經干動作電位幅值在一定范圍內隨刺激強度增大而增大現(xiàn)象。2每實驗小班分為6實驗小組,每實驗小組5~6人。(三)實驗名稱蛙心興奮傳導系統(tǒng)分析、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實驗內容1辨別蟾蜍靜脈竇、心房、心室、房室溝及竇房溝。2結扎竇房溝、房室溝后,觀察蛙靜脈竇、心房、心室的跳動頻率,分析蛙心跳的起搏點及傳導順序。3觀察蛙心跳收縮期、舒張早、中和晚期給予心室刺激觀察是否出現(xiàn)期前收縮,了解心肌興奮性變化的特點。實驗目的1學習在體蛙心跳曲線的記錄方法,并通過對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的觀察,了解心肌興奮性變化特點。2學習在體蛙心跳曲線的記錄方法,并通過對期前收縮和代償間歇的觀察,了解心肌興奮性變化的特點。實驗要求1通過結扎法,觀察蛙心起搏點和蛙心不同部位的自律性,加深對心臟自動節(jié)律性、正常起搏點和潛在起搏點的理解。通過對蛙心臟施加額外電刺激的方法,觀察和理解期前收縮與代償間歇的產生原理,證明心肌興奮性變化的特點。2每實驗小班分為6實驗小組,每實驗小組5~6人。(四)實驗名稱動脈血壓的神經和體液調節(jié)實驗內容1動物的麻醉法。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5
      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人體解剖生理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實驗大綱實驗大綱一、教學目的一、教學目的培養(yǎng)學生獨立操作(即動手)的技能,能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和作風。通過生理學實習,也起到了驗證、復習和鞏固,以及加深理解大課理論知識的作用,使學習懂得生理學知識來源于生理科學實驗,即生理學作為一門實驗科學的重要意義,并為后繼課程的實習打下良好的實踐基礎。二、教學基本要求二、教學基本要求1實驗課前認真預習實驗指導,了解本次實驗的目的、要求、操作步驟及方法。復習有關理論內容,理解實驗原理,預測各項實驗可能得出的結果。2實驗課中(1)按時上課,衣帽整齊。(2)按要求領取并清點本組實驗器材、藥品及動物。(3)按每組34人進行分工,共同完成本次實驗。(4)按照實驗指導的程序及方法要求,認真操作、仔細觀察,隨時并準確記錄。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即時分析,即時解決。(5)愛護實驗儀器及動物、嚴格按儀器操作規(guī)程的要求使用儀器,不得進行與實驗無關的活動。3實驗課后妥善整理實驗結果(包括文字記錄),書寫實驗報告,按時送交老師評閱。清洗擦干所用實驗器材。按要求交還部分器材。剩余儀器、物品必須按原樣擺放整齊。動物尸體及其它廢品應放置到指定地點。關好水電門窗,按時離開實驗室。三、教材及參考三、教材及參考書人體解剖生理學實驗教程艾洪兵主編科學出版社現(xiàn)代生理學實驗教程沈岳良郭益民主編科學出版社四、其他四、其他說明課程編號12010110課程性質專業(yè)必修課適用專業(yè)生物科學專業(yè)開設學期第4學期考核方法綜合考核實驗成績1實驗課的一般程序(1)提問內容包括有關實驗內容或理論知識(2)教師講解及示教(或看有關錄像)(包括對上次實驗報告進行講評)(3)學生操作教師巡回指導(4)總結(包括學生匯報、教師評論、概括、總結)考核辦法實驗報告占總成績的15%。2實驗報告書寫的內容要求(1)實驗題目(2)一般項目包括班級、姓名、同組者、日期(室溫)(3)實驗原理及目的(4)實驗對象(或標本)(5)實驗結果(實驗曲線、數(shù)據(jù)、表格及注釋)(6)結果討論描述結果、分析結果;或描述并分析結果。察和人體心電圖描述與分析心電圖機、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構特征,了解心電圖描記和分析的方法。11呼吸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觀察和人體肺通氣功能的測定2專業(yè)必修綜合2標本模型、電子肺活量計、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掌握呼吸道及肺的大體形態(tài)解剖結構,了解呼吸通氣量的測定方法。12消化、泌尿、生殖系統(tǒng)形態(tài)結構觀察及豬腎臟的解剖。2專業(yè)必修驗證2標本和模型、解剖器掌握各系統(tǒng)器官的主要形態(tài)特點,幫助理解其功能。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3
      1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云南農業(yè)大學植物生理學云南農業(yè)大學植物生理學專業(yè)專業(yè)______________姓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號學號____________________成績成績____________________一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在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1個正確答案,填在題后的括號內)1、下列哪種末端氧化酶是線粒體內的末端氧化酶(、下列哪種末端氧化酶是線粒體內的末端氧化酶()A、交替氧化酶、交替氧化酶B、黃素氧化酶、黃素氧化酶C、抗壞血酸氧化酶、抗壞血酸氧化酶D、酚氧化酶、酚氧化酶2、一般說來,生物膜功能越復雜,膜中的(、一般說來,生物膜功能越復雜,膜中的()種類也相應增多。)種類也相應增多。A蛋白質B脂類C糖類D核酸3、植物中水分的長距離運輸主要是通過什么進行的(、植物中水分的長距離運輸主要是通過什么進行的()A篩管和伴胞篩管和伴胞B轉移細胞轉移細胞C胞間連絲胞間連絲D導管和管胞導管和管胞4、植物的水分臨界期是指(、植物的水分臨界期是指()A、植物對水分利用率最高的時期B、植物對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時期C、植物需水最多的時期D、植物對水分需求由低到高的轉折時期5、干種子吸水屬于下列那種方式(、干種子吸水屬于下列那種方式()A、滲透吸水B、主動吸水C、被動吸水D、吸脹吸水6、水分在根或葉的活細胞之間傳導的方向決定于、水分在根或葉的活細胞之間傳導的方向決定于A、相鄰活細胞的細胞汁液濃B、相鄰活細胞的滲透勢梯度C、相鄰活細胞的壓力勢梯度D、相鄰活細胞的水勢梯度7、下列哪個指標是施、下列哪個指標是施N肥的生理指標(肥的生理指標()A、葉色B、葉綠素含量C、酶的活性D、細胞汁液濃度8、下列何種必需元素不能再利用(、下列何種必需元素不能再利用()A、NB、PC、KD、CA9、植物生長發(fā)育必須的礦質元素約有(、植物生長發(fā)育必須的礦質元素約有()A9種B17種C40種D70多種1010、PSIPSI和PSⅡPSⅡ的反應中心色素分別是(的反應中心色素分別是()A、P670和P680B、P680和P700C、P690和P700D、P700和P6801111、C3途徑中,途徑中,COCO2的受體是(的受體是()A、PGAB、PEPC、ATPD、RUBP32626、氣孔蒸騰速率的快慢主要取決于、氣孔蒸騰速率的快慢主要取決于A、氣孔周長B、氣孔面積C、氣孔距離D、葉內外蒸汽壓差大小2727、HATPASE“HATPASE“泵”出H的過程稱為(的過程稱為()A、被動運轉B、初級共運轉C、次級共運轉D、協(xié)助擴散2828、光合單位中,傳遞一個電子所需葉綠素分子的大約數(shù)目是(、光合單位中,傳遞一個電子所需葉綠素分子的大約數(shù)目是()A、1B、300C、600D、25002929、維持植物正常生長所需的最低日光強度是(、維持植物正常生長所需的最低日光強度是()A、接近光飽和點B、小于光補償點C、稍小于光飽和點D、等于光補償點3030、以有機酸作為呼吸底物時,呼吸商的數(shù)值是(、以有機酸作為呼吸底物時,呼吸商的數(shù)值是()A、等于1B、小于1C、大于1D、不一定3131、“午不澆園午不澆園”主要是避免下列何種因素對植物根系吸水產生影響(主要是避免下列何種因素對植物根系吸水產生影響()A、土壤水分過多B、土壤溫度降低C、土壤通氣不良D、土壤溶液濃度降低3232、以葡萄糖為底物,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化學過程分界的物質是(、以葡萄糖為底物,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化學過程分界的物質是()A、乙酰輔酶AB、磷酸葡萄糖C、磷酸甘油酸D、丙酮酸3333、白菜的、白菜的“干心病干心病”、西紅柿、西紅柿“臍腐病臍腐病”是由于缺什么元素引起(是由于缺什么元素引起()AZNBCUCCADB二二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在備選答案中,選出2個以上正確答案,填在題后的括號內1、下列化肥中,屬于生理堿性鹽的是(下列化肥中,屬于生理堿性鹽的是()A、KSO4B、KNO3C、(NH4)2SO4D、NH4NO3E、NANO32、光合電子傳遞及光合磷酸化的主要產物是(、光合電子傳遞及光合磷酸化的主要產物是()AH2OBNADPHCO2DNADHEATP3、細胞骨架系統(tǒng)包括(、細胞骨架系統(tǒng)包括()A、微管B、微絲C、高爾基體D、微體E、中間纖維4、作物灌溉的生理指標有、作物灌溉的生理指標有()A土壤墑情B葉片水勢C葉片滲透勢D氣孔開度E植株的長勢長相5、光合作用中生成的同化力是(、光合作用中生成的同化力是()A、ATPB、FADH2C、NADH2D、NADPHHE、ADP6、可作為呼吸底物的物質是(、可作為呼吸底物的物質是()A、蛋白質B、脂肪C、有機酸D、淀粉E、葡萄糖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10
      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第一章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復習思考題與答案(一)解釋名詞原核細胞PROKARYOTICCELL無典型細胞核的細胞,其核質外面無核膜,細胞質中缺少復雜的內膜系統(tǒng)和細胞器。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稱原核生物(PROKARYOTE)。細菌、藍藻等低等生物屬原核生物。真核細胞EUKARYOTICCELL具有真正細胞核的細胞,其核質被兩層核膜包裹,細胞內有結構與功能不同的細胞器,多種細胞器之間有內膜系統(tǒng)聯(lián)絡。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為真核生物(EUKAYOTE)。高等動物與植物屬真核生物。原生質體PROTOPLAST除細胞壁以外的細胞部分。包括細胞核、細胞器、細胞質基質以及其外圍的細胞質膜。原生質體失去了細胞的固有形態(tài),通常呈球狀。細胞壁CELLWALL細胞外圍的一層壁,是植物細胞所特有的,具有一定彈性和硬度,界定細胞的形狀和大小。典型的細胞壁由胞間層、初生壁以及次生壁組成。生物膜BIOMEMBRANE構成細胞的所有膜的總稱。它由脂類和蛋白質等組成,具有特定的結構和生理功能。按其所處的位置可分為質膜和內膜。共質體SYMPLAST由胞間連絲把原生質(包含質膜,不含液泡)連成一體的體系。質外體APOPLAST由細胞壁及細胞間隙等空間(包含導管與管胞)組成的體系。內膜系統(tǒng)ENDOMEMBRANESYSTEM是那些處在細胞質中,在結構上連續(xù)、功能上相關,由膜組成的細胞器的總稱。主要指核膜、內質網、高爾基體以及高爾基體小泡和液泡等。細胞骨架CYTOSKELETON指真核細胞中的蛋白質纖維網架體系,包括微管、微絲和中間纖維等,它們都由蛋白質組成,沒有膜的結構,互相聯(lián)結成立體的網絡,也稱為細胞內的微梁系統(tǒng)MICROTRABECULARSYSTEM。細胞器CELLGANELLE細胞質中具有一定形態(tài)結構和特定生理功能的細微結構。依被膜的多少可把細胞器分為①雙層膜細胞器,如細胞核、線粒體、質體等;②單層膜細胞器,如內質網、液泡、高爾基體、蛋白體等;③無膜細胞器,如核糖體、微管、微絲等。質體PLASTID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具有雙層被膜,由前質體分化發(fā)育而成,包括淀粉體、葉綠體和雜色體等。線粒體MITOCHONDRIA真核細胞質內進行三羧酸循環(huán)和氧化磷酸化作用的細胞器。呈球狀、棒狀或細絲狀等,具有雙層膜。線粒體能自行分裂,并含有DNA、RNA和核糖體,能進行遺傳信息的復制、轉錄與翻譯,但由于遺傳信息量不足,大部分蛋白質仍需由細胞核遺傳系統(tǒng)提供,故其只具有遺傳的半自主性。微管MICROTUBULE存在于動植物細胞質內的由微管蛋白組成的中空的管狀結構。其主要功能除起細胞的支架作用和參與細胞器與細胞運動外,還與細胞壁、紡綞絲、中心粒的形成有關。微絲MICROFILAMENT由絲狀收縮蛋白所組成的纖維狀結構,類似于肌肉中的肌動蛋白,可以聚集成束狀,參與胞質運動、物質運輸,并與細胞感應有關。高爾基體GOLGIBODY由若干個由膜包圍的扁平盤狀的液囊垛疊而成的細胞器。它能向細胞質中分泌囊泡(高爾基體小泡),與物質集運和分泌、細胞壁形成、大分子裝配等有關。核小體NUCLEOSOME構成染色質的基本單位。每個核小體包括200BP的DNA片斷和8個組蛋白分子。液泡VACUOLE植物細胞特有的,由單層膜包裹的囊泡。它起源于內質網或高爾基體小泡。在分生組織細胞中液泡較小且分散,而在成熟植物細胞中小液泡被融合成大液泡。在轉運物質、調節(jié)細胞水勢、吸收與積累物質方面有重要作用。(三)問答題1為什么說真核細胞比原核細胞進化答原核細胞沒有明顯的由核膜包裹的細胞核,只有由若干條線型DNA構成的擬核體,細胞體積一般很小,質膜與細胞質的分化簡單,除核糖體外,沒有其它亞細胞結構,主要以無絲分裂方式繁殖。而真核細胞有明顯的由兩層核膜包裹的細胞核,細胞體積較大,細胞質高度分化形成了各種大小不一和功能各異的細胞器,各種細胞器之間通過膜的聯(lián)絡形成了一個復雜的內膜系統(tǒng),細胞分裂以有絲分裂為主。由于真核細胞出現(xiàn)復雜的內膜系統(tǒng)和高度分化的細胞器,使細胞結構區(qū)域化,代謝效率提高,遺傳物質穩(wěn)定,使它能組成高等的真核生物體。2典型的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在結構上的差異是什么這些差異對植物生理活動有什么影響答典型的植物細胞中存在大液泡、質體和細胞壁,這是與動物細胞在結構上的最主要差異。植物特有的細胞結構對植物的生理活動以及適應外界環(huán)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大液泡的存在使植物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構成一個滲透系統(tǒng),調節(jié)細胞的吸水機能,維持細胞的堅挺,此外液泡也是吸收和積累各種物質的場所。質體中的葉綠體使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淀粉體能合成并貯藏淀粉。細胞壁不僅使植物細胞維持了固有的形態(tài),而且在物質運輸、信息傳遞、抗逆防病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3原生質的膠體狀態(tài)與其生理代謝有什么聯(lián)系答原生質膠體有溶膠與凝膠兩種狀態(tài),當原生質處于溶膠狀態(tài)時,粘性較小,細胞代謝活躍,分裂與生長旺盛,但抗逆性較弱。當原生質呈凝膠狀態(tài)時,細胞生理活性降低,但對低溫、干旱等不良環(huán)境的抵抗能力提高,有利于植物度過逆境。當植物進入休眠時,原生質膠體從溶膠狀態(tài)轉變?yōu)槟z狀態(tài)。4高等植物細胞有哪些主要細胞器這些細胞器的結構特點與生理功能有何聯(lián)系答高等植物細胞內含有葉綠體、線粒體、微管、微絲、內質網、高爾基體和液泡等細胞器。這些細胞器在結構與功能上有密切的聯(lián)系。1葉綠體具有雙層被膜,其中內膜為選擇透性膜,這對控制光合作用的底物與產物輸出葉綠體以及維持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起重要作用。類囊體是由封閉的扁平小泡組成,膜上含有葉綠體色素和光合電子傳遞體,這與其具有的光能吸收、電子傳遞與光合磷酸化等功能相適應。而CO2同化的全部酶類存在于葉綠體間質,從而使間質成為CO2固定與同化物生成的場所。由于葉綠體具有上述特性,使它能成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2線粒體是進行呼吸作用的細胞器,也含有雙層膜,外膜蛋白質含量低,透性較大,內膜蛋白質含量高,且含有電子傳遞體和ATP酶復合體,保證了在其上能進行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3微管是由微管蛋白組裝成的中空的管狀結構,在細胞中能聚集與分散,組成早前期帶、紡綞體等多種結構,因而它能在保持細胞形狀、細胞內的物質運輸、細胞分裂和細胞壁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4微絲主要由兩種球形收縮蛋白聚合成的細絲彼此纏繞而成,呈絲狀,由于收縮蛋白可利用ATP所提供的能量推動原生質運動,因而微絲在胞質運動、胞內物質運輸?shù)确矫婺芷鹬匾饔谩?內質網大部分呈膜片狀,由兩層平行排列的單位膜組成。內質網相互聯(lián)通成網狀結構,穿插于整個細胞質中,既提供了細胞空間的支持骨架,又起到了細胞內的分室作用;粗糙內質網上有核糖體,它是合成蛋白質酶合成的場所,光滑內質網是合成脂類和糖類的場所;另外內質網能分泌囊泡,是細胞內的物質的運輸系統(tǒng),也是細胞間物質與信息的傳遞系統(tǒng)。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33
      1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第一章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謝植物的水分代謝一、名詞解釋一、名詞解釋1自由水距離膠粒較遠而可以自由流動的水分。2束縛水靠近膠粒而被膠粒所束縛不易自由流動的水分。3滲透作用水分從水勢高的系統(tǒng)通過半透膜向水勢低的系統(tǒng)移動的現(xiàn)象。4水勢(W)每偏摩爾體積水的化學勢差。符號W。5滲透勢()由于溶液中溶質顆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勢降低值,符號。用負值表示。亦稱溶質勢(S)。6壓力勢(P)由于細胞壁壓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勢值。一般為正值。符號P。初始質壁分離時,P為0,劇烈蒸騰時,P會呈負值。7襯質勢(M)細胞膠體物質親水性和毛細管對自由水束縛而引起的水勢降低值,以負值表示。符號M。8吸漲作用親水膠體吸水膨脹的現(xiàn)象。9代謝性吸水利用細胞呼吸釋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經過質膜進入細胞的過程。10蒸騰作用水分以氣體狀態(tài)通過植物體表面從體內散失到體外的現(xiàn)象。11根壓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動使液流從根部上升的壓力。12蒸騰拉力由于蒸騰作用產主的一系列水勢梯度使導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13蒸騰速率又稱蒸騰強度,指植物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通過蒸騰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G/DM2H)14蒸騰比率植物每消耗L公斤水時所形成的干物質重量(克)。15蒸騰系數(shù)植物制造1克干物質所需的水分量(克),又稱為需水量。它是蒸騰比率的倒致。16內聚力學說又稱蒸騰流內聚力張力學說。即以水分的內聚力解釋水分沿導管上升原因的學說。二、填空題二、填空題1植物細胞吸水有、和三種方式。滲透性吸水吸漲吸水代謝性吸水33有一為水充分飽和的細胞,將其放入比細胞液濃度低10倍的溶液中,則細胞體積()。A變大B變小C不變4風和日麗的情況下植物葉片在早上、中午和傍晚的水勢變化趨勢是。A低高低B高低高C低低高5已形成液泡的細胞,其襯質勢通常省略不計,其原因是()A襯質勢很低B襯質勢不存在C襯質勢很高,絕對值很小6植物分生組織的細胞吸水靠()A滲透作用B代謝作用C吸漲作用7風干種子的萌發(fā)吸水靠()A代謝作用B吸漲作用C滲透作用8在同溫同壓條件下,溶液中水的自由能與純水相比()A要高一些B要低一些C二者相等9在氣孔張開時,水蒸汽分子通過氣孔的擴散速度()A與氣孔的面積成正比B與氣孔周長成正比C與氣孔周長成反比10蒸騰作用快慢,主要決定于()A葉內外蒸汽壓差大小B葉片的氣孔大小C葉面積大小11植物的保衛(wèi)細胞中的水勢變化與下列無機離子有關()ACA2BKCCL12植物的保衛(wèi)細胞中的水勢變化與下列有機物質有關()A糖B脂肪酸C蘋果酸13根部吸水主要在根尖進行,吸水能力最大的是()A分生區(qū)B伸長區(qū)C根毛區(qū)14土壤通氣不良使根系吸水量減少的原因是()A缺乏氧氣B水分不足CC02濃度過高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52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將植物細胞分別放在純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細胞的滲透勢、壓力勢、水勢及細胞體積各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答在純水中,各項指標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項指標都降低。2從植物生理學角度,分析農諺“有收無收在于水”的道理。答水,孕育了生命。陸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進化而來的,水是植物的一個重要的“先天”環(huán)境條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動,只有在一定的細胞水分含量的狀況下才能進行,否則,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動就會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在農業(yè)生產上,水是決定收成有無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現(xiàn)在4個方面水分是細胞質的主要成分。細胞質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細胞質呈溶膠狀態(tài),保證了旺盛的代謝作用正常進行,如根尖、莖尖。如果含水量減少,細胞質便變成凝膠狀態(tài),生命活動就大大減弱,如休眠種子。水分是代謝作用過程的反應物質。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機物質合成和分解的過程中,都有水分子參與。水分是植物對物質吸收和運輸?shù)娜軇?。一般來說,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態(tài)的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這些物質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樣,各種物質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進行。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tài)。由于細胞含有大量水分,維持細胞的緊張度(即膨脹),使植物枝葉挺立,便于充分接受5植物葉片的氣孔為什么在光照條件下會張開,在黑暗條件下會關閉保衛(wèi)細胞細胞壁具有伸縮性,細胞的體積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保衛(wèi)細胞細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勻。雙子葉植物保衛(wèi)細胞是腎形,內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長,吸水時向外擴展,拉開氣孔;禾本科植物的保衛(wèi)細胞是啞鈴形,中間厚、兩頭薄,吸水時,橫向膨大,使氣孔張開。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在光下會形成蔗糖,累積在液泡中,降低滲透勢,于是吸水膨脹,氣孔張開;在黑暗條件下,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升高了滲透勢,于是失水,氣孔關閉。6氣孔的張開與保衛(wèi)細胞的什么結構有關細胞壁具有伸縮性,細胞的體積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細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勻。雙子葉植物保衛(wèi)細胞是腎形,內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長,吸水時向外擴展,拉開氣孔;禾本科植物的保衛(wèi)細胞是啞鈴形,中間厚、兩頭薄,吸水時,橫向膨大,使氣孔張開。9設計一個證明植物具有蒸騰作用的實驗裝置。10設計一個測定水分運輸速度的實驗。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shù): 25
      1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31第一章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謝植物的水分代謝一、名詞解釋1自由水距離膠粒較遠而可以自由流動的水分。2束縛水靠近膠粒而被膠粒所束縛不易自由流動的水分。3滲透作用水分從水勢高的系統(tǒng)通過半透膜向水勢低的系統(tǒng)移動的現(xiàn)象。4水勢(W)每偏摩爾體積水的化學勢差。符號W。5滲透勢()由于溶液中溶質顆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勢降低值,符號。用負值表示。亦稱溶質勢(S)。6壓力勢(P)由于細胞壁壓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勢值。一般為正值。符號P。初始質壁分離時,P為0,劇烈蒸騰時,P會呈負值。7襯質勢(M)細胞膠體物質親水性和毛細管對自由水束縛而引起的水勢降低值,以負值表示。符號M。8吸漲作用親水膠體吸水膨脹的現(xiàn)象。9代謝性吸水利用細胞呼吸釋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經過質膜進入細胞的過程。10蒸騰作用水分以氣體狀態(tài)通過植物體表面從體內散失到體外的現(xiàn)象。11根壓植物根部的生理活動使液流從根部上升的壓力。12蒸騰拉力由于蒸騰作用產主的一系列水勢梯度使導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13蒸騰速率又稱蒸騰強度,指植物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通過蒸騰作用而散失的水分量。(G/DM2H)14蒸騰比率植物每消耗L公斤水時所形成的干物質重量(克)。15蒸騰系數(shù)植物制造1克干物質所需的水分量(克),又稱為需水量。它是蒸騰比率的倒致。16內聚力學說又稱蒸騰流內聚力張力學說。即以水分的內聚力解釋水分沿導管上升原因的學說。二、填空題1植物細胞吸水有、和三種方式。滲透性吸水吸漲吸水代謝性吸水2植物散失水分的方式有和。蒸騰作用吐水3植物細胞內水分存在的狀態(tài)有和。自由水束縛水4植物細胞原生質的膠體狀態(tài)有兩種,即和。凝膠溶膠5一個典型的細胞的水勢等于;具有液泡的細胞的水勢等于;形成液泡后,細胞主要靠吸水;干種子細胞的水勢等于。PM;滲透性PM;吸漲作用M6植物根系吸水方式有和。主動吸水被動吸水7根系吸收水的動力有兩種和。根壓蒸騰拉力8證明根壓存在的證據(jù)有和。吐水傷流9葉片的蒸騰作用有兩種方式和。角質蒸騰氣孔蒸騰10某植物制造1克干物質需消耗水400克,則其蒸騰系數(shù)為;蒸騰效率為。40025克公斤11影響蒸騰作用的環(huán)境因子主要是、、和。光溫度CO212C3植物的蒸騰系數(shù)比C4植物。大13可以比較靈敏地反映出植物的水分狀況的生理指標主要有、、和。葉片相對合水量葉片滲透勢水勢氣孔阻力或開度14目前認為水分沿導管或管胞上升的動力是和。根壓蒸騰拉力三、選擇題1植物在烈日照射下,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水分降低體溫,是因為()A水具有高比熱B水具有高汽化熱C水具有表面張力2一般而言,冬季越冬作物組織內自由水束縛水的比值()3311水分子的物理化學性質與植物生理活動有何關系水分子是極性分子,可與纖維素、蛋白質分子相結合。水分子具有高比熱,可在環(huán)境溫度變化較大的條件下,植物體溫仍相當穩(wěn)定。水分子還有較高的氣化熱,使植物在烈日照射下,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水分就可降低體溫,不易受高溫為害。水分子是植物體內很好的溶劑,可與含有親水基團的物質結合形成親水膠體,水還具有很大的表面張力,產主吸附作用,并借毛細管力進行運動。2簡述水分的植物生理生態(tài)作用。(1)水是細胞原生質的主要組成成分;(2)水分是重要代謝過程的反應物質和產物;(3)細胞分裂及伸長都需要水分;(4)水分是植物對物質吸收和運輸及生化反應的一種良好溶劑;(5)水分能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態(tài);(6)可以通過水的理化特性以調節(jié)植物周圍的大氣濕度、溫度等。對維持植物體溫穩(wěn)定和降低體溫也有重要作用。3植物體內水分存在的狀態(tài)與代謝關系如何植物體中水分的存在狀態(tài)與代謝關系極為密切,并且與抗往有關,一般來說,束縛水不參與植物的代謝反應,在植物某些細胞和器官主要含束縛水時,則其代謝活動非常微弱,如越冬植物的休眠和干燥種子,僅以極弱的代謝維持生命活動,但其抗性卻明顯增強,能渡過不良的逆境條件,而自由水主要參與植物體內的各種代謝反應,含量多少還影響代謝強度,含量越高,代謝越旺盛,因此常以自由水/束縛水的比值作為衡量植物代謝強弱和抗性的生理指標之一。4水分代謝包括哪些過程植物從環(huán)境中不斷地吸收水分,以滿足正常的生命活動的需要。但是,植物又不可避免地要丟失大量水分到環(huán)境中去。具體而言,植物水分代謝可包括三個過程(1)水分的吸收;(2)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3)水分的排出。5利用質壁分離現(xiàn)象可以解決哪些問題(1)說明原生質層是半透膜。(2)判斷細胞死活。只有活細胞的原生質層才是半透膜,才有質壁分離現(xiàn)象,如細胞死亡,則不能產主質壁分窩現(xiàn)象。(3)測定細胞液的滲透勢。6土壤溫度過高對根系吸水有什么不利影響高溫加強根的老化過程,使根的木質化部位幾乎到達尖端,吸收面識減少,吸收速率下降;同時,溫度過高,使酶鈍化細胞質流動緩慢甚至停止。7蒸騰作用有什么生理意義(1)是植物對水分吸收和運輸?shù)闹饕獎恿?,?)促進植物時礦物質和有機物的吸收及其在植物體內的轉運。(3)能夠降低葉片的溫度,以免灼傷。8氣孔開閉機理的假說有哪些請簡述之。(1)淀粉糖變化學說在光照下保衛(wèi)細胞進行光合作用合成可溶性糖。另外由于光合作用消耗C02,使保衛(wèi)細胞PH值升高,淀粉磷酸化酶水解細胞中淀粉形成可溶性糖,細胞水勢下降,當保衛(wèi)細胞水勢低于周圍的細胞水勢時,便吸水迫使氣孔張開,在暗中光合作用停止,情況與上述相反,氣孔關閉。(2)無機離子吸收學說在光照下,保衛(wèi)細胞質膜上具有光活化H泵ATP酶,分解光合磷酸化產生的ATP并將H分泌到細胞壁,同時將外面的K吸收到細胞中來,CL也伴隨著K進入,以保證保衛(wèi)細胞的電中性,保衛(wèi)細胞中積累較多的K和,降低水勢,氣孔就張開,反之,則氣孔關閉。(3)蘋果酸生成學說。在光下保衛(wèi)細胞內的C02被利用,PH值就上升,剩余的C02就轉變成重碳酸鹽(HCO3),淀粉通過糖酵解作用產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PEP羧化酶作用下與HC03作用形成草酰乙酸,然后還原成蘋果酸,可作為滲透物降低水勢,氣孔張開,反之關閉。9根據(jù)性質和作用方式抗蒸騰劑可分為哪三類(1)代謝型抗蒸湯劑如阿特拉津可使氣孔開度變小,苯汞乙酸可改受膜透性使水不易向外擴散。(2)薄膜型抗蒸騰劑如硅酮可在葉面形成單分子薄層,阻礙水分散失。(3)反射型抗蒸騰劑如高嶺土,可反射光,降低葉溫,從而減少蒸騰量。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31
      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植物生理學李合生李合生第二版第二版緒論至第六章課后題緒論至第六章課后題第一章、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第一章、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一)名詞解釋真核細胞體積較大,有核膜包裹的典型細胞核,有各種結構與功能不同的細胞器分化,有復雜的內膜系統(tǒng)和細胞骨架系統(tǒng)存在,細胞分裂方式為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原核細胞體積小,沒有典型的細胞核,只有一個無核膜的環(huán)狀DNA分子構成的類核;除了核糖體、光合(作用)片層外,無其他細胞器存在;有蛋白質絲構成的原始類細胞骨架結構;細胞分裂方式為無絲分裂。流動鑲嵌模型膜的骨架是由膜脂雙分子層構成,疏水性尾部向內,親水性頭部向外,通常呈液晶態(tài)。膜蛋白不是均勻地分布在膜脂的兩側,有些蛋白質位于膜的表面,與膜脂親水性的頭部相連接(外在蛋白);有些蛋白質則鑲嵌在磷脂分子之間,甚至穿透膜的內外表面,以及外露的疏水基團與膜脂疏水性的尾部相結合(內在蛋白),漂浮在膜脂之中,具有動態(tài)性質。流動鑲嵌模型具有膜的不對稱性和膜的流動性兩個特點。經緯模型初生壁是由兩個交聯(lián)在一起的多聚物纖維素纖維絲和穿過它的伸展蛋白網絡而成的結構,懸浮在親水的果膠半纖維素膠體機制中。生物膜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具有一定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胞內所有被膜的總稱。內膜系統(tǒng)結構上連續(xù)、功能上相關的、由膜組成的細胞器群體,稱為內膜系統(tǒng),具體指核膜、內質網、高爾基體、液泡及它們形成的分泌泡等。細胞骨架在細胞質中,存在著由3種蛋白質纖維(微管、微絲和中間纖維)相互連接組成的支架網絡,稱為細胞骨架,也稱為細胞內的微梁系統(tǒng)。細胞器細胞內各種膜包被的功能性結構共質體植物體活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胞間連絲形成了連續(xù)的整體。質外體質膜以外的胞間層、細胞壁以及細胞間隙,彼此也形成了連續(xù)的整體。胞間連絲貫穿細胞壁、胞間層、連接相鄰細胞原生質體的管狀通道。細胞全能性每一個活細胞都具有產生一個完整個體的全套基因,在適宜條件下,細胞具有發(fā)育成完整植株的潛在能力。細胞基因表達基因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轉錄成前體RNA,再經加工產生MRNA,以及MRNA翻譯成多肽并折疊成有活性的蛋白質分子的過程。轉錄以DNA為模板,在依賴于DNA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4種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RNA的過程。翻譯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稱為翻譯。(二)寫出下列符號的中文名稱ER內質網RER粗糙型內質網SER光滑型內質網RDNA核糖體DNAMRNA信使RNATRNA轉運RNARRNA核糖體RNARRNA聚合酶核糖體RNA聚合酶(三)問答題1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什么答真核細胞有成形的細胞核而原核細胞無細胞核但有擬核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相比,有何特征答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和其他質體。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40
      8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二、是非題1當細胞內的ΨW等于0時,該細胞的吸水能力很強。2細胞的ΨG很小,但仍不可忽略。3將ΨP0的細胞放入等滲溶液中,細胞的體積會發(fā)生變化。4壓力勢ΨP與膨壓的概念是一樣的。5細胞間水分的流動取決于它的ΨΠ差。6土壤中的水分在根內是不可通過質外體進入導管的。7蒸騰拉力引起被動吸水,這種吸水與水勢梯度無關。8植物根內是因為存在著水勢梯度才產生根壓。9保衛(wèi)細胞進行光合作用時,滲透勢增高,水分進入,氣孔張開。10氣孔頻度大且氣孔大時,內部阻力大,蒸騰較弱;反之阻力小,蒸騰較強。11溶液的濃度越高,ΨΠ就越高,ΨW也越高。12保衛(wèi)細胞的K含量較高時,對氣孔張開有促進作用。13ABA誘導氣孔開放,CTK誘導氣孔關閉。14蒸騰作用快慢取決于葉內外的蒸汽壓差大小,所以凡是影響葉內外蒸氣壓差的外界條件,都會影響蒸騰作用。15植物細胞壁是一個半透膜。16溶液中由于有溶質顆粒存在,提高了水的自由能,使其水勢高于純水的水勢。17植物在白天和晚上都有蒸騰作用。18有葉片的植株比無葉片的植株吸水能力要弱。19當保衛(wèi)細胞的可溶性糖、蘋果酸、K和CL濃度增高時,保衛(wèi)細胞水勢增高,水分往外排出,氣孔關閉。20當細胞產生質壁分離時,原生質體和細胞壁之間的空隙充滿著水分。21在正常條件下,植物地上部的水勢高于地下部分的水勢。22高濃度的CO2引起氣孔張開;而低濃度的CO2則引起氣孔關閉。231MOLL蔗糖與1MOLLKCL溶液的水勢相等。24水柱張力遠大于水分子的內聚力,從而使水柱不斷。25導管和管胞中水分運輸?shù)膭恿κ钦趄v拉力和根壓,其中蒸騰拉力占主要地位。三、選擇1對于一個不具液泡的植物細胞,其水勢A、ΨWΨPΨΠΨGB、ΨWΨPΨGC、ΨWΨPΨΠ2已形成液泡的細胞,其吸水主要靠A滲透作用B代謝作用C吸脹作用3在同溫同壓的條件下,溶液中水的自由能比純水A、高B、低C、相等4把一個細胞液濃度低的細胞放入比其濃度高的溶液中,其體積A、變大B、變小C、不變5在正常情況下,測得洋蔥鱗莖表皮細胞的ΨW大約為A、09MPAB、9MPAC、90MPA6在植物水分運輸中,占主要地位的運輸動力是A、根壓B、蒸騰拉力C、滲透作用7水分以氣態(tài)從植物體散失到外界的現(xiàn)象,是A、吐水現(xiàn)象B、蒸騰作用C、傷流8影響氣孔蒸騰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氣孔密度B、氣孔周長C、葉片形狀9植物的蒸騰作用取決于A、葉片氣孔大小B、葉內外蒸氣壓差大小C、葉片大小10植物根部吸水主要發(fā)生于A、伸長區(qū)B、分生區(qū)C、根毛區(qū)11下列哪個不是影響蒸騰作用的外部條件A、光照B、空氣的相對濕度C、氣孔頻度12影響蒸騰作用的最主要外界條件A、光照B、溫度C、空氣的相對濕度13水分經胞間連絲從一個細胞進入另一個細胞的流動途徑是A、質外體途徑B、共質體途徑C、跨膜途徑14等滲溶液是指A、壓力勢相等但溶質成分可不同的溶液B、溶質勢相等但溶質成分可不同的溶液C、溶質勢相等且溶質成分一定要相同的溶液15蒸騰系數(shù)指312試述在暗條件下氣孔關閉的機理。13試說明影響蒸騰作用的內部因素和外界因素。14小麥的整個生育期中哪兩個時期為水分臨界期15近年來出現(xiàn)的灌溉技術有哪些有什么優(yōu)點16若給作物施肥過量,作物會產生傷害,試述其原因。第二章植物的礦質營養(yǎng)二、是非題()1、被種在同一培養(yǎng)液中的不同植物,其灰分中各種元素的含量不一定完全相同。()2、植物的必需元素是指在植物體內含量很大的一類元素。()3、鈣離子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密切關系。()4、鐵、氯這兩種元素是植物需要很多的,故為大量元素。()5、植物缺氮時,植株矮小,葉小色淡或發(fā)紅。()6、植物的微量元素包括氯、鐵、硼、錳、鈉、鋅、銅、鎳、鉬等9種元素。()7、植物從士壤溶液中既能吸收硝態(tài)氮(NO3)又能吸收銨態(tài)氮。8、質膜上的離子通道運輸是屬于被動運輸。()9、載體蛋白有3種類型,分別是單向運輸載體,同向運輸器和反向運輸器。()10、植物細胞質膜上ATP酶活性與吸收無機離子有正相關。()11、胞飲作用是一種非選擇性吸收,它能在吸水的同時,把水中的礦物質一起吸收。()12、植物從環(huán)境中吸收離子時具選擇性,但對同一種鹽的陰離子和陽離子的吸收上無差異。()13、單鹽毒害現(xiàn)象中對植物起有害作用的金屬離子不只一種。()14、交換吸附作用與細胞的呼吸作用有密切關系。()15、植物根中吸收礦質元素最活躍的區(qū)域是根毛區(qū)。()16、溫度是影響根部吸收礦物質的重要條件,溫度的增高,吸收礦質的速率加快,因此,溫度越高越好。()17、NANO3和(NH4)2SO4都是生理堿性鹽。()18、硝酸還原酶是含鈉的酶()19、誘導酶是一種植物本來就具有的一種酶。()20、植物體內的鉀一般都是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物質。()21、一般植物對氮的同化在白天快于夜晚。()22、硝酸還原酶和亞硝酸還原酶,前者不是誘導酶,而后者是。()23、植物缺磷時,葉小且深綠色。()24、載體運輸離子的速度比離子通道運輸離子的速度要快。()25、質子泵運輸H需要ATP提供能量。()26、根部吸收的礦質元素主要通過本質部向上運輸,也能橫向運輸?shù)巾g皮部后再向上運輸。()27、葉片吸收的離子在莖內向下或向下運輸途徑主要是韌皮部,同樣也可以橫向運輸?shù)侥举|部,繼而上下運輸。三、選擇題1、氮是構成蛋白質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質含量()A、1020B、1618C、5102、根據(jù)科學實驗的測定,一共有()種元素存在于各種植物體中。A、50多種B、60多種C、不多于50種3、到目前為止,植物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礦質元素有()種。A、16B、13C、194、下列元素中,屬于必需的大量元素有()A、鐵B、氮C、硼5、高等植物的老葉由于缺少某一種元素而發(fā)病,下面元素屬于這一類的有()A、氮B、鈣C、鐵6、植物吸收離子最活躍的區(qū)域是()A、根毛區(qū)B、分生區(qū)C、伸長區(qū)7、流動鑲嵌膜模型的主要特點是()A、膜的穩(wěn)定性B、膜的流動性C、膜的多擇性8、植物體缺硫時,發(fā)現(xiàn)有缺綠癥,表現(xiàn)為()A、只有葉脈綠B、葉脈失綠C、葉全失綠9、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作用有3種不可缺少的元素,分別是()A、硼、鐵、鉬B、鉬、鋅、鎂C、鐵、鉬、鈷10、在植物細胞對離子吸收和運輸時,膜上起質子泵作用的是()A、HATPASEB、NAD激酶C、H2O2酶11、下列鹽當中,哪個是生理中性鹽()A、(NH4)2SO4B、NH4NO3C、NANO312、栽培葉菜類時,可多施一些()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27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北京出版社,生理學基礎,3/18/2024,1,生理學基礎,7,,血液,3,6,,血液循環(huán),4,,呼吸,5,生理學基礎,生理學基礎,7,6,緒論第一節(jié)概述,學習目標1.掌握生命的基本特征。2.掌握內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3.掌握神經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4.熟悉正反饋與負反饋。5.了解生理學任務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學的任務生理學的任務就是研究正常狀態(tài)下機體及其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包括生命活動的現(xiàn)象、過程、機制、影響因素以及在整體活動中的意義,從而闡明各種生理活動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二、生理學的研究方法臨床實踐和實驗研究,(一)生理學的實驗方法1.動物實驗通常分為在體實驗和離體實驗兩類。2.人體實驗(二)生理學研究的不同水平人體的結構和功能極其復雜,對生命活動的研究需要從整體、器官和系統(tǒng)、細胞和分子三個不同的水平上進行。1.器官和系統(tǒng)水平2.細胞和分子水平3.整體水平(三)生理學的學習方法學習生理學要以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為指導,用整體的、動態(tài)的、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去看待機體的一切功能活動。從生物的、心理的、社會的角度來綜合觀察和理解機體的生命活動。學習中還應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原則,一方面要重視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又要重視實驗技能,通過實驗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緒論第一節(jié)概述,緒論第二節(jié)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動多種多樣,生物學家通過對各種生物體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生命活動至少有三種特征,即新陳代謝、興奮性和生殖。一、新陳代謝機體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不斷地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以實現(xiàn)自我更新的過程,稱為新陳代謝。二、興奮性機體或組織對刺激發(fā)生反應的能力或特性,稱為興奮性。(一)刺激(二)反應(三)興奮性的指標,三、生殖生物體生長發(fā)育到一定階段時,能夠產生與自己相似的子代個體,這種功能稱為生殖。生殖是生物體得以繁衍后代、延續(xù)種系的基本生命特征。,緒論第二節(jié)生命的基本特征,環(huán)境是機體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機體所面臨的環(huán)境包括外環(huán)境和內環(huán)境。一、外環(huán)境與適應,外環(huán)境是整個機體生存的環(huán)境,對人類而言,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外環(huán)境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著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對機體產生不同的刺激,機體也不斷地做出反應,以適應外環(huán)境的變化,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人類不但有被動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而且還有客觀地認識環(huán)境和能動地改造環(huán)境的能力。,緒論第三節(jié)機體與環(huán)境,二、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一)內環(huán)境內環(huán)境是指體內各種組織細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二)穩(wěn)態(tài)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保持相對恒定的狀態(tài),稱為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簡稱穩(wěn)態(tài)。它是機體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在機體的生存過程中,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總是受到雙重因素的影響。,緒論第三節(jié)機體與環(huán)境,人體各系統(tǒng)的功能活動能協(xié)調一致,保持其自身的穩(wěn)態(tài)和對內外環(huán)境的適應,是因為機體具有比較完備的調節(jié)機制,它能對各種生理功能進行調節(jié)。其調節(jié)的方式包括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和自身調節(jié)。,一、生理功能調節(jié)的方式(一)神經調節(jié)1.基本方式2.反射類型(1)非條件反射(2)條件反射3.調節(jié)特點神經調節(jié)反應迅速、準確、作用時間短暫,并具有高度的協(xié)調和整合功能。所以,神經調節(jié)是機體最主要的調節(jié)方式。,緒論第四節(jié)機體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二)體液調節(jié)1.基本方式體液調節(jié)是指體液中的化學物質通過體液途徑對機體功能進行的調節(jié)。其化學物質主要是內分泌腺和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體液調節(jié)可分為全身性和局部性兩種方式。(1)全身性體液調節(jié)(2)局部性體液調節(jié)2.調節(jié)特點體液調節(jié)作用緩慢、范圍廣泛、持續(xù)時間較長。(三)自身調節(jié)自身調節(jié)是指某些組織細胞不依賴于神經和體液調節(jié),由自身對刺激產生的適應性反應。如腎血流量在一定范圍內可不隨動脈血壓的變化而改變等。自身調節(jié)的特點是調節(jié)范圍局限,幅度較小,靈敏度較低,但對維持某些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具有一定意義。,緒論第四節(jié)機體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二、生理功能調節(jié)的反饋控制機體各種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實際上為一個自動控制系統(tǒng)。根據(jù)反饋信息的性質和作用不同,反饋分為負反饋和正反饋兩類,(一)負反饋負反饋是指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饋。(二)正反饋正反饋是指反饋信息與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饋。,緒論第四節(jié)機體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生理學基礎,,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一節(jié)細胞的基本功能,學習目標1.熟悉細胞膜物質轉運的主要方式及特點。2.了解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產生機制。3.了解骨骼肌的收縮功能。細胞是人體最基本的功能單位。機體各種生理活動都是在細胞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要闡明正常人體生命活動的現(xiàn)象、過程、機制、影響因素等,必須首先從細胞生理開始學習。人體不同部位的細胞執(zhí)行不同的功能,但許多基本的功能活動是共同的。本章主要介紹細胞具有的共同的基本功能,包括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生物電現(xiàn)象和肌細胞的收縮功能。,一、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細胞膜是具有特殊結構和功能的生物膜,也稱為質膜。細胞膜的物質轉運有以下幾種方式(一)單純擴散(二)易化擴散1.由通道介導的易化擴散2.由載體介導的易化擴散以載體為中介的易化擴散具有以下特征特異性飽和現(xiàn)象競爭性抑制,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一節(jié)細胞的基本功能,(三)主動轉運(四)出胞與入胞對一些大分子物質或固態(tài)、液態(tài)的物質團塊,可通過出胞和入胞進行轉運。1.出胞出胞是指細胞內的大分子或團塊物質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細胞的過程。2.入胞入胞指細胞外某些大分子物質或物質團塊(如侵入體內的細菌、病毒、異物或血漿中脂蛋白顆粒、大分子營養(yǎng)物質等)進入細胞內的過程。,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一節(jié)細胞的基本功能,二、細胞膜的受體功能(一)受體與配體受體是細胞膜或細胞內的一類特殊蛋白質,它們能選擇性地與激素等化學物質相結合,而產生一定的生理效應。配體是能與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并產生效應的物質,如激素、神經遞質和藥物等。受體與配體的結合具有特異性、飽和性和可逆性等特點。(二)受體的功能受體的功能一是能識別和結合體液中配體;二是能轉發(fā)化學信息。受體與激素等化學物質結合后,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在MG2的共同催化下,細胞內的ATP被轉變?yōu)榄h(huán)一磷酸腺苷(CAMP)。CAMP可激活細胞內許多酶系統(tǒng),產生生理效應。,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一節(jié)細胞的基本功能,生物電現(xiàn)象是指生物細胞生命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電變化,簡稱生物電?,F(xiàn)以神經纖維為例介紹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一、靜息電位及其產生機制(一)靜息電位靜息電位指細胞未受刺激時存在于細胞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二)靜息電位產生的機制靜息電位產生的基本原因是離子的跨膜轉運。二、動作電位及其產生機制(一)動作電位細胞受到有效刺激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發(fā)生一次可傳播的電位變化,稱為動作電位。,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二節(jié)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二節(jié)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節(jié)肌細胞的收縮功能,三、骨骼肌收縮的形式骨骼肌的收縮受軀體運動神經支配,其意義在于完成一定的軀體運動。肌肉興奮后引起的收縮可因不同情況而有不同的收縮形式。(一)等長收縮和等張收縮(二)單收縮和強直收縮四、影響骨骼肌收縮的因素影響骨骼肌收縮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即前負荷、后負荷和肌肉收縮能力。(一)前負荷(二)后負荷(三)肌肉收縮能力,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節(jié)肌細胞的收縮功能,生理學基礎,7,,血液,3,6,學習目標1.掌握血液的組成和血細胞的功能。2.掌握血液凝固的過程及影響因素。3.掌握血型的分型及輸血原則。4.熟悉血漿滲透壓的作用和血細胞的生理特性。5.了解纖維蛋白溶解過程。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流體組織。它像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在心血管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流動,從而完成物質運輸、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免疫與防御等功能。,血液第一節(jié)血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組成血液是由液態(tài)的血漿和混懸于血漿中的血細胞組成。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二)血液的黏度(三)血漿PH值(四)血漿的滲透壓,血液第一節(jié)血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血漿指的是血細胞的細胞外液,是內環(huán)境中最活躍的部分,也是機體內外環(huán)境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一、血漿的成分及其作用血漿的主要成分為水,占91~92,其余為溶質。(一)無機鹽血漿中的無機鹽絕大部分呈離子狀態(tài)(二)血漿蛋白血漿蛋白是血漿中多種蛋白的總稱。(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血液第二節(jié)血漿,二、血漿滲透壓滲透壓是指溶液中的溶質顆粒吸引水分子透過半透膜的力量。(一)血漿晶體滲透壓由血漿中的小分子晶體物質形成的滲透壓稱為晶體滲透壓,其中80來自NA和CL。(二)血漿膠體滲透壓由血漿中蛋白質形成的滲透壓稱為膠體滲透壓,約為33KPA或25MMHG。,血液第二節(jié)血漿,一、紅細胞(一)紅細胞的數(shù)量、形態(tài)和功能紅細胞是血液中數(shù)量最多的細胞,約占血細胞總數(shù)的99。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O2和CO2,其運輸O2的功能主要靠細胞內的血紅蛋白來實現(xiàn);CO2的運輸主要表現(xiàn)為HCO3的形式。紅細胞內有多種緩沖對,具有一定的緩沖酸堿度變化的能力。(二)紅細胞生理特性紅細胞具有懸浮穩(wěn)定性、可塑變形性和滲透脆性,它們都與紅細胞的雙凹圓碟形有關。1.懸浮穩(wěn)定性血液中的紅細胞能相對穩(wěn)定地懸浮于血漿中的特性,稱為懸浮穩(wěn)定性。2.可塑變形性正常紅細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變形的能力,紅細胞的這種特性稱為可塑變形性。3.滲透脆性紅細胞在低滲鹽溶液中發(fā)生膨脹破裂的特性稱為紅細胞滲透脆性,可用來表示紅細胞對低滲溶液的抵抗能力。,血液第三節(jié)血細胞,(三)紅細胞的生成和調節(jié)1.紅細胞的生成(1)生成部位(2)生成原料(3)成熟因子2.紅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正常情況下,體內紅細胞數(shù)量保持相對恒定。當機體所處環(huán)境或功能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紅細胞生成的數(shù)量和速度會發(fā)生適當?shù)恼{整。(1)促紅細胞生成素(2)雄激素(四)紅細胞的破壞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為120天。90的衰老紅細胞在脾等處被巨噬細胞吞噬,稱為血管外破壞;還有10的衰老紅細胞在血管中受沖擊而破損,稱為血管內破壞。,血液第三節(jié)血細胞,二、白細胞(一)白細胞的分類和正常值根據(jù)白細胞的胞漿中有無特殊的嗜色顆粒,將其分為粒細胞和無粒細胞。粒細胞又根據(jù)所含嗜色顆粒的特性不同,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嗜堿粒細胞;無粒細胞分為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白細胞總數(shù)為(40~100)109/L,其中中性粒細胞占50~70,嗜酸粒細胞占05~5,嗜堿粒細胞占0~1,單核細胞占3~8,淋巴細胞占20~40。(二)白細胞的功能1.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是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細胞。2.嗜酸粒細胞有微弱的吞噬能力,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嗜堿粒細胞在速發(fā)型過敏反應中的作用;參與對蠕蟲的免疫反應。在有過敏反應、寄生蟲感染等情況時,常伴有嗜酸粒細胞增多的情況。,血液第三節(jié)血細胞,3.嗜堿粒細胞嗜堿粒細胞胞質中有較大的顆粒,顆粒內含有肝素、組胺、過敏性慢反應物質等。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組胺、過敏性慢反應物質主要在過敏反應中起作用。4.單核細胞血液中的單核細胞進入組織后,轉變?yōu)榫奘杉毎?,表現(xiàn)出更強的吞噬作用,能吞噬更多、更大的細菌和顆粒;能合成與釋放多種細胞因子,調節(jié)其他細胞的生長;參與特異性免疫應答反應。5.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在機體的特異性免疫應答反應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淋巴細胞按其發(fā)生和免疫功能的差異分為兩類一類是T淋巴細胞,參與細胞免疫;一類是B淋巴細胞,參與體液免疫。,血液第三節(jié)血細胞,三、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細胞脫落的細胞質碎片形成的,具有生物活性。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如下1.維持血管內皮的完整性2.參與生理性止血及血液凝固過程其發(fā)揮的作用是(1)釋放縮血管物質,使受損血管收縮,血流減慢,破口縮小,有利于出血停止。(2)黏附、聚集于血管破損處,形成較松軟的血小板止血栓,暫時堵塞小的出血口,形成初步止血。(3)促進血液凝固過程,并進一步使血塊收縮,形成堅實的止血栓,最后完成生理性止血過程。,血液第三節(jié)血細胞,一、血液凝固血液從流動的液體狀態(tài)變成不能流動的凝膠狀態(tài)的過程,稱為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血漿和組織中直接參與血液凝固的物質統(tǒng)稱為凝血因子。(二)凝血過程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繼被激活的過程,可分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和纖維蛋白形成三個基本步驟。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1)內源性凝血途徑(2)外源性凝血途徑2.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被激活,形成凝血酶。3.纖維蛋白的形成由凝血酶激活纖維蛋白原,使之成為纖維蛋白單體。,血液第四節(jié)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三)抗凝作用1.血管內皮的抗凝作用2.體內抗凝物質二、纖維蛋白溶解纖維蛋白被分解液化的過程稱為纖維蛋白溶解,簡稱纖溶。體內存在著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簡稱纖溶系統(tǒng)。通過纖溶系統(tǒng)的作用,體內已形成的纖維蛋白凝塊和血管內的血栓得以溶解。其生理意義是保證血流暢通,且有利于受損組織的供血與修復。纖溶系統(tǒng)包括四種成分,即纖維蛋白溶解酶原(簡稱纖溶酶原)、纖溶酶、纖溶酶原激活物與抑制物。纖溶的基本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即纖溶酶原的激活與纖維蛋白的降解。生理情況下,血凝與纖溶過程處于動態(tài)平衡,這樣既保證出血時能有效止血,又能適時疏通血管,維持血流的正常運行。,血液第四節(jié)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一、血量血量是指人體內血液的總量,包括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統(tǒng)流動的循環(huán)血量和小部分貯存在肝、肺、腹腔靜脈等處的貯存血量。二、血型血型是指血細胞表面的特異性抗原的類型。(一)ABO血型系統(tǒng)1.分型依據(jù)2.凝集反應,血液第五節(jié)血量、血型與輸血,(二)RH血型系統(tǒng)RH血型是人類紅細胞表面與ABO血型系統(tǒng)同時存在的另一種血型系統(tǒng),是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中最復雜的一個系統(tǒng)。1.RH血型分型及分型依據(jù)2.RH血型系統(tǒng)的特點(1)在人群中,RH陽性占多數(shù)(中國大致為99以上),只有少數(shù)人為RH陰性。(2)人的血清中不存在能與RH抗原起反應的天然抗體。3.臨床意義(1)RH陰性的人接受RH陽性的血液后,可產生抗RH抗體。當此人第二次接受RH陽性血液時,將會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可使輸入的RH陽性血的紅細胞發(fā)生凝集反應,出現(xiàn)破裂溶血。(2)RH陰性的母親在第一次妊娠期中,若胎兒為RH陽性,其紅細胞或D抗原因某種原因進入母體后,可使母體產生抗RH抗體。若母親再次妊娠,胎兒又為RH陽性時,母體內的抗RH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發(fā)生溶血反應。,血液第五節(jié)血量、血型與輸血,三、輸血當相對應的抗原與抗體相遇時,將會發(fā)生紅細胞凝集反應,凝集的紅細胞在補體作用下發(fā)生破裂溶血。這是一個不可逆的反應,若在機體中發(fā)生,將會成為一種能危及生命的嚴重的輸血反應。因此,輸血時必須遵守輸血原則,保證輸血安全。1.嚴格進行交叉配血試驗2.同型血相輸3.無法得到同型血液的特殊情況下,異型血相輸采取交叉配血試驗主側不凝集原則。4.若交叉配血試驗,主側有凝集者,不管次側結果如何均為配血不合,絕對不能相輸。,血液第五節(jié)血量、血型與輸血,生理學基礎,7,3,6,,血液循環(huán),4,5,學習目標1掌握心動周期和心率概念。2掌握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3掌握血壓概念、動脈血壓正常值、動脈血壓的形成與影響因素。4熟悉心臟泵血功能、心肌細胞的生理特性。5熟悉影響靜脈血流的因素;組織液的生成、淋巴循環(huán)及生理意義。6熟悉神經因素、體液因素對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血液在心血管系統(tǒng)內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地流動,稱為血液循環(huán)。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由心和血管組成。心臟不停地跳動推動血液在心血管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流動,實現(xiàn)血液的各項功能;血管是血液運行的管道。只有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huán),才能使機體內環(huán)境保持相對恒定,保證細胞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血液循環(huán)第一節(jié)心臟生理,一、心臟的泵血功能(一)心動周期與心率1.心率2.心動周期(二)心臟的泵血過程1.心室收縮與射血過程根據(jù)心室內壓力和容積的變化,將心室收縮期分為等容收縮期和射血期。(1)等容收縮期(2)射血期2.心室舒張與充盈過程根據(jù)心室內壓力和容積的變化,將心室舒張期分為等容舒張期和充盈期。(1)等容舒張期(2)充盈期,血液循環(huán)第一節(jié)心臟生理,(三)心輸出量及其影響因素心輸出量是指單位時間內心臟射出的血量多少,是衡量心功能好壞的重要指標。1.每搏輸出量和每分輸出量(1)每搏輸出量(搏出量)(2)每分輸出量(心輸出量)2.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心輸出量等于每搏輸出量與心率的乘積,因此凡影響每搏輸出量和心率的因素都能影響心輸出量。(1)心臟前負荷(2)心肌收縮力(3)后負荷(4)心率(四)心力儲備心輸出量能隨機體代謝的需要而增長的能力,稱為心力儲備(心泵功能儲備)。健康成人安靜時心輸出量約5L,強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時心輸出量可達25~30L,為安靜時的5~6倍,說明正常心臟的泵血功能有相當大的儲備量。,血液循環(huán)第一節(jié)心臟生理,二、心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一)心室肌細胞的生物電現(xiàn)象1.靜息電位2.動作電位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的全過程包括除極過程的0期和復極過程的1期、2期、3期、4期,一共5個期(1)0期(去極化過程)(2)1期(快速復極初期)(3)2期(緩慢復極期或平臺期)(4)3期(快速復極末期)(5)4期(靜息期)(二)自律細胞的生物電特點,血液循環(huán)第一節(jié)心臟生理,三、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具有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和收縮性,前三者為心肌的電生理特性,它們反映了心臟的興奮功能。收縮性是心肌的一種機械特性,它反映了心臟的泵血功能。電生理特性和機械特性共同決定著心臟有序而協(xié)調的活動。(一)心肌的自動節(jié)律性(二)心肌的興奮性1.興奮性的周期性變化(1)有效不應期(2)相對不應期(3)超常期。2.期前收縮與代償間歇,血液循環(huán)第一節(jié)心臟生理,(三)傳導性傳導性是指心肌細胞具有傳導興奮的能力或特性。1.傳導通路2.傳導特點(四)收縮性心肌細胞收縮具有以下特點1.對細胞外液CA2濃度有明顯的依賴性2.“全或無”式收縮(同步收縮)3.不發(fā)生強直收縮,血液循環(huán)第一節(jié)心臟生理,四、心音與體表心電圖(一)心音1.第一心音2.第二心音(二)體表心電圖1.P波2.QRS波群(簡稱QRS波)3.T波4.PR間期5.QT間期6.ST段,血液循環(huán)第一節(jié)心臟生理,血管系統(tǒng)是血液運行的管道。血管分為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三大類。從生理功能上可將血管分為彈性儲器血管分配血管阻力血管交換血管容量血管,血液循環(huán)第二節(jié)血管生理,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壓(一)血流量(二)血流阻力(三)血壓二、動脈血壓和動脈脈搏(一)動脈血壓的概念及正常值1.動脈血壓的概念動脈血壓是指動脈內的血液對動脈管壁的側壓力。2.動脈血壓的正常值及生理變動一般所說的動脈血壓是指主動脈壓。(二)動脈血壓的形成1.前提條件2.根本因素3.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的彈性在血壓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血液循環(huán)第二節(jié)血管生理,(三)影響動脈血壓的因素1.搏出量2.外周阻力3.心率4.主動脈和大動脈管壁的彈性5.循環(huán)血量和血管容積(四)動脈脈搏在每個心動周期中,由于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動脈內的壓力和容積也發(fā)生周期性變化,導致動脈管壁的節(jié)律性搏動,稱為動脈脈搏,簡稱脈搏。脈搏的節(jié)律和頻率能反映心律和心率;脈搏強弱、波幅大小、緊張度高低與心肌收縮力、動脈血壓及管壁彈性有密切關系。因此,脈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心血管的功能狀態(tài)。,血液循環(huán)第二節(jié)血管生理,三、靜脈血壓和靜脈血流靜脈血管是血液回流入心臟的通道。(一)靜脈血壓(二)影響靜脈血回流的因素靜脈中的血液順其壓力梯度由小靜脈向心房方向的流動,稱為靜脈回流。1.心肌收縮力2.重力和體位3.呼吸運動4.骨骼肌和靜脈瓣,血液循環(huán)第二節(jié)血管生理,四、微循環(huán)微循環(huán)是指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huán)。微循環(huán)的基本功能是實現(xiàn)血液和組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一)微循環(huán)的組成典型的微循環(huán)一般由微動脈、后微動脈、毛細血管前括約肌、真毛細血管、通血毛細血管、動靜脈吻合支和微靜脈等七個部分組成。(二)微循環(huán)的血流通路微循環(huán)的血液可通過三條途徑由微動脈流向微靜脈。1.迂回通路2.直捷通路3.動靜脈短路(三)影響微循環(huán)血流量的因素1.微動脈2.后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3.微靜脈,血液循環(huán)第二節(jié)血管生理,五、組織液生成與淋巴循環(huán)組織液是組織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是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組織液的生成主要是通過毛細血管濾過重吸收完成的,少量組織液進入組織間隙中的淋巴管,形成淋巴。(一)組織液的生成與回流(二)影響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的因素(三)淋巴循環(huán)的意義淋巴循環(huán)的意義在于1.回收蛋白質2.運輸脂肪3.調節(jié)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液體平衡。4.清除組織中的紅細胞、細菌及不能被毛細血管重吸收的較大分子。,血液循環(huán)第二節(jié)血管生理,一、神經調節(jié)心肌和血管平滑肌都接受自主神經的支配,機體對心血管活動的神經調節(jié)是通過各種心血管反射實現(xiàn)的。(一)心臟的神經支配支配心臟的傳出神經為心交感神經和心迷走神經。1.心交感神經2.心迷走神經(二)血管的神經支配1.縮血管神經纖維2.舒血管神經纖維體內有少部分血管除接受交感縮血管神經纖維支配外,還接受舒血管神經纖維的支配。(1)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2)副交感舒血管神經纖維(三)心血管中樞(四)心血管反射1.頸動脈竇及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2.頸動脈體及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血液循環(huán)第三節(jié)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二、體液調節(jié)(一)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三)血管升壓素(四)血管內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質(五)激肽釋放酶激肽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第三節(jié)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三、社會心理因素對心血管活動的影響人的一切活動,包括人體的健康和疾病,一般來說既受生物學規(guī)律的支配,同時又受心理學和社會學規(guī)律的支配。因為人不僅具有生物屬性,還具有社會屬性。在社會生活中,社會環(huán)境、人際關系、工作壓力、人格特征等均可以引起心理活動的變化,進而影響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活動產生較大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急躁、情緒不穩(wěn)定、愛發(fā)脾氣、爭強好勝、懷有戒心和敵意等不良性格的人,對應激事件往往產生激動、憤怒、緊張等情緒反應,伴隨著心率加快,心縮力加強,血壓升高等心血管活動的變化,冠心病發(fā)病的危險也大大增加。極度緊張的氣氛,自然災害、社會動蕩等不良社會環(huán)境,可使人煩躁、焦慮,進而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亂,促使高血壓發(fā)病率增加。,血液循環(huán)第三節(jié)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生理學基礎,7,3,6,4,,呼吸,5,學習目標1掌握呼吸的全過程及其生理意義2掌握肺通氣的動力與阻力3掌握肺容量與肺通氣量4熟悉呼吸運動調節(jié)5了解氣體的交換和運輸肺通氣是指氣體經呼吸道進出肺的過程。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并對吸入的氣體有加溫、濕潤、過濾和清潔等作用;肺泡是肺泡氣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氣體進出肺取決于兩個力的相互作用,即推動氣體流動的動力與阻止氣體流動的阻力。動力必須克服阻力,才能實現(xiàn)肺通氣。,呼吸第一節(jié)肺通氣,一、肺通氣的動力(一)呼吸運動呼吸運動是指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胸廓節(jié)律性擴大和縮小。1.平靜呼吸和用力呼吸(1)平靜呼吸(2)用力呼吸2.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是以肋間外肌舒縮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主要引起胸壁的明顯起伏。3.呼吸頻率指每分鐘呼吸運動的次數(shù),正常成人安靜狀態(tài)下為12~18次/分。呼吸頻率可因年齡、性別、機體功能狀態(tài)而有所差異。,呼吸第一節(jié)肺通氣,(二)肺內壓肺內壓是指肺泡內的壓力。(三)胸膜腔內壓1.胸膜腔胸膜腔是由胸膜壁層和臟層所圍成的密閉潛在的腔隙。2.胸膜腔內壓是指胸膜腔內的壓力,簡稱胸內壓。(1)胸膜腔負壓的形成(2)胸膜腔負壓的生理意義①使肺維持擴張狀態(tài),并使肺能隨胸廓的運動而擴張和回縮。②降低心房、腔靜脈和胸導管內的壓力,促進血液和淋巴的回流。,呼吸第一節(jié)肺通氣,二、肺通氣的阻力肺通氣的阻力分為彈性阻力和非彈性阻力,前者約占總阻力的70,后者約占30。(一)彈性阻力彈性阻力是指彈性組織對抗外力作用所引起的變形的力1.肺泡表面張力在肺泡內表面覆蓋一層稀薄的液體,與肺泡氣之間形成液氣界面,由于液體分子間的相互吸引力大于氣體分子間的吸引力,致使液體表面積趨于縮小,形成一種使肺泡表面積縮小的力,即表面張力。其生理意義是①使肺回縮力減小,利于肺的擴張,保證肺通氣的順利進行。②減少肺間質和肺泡內組織液的生成,避免肺水腫的發(fā)生。2.肺的彈性回縮力肺組織內含有彈性纖維,具有彈性回縮力。在一定范圍內,隨著肺逐漸擴張,其彈性回縮力增大,肺彈性阻力也增大。反之,就減小。(二)非彈性阻力非彈性阻力主要來自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123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1緒論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生理學的任務和研究方法生理學的任務和研究方法1概念生理學(PHYSIOLOGY)是以生物體的基本生命活動現(xiàn)象和機體功能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人體生理學(HUMANPHYSIOLOGY)是研究正常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2生理學的研究方法實驗醫(yī)學(1)動物實驗急性實驗(在體實驗、離體實驗);慢性實驗(2)人體實驗3生理學研究水平細胞和分子水平;系統(tǒng)和器官水平;整體水平。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興奮性、適應性、生殖。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興奮性、適應性、生殖。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機體功能的調節(jié)機體功能的調節(jié)1、機體內存在三種生理功能調節(jié)方式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自身調節(jié)。(1)神經調節(jié)概念通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經周圍神經纖維對人體功能發(fā)揮的調節(jié)作用,是機體功能的主要調節(jié)方式?;菊{節(jié)方式反射。反射(REFLEX)機體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對內外環(huán)境變化作出有規(guī)律性的適應性反應。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反射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組成。特點反應迅速、精確,作用短暫、影響范圍局限。3②簡述神經調節(jié)及其特點。③體液調節(jié)有哪些形式其特點如何第二章第二章細胞的基本功能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細胞膜的基本結構和跨膜物質轉運功能細胞膜的基本結構和跨膜物質轉運功能二、二、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單純擴散(被動轉運)通道介導的跨膜轉運(通道介導的易化擴散)(被動轉運)膜蛋白介導的跨膜轉運載體介導的易化擴散(被動轉運)載體介導的跨膜轉運原發(fā)性主動轉運(主動轉運)出胞和入胞繼發(fā)性主動轉運(主動轉運)(一)單純擴散脂溶性或少數(shù)分子很小的水溶性物質順著濃度差從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的跨膜轉運。(O2、C02、乙醇、脂肪酸、類固醇)(二)膜蛋白介導的跨膜轉運轉運大部分水溶性溶質分子和所有離子1、通道介導的跨膜轉運(NA、K、CA2)轉運離子離子通道的特點選擇性、門控性。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53
      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獸醫(yī)微生物學講議三,鄔向東預防獸醫(yī)學教研組二O一五年三月一日,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細菌具有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能力,可從外界環(huán)境中攝取營養(yǎng)物質,獲得能量;具有代謝旺盛,繁殖迅速的特點。學習細菌營養(yǎng)、代謝及生長繁殖的規(guī)律和特點,對于了解細菌培養(yǎng)原理及方法、病原菌的致病性以及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鑒定等均十分重要。,第二章細菌生理學,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第二章細菌生理學,一、細菌的化學組成及物理性狀二、細菌的營養(yǎng)與代謝三、細菌的生長繁殖及人工培養(yǎng),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第二章細菌生理學,一、細菌的化學組成及物理性狀1、化學組成細菌和其他動植物細胞的化學組成基本相同,均含有碳、氫、氧、氮和各種礦物質元素。由這些元素組成細胞的各種有機物質,如蛋白質、核酸、類脂和多糖等。,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第二章細菌生理學,2、物理性狀比重滲透壓表面張力吸附現(xiàn)象,,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第二章細菌生理學,二、細菌的營養(yǎng)與代謝(一)細菌的營養(yǎng)1、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2、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3、營養(yǎng)類型(二)細菌的代謝1、酶的種類2、細菌的生物氧化3、細菌的代謝及代謝產物,,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一)、細菌的營養(yǎng),細菌從周圍環(huán)境中吸收的作為代謝活動所必需的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稱為營養(yǎng)物質。一種物質是否作用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決定于兩個因素一是能否以一定的方式進入細胞;二是細菌是否具有相應的酶,使進入細胞的物質用于細菌的新陳代謝。,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包括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和生長因子等。,1、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1、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1)、水分細菌含水量高,它不僅是細菌細胞的組成成分,也是良好的溶劑。細菌的呼吸、滲透、分泌、排泄等都以水為媒介。水解作用和許多生化反應也都需要水,水是不可缺少的。(2)、碳源(CARBONSOURCE)含碳化合物提供的碳源既是細菌的核酸、蛋白質、糖、脂類的組成成分,又是細菌的能量來源。細菌所需要的碳源通常由糖類、有機酸、碳酸鹽供給,糖類最易被利用。,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1、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3)、氮源(NITROGENSOURCE)含氮化合物所提供的氮是組成細菌蛋白質、酶和核酸的成分。有的可利用無機氮源(N、NH3、NH2、NO3等);有的僅能利用有機含氮化合物。(蛋白胨、氨基酸)(4)、無機鹽類主要包括K、NA、CA、MG、P、S、FE、CL、MN、ZN、CO、CU等,其中P、S、MG、K、FE、NA需量較多,其他只需微量。其作用?構成菌體成分;?調節(jié)滲透壓;?維持酶活性作用;?并可作自養(yǎng)菌的能量來源。,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1、細菌的營養(yǎng)物質,(5)、生長因子(GROWTHFACTORS)是某些細菌生長所必需而其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類營養(yǎng)物質。包括維生素(B族),嘌呤和嘧啶等。常由血液、血清和酵母浸膏供給。如嗜血桿菌需要特殊的X、V因子才能生長,V因子即輔酶I(NAD)(主要存在于酵母、葡萄球菌和動物血液中)。,,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細菌細胞依靠菌體表面的通透作用來調節(jié)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攝取和代謝物的排泄。細菌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方式可分為單純擴散促進擴散主動運輸基團轉運,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1)、單純擴散(SIMPLEDIFFUSION)是一種簡單的吸收方式。它只靠簡單的分子運動進行擴散,物質交換無特異性,進行速度也較慢。脂溶性溶質一般比水溶性溶質易擴散。除水及某些離子外,氣體與甘油亦以此種方式運輸。,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2)、促進擴散(FACILITATEDDIFFUSION)這是細菌細胞利用細胞膜內特異性的載體蛋白而進行細胞內外物質交換的方式。,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載體蛋白與被運輸?shù)奈镔|之間具有高度專一性,其過程是可逆的,透性酶沒有分子結構的變化,也不需要代謝能。如甘油進入大腸桿菌等腸道菌的細胞內,厭氧吸收營養(yǎng)物質及排出代謝產物,均是通過這一方式。促進擴散不會逆濃度梯度進行。促進擴散的運輸方式主要見于真核微生物(厭氧生活的酵母菌)。,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3)、主動運輸(ACTIVETRANSPORT)是細菌的一種從低濃度向高濃度梯度積累營養(yǎng)物質的過程。主動運輸需要能量、透性酶或結合蛋白,具有嚴格的特異性。如鈉和鉀的運輸。,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4)、基團轉運(GROUPTRANSLOCATION)細菌對糖等物質的吸收和積累,需要磷酸轉運系統(tǒng),即轉運過程中必須磷?;?,這種物質轉運方式稱為基團轉運。這種方式主要存在于厭氧微生物中。葡萄糖、果糖、N乙酰葡萄糖胺等單糖以及核苷酸與脂肪的運輸均以此種方式進行。,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基團轉運,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5)、金屬離子的吸收影響細菌的金屬離子在動物體內極少以游離狀態(tài)存在。以鐵為例,它與鐵結合蛋白結合,如血清中的轉鐵蛋白及乳中的乳鐵蛋白。細菌通過分泌載鐵體攫取這些蛋白結合的FE3,形成含鐵螯合物,而后通過特異的主動輸送,F(xiàn)E3進入菌體細胞。,,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3、營養(yǎng)類型,根據(jù)細菌對碳源利用自養(yǎng)菌和異養(yǎng)菌。根據(jù)獲得能源的不同光能營養(yǎng)菌和化能營養(yǎng)菌。綜合光能自養(yǎng)菌光能異養(yǎng)菌化能自養(yǎng)菌化能異養(yǎng)菌,,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二)、細菌的代謝,細菌的新陳代謝是其生理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過程,包括合成代謝同化作用ANABOLISM和分解代謝異化作用CATABOLISM,產能代謝和耗能代謝。上述反應之所以能夠順利進行,均是受一系列酶的控制和催化。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過程中,均可生成多種中間代謝產物,其中有些代謝產物在畜牧、獸醫(yī)、醫(yī)學上有重要意義。,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二)、細菌的代謝,1、酶的種類細菌具有多種酶系統(tǒng),在細菌學上據(jù)酶存在細菌細胞的部位和產生的條件不同可分為胞內酶胞外酶固有酶誘導酶各種不同作用功能的酶類限制內切酶、毒性酶等等。,,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二)、細菌的代謝,2、細菌的生物氧化細菌進行代謝所需的能量,主要是通過生物氧化作用獲得。細菌的生物氧化體系位于細胞膜上。細菌將從底物(主要是糖)脫下的成對氫原子,通過多種酶和輔酶所組成的連鎖反應依次傳遞,最終交給受氫體,此連鎖反應過程稱為細菌的呼吸鏈。,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二)、細菌的代謝,細菌種類不同,其呼吸需要的酶及受氫體亦不同。根據(jù)最終受氫體的不同,細菌對底物的氧化過程有三種一、為有機化合物發(fā)酵;二、為無機物者呼吸,其中以游離的氧分子為最終受氫者稱需氧呼吸;三、而以無機物(硝酸鹽、硫酸鹽)為受氫體者為厭氧呼吸。,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二)、細菌的代謝,據(jù)細菌對氧氣的需要,可將其分為以下三種類型(1)需氧菌(AEROBE)具備較完善的呼吸酶系統(tǒng),需分子氧作為受氫體,只能在有氧的情況下生長繁殖。如結核分枝桿菌。(2)厭氧菌(ANAEROBE)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統(tǒng),只能在無氧條件下生長繁殖。(3)兼性厭氧菌FACULTATIVEANAEROBE此類細菌具有完善的酶系統(tǒng),不論在有氧或無氧環(huán)境中都能生長,大多數(shù)病原菌屬于此類。,,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二)、細菌的代謝,3、細菌的代謝及代謝產物(1)細菌的代謝細菌能分解糖、蛋白、脂肪、核酸等。細菌對糖類物質的分解須先經胞外酶作用分解為雙糖?單糖才能被吸收利用。脂肪大多數(shù)病菌不能分解,只有一部分有脂肪酶的細菌才能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A、熱原質(PYROGEN)許多G菌,以及一些G菌能產生一種多糖,將它注入人體或動物體內可引起發(fā)熱反應,稱為熱原質。熱原質耐高溫高壓,生物劑品制成后要去除則比較困難,最好應用無熱原質之水制備,制成后也要防止細菌生長,否則又會產生新的熱原質。,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B、毒素及侵襲性酶內毒素ENDOTOXING菌細胞壁的脂多糖部分,毒性存在于脂類A部分,當菌體裂角后才釋放出來。耐熱、毒性弱、無特殊的親嗜性。外毒素EXOTOXING菌、少數(shù)G菌在代謝過程中分泌的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質。不耐熱、毒性強、有特異性親嗜性,經甲醛滅活可形成類毒素。侵襲性酶INVASIVEENZYMES產氣莢膜桿菌可產生卵磷脂酶;鏈球菌可產生透明質酸酶等。,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C、色素(PIGMENTS)有水溶性、脂溶性色素??捎糜阼b別細菌的種類。D、抗生素(ANTIBIOTICS)主要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生,能抑制或殺死某些生物細胞。E、細菌素(BACTERIOCINS)是某些細菌菌株產生的一類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質或蛋白質與脂多糖的復合物。,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細菌的合成代謝產物,F、維生素(VITAMIN)有些細菌可產生維生素。如大腸桿菌在腸道內合成VB和VK。G、光和熱細菌在呼吸過程中產生的能量,還能以熱的形式釋放(如堆肥等);少數(shù)細菌可將其產生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釋放(如海洋魚體上的磷光微球菌)。H、芳香物質利用微生物制造醬油、酒、酸乳、干酪、黃酒等過程中,能產生烯、醇、酯類等芳香物質,有芳香味。,,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三、細菌的生長繁殖及人工培養(yǎng),(一)、細菌的生長繁殖1、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2、細菌生長繁殖的方式和速度(二)、細菌的人工培養(yǎng)1、細菌的培養(yǎng)基2、細菌的生長現(xiàn)象3、細菌生化試驗4、人工培養(yǎng)細菌的應用,,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1、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1)、營養(yǎng)物質水分、無機鹽類、蛋白胨和糖等,以及生長因子。(2)、酸堿度(PH)。(3)、溫度嗜冷菌在1020?C生長最好;嗜溫菌在3037?C;嗜熱菌在5060?C生長最好。(4)、氣體環(huán)境與細菌生長有關的氣體是氧氣和二氧化碳。(5)、滲透壓細菌細胞在適宜滲透壓下,才能生長繁殖。這也是鹽腌漬能防腐的作用原因。,,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細菌生長繁殖的方式和速度,(1)、細菌個體的生長繁殖細菌以簡單的二分裂法(BINARYDIVISION)繁殖。細菌分裂時,其體積先增大,當達到一定大小后,在菌體內出現(xiàn)橫隔,繼而分裂成兩個子代細菌。細菌每分裂一次叫做一代。在營養(yǎng)物質充足、其他生長繁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繁殖速度是相當快的。大多數(shù)細菌每分裂一次僅需2030分鐘,少數(shù)較慢,如結核桿菌約2448小時分裂一次。,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細菌生長繁殖的方式和速度,(2)、細菌群體的生長繁殖將一定量的細菌接種于合適的液體培養(yǎng)基中,在適宜的溫度下培養(yǎng),以菌數(shù)的對數(shù)為縱座標,生長時間為橫座標畫得的曲線叫做生長曲線(GROWTHCURVE)。,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生長曲線可人為分四個階段,A、遲緩期為接種于培養(yǎng)基后最初的一段時間。B、對數(shù)期為繁殖較快的時期,分裂呈恒定的速度。C、穩(wěn)定期培養(yǎng)基中營養(yǎng)物質逐漸消耗,酸性產物積聚,細菌繁殖的速度逐漸下降,死亡數(shù)則逐漸上升。此時細菌的繁殖數(shù)與死亡數(shù)幾乎相當,趨于平衡,故活菌數(shù)保持穩(wěn)定。D、衰退期此期繁殖越來越慢,活菌數(shù)急劇減少。,,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二)、細菌的人工培養(yǎng),1、細菌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是將細菌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合理地配制成為細菌生長繁殖的基質。,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1、細菌的培養(yǎng)基,液體培養(yǎng)基即不加凝固劑的基本培養(yǎng)基或培養(yǎng)基,用于擴增純培養(yǎng)的菌體、確定細菌生長曲線等。固體培養(yǎng)基液體培養(yǎng)基另補加13的瓊脂,PH7276??捎糜诩毦姆蛛x、純化、生物活性檢測等。半固體培養(yǎng)基可作穿刺試驗,觀察細菌的動力及短期保藏菌種等。即將液體培養(yǎng)基加入05左右瓊脂即成為半固體培養(yǎng)基。,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1、細菌的培養(yǎng)基,基礎培養(yǎng)基為含多數(shù)細菌生長繁殖所需的基本營養(yǎng)成分,常用新鮮牛肉浸膏,加入適量的蛋白胨、NACL、磷酸鹽等,調節(jié)PH至7276即成。營養(yǎng)培養(yǎng)即在基礎培養(yǎng)基加上葡萄糖、血液、血清、酵母浸膏等即成。選擇培養(yǎng)基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某些化學物質,以使一些細菌生長受到抑制而對另一些細菌的生長有利。,,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細菌的生長現(xiàn)象,肉湯上生長均勻混濁、絮狀沉淀、菌膜、菌環(huán)。固體平板菌落把細菌劃線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則細菌可因劃線而分散。經一定時間孵育后,可在培養(yǎng)基表面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孤立的細菌集團,這種各自孤立的細菌集團稱為菌落。半固體培養(yǎng)基羽毛狀、云霧狀混濁運動力陽性();沿線(穿刺線)生長,周圍透明運動陰性()。,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2、細菌的生長現(xiàn)象,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分離培養(yǎng)法,每一菌落通常是由一個細菌不斷分裂增殖堆積而成的細菌純種,這種方法稱為分離培養(yǎng)法。純培養(yǎng)法將此孤立一個菌落移種到另一個培養(yǎng)基,即可得到純培養(yǎng)物,稱為純培養(yǎng)法。,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菌落性狀,形態(tài)、大??;色澤;表面光滑、粗糙;濕潤或干燥;邊緣是否整齊;透明度;粘稠度等方面特點可用于細菌的識別及鑒定。,,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3、細菌生化試驗,各種細菌對營養(yǎng)物質分解能力不一樣,代謝產物亦不同,據(jù)此可以設計特定的生化反應,作為鑒定細菌之用。常用的生化反應有氧化酶試驗、觸酶試驗、氧化發(fā)酵試驗、VP試驗及甲基紅試驗等。,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3、細菌生化試驗,,細菌生化試驗,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4、人工培養(yǎng)細菌的應用,(1)細菌的鑒定和研究;(2)疾病的診治;(3)生物制品的制備;(4)菌種的保存菌株(STRAIN)、標準株(TYPESTRAIN)A、半固體石蠟法;B、冷凍真空干燥法;C、20甘油保存法(70?C)。,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鄔向東17707093313,本章節(jié)結束,,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46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XXXX學院課程教學大綱學院課程教學大綱目錄11XXXX(公共類)課程教學大綱(承擔公共類課程的二級學院)(公共類)課程教學大綱(承擔公共類課程的二級學院)22XXXX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33XXXX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二O一九年三月一九年三月課程教學大綱課程教學大綱黑體三號字體加粗)黑體三號字體加粗)一、課程概況一、課程概況標題黑體小四加粗,正文宋體五號,行距為標題黑體小四加粗,正文宋體五號,行距為1515倍行距)倍行距)(編寫要求參考本課程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地位和作用;課程教學內容;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等)二、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二、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編寫要求參考課程教學的內容與結構;教學方法及要求等)例(一)教學內容根據(jù)課程的特點,教學內容應概括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個部分。1基本理論2基本知識3基本技能(二)教學方法三、教學各章節(jié)內容及要求三、教學各章節(jié)內容及要求緒論緒論(一)主要內容1、2、(二)基本要求了解重點難點(三)教學時數(shù)學時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6
      頁數(shù): 5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神經系統(tǒng),,神經元和突觸神經系統(tǒng)的感覺功能神經系統(tǒng)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腦的高級功能,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神經系統(tǒng),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結構細胞體突起,神經系統(tǒng),突起樹突較短,有一至數(shù)個,呈樹狀分支軸突很長,由細胞體的軸丘分出,離開細胞體一定距離后獲得髓鞘,稱為神經纖維,神經系統(tǒng),神經元結構,,神經膠質細胞功能支持屏障轉運物質,神經系統(tǒng),神經纖維傳導沿神經纖維傳導著的興奮稱為神經沖動神經纖維傳導的特性生理完整性絕緣性雙向性相對不疲勞性,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的方式突觸傳遞非定向突觸傳遞電突觸傳遞,神經系統(tǒng),突觸定義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與其它神經元相接觸,并進行信息傳遞的相接觸部位分類,神經系統(tǒng),突觸的分類方法根據(jù)突觸發(fā)生的部位分類根據(jù)突觸處信息的傳遞物分類根據(jù)對后繼神經元的影響分類,神經系統(tǒng),根據(jù)突觸發(fā)生的部位分類軸突胞體突觸軸突樹突突觸軸突軸突突觸,神經系統(tǒng),根據(jù)突觸處信息的傳遞物分類化學性突觸電突觸,也稱縫隙連接根據(jù)對后繼神經元的影響分類興奮性突觸抑制性突觸,神經系統(tǒng),突觸的結構突觸前膜突觸后膜突觸間隙,神經系統(tǒng),突觸傳遞指突觸前細胞的信息引起突觸后細胞活動的過程突觸傳遞過程動作電位到達突觸前膜CA2內流囊泡的移動遞質的釋放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突觸后膜對離子通透性改變后電位的產生,神經系統(tǒng),突觸后電位興奮性突觸后電位EPSP抑制性突觸后電位IPSP,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突觸后電位IPSP突軸前膜釋放興奮性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提高了突觸后膜對NA、K等離子的通透性,特別是NA內流,導致突觸后膜去極化興奮性突觸后電位可以總和,達到閾電位水平時,便可引起突觸后神經元發(fā)生動作電位,即發(fā)生興奮,神經系統(tǒng),抑制性突觸后電位IPSP突觸前膜釋放的是抑制性遞質,它與突觸后受體結合提高了突觸后膜對K、C1,尤其是CL的通透性后膜超極化,產生抑制性突觸后電位抑制性后電位也可以總和,它降低突觸后膜的興奮性,阻止突觸后神經元發(fā)生興奮,出現(xiàn)抑制效應,神經系統(tǒng),突觸傳遞的特征單向傳遞中樞延擱總和興奮節(jié)律的改變后放對內環(huán)境變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勞性,神經遞質和受體,神經遞質由神經末梢釋放的參與突觸傳遞的化學物質稱為神經遞質神經遞質的種類外周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去甲腎上腺素、嘌呤類和肽類中樞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單胺類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氨基酸類谷氨酸、Γ氨基丁酸、甘氨酸及肽類P物質、腦啡肽等,,遞質分類小分子快速作用遞質神經肽慢速作用遞質,神經系統(tǒng),膽堿能受體指能與乙酰膽堿發(fā)生特異性結合而產生生理效應的受體M型受體存在于副交感神經節(jié)后纖維所支配的效應器細胞膜上N型受體存在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節(jié)神經元的突觸后膜及神經肌肉接頭的終板膜上NL型受體在神經節(jié)神經元突觸后膜上N2型受體在骨骼肌終板膜上,神經系統(tǒng),M型受體作用產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經興奮的效應,如心臟活動抑制、支氣管及胃腸道平滑肌收縮、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縮小等NL型受體節(jié)后神經興奮N2型受體骨骼肌收縮,神經系統(tǒng),腎上腺素能受體是指能與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發(fā)生特異性結合而產生生理效應的受體Α受體平滑肌效應主要是興奮性的,皮膚和內臟血管收縮、子宮和擴瞳肌收縮,但胃腸平滑肌舒張Β受體Β1受體使心跳加快、加強、房室傳導加快Β2受體使骨骼肌血管、支氣管和胃腸平滑肌舒張,神經系統(tǒng),常見受體阻斷劑阿托品M受體六烴季胺N1受體十烴季胺N2受體筒箭毒N1N2受體酚妥拉明Α受體心得安Β受體氨酰心安Β1受體心得樂Β2受體,神經系統(tǒng),膽堿能纖維釋放乙酰膽堿作為遞質的神經纖維稱為膽堿能纖維包括植物性神經的節(jié)前纖維副交感神經節(jié)后纖維軀體運動神經纖維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經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纖維,神經系統(tǒng),腎上腺素能纖維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作為遞質的神經纖維稱為腎上腺素能纖維包括大部分交感神經節(jié)后纖維,三、反射中樞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神經系統(tǒng),反射弧中樞部分興奮的傳遞特征單向傳遞中樞延擱總和興奮節(jié)律的改變后放對內環(huán)境變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勞性,神經系統(tǒng),中樞抑制突觸后抑制突觸前抑制,神經系統(tǒng),突觸后抑制末梢釋放抑制性遞質,作用于后繼的神經元的突觸后膜而出現(xiàn)超極化分類傳入側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突觸前抑制興奮性突觸的突觸前末稍,受軸突軸突突觸末稍的影響,因去極化而沖動削弱,遞質釋放量減少,不易甚至不能引起突觸后N元興奮所致的抑制,神經系統(tǒng),感覺傳導通路的共同特征由三級神經元構成第一級位于脊神經節(jié)或腦神經節(jié)內第二級位于脊髓后角或腦干內第三級位于丘腦內各種感覺傳導通路的第二級神經元發(fā)出的纖維,一般交叉到對側,經過丘腦和內囊,最后投射到大腦皮層相應區(qū)域,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感覺投射系統(tǒng)特異投射系統(tǒng)非特異投射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特異投射系統(tǒng)經典感覺傳導道除嗅覺外,一般的感覺傳導道上行到丘腦后,在丘腦換神經元感覺接替核和聯(lián)絡核后,再投射到大腦皮層的特定區(qū)域功能引起特定的感覺,并激發(fā)大腦皮層發(fā)出神經沖動特點點對點,神經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非特異投射系統(tǒng)除嗅覺外的一般感覺傳導道上行經過腦干時,與腦干網狀結構的神經元多次換元,到達丘腦換元中縫核群后,彌散地投射到大腦皮層廣泛區(qū)域功能維持或改變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機體保持覺醒狀態(tài)特點非點對點不能產生特定感覺易受藥物的影響,神經系統(tǒng),大腦皮層的感覺功能,神經系統(tǒng),體表感覺區(qū)感覺投射有如下特征投射纖維左右交叉,但頭面部的感覺投射是雙側性的;投射區(qū)域的大小與不同體表部位的感覺分辨精細程度有關投射區(qū)域的空間安排是倒置的但頭面部的內部安排仍是正立的,神經系統(tǒng),傷害性刺激→組織損傷→產生致痛化學物質K、H組織胺、5HT、緩激肽、前列腺素等→游離N末稍→一定形式的傳入沖動→CNS,產生痛覺皮膚痛內臟痛,神經系統(tǒng),皮膚痛覺快痛尖銳刺痛、定位精確、刺激撤除后迅速消失慢痛刺激后051S出現(xiàn),燒灼痛,定位不精確,常伴心率加快,血壓↑,呼吸改變及情緒變化,神經系統(tǒng),內臟痛緩慢、持久、定位不精確、對刺激分辨能力差對機械牽拉、缺血、痙攣和炎癥等刺激敏感常有牽涉痛,神經系統(tǒng),牽涉痛概念某些內臟疾病常引起體表特定部位發(fā)生疼痛或痛覺過敏原理患病器官與體表某部位在胚胎發(fā)生上屬同一節(jié)段結構,神經系統(tǒng),常見牽涉痛發(fā)生部位心臟→心前區(qū),左臂尺側C3T5胃→左上腹、肩胛間肝、膽→右肩胛、上腹中部T710,C34闌尾炎→上腹部、臍部T10腎結石→腹股溝區(qū),后腹膜骨骼肌,神經系統(tǒng),脊髓的運動神經元Α運動神經元軸突末梢分支支配骨骼肌纖維Γ運動神經元支配骨骼肌內的梭內肌纖維,神經系統(tǒng),,,運動單位由一個運動神經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纖維所構成的一個功能單位,神經系統(tǒng),脊休克概念脊髓與高位中樞離斷后,斷面以下的脊髓暫時喪失反射活動的能力,進入無反應狀態(tài)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離斷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緊張性減低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發(fā)汗反射不能出現(xiàn);大小便潴留原因是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樞的易化調節(jié),而不是因切斷損傷的刺激引起的脊休克現(xiàn)象持續(xù)一段時間后,脊髓反射可逐漸恢復,神經系統(tǒng),脊髓是軀體運動最基本的反射中樞,可單獨完成一些簡單的反射正常狀態(tài)下脊髓是在高位中樞調節(jié)下進行活動的,神經系統(tǒng),牽張反射有神經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牽拉而伸長時,反射性地引起受牽拉的同一塊肌肉發(fā)生收縮,這種反射活動稱為牽張反射腱反射肌緊張,神經系統(tǒng),腱反射指快速牽拉肌腱時發(fā)生的牽張反射為單突觸反射,反射反應的潛伏期很短表現(xiàn)為肌肉的縮短,神經系統(tǒng),膝跳反射,神經系統(tǒng),肌緊張指緩慢持續(xù)牽拉肌腱時發(fā)生的牽張反射可能是多突觸反射是維持軀體姿勢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動,是姿勢反射的基礎表現(xiàn)為受牽拉的肌肉發(fā)生緊張性收縮,阻止被拉長,神經系統(tǒng),在整體內,牽張反射受高位中樞的調節(jié)腱反射的減弱或消失,常提示反射弧的傳人、傳出通路或脊髓反射中樞的損害或中斷腱反射的亢進則常提示高位中樞的病變,神經系統(tǒng),去大腦僵直動物的中腦上、下丘之間橫斷后,由于中斷了大腦皮層運動區(qū)和紋狀體等部位對腦干抑制區(qū)的作用,使抑制區(qū)活動減弱,易化區(qū)活動相對增強,可出現(xiàn)伸肌緊張性亢進的現(xiàn)象,神經系統(tǒng),腦干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作用易化作用抑制作用,神經系統(tǒng),腦干網狀結構易化區(qū)延髓網狀結構的背外側部、腦橋的被蓋、中腦、下丘腦和丘腦的某些部位易化區(qū)經常處于一定程度的興奮狀態(tài)通過網狀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興奮Γ運動神經元而使肌緊張加強,神經系統(tǒng),腦干網狀結構抑制區(qū)延髓網狀結構的腹內側部分通過網狀脊髓束經常抑制脊髓Γ運動神經元,神經系統(tǒng),小腦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作用調節(jié)身體的平衡調節(jié)肌緊張調節(jié)隨意運動,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身體的平衡主要是絨球小結葉功能損傷后可表現(xiàn)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穩(wěn),步態(tài)蹣跚,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隨意運動主要是舊小腦小腦前葉和一部分后葉功能加強腦干網狀結構易化區(qū)而加強脊髓運動神經元的活動通過延髓網狀結構抑制區(qū)抑制脊髓運動神經元的活動易化作用占主要地位損傷后表現(xiàn)為肌緊張降低,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隨意運動主要是新小腦功能損傷后表現(xiàn)出運動的準確性差,并出現(xiàn)震顫,神經系統(tǒng),大腦皮層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作用大腦皮層控制機體的隨意運動中央前回的4區(qū)和6區(qū)是主要的運動區(qū)大腦皮層運動區(qū)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是通過錐體系和錐體外系實現(xiàn)的,神經系統(tǒng),皮層運動區(qū)控制軀體運動的特點對軀體運動的調節(jié)是交叉性的,但對頭面部肌肉的支配是雙側性的定位精確、倒置排列運動愈精細復雜的肌肉,在皮層的代表區(qū)愈大刺激皮層運動區(qū)所引起的肌肉運動主要是個別肌肉的收縮,不發(fā)生肌肉群的協(xié)同性收縮,,神經系統(tǒng),錐體系由皮層運動區(qū)錐體細胞發(fā)出至脊髓和腦干F組成的支配下運動N元的傳導束包括皮層脊髓束和皮層腦干束主要功能是發(fā)動隨意運動,調節(jié)精細動作,保持運動的協(xié)調性,神經系統(tǒng),錐體外系是錐體系之外調節(jié)軀體運動的下行傳導纖維主要功能是調節(jié)肌緊張,維持一定的姿勢和完成肌群之間的協(xié)調活動,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系統(tǒng)通常將支配內臟器官功能的傳出神經稱為植物性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個部分一般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的主要生理作用1,,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心跳加強加快,心跳減慢減弱,肌肉血管收縮腎上腺素能)或舒張(膽堿能),冠狀動脈及外生殖器血管舒張,血壓升高,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支氣管平滑肌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消化器官,消化道運動及分泌抑制括約肌收縮,消化道運動及分泌增強括約肌舒張,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的主要生理作用2,,,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逼尿肌舒張括約肌收縮,逼尿肌收縮括約肌舒張,泌尿器官,眼,瞳孔擴大豎毛肌收縮,瞳孔縮小,汗腺,汗腺分泌,代謝,內分泌,糖原分解腎上腺髓質分泌增加,糖原合成胰島素分泌增加,,,,,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活動特征緊張性作用拮抗作用,,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一般比較廣泛,常以整個系統(tǒng)參與反應。交感神經系統(tǒng)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進行活動時,其主要作用在于促使機體能適應環(huán)境的急聚變化。,,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不如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那樣廣泛,而是比較局限的。其整個系統(tǒng)的活動主要在于保護機體、休整恢復、促進消化、積蓄能量以及加強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各級中樞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脊髓是內臟反射活動的初級中樞,如基本的血管張力反射、發(fā)汗反射、排尿反射、陰莖勃起反射延髓存在有心血管活動中樞、呼吸中樞以及與消化有關的中樞,,下丘腦對內臟活動的調節(jié)是較高級的調節(jié)內臟活動的中樞水平衡調節(jié)攝食行為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對腺垂體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對生物節(jié)律的控制,學習和記憶,學習的形式非聯(lián)合型學習對單一刺激做出行為反應的過程分為習慣化、敏感化聯(lián)合型學習指兩個刺激在時間上很靠近地重復發(fā)生,最后在腦內逐漸形成聯(lián)系。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屬于聯(lián)合型學習,學習和記憶,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的規(guī)律性應答條件反射后天訓練形成臨時聯(lián)系起來高等動物必須皮層參于非條件反射先天固有有固定反射弧不一定需大腦皮層參于,,條件反射的建立強化形成條件反射的基本條件就是無關刺激與非條件刺激在時間上的結合消退條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復應用條件刺激而不給予非條件刺激強化,條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最后完全不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第一信號現(xiàn)實的具體的信號,如聲、光、氣味等第一信號系統(tǒng)以第一信號建立的條件反射的功能系統(tǒng),它是人類與動物所共有第二信號現(xiàn)實的抽象信號,如語言、文字第二信號系統(tǒng)以第二信號建立的條件反射的功能系統(tǒng)它是人類所特有,,記憶過程感覺性記憶第一級記憶第二級記憶第三級記憶,神經系統(tǒng),腦電圖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沒有任何特定的刺激時,將引導電極放置在頭皮上,通過腦電圖機所記錄的皮層自發(fā)電位變化的圖形基本類型Α、Β、Δ和Θ,神經系統(tǒng),Α波頻率為813次/SEC,正常成人在安靜、清醒并閉目時可以出現(xiàn)Β波頻率為1430次/SEC,當人處于興奮、覺醒時能觀察到Δ波頻率為0.53次/SEC,正常成人在清醒狀態(tài)下,幾乎沒有Δ波,但在睡眠過程中可出現(xiàn)Θ波頻率較低、振幅較大的波,頻率為47次/SEC。見于成人困倦時及幼兒時期,臨床上Θ波多見于精神病患者和癲癇病患者,神經系統(tǒng),覺醒與睡眠覺醒狀態(tài)的維持各種傳入沖動,經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動系統(tǒng)的傳導,并以乙酰膽堿為遞質,使大腦皮層處于覺醒狀態(tài)。,神經系統(tǒng),睡眠使機體的體力和精力得以恢復,并對大腦皮層起保護作用。睡眠的時相慢波睡眠快波睡眠,神經系統(tǒng),慢波睡眠慢波睡眠的腦電圖特征是呈現(xiàn)同步化的慢波。慢波睡眠時的一般表現(xiàn)為各種感覺功能減退,骨骼肌反射活動和肌緊張減退、自主神經功能普遍下降,但胃液分泌和發(fā)汗功能增強,生長素分泌明顯增多。慢波睡眠有利于促進生長和恢復體力。,神經系統(tǒng),快波睡眠又稱異相睡眠或快動眼睡眠。腦電圖特征是呈現(xiàn)去同步化的快波。各種感覺和軀體運動功能進一步減退。還可有間斷性的陣發(fā)性表現(xiàn)如出現(xiàn)眼球快速運動、部分肢體抽動、心率變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快等表現(xiàn)。此時易導致心絞痛、哮喘、阻塞性肺氣腫缺氧的發(fā)作。,神經系統(tǒng),快波睡眠期間,腦內蛋白質合成增加,新的突觸聯(lián)系建立,這有利于幼兒神經系統(tǒng)的成熟、促進學習記憶活動和精力的恢復。喚醒時80%的人報告說正在做夢,所以做夢也是快波睡眠的一個特征。,神經系統(tǒng),睡眠時相的轉換成人睡眠開始后首先進入慢波睡眠,持續(xù)80120分鐘后轉入快波睡眠,持續(xù)約2030分鐘。然后又轉入慢波睡眠。如此互相交換,反復45次即完成睡眠過程。,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107
      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發(fā)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病理生理學系,病理性體溫升高,發(fā)熱,過熱,妊娠期、劇烈運動、應激,體溫升高,發(fā)熱由于致熱原的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jié)性體溫升高(超過05℃),稱為發(fā)熱。,一、概念,發(fā)熱激活物,外致熱原,體內產物,瘧原蟲,真菌,病毒,螺旋體,細菌,類固醇,AGAB,,,,,,,,,,,,,,,二、病因和發(fā)病機制,革蘭陽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致熱物質全菌體及其代謝產物如外毒素,革蘭陰性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淋球菌致熱物質全菌體、肽聚糖、內毒素,分枝桿菌結核桿菌致熱物質全菌體、肽聚糖、多糖、蛋白質,內生致熱原(ENDOGENOUSPYROGEN,EP)產EP細胞在發(fā)熱激活物的作用下,產生和釋放的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主要的EP有IL1、TNF、IFN、IL6,主要產EP的細胞有單核巨噬細胞、腫瘤細胞、神經膠質細胞等,體溫調節(jié)中樞,正調節(jié)中樞視前區(qū)下丘腦前部(PREOPTICANTERIORHYPOTHALAMUS,POAH負調節(jié)中樞中杏仁核MEDIALAMYGDALOIDNUCLEUS,MAN腹中膈(VENTRALSEPTALAREA,VSA,EP通過血腦屏障轉運入腦EP通過下丘腦終板血管器(OVLT)作用于體溫調節(jié)中樞EP通過迷走神經向體溫調節(jié)中樞傳遞發(fā)熱信號,,,,發(fā)熱中樞調節(jié)介質,正調節(jié)介質,PGE,NA/CA2?,AVP,負調節(jié)介質,NO,?MSH,CRH,CAMP,LIPOCORTIN1,,,,,,,,,,,EP?體溫調節(jié)中樞?發(fā)熱中樞介質?SP?,CR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素?MSH黑素細胞刺激素AVP精氨酸加壓素LIPOCORTIN1脂皮質蛋白1,發(fā)熱激活物,產EP細胞,EP,POAH,OVLT,PGENA/CACAMPCRHNO,SP↑體溫,皮膚散熱↓肌肉產熱↑,體溫↑升高的SP,AVPLIPOCORTIN1?MSH,,,,,,,,,發(fā)熱激活物產EP細胞EPSPOAE,OVLT外致熱原免疫復合物PGE↑類固醇NA/CA2↑CAMP↑CRH,NO↑LIPOCORTIN1↑─()VSA,MANΑMSH↑AVP↑皮膚血管收縮骨骼肌緊張、寒戰(zhàn)散熱↓產熱↑體溫上升,,,,,,,,,,,,,,,,,,,,,,,,,,,,,,,,,,,,,,,調定點上移,發(fā)熱發(fā)病學示意圖,發(fā)熱的時相,,1.體溫上升期,產熱增多、散熱減少、產熱?散熱,體溫上升,2.高熱持續(xù)期,產熱和散熱在較高水平上保持相對平衡,散熱增多、產熱減少、產熱?散熱,體溫回降,3.體溫下降期,(一)物質代謝的改變,三、代謝與功能的改變,糖代謝糖分解代謝↑,糖元貯備↓,乳酸↑,脂肪代謝脂肪分解↑,脂肪貯備↓,消瘦,蛋白質代謝蛋白質分解↑,負氮平衡,水、鹽及維生素代謝,體溫每升高1℃,基礎代謝率升高13,體溫上升期高NA,高CL體溫下降期低NA,低CL,脫水,,(二)生理功能的改變,2心血管系統(tǒng)HR↑(T↑1℃→HR↑18次/MINBP體溫上升期略有升高;高峰期和退熱期輕度下降,1中樞神經系統(tǒng)煩躁、譫語、幻覺小兒高熱易出現(xiàn)熱驚厥,3呼吸系統(tǒng)呼吸深快,4消化系統(tǒng)消化液分泌↓,酶活性↓,,,1抗感染能力的改變雙向影響2對腫瘤細胞的影響發(fā)熱療法治療腫瘤3急性期反應,(三)防御功能的改變,(一)防治原發(fā)?。ǘσ话惆l(fā)熱不急于解熱(三)下列情況應及時解熱1.體溫過高者;2.惡性腫瘤患者持續(xù)發(fā)熱時;3.心肌勞損或心肌梗死病人;4.妊娠婦女。,四、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礎,(四)解熱措施1.藥物解熱1化學藥物水楊酸鹽類。2類固醇解熱藥糖皮質激素。3清熱解毒中草藥也有一定解熱作用,可適當選用。2.物理降溫冰帽或冰帶。,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18
      2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