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在西方科學哲學發(fā)展史上,托馬斯庫恩及其科學哲學思想是當代科學哲學中歷史主義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庫恩最初由理論物理學研究轉(zhuǎn)向科學史研究,后又轉(zhuǎn)向科學哲學研究,正是在這種轉(zhuǎn)向過程中,庫恩從歷史觀點出發(fā),把科學發(fā)展看作一個系統(tǒng),提出了科學發(fā)展的動態(tài)模式。庫恩科學哲學轉(zhuǎn)向的實質(zhì)就在于把心理、歷史、社會因素引入科學發(fā)展中,即從心理、歷史、社會的角度透視科學發(fā)現(xiàn)和科學發(fā)展。這為科學哲學注入了人文的因素,注重人的社會、文化歷史屬性,使科學研究中重視人文傾向的研究成為可能,消解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對立。雖然對庫恩科學哲學思想研究的人不乏其人,但重點都是對庫恩科學革命以及他的科學觀的核心部分“范式”進行研究。而本文的寫作思路是以庫恩科學哲學的轉(zhuǎn)向為依據(jù),結(jié)合馬克思主義的科技哲學觀,分析我國現(xiàn)階段科學技術(shù)與社會發(fā)展的狀況,提出了未來科學如何發(fā)展。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4
大?。?1.7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尼采價值哲學研究姓名胡志剛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教師李恩來20070401IV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是一種處世精神,他崇尚每個人都應熱愛自身,熱愛生命,成為命運的強者。超人的意義在于肯定人的價值,熱愛生命,賦予人的情感和本能以極高的價值。尼采最后以他的永恒輪回學說來保證了他的價值哲學的最終實現(xiàn),肯定了永恒輪回的選育作用,尼采肯定了積極的事物必將再次出現(xiàn),這洞見了人生的智慧,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人鐘愛生命,提高生命的力量??梢哉f,尼采的價值哲學是尼采對哲學的最大貢獻,他的“上帝死了”“超人必將出現(xiàn)”等論斷發(fā)人深省,對傳統(tǒng)價值的批判讓我們重新看待人生的意義,因而研究尼采的價值大有裨益。關鍵詞尼采超人永恒輪回權(quán)力意志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2
大?。?0.2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盧梭17121778法國偉大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是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qū)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盧梭的政治哲學思想是十八世紀法國社會歷史的產(chǎn)物同時受到了文藝復興以來法國和歐洲各國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和自然科學發(fā)展的影響。作為小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他的政治哲學思想上比其他任何思想家更激進充滿了反封建精神。盧梭認為人生而平等這是天賦的基本權(quán)利之一。平等也是盧梭政治哲學的基礎。盧梭認為人類是從自然狀態(tài)經(jīng)過文明社會的不平等狀態(tài)最后進入契約社會狀態(tài)的。通過社會契約所建立起來的國家使人重新獲得“自然狀態(tài)”中天賦的、“社會狀態(tài)”中失去的自由和平等權(quán)利。社會契約的思想包含了資產(chǎn)階級的人民主權(quán)理念。這一思想對十八世紀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起著深遠的影響。“平等”一詞在盧梭那里指的是在政治社會中人所擁有的天賦的同等政治權(quán)利。盧梭認為這樣的平等必須以人民主權(quán)為前提以社會契約為保障只能是在社會契約的基礎上建立的人民主權(quán)的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中得到真正的實現(xiàn)。這是符合當時資產(chǎn)階級反封建斗爭的歷史需要的。在社會歷史觀上盧梭撇開人的社會性和歷史性從抽象人性論出發(fā)把人類的歷史簡單歸結(jié)為“平等不平等一平等”三個發(fā)展階段這種歷史觀從本質(zhì)上說是一種唯心史觀但他對人類歷史發(fā)展所作的描述包含了辯證法思想。本文通過對盧梭政治哲學中平等思想的論述著重探討了盧梭平等思想的內(nèi)在脈絡及其與自由的聯(lián)系。研究盧梭思想的目的是為了分析盧梭思想對法國乃至世界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影響。我們從中汲取有益的思想養(yǎng)料和精神力量用來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0
大小: 0.5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使外語成為地球村“村民”所必需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如何建構(gòu)適應我國國情、教情和學情的外語教學理論,已經(jīng)成為每位外語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本文結(jié)合我國國情、教情和學情的特點,首先剖析哲學解釋學與外語教學的關系;然后,在哲學解釋學視域中,重新劃分外語教學中的矛盾,解釋和說明這些矛盾的產(chǎn)生原因,對具體矛盾的緩和或者消除提出具體解決方法;最后,提出哲學解釋學視域中的外語教學理論框架的初步設想,闡釋這一理論的基本理念、目的、意義和價值。本文提出,在哲學解釋學的視域中,外語教學的過程應該以尊重師生的共同存在為前提,以師生情感的交流和溝通為起點,在理解和解釋的過程中把握理解要素,關注理解過程,通過語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以此來促進學生認知和情感的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師生的視域融合,從而得到優(yōu)質(zhì)的教學效果。此外,本文在哲學解釋學的視域中闡釋外語教學的過程,旨在為研究外語教學提供一種全新的研究視角。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2
大小: 2.3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0DC5占0◆題目張壽與耄、義一夕LL兩彤羌欲材慈親教姚研老申請人導師專業(yè)名稱研究方向答辯主席答辯委員季正屯≥囊莉人羨乒大文字多里旋與方聲玄胡鄉(xiāng)仰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聲明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經(jīng)注明引用的內(nèi)容外,本論他個人或集體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作品成果。對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人完全意識到本聲明的法律結(jié)果由本人承擔。學位論文作者簽名李證元日期為FD年廠月碼日學位論文使用授權(quán)聲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即學校有權(quán)保留學位論文并向國家主管部門或其指定機構(gòu)送交論文的電子版和紙質(zhì)版。有權(quán)將學位論文用于非贏利目的的少量復制并允許論文進入學校圖書館、院系資料室被查閱。有權(quán)將學位論文的內(nèi)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復印、縮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學位論文。保密論文保密期滿后適用本聲明。學位論文作者簽名彥正無導師簽名日期刃/O年廠月日期年月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2-29
頁數(shù): 110
大小: 5.7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董仲舒陰陽五行哲學思想研究姓名李豐瓊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中國哲學指導教師彭自強20100401兩南大學碩T’學位論文互制衡的官僚體制的建立原則,具有一定的現(xiàn)代性。董仲舒的另一個重大創(chuàng)舉就是對陰陽與五行的合流傲了總結(jié)性的工作。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對陰陽與五行都進行了本體的提升,將二者規(guī)定為天的組成部分,是天道、天意的表象,并將人的地位隨之提升,陰陽五行就成為打通天人之間的橋梁和媒介。第二是從理論上將陰陽與五行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高度融合,共同建構(gòu)了天道運行的陰陽五行圖式,同時也規(guī)定二者在地位和作用方面有主從、尊卑之別。最后是在技術(shù)上對陰陽五行合流的形式進行了完善化處理。至此,原本各有分畛的陰陽與五行融和為一個完善的無所不包的體系,成為打通天人之間、溝通天人關系、處于天入之際的終極法則。總之,董仲舒為了讓儒家的人倫道德規(guī)范、人文主義精神和社會政治理想得以實現(xiàn)并成為現(xiàn)實社會的最高規(guī)范,將儒家“仁”的基本理念由人之本心擴充和放大到天之本心的地位,企圖借用天的絕對權(quán)威來保證其目的的實現(xiàn)。這一舉措意義重大,建立了中國人對天本體的信念,其影響深刻而又幽遠。既保證了董仲舒整個理論體系得以在天的本體下建立,也因此才能將陰陽五行范式融合貫通而提升成為天道、天意的外顯并將之規(guī)定為宇宙萬物的最高法則。有了這個最高法則,整個世界的一切都有了根據(jù)和本源,社會政治、人倫道德、歷史的發(fā)展都不再是隨意和主觀的,不再僅僅只取決于圣人的意志,而是有了一個外在于天人,具有一定客觀性的、涵蓋宇宙一切事物的,既能體現(xiàn)天道、天意又能被入所感應的終極和最高法則。概言之,董仲舒的陰陽五行學說具有兩大突出特色和重大貢獻一是為無言之天地創(chuàng)立了一個“人之‘仁’心”;二是為雜亂之宇宙確立了~個終極法則。即“為天地立心,為宇宙立法”。II關鍵詞董仲舒;陰陽;五行;哲學思想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65
大?。?3.1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對于不斷發(fā)展的人類社會來說,信仰是支撐人類生存和進步的重要動力。長久以來,宗教信仰一直是信仰的重要部分。在西方,科學技術(shù)與人文方面的觀念變化的影響其它社會方面的同時也滲入了宗教空間的設計。而我國的宗教建筑從古至今變化甚微。在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樣性等因素影響下,人們的精神生活的發(fā)展比不上物質(zhì)生活的速度,宗教空間如何在我國現(xiàn)代的條件下實現(xiàn),如何強調(diào)信仰對人們的道德及行為的積極約束作用,值得建筑設計者深思。宗教與宗教空間有對應的關系,而與建筑的風格樣式則不存非常嚴格的一一對應關系。西方教堂的現(xiàn)狀和其歷史的演變就證明了這一點,這也正是我國宗教空間設計的重要參照。通過對我國宗教信仰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和現(xiàn)存宗教建筑的實地考察分析,結(jié)合國外現(xiàn)代宗教建筑的經(jīng)驗與理論,分析并總結(jié)我國佛寺空間的最基本特征,并以目前項目中已有設計作依托作為實踐的初步成果,為我國當前狀況下宗教這一特殊精神活動場所設計的提供新的理論依據(jù)和實踐參考。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66
大?。?2.2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論文題目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研究專業(yè)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生宋玉路(簽名)指導教師袁金群(簽名)摘要伽達默爾以1960年發(fā)表的著作真理與方法奠定了其哲學解釋學鼻祖的地位,他將一般解釋學發(fā)展成為一門具有哲學本體論的哲學解釋學;在伽達默爾晚年,他致力于將哲學解釋學和實踐哲學進行統(tǒng)一,在哲學解釋學的基礎上復興和發(fā)展實踐哲學。盡管在學界有著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和實踐哲學是否存在斷裂的分歧和爭論,但是筆者認為伽達默爾的實踐哲學是在其哲學解釋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伽達默爾對實踐哲學的復興和發(fā)展,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哲學解釋學對人生存和發(fā)展的更高層面的探究,他認為,人的所有實踐活動的基礎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伽達默爾的實踐哲學可以稱之為解釋學的實踐哲學。通過研究伽達默爾的實踐哲學,有助于我們在新時代下更好的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哲學。本文通過對伽達默爾從哲學解釋學向?qū)嵺`哲學的過渡進行了梳理,論述了伽達默爾的哲學思想從一般解釋學到哲學解釋學的第一次飛躍,再由哲學解釋學到實踐哲學的第二次飛躍,為哲學解釋學找到了最佳落腳點。并對伽達默爾實踐哲學進行了概念、實踐本體論、實踐認識論和實踐技術(shù)論方面的內(nèi)容分析,從在充足的理論基礎上分析了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的不足之處,在文章的最后,筆者對伽達默爾實踐哲學對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的借鑒意義進行了分析研究。關鍵詞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實踐哲學,馬克思實踐哲學研究類型理論研究SUBJECTGADAMERSPRACTICALPHILOSOPHYRESEARCHSPECIALTYMARXISMTHEYRESEARCHNAMESONGYULU(SIGNATURE)INSTRUCTYUANJINQUN(SIGNATURE)ABATRACTGADAMER’SPUBLISHINGTRUTHMETHODESTABLISHEDHISIGINATPOSITIONOFHERMENEUTICSPHILOSOPHICALHEMADETHEGENERALHERMENEUTICSBECOMEA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PHILOSOPHICALONTOLOGYINGADAMERSLATERYEARSHEWASDEVOTEDTOTHE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PRACTICALPHILOSOPHYOFUNITYALTHOUGHTHESCHOLARSHAVEDIFFERENTIDEASDISPUTESABOUTWHETHERGADAMERS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PRACTICALPHILOSOPHYEXISTSDATINGDIFFERENCESBUTTHEAUTHTHINKSTHATGADAMERSPRACTICALPHILOSOPHYWHICHISDEVELOPEDFROMTHE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OFGADAMERTHEREVIVALDEVELOPMENTOFPRACTICALPHILOSOPHYWOULDHELPUSBETTERINTHENEWAGEOFTHEENRICHMENTDEVELOPMENTOFMARXSPRACTICALPHILOSOPHYTHISARTICLEBASICSONTHECHANGINGFROMTHEGADAMERPHILOSOPHYHERMENEUTICSTOPRACTICALPHILOSOPHYGENERALIZESTHETRANSITIONOFGADAMERSPRACTICALPHILOSOPHYCONTENTANALYSISTHEAUTHDISCUSSESTHEGADAMERPHILOSOPHYFROMGENERALHERMENEUTICSTO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LEAPFWARDFTHEFIRSTTIMETHENTHESECONDLEAPFROM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TOPRACTICALPHILOSOPHYTOFINDTHEBESTLOCATIONF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OFGADAMERSPRACTICALPHILOSOPHYCONCEPTTHEPRACTICEONTOLOGYEPISTEMOLOGYPRACTICETECHNOENABLEDASPECTSOFCONTENTANALYSISFROMONTHEBASISOFSUFFICIENTTHEETICALANALYSISOFTHEINSUFFICIENCYOFGADAMERSPRACTICALPHILOSOPHYATTHEENDOFTHEARTICLETHEAUTHOFGADAMERSPRACTICALPHILOSOPHYOFMARXISTPRACTICEPHILOSOPHYANALYZESTHESIGNIFICANCEOFRESEARCHATLASTTHEAUTHFOUNDTHELACKOFGADAMERSPRACTICALPHILOSOPHYMADEGADAMER’SPRACTICALPHILOSOPHYASAMIRROFMARXISTPRACTICEPHILOSOPHYKEYWDSGADAMER,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PRACTICALPHILOSOPHY,MARXPRACTICALPHILOSOPHY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45
大?。?0.6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浮生六記是清代墨客沈復的一部水平極高影響巨大的自傳體散文,文壇稱之為“小紅樓夢”,是具有重要文化和歷史價值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原作者以簡潔樸實的筆調(diào)追憶了他與妻子陳蕓間相濡以沫、閑云野鶴般的夫妻生活及其對世事滄桑的體悟。此書文辭樸素率真、情深心摯、不拘俗套,在清朝筆記體文學中據(jù)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回顧以往對浮生六記的研究,從文化或文學等角度出發(fā)的關照居多,且大多局限在語言層面上。本文選用一種新的文化傳播和文化翻譯理論模因論,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探討漢語典籍的英譯問題。根據(jù)模因論,宗教文化的英譯實質(zhì)上就是中國宗教文化模因跨越時空和文化的差異傳播到英語國家的一種跨文化傳播活動。宗教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各民族的歷史發(fā)展及思想意識都具有重大的影響。浮生六記行文間處處折射出“老莊”及“孔孟”的處世哲學。書中所述人物身上也體現(xiàn)著濃厚的宗教思想并深深地反映在他們的倫理道德、世界觀和價值觀上,并內(nèi)化成一種文化心理和個性。在跨文化的交際過程中,模因論可以更好地詮釋翻譯過程中的文化傳遞現(xiàn)象,更全面真實地向西方讀者展示特定歷史條件下人們的文化心理和思想信仰。本文以模因論為理論基礎,采用定性研究,探討了宗教文化模因的翻譯和傳播過程,并從模因論的角度對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進行了重新定義;通過有效對比分析浮生六記三英譯本的翻譯策略及其產(chǎn)生的文化傳播效果,筆者提出,宗教文化作為反映一個民族特殊文化心理的存在其英譯策略應首推異化法。只有保證文化模因復制的速度、信度和長度,使其在英語文化環(huán)境中成為強勢模因,不斷地進行自我復制、得到最廣泛的傳播,才能更好地促進中國傳統(tǒng)宗教文化在世界的輸出。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74
大小: 3.6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分類號G4001學校單位代碼10446碩士學位論文論文題目論文題目雅斯貝爾斯生存哲學及其道德教育思想探要雅斯貝爾斯生存哲學及其道德教育思想探要研究生姓名楊麗萍楊麗萍學科、專業(yè)業(yè)教育學原理教育學原理研究方向德育原理向德育原理導師姓名、職稱導師姓名、職稱唐愛民唐愛民教授教授論文完成時間20142014年3月摘要當代社會正處于一個在浮躁中前行的時期,道德失范現(xiàn)象頻繁出現(xiàn),對當前道德教育的反思迫在眉睫。德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的“生存哲學”為人們省思當前社會道德與道德教育的不良狀況,優(yōu)化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提供了重要的價值論啟示。本研究首先對所關涉的存在與存在主義、生存與生存哲學、道德與道德教育等核心概念作了界定,并系統(tǒng)梳理了雅斯貝爾斯生存哲學及其道德教育思想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其不足。嗣后,歸納了雅斯貝爾斯生存哲學及其教育思想的生存境遇、社會背景,試圖在歷史邏輯中把捉其生存哲學的脈動軌跡。其次,較為深入地分析了雅斯貝爾斯生存哲學思想的理論基礎和前提,包括康德的理性、知性關系理論和克爾凱郭爾的生存論學說;概括了雅氏生存哲學思想的核心范疇,包括自由觀、存在與生存、超越與超越存在、交往理論、自由與權(quán)威等。第三,重點闡述了雅斯貝爾斯生存哲學的核心道德觀,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實現(xiàn)自由選擇與自我價值的道德目的觀,道德交往與道德實踐的道德過程觀,覺醒、現(xiàn)實、理想的道德信仰觀,選擇、行動、責任的道德責任觀,關于死亡、痛苦、斗爭、罪責等的態(tài)度的道德態(tài)度觀。最后,探討了雅斯貝爾斯生存哲學思想之于道德教育的價值與啟示。雅氏的生存哲學對于合理建構(gòu)道德教育目的、改革道德教育研究范式、優(yōu)化道德教育評價、完善道德教育內(nèi)容、轉(zhuǎn)變道德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論啟示;對于促進個體道德的個性發(fā)展與自由發(fā)展、促進個體交往道德的形成與發(fā)展、促進個體道德情感的完善與道德境界的提升、促進民主平等之師生道德關系的構(gòu)建,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然而,雅氏的生存哲學道德教育思想有其自身的內(nèi)在局限。它過分重視了個體的自我和個性,具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凸顯了個體的內(nèi)在能動性,忽視了外在環(huán)境與教化的作用;醉心于個體的精神超越與價值設計,缺乏具體可行的實踐策略。關鍵詞關鍵詞雅斯貝爾斯;生存哲學;道德教育思想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6
大?。?2.5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西方從近代向現(xiàn)代的轉(zhuǎn)型過程中,科學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也為社會的轉(zhuǎn)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科學并不是萬能的,在面臨科學主義肆虐的歷史背景下,加上現(xiàn)代西方人的精神生活失去了上帝的依托,現(xiàn)代西方社會陷入了一種深刻的精神危機。面臨這種即將席卷全球的精神危機,尼采果斷提出了自己的哲學思考和解決辦法。他主張人們通過實現(xiàn)精神層面的超越來獲得對于人生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尼采的哲學首先要超越的是“科學主義”這樣一個牢籠。另外,他把現(xiàn)代西方人陷入精神危機的另一個原因歸納為功利主義的流行。在他看來精神危機之所以產(chǎn)生,或多或少是由于人們的生活原則開始或已經(jīng)功利化。從這一個層面上講,尼采哲學要超越的第二個對象就是功利主義。在科學主義和功利主義之外,傳統(tǒng)道德的偏見,主要是基督教和以康德哲學為代表的理性力量則構(gòu)成尼采哲學要超越的第三個障礙。尼采表達其對精神超越性問題的哲學解釋的核心概念是“超人”。尼采對精神超越性問題的哲學反思具有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47
大?。?2.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學位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本人鄭重聲明所提交的學位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本論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實驗、數(shù)據(jù)和有關材料均是真實的。本論文中除引文和致謝的內(nèi)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機構(gòu)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聲明并表示了謝意。學位論文作者簽名陳R久日期上BPS、門|學位論文使用授權(quán)聲明研究生在校攻讀學位期間論文工作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單位屬南京師范大學。學校有權(quán)保存本學位論文的電子和紙質(zhì)文檔,可以借閱或上網(wǎng)公布本學位論文的部分或全部內(nèi)容,可以采用影印、復印等手段保存、匯編本學位論文。學??梢韵驀矣嘘P機關或機構(gòu)送交論文的電子和紙質(zhì)文檔,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保密論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規(guī)定保密論文注釋本學位論文屬于保密論文,保密期限為年。學位論文作者簽名日期指導教師簽名日期紗萼蚶隨Ⅲ,F(xiàn)職凇豫馴摘要摘要西方唯美主義高舉“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旗幟,突出強調(diào)美獨立于生活、區(qū)別于真和善的獨特價值,在西方美學史乃至整個西方哲學史上都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和影響,但其理論也存在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本文在梳理和介紹傳統(tǒng)西方唯美主義與當代西方唯美主義的主要思想的基礎上,主要從兩個方面對唯美主義展開了研究和分析。第一,研究了西方唯美主義的價值與啟示。通過美與真,美與善相互聯(lián)系又不可等同的關系研究,揭示了唯美主義對美和藝術(shù)自有價值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進而對于開闊藝術(shù)家和藝術(shù)受眾的視野、促進美學思想的繁榮,以及糾正片面強調(diào)藝術(shù)工具價值的傾向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第二,反思了西方唯美主義去人性化的理論困境和隔離現(xiàn)實的現(xiàn)實困境。首先,通過了解當代西方唯美主義的主要思想,反思國外學者對于藝術(shù)去人性化和再人性化兩種觀點爭論的實質(zhì)、焦點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傳統(tǒng)唯美主義主張藝術(shù)徹底去人性化的困境,當代唯美主義認為“藝術(shù)去人性化”潛在的具有“再人性化”作用,并提出了折衷唯美主義予以補救。本文則認為藝術(shù)與生活是可以并行不悖,和諧共生的。其次,反思唯美主義完全隔離藝術(shù)與生活關系可能帶來的現(xiàn)實困境。本文認為承認純粹美學的重要性,并不等于承認形式與內(nèi)容、藝術(shù)和道德的絕對分界。不計較社會影響、道德裨益等因素就會產(chǎn)生諸如情色藝術(shù)、暴力美感等與我們道德態(tài)度相矛盾的審美缺陷,因此,從實踐角度重申藝術(shù)和其它人類生活形式存在的密切關聯(lián)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這種研究,本文旨在幫助我們對重理性輕感性的傳統(tǒng)西方哲學把唯美主義斥之為“頹廢主義”的做法進行反思,從而重視唯美主義對美的獨特價值的發(fā)現(xiàn),正確認識和把握藝術(shù)的自有價值,克服將藝術(shù)和審美工具化、功利化使藝術(shù)喪失其純美價值的傾向。同時,對唯美主義自身理論局限和困境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和克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審美困境,正確處理藝術(shù)與道德、形式與內(nèi)容的關系,從而按照美的規(guī)律去創(chuàng)造美和發(fā)現(xiàn)美。關鍵詞唯美主義自有價值工具價值去人性化再人性化現(xiàn)實困境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46
大?。?6.3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獨創(chuàng)性聲明本人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據(jù)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為域擬蓀其他教育機構(gòu)的學位或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與我一同R_作的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并表示謝意學位論文作者簽名湯簽字日期少/2年/月/日學位論文版權(quán)使用授權(quán)書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堡萎廠致久墨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有權(quán)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FJ或機構(gòu)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磁盤,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破釃以將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nèi)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12編學位論文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quán)書學位論文作者簽名/髦鄉(xiāng)偽導師基名簽】尊B(yǎng)期沙2年其己日學位論文作者畢業(yè)去向工作單位通訊地址簽字日期力電話郵編ABSTRACTWANGCHONGLIVEDINTHEEARLYEASTERNHANDYNASTYWHENITSRULINGIDEOLOGYWASTHESYSTEMIZEDTHEORYOFTHEINTERACTIONBETWEENHEAVENANDMANKIND,WHICHHADBEENFORMEDSINCEEMPERORWUOFHANATTHATTIME,DIVINATIONANDSUPERSTITIONHADLONGGENERATEDINTOTHEPUBLICONTHEBASISOFTHETHOUGHTOFNATUREBYTAOISTS,WANGCHONGABSORBEDTHEGOODPOINTSOFVARIOUSSCHOOLSOFTHOUGHT;COMBINEDSOMELIVINGEXAMPLESANDTHENATURALSCIENCEACHIEVEMENTSATTHATTIME;HOLDHIGHTHEBANNEROF‘‘FIGHTINGVANITY’;FINALLYBUILTHISOWNPHILOSOPHYSYSTEMWHICHWITHASTRONGCHARACTERISTICOFTAOISMINTHECRITICIZINGTHEIDEOLOGYOFINTERACTIONBETWEENHEAVENANDMANKIND一THETHOUGHTOFTIANDAOISTHECOREVALUEOFWANGCHONG’SPHILOSOPHICTHINKINGCARRYINGONTAOISTS’NATURALISMTHEORYWANGCHONGPUTFORWARDHISOWNNATURENATURALINACTIONTHEORYWITHPLENTYOFEXAMPLESFIRSTWANGCHONGINTERPRETEDTHEMORALQUALITY‘TIAN’’INCONFUCIANISMASTHETAOISTS’NATURAL‘TIAN’WHICHINACCORDANCEWITHTAOISM;ATTHESAMETIMEHEABSORBEDTHETHEORYOF“QIZIRAN’BYTAOISTS,BUILTHISNEWPAREMOFRELATIONSBETWEEN“QI’’ANDUNIVERSEANDHUMANBEINGSOWINGTOTHETIANWHICHBESTOWEDTHE‘QI”TOTHELAND,THENTHINGSGREWALLTHINGSWHICHGREWAROUNDTHEWORLDWOREENDOWEDWITLLTHE“YUANQI’BYTIANPEOPLEWEREWISDOMONESAMONGALLTHELIVINGTHINGS,SOTHEYWEREENDOWEDWITH“JINGQI’’WHICHMEANSTHECRUCIALPARTOFQIBYTIANSAGESOFANTIQUITYAUSPICIOUSTHINGSWEREENDOWED誦ⅡL“HEQI”WHICHMEARLSTHEHARMONIOUSQIBYTIANINWANG’SOPINIONTIANBESTOWEDTHE‘QI”TOTHELAND,ANDTHENTHINGSGREWIT’SANAUTOMATICALLYPROCEDURE,NOTAPROCESSBEDISPOSEDTOANYONEFROMHISNATURENATURALINACTIONTHEORYWANGCHONGCRITICIZEDTHEFOLLOWINGIDEASTHOUGHTSOF“FURUI”,“QIANGAO’’AND“RENNENGGANTIAN’’WHICHWEREHOLDANDSPREADBYTHEORISTSOFTHEIDEOLOGYOFINTERACTIONBETWEENHEAVENANDMANKINDONHUMANITYWANGCHONGDIDHISRESEARCHFROMTHEASPECTOF‘‘XINGISNATURE’BYTAOISTSHETHOUGHTTHATTHEDIFFERENCEAMONGHUMANBEINGSWASCAUSEDBYDIFFERENTQUANTITYOF“YUANQI”WHICHWEREBESTOWEDBYTIANSOMEONEGETSMORE,ANDOTHERSGETII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57
大?。?2.0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山西大學2008屆碩士學位論文論基督教哲學中的惡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學科專業(yè)研究方向培養(yǎng)單位學習年限馬君安希孟教授倫理學西方倫理學史哲學社會學學院2005年9月2008年7月二OOK年六月目錄引言1第一章基督教哲學中惡的問題的產(chǎn)生及維度311惡的問題的產(chǎn)生3111西方宗教傳統(tǒng)中上帝的屬性4112惡的問題的產(chǎn)生712惡的維度9121本體論9122人性論11123神正論14第二章基督教哲學關于惡的問題的闡釋。1721惡的定義17211善之缺乏17212通向善的必經(jīng)之路22213惡的傾向2522惡的類型27221形而上學之惡27222道德之惡27223自然之惡2923惡的起源30231自由意志31232自覺37第三章基督教哲學對惡的克服及其對近代西方文明的影響3931基督教哲學對惡的克服39311他律論39312自律論40313道德升華論4132影響和后果42321對近代西方哲學和倫理學轉(zhuǎn)向的影響42322重塑了西方社會的自由意識和責任意識44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65
大?。?2.9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金岳霖是中國當代偉大的哲學家、邏輯學家。他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結(jié)合起來,運用嚴密的邏輯分析方法闡述了他對于形而上學和知識論的深邃思想,創(chuàng)建了包括形而上學、知識論和邏輯方法論在內(nèi)的統(tǒng)一的哲學體系。金岳霖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邏輯、論道、知識論這三部著作,以及他所撰寫了三十多篇文章中。邏輯一書是他的邏輯學理論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中國第一部比較詳盡、比較系統(tǒng)地討論西方現(xiàn)代邏輯理論的著作。論道是中國現(xiàn)代哲學史上最具系統(tǒng)性、最富創(chuàng)造性的形而上學著作。它的獨創(chuàng)性表現(xiàn)在,金岳霖運用邏輯分析的方法,對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道”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揭示和刻畫,達到了當時中國人的最高邏輯分析水平,并在此基礎之上構(gòu)建起了一個富于嚴密邏輯性的形而上學體系。知識論則系統(tǒng)地表述了金岳霖的知識論思想,是迄今中國哲學界第一部系統(tǒng)嚴密的知識論著作,開創(chuàng)了中國哲學的知識論研究領域。金岳霖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但又不是歷史的簡單重復學習和借鑒了西方哲學的經(jīng)驗,但又不是機械地移植。他在方法論層面上屬于西方哲學,他在哲學觀與人生觀上卻屬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正是在中西哲學會通的基礎上,他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創(chuàng)建了自己獨特的哲學體系。他將自己的哲學比喻為“舊瓶裝新酒”,馮友蘭稱贊他的哲學體系是民族化和近代化的結(jié)合。金岳霖認為哲學應該以“通”作為目標,即哲學的各個研究部門之間要保持相互協(xié)調(diào)一致的關系。他自己的哲學體系就是按照“通”這個目標建立起來的,他的形而上學、知識論、人生哲學、邏輯學等各個研究部門之間保持著緊密的聯(lián)系,而且其它研究部門都是以他的形而上學為基礎的。本文一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紹金岳霖的生平、哲學的發(fā)展歷程和基本觀點,以及研究價值。第二章將對金岳霖哲學體系的邏輯結(jié)構(gòu)作出分析,重點分析其形而上學體系和知識論體系中的重要范疇和邏輯結(jié)構(gòu)。第三章分析金岳霖的邏輯學與科學方法論,重點討論金岳霖的邏輯觀,以及他對歸納問題的解決方案。第四章將對金岳霖在哲學理論上的貢獻作出分析,重點討論金岳霖的形而上學觀、知識觀和真理觀,還將對他的哲學理論在當今中國影響不夠大的原因作出分析。第五章將從哲學觀、價值觀和方法論這三個角度分析金岳霖哲學在當代的啟示價值。今天我們研究金岳霖的哲學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能夠從他的哲學研究目標、哲學研究方法、以及哲學理論體系中得到許多重要的啟示。作為哲學研究者,我們應當像金岳霖先生那樣,充滿對祖國和民族的熱愛,充滿對人類命運的關懷,將自己的哲學研究活動與社會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像他那樣擁有寬廣的胸懷和包容的精神,提倡哲學研究的開放性,將繼承與創(chuàng)新結(jié)合起來。在文化全球化不可逆轉(zhuǎn)的潮流下,我們應當以大海一般寬廣的胸懷去吸納一切人類文明成果,我們應當以藍天一般開闊的視野去審視時代發(fā)展的趨勢。在中西文化深層次交流與融合的進程中,繼續(xù)弘揚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海綿精神”,積極地促進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步。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35
大?。?6.71(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