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第1頁共57頁WALTERWALTERASIAASIALIMITEDLIMITED和泰亞洲有限公司和泰亞洲有限公司香港香港商業(yè)計劃書第1頁共57頁目錄概要概要2第一章第一章公司概況公司概況4第二章第二章公司管理公司管理8第三章第三章宏觀與區(qū)域市場分析宏觀與區(qū)域市場分析10第四章第四章公司產(chǎn)品公司產(chǎn)品16第五章第五章財務計劃財務計劃28第六章第六章融資計劃融資計劃30第七章第七章風險及控制風險及控制31附件資料清單附件資料清單32魏瑪峰尚項目介紹330728地塊項目簡介35博泰江濱項目介紹37博泰花園項目介紹39華東國際項目介紹41中城700畝項目介紹43和泰集團股權架構圖45和泰(博泰)集團各公司設立情況表46公司股東出資情況表4720052007年預計財務報表4820082010年預計財務報表51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57
大?。?3.2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管理辦法第一章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第一條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需要,促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的繁榮和發(fā)展,進一步加強對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的管理,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第二條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下稱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由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負責全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工作。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下稱市社科規(guī)劃辦,是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它的日常工作由市委宣傳部直接領導,具體負責全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和基金項目的管理工作。第三條第三條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兩為”方向,堅持“雙百”方針,緊緊圍繞南京市建設現(xiàn)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的戰(zhàn)略目標,在堅持以重大現(xiàn)實問題為主攻方向,突出應用對策研究的同時,注重基礎理論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推動學科建設和人才成長,促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水平的提高,為南京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規(guī)劃課題的管理工作,要有利于服務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堅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有利于遵循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律,有利于調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有利于多出精品力作,并逐步形成具有鮮明南京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體系。32、申報人每年只限申報一項市社科規(guī)劃課題。3、課題負責人原則上只限一人,課題組成員最多只能同時參加兩個課題的申請。4、已獲國家、江蘇省立項資助的課題,不得重復申報市社科規(guī)劃課題。5、已承擔市社科規(guī)劃課題尚未結題(以申報截止日期為準)的課題負責人,不得申報新的市社科規(guī)劃課題。6、被撤銷課題或者課題最終成果鑒定未獲通過的課題負責人,三年內不能申報新的市社科規(guī)劃課題。7、重點課題只接受具有副高職稱以上(含副高職稱)專業(yè)技術人員的申報。8、成果形式應為研究報告、論文、專著等。研究報告、論文的完成時間一般不超過1年,專著一般不超過2年。第九條第九條市社科規(guī)劃課題申報時間為每年的3月。第十條第十條申請人在“南京社科網(wǎng)WWWNJASS”下載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申請書和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設計論證(活頁)。申請書填好后用A4紙打印,左邊裝訂,遞交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加具單位意見和公章。在填寫課題設計論證(活頁)時不得出現(xiàn)申請人姓名和所在單位等直接或間接透露申報者信息的背景資料,否則不予評審。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組織和指導申請者進行申報,并對申報材料認真審核,提出審核意見(無科研管理部門的單位,由申報人所在單位領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10
大小: 0.0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關于做好關于做好20142014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浙社科規(guī)[浙社科規(guī)[20142014]1號各有關單位2014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申報工作即日起開始。今年的申報工作有較大調整,請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予以重視,按相關規(guī)定認真組織申報工作。現(xiàn)將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黨的十八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第十三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立足浙江,面向全國,貼近實際,圍繞大局,深入研究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和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服務。要更加注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注重具有浙江特色和學科優(yōu)勢的基礎理論研究,注重新興邊緣交叉學科和跨學科綜合研究,立足學術前沿,打造“當代浙學”品牌,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大繁榮大發(fā)展。為干好“一三五”、實現(xiàn)“四翻番”,加快建設“兩富”現(xiàn)代化浙江服務,以豐碩的成果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二、各類課題具體申報事項省社科規(guī)劃辦常年受理應用對策研究成果申報,并委托專家進行篩選鑒定。根據(jù)省社科聯(lián)社科成果要報采納摘編及領導批示或部門采納情況,結合省社科規(guī)劃學科組專家篩選鑒定意見,給予一般項目或重點項目等立項等級。每人每年原則上限立一項,在研省部級(含)以上課題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不能重復申報省社科規(guī)劃對策類課題。采用上下半年分期立項,提交申報材料截止時間分別為上半年立項的5月底,下半年立項的11月底。各單位要加強對申報人在選題、研究方法、數(shù)據(jù)采集和處理、研究報告特別是成果要報撰寫等方面的培訓輔導,加強與黨政部門和地方的聯(lián)系與合作,把握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的相關情況及趨勢,提供開展調查研究的便利條件,努力推出高質量的決策咨詢成果。(四)基礎理論研究、后期資助課題申報要求。1基礎理論研究。申報人可根據(jù)自己的學術積累,按社科“十二五”規(guī)劃所設的17個學科組,分學科自主選題,自由申報,但成果形式之一必須為專著(工具書)或論文,結題時須公開出版或發(fā)表。課題立項向學術前沿問題研究傾斜,重點扶持對學科發(fā)展以及對弘揚浙江精神、傳承浙江文化有重要作用的研究項目。2后期資助課題。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12
大?。?0.0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申報數(shù)據(jù)代碼表申報數(shù)據(jù)代碼表申報數(shù)據(jù)代碼表申報數(shù)據(jù)代碼表(2011版)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2011年3月修訂2DSE黨的建設史DSF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DSG新形勢下黨的建設黨史黨建DSH黨史黨建其它學科ZXA馬克思主義哲學ZXB中國哲學史ZXC外國哲學史ZXD現(xiàn)代外國哲學ZXE自然辯證法ZXF邏輯學ZXG倫理學ZXH哲學其它學科ZXI宗教學理論ZXJ宗教史ZXK當代宗教哲學宗教學ZXL宗教學其它學科JLA政治經(jīng)濟學JLB宏觀經(jīng)濟學JLC微觀經(jīng)濟學JLD比較經(jīng)濟學JLE發(fā)展經(jīng)濟學JLF世界經(jīng)濟學JLG國民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學(基礎理論)JLH區(qū)域經(jīng)濟學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shù): 10
大小: 0.1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十二五”規(guī)劃規(guī)劃2012年度課題指南年度課題指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20122012年2月3(20)十、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政治工作研究系列(22)十一、上海推進社會領域法制建設研究系列(24)專題研究專題研究申報說明申報說明一、申報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市委九屆十四次、十五次、十六次、十七次全會精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尤其要凸現(xiàn)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29
大?。?0.0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機制循證指南從“源頭”斑塊開始,探索亞洲IS患者降脂策略,血脂管理IS/TIA防治不容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LANCET2012380581590STROKE2014JUL4572160236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5,484258273CIRCULATION20151310000NENGLJMED2006355549559,他汀調脂是IS/TIA二級預防的重要策略2,3,血脂異常與IS發(fā)生風險相關1,調脂治療大幅降低卒中死亡和復發(fā)風險,2014年AHA/ASA卒中/TIA二級預防指南,2014年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二級預防指南,,,他汀治療(I類推薦),IS缺血性卒中TIA一過性腦缺血發(fā)作,LDL-C每降1MMOL/L,卒中發(fā)生風險降低15,,,,,,亞洲人群IS主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有效調脂更為重要,BUMJOONKIM,ETALJSTROKE20141618–17,西方國家,亞洲國家,不同人種IS發(fā)病主因不同亞洲人群IS發(fā)生主因為小血管閉塞以及大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管理本土化勢在必行,CYP450家族基因多態(tài)性的人種差異,導致CYP450依賴的他汀藥物代謝存在種族差異,,,,,,,機制1,循證2,指南3,調脂干預有效降低全球多地區(qū)血脂水平,唯獨亞太人群血脂不降反升,卒中權威指南提示卒中患者防治獲益存在人種差異,管理應實現(xiàn)本土化,CYP4502D6慢代謝,CYP4502C慢代謝,1,7,16,3,AMJCARDIOL20079934104142THELANCET,2011,37797655785863STROKE2014JUL4572160236,2014年AHA/ASA卒中/TIA二級預防指南,盡管卒中相關死亡顯著降低,但不同人種獲益有別,多重考量,探索適合亞洲IS患者的降脂策略,基于指南共識,基于循證研究,基于疾病機制,,,,,缺血性卒中/TIA自然史禍起斑塊→進展至腦動脈狹窄→臨床事件,粥樣斑塊,FRONTNEUROLOGY2014,516,,隨訪21個月,TCD證實,狹窄惡化率,35動脈節(jié)段進展至狹窄,缺血性卒中/TIA危險↑,,6個月約912隨時間進展而加重,,粥樣硬化斑塊性質不同導致IS的機制不同,SGAO,ETALFRONTNEURO20112615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大動脈粥樣硬化影像檢查的專家共識。中華內科雜志201251410414,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ICAS在各國所占卒中病因比例存在差異,IS患者斑塊性質和動脈狹窄存在人種/地域差異,SAAMJM,ETAL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200525611616癥狀性動脈粥樣硬化性顱內動脈狹窄中國專家共識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2383129145,對比中美頸動脈狹窄50的癥狀性TIA/卒中患者的斑塊性質中國患者斑塊有更明顯的LRNC,VII型斑塊少見而III型斑塊多見,易損斑塊直接影響患者結局,應高度關注,多因素分析顯示潰瘍斑塊是非腔隙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HOMHURGPJ,ETALSTROKE,20104111511156,NAMJMEDSCI2013JUN563716DOI104103/19472714114170,易損斑塊多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復發(fā)率高,易損斑塊也有不同,需有效識別,NAGHAVIETALCIRCULATION20031081664,A有較大的脂質核心及薄的纖維帽,內含大量巨噬細胞;B纖維帽破裂,有不引起血管完全閉塞的血栓和早期機化;C斑塊有糜爛傾向,在富含平滑肌細胞的斑塊內含有蛋白多糖;D斑塊糜爛,有不引起血管完全閉塞的血栓;E血管滋養(yǎng)層破裂,斑塊內出血;F斑塊內結節(jié)向官腔內突起;G慢性狹窄伴斑塊嚴重鈣化,陳舊性血栓形成和偏心性狹窄;,高分辨率MRI檢測顯示輕中度狹窄(30患者的管壁情況發(fā)現(xiàn)與無癥狀者相比,癥狀性MCA狹窄患者斑塊面積更大,正性重構比例更高癥狀性患者斑塊多位于前側,且表面多不規(guī)則,檢測斑塊特性可評估中國MCA狹窄患者卒中風險,LA管腔面積MLN管腔最大狹窄部位PA正性重構REFERENCE參標RI重構指數(shù)VA血管面積WA管壁面積MCA大腦中動脈,顱內動脈粥樣硬化與再發(fā)IS相關,運用高分辨率MRI檢測癥狀性MCA狹窄患者(29例)的管壁情況,并與無癥狀者(22例)對比,JCLINICNEURO2015DXDOIORG/101016/JJOCN201410018,識別易損斑塊或狹窄具可操作性多種檢測技術已被研發(fā)并應用,核磁共振成像(MRI)高分辨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計算機斷層掃描(CT)多層螺旋CT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造影CTA3DCTA,超聲檢查傳統(tǒng)超聲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TCD)三維超聲(3DU超聲造影成像增強,,馬寧,等中國卒中雜志2013,815962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2383129144,不同評估方法的優(yōu)劣勢比較,其他檢查CT可以觀察到顱內高密度征,有一定診斷價值MRI對血管內血栓形成有提示作用高分辨MRI應用價值尚未確定,縮寫說明TCD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檢查;TCCD經(jīng)顱彩色雙功超聲檢查;CTACT血管造影術;CTP多層螺旋CT門靜脈血管成像,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2383129144CURRENTTREATMENTOPTIONSINCARDIOVASCULARMEDICINE2010,12297314中華內科雜志2012515410414,MRA磁共振血管造影TOFMRA時間飛躍MRACEMRA增強MRADSA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新檢測手段評估IS患者斑塊/狹窄的價值實時三維超聲、多層螺旋CT、3DCTA,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0,192116119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09326539545SURGNEUROL1999513009,MIP最大密度投影,多重考量,探索適合亞洲IS患者的降脂策略,基于指南共識,基于循證研究,基于疾病機制,,,,循證證據(jù)是制訂亞洲IS/TIA患者調脂策略的依據(jù),,尋找證據(jù),臨床面臨的問題,,確定最佳證據(jù),,做出臨床決策,,,,,臨床問題,循證證據(jù),評價證據(jù),臨床決策,設定什么具體指標以評估調脂所降低的卒中風險,獲得相關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整合證據(jù),嚴格評價,結合醫(yī)生經(jīng)驗結合患者意愿,李幼平主編循證醫(yī)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臨床實踐需求促使循證研究趨勢轉變尋求危險因素以外的新干預目標,需要亞臨床證據(jù)證實患者存在風險,需要尋找其他評估治療有效性的途徑,危險因素干預不能消除尋找“可視性”治療目標的需求,研究趨勢轉變尋求新干預目標,STROKE20023329162922,SAMMPRIS研究啟示早期穩(wěn)定易損斑塊可能是降低事件的重要機制,在動脈粥樣硬化性顱內或顱外動脈狹窄的患者中,卒中復發(fā)與穩(wěn)定易損斑塊和改善側支血流相關,而新的治療方案可加速這一修復過程,從而成為這些高?;颊咧委煹闹匾M成部分。,DERDEYNCP,ETALLANCET2014JAN25383991433341,斑塊及斑塊進展有助評估IS/TIA治療方案和改進二級預防的成本效益,頸動脈斑塊面積隨患者年齡增加而增加,盡早干預可能改善干預成本效益,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展或逆轉與患者臨床事件顯著相關,,,,增長變緩可能是由于“存活”效應,,增長迅速可能是由于線粒體功能損害或無法遏制氧化應激,斑塊逆轉定義較基線減少≥005CM2斑塊增長定義較基線增加≥005CM2存活效應斑塊增長較快的患者未能存活至高齡,頸動脈斑塊面積4分位區(qū)間與卒中/MI5年風險相關性分析,P0003,94,用多普勒超聲評估動脈粥樣危險患者,1686例患者隨訪至少5年,共1085例患者接受了≥1年頸動脈斑塊面積評估,STROKE20023329162922,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為靶目標進行充分干預,可降低甚至逆轉斑塊進展,SPENCEJD,HACKAMDGSTROKE201041611931199,血管事件危險患者以控制危險因素為目標階段,斑塊進展仍持續(xù)增加實施針對動脈斑塊的干預后,斑塊增長率迅速下降,2005年始,斑塊進展呈負增長,4378例患者用超聲評估基線頸動脈斑塊水平并隨訪(19972007),2003年以前遵循指南方案對患者血壓、血糖、血小板等危險因素進行干預,2003年后斑塊進展的患者需進行他汀強化干預以延緩斑塊進展或逆轉,SPENCE研究針對斑塊治療可顯著減少頸動脈微栓子,顯著改善預后,SPENCEJD,ETALARCHNEUROL2010672180186,20002007年,SPARC中心共入選468名無癥狀頸動脈狹窄患者2003年前以干預危險因素達標為治療目標,2003年后以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為目標,評估不同治療方案對TCD觀測到的微栓子、心血管事件及頸動脈斑塊進展率的影響,事件包括卒中、死亡、心肌梗死、頸動脈內膜切除術,2010年提出動脈粥樣硬化管理新理念從危險因素干預→斑塊干預,SPENCEJD,HACKAMDGSTROKE201041611931199,心血管領域探索證實他汀長期治療是延緩/逆轉斑塊進展的有效措施,一項META分析,共入組了17項涉及2171例患者,比較他汀治療對基線、隨訪期間斑塊體積和成分的影響。,穩(wěn)定型心絞痛SAP及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TIANJPHD,BMCCARDIOVASCDISORD2012SEP112170,并非所有他汀均可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RISHIPURI,ETALEUROPEANHEARTJOURNAL20133418181825,瑞舒伐他汀針對動脈斑塊干預開展多項研究,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系統(tǒng)性疾病,瑞舒伐他汀常規(guī)劑量即可有效改善亞裔人群斑塊成分和逆轉斑塊,脂質體積155MM3/10MM,斑塊體積51,斑塊體積184,脂質核心占斑塊的比例43,LRNC20第1年13第2年,僅有瑞舒伐他汀顯著減小壞死核心體積和增加纖維脂肪斑塊體積,斑塊總體積74VS39,斑塊消退91VS32,TAKAYMAT,ETALCIRCJ2009731121107LEECW,ETALAMJCARDIOL201210917004OTAGIRIK,ETALCIRCJ20117563341MIYAUCHIK,ETALCIRCJ2009731115,4TSUNENARISOEDAETALCIRCJ2011752621–26275MYEONGKIHONG,ETALJAMCOLLCARDIOLINTV20092679–886HONGETALCIRCJ20117523984067YOGOM,ETALATHEROSCLEROSIS2014JAN2321319,瑞舒伐他汀≤20MG改善亞裔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證據(jù)充分,1DUETAL,PRESENTEDAT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MEETING2013POSTER11843692013;2UNDERREVIEW3NOHARAETALCIRCJ201276122194NOHARAETALCIRCJ201377152633,REACH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療3個月即可顯著穩(wěn)定斑塊且長期改善斑塊組分,月,,,,,,,與基線比P<005,↓73,DUR,ETALBMCCARDIOVASCDISORD2014JUL141483,一項為期24個月、開放標簽、自身對照、前瞻性研究,納入無降脂治療史的患者32例頸動脈狹窄1669、無癥狀的頸動脈粥樣硬化、LDLC≥100且≤250MG/DL,瑞舒伐他汀10MG治療1個月后,按LDLC水平分別給出再瑞舒伐他汀20、10、5MG治療,應用MRI檢測LRNC體積與LRNC以評價頸動脈斑塊脂質含量,以及斑塊負擔(PWV),,,馮雪茹劉梅林張婧薇等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247253,,瑞舒伐他汀VS安慰劑/空白對照組顯著降低頸動脈IMT,共納入文獻28篇,包括1,392例中國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其中關于瑞舒伐他汀VS其他他汀類藥物的文獻7篇,瑞舒伐他汀對中國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內中膜厚度和安全性的薈萃分析,瑞舒伐他汀VS其他他汀類藥物顯著降低頸動脈IMT,IMT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共納入文獻28篇,包括1,392例中國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其中關于瑞舒伐他汀VS其他他汀類藥物的文獻7篇,,,馮雪茹劉梅林張婧薇等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247253,瑞舒伐他汀對中國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內中膜厚度和安全性的薈萃分析,,JART延伸研究瑞舒伐他汀平均79MG顯著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1NOHARAETALCIRCJ201276122192NOHARAETALCIRCJ201377152633,日本隨機研究納入高血脂癥患者(LDLC≥140MG/DL;最大IMT≥11MM);均進行生活方式和飲食干預,評估瑞舒伐他汀強化降脂治療(一級預防50的顱內動脈狹窄進行篩查,具有良好費用效益比TCD、MRA和CTA都可對顱內動脈狹窄及其側枝循環(huán)做出評估,聯(lián)合其中兩種可得出更準確的評估。DSA一般不作為顱內動脈狹窄的一線診斷工具,只適用于無創(chuàng)性影像不能確診,或考慮實施有創(chuàng)性治療者,,中國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的血脂管理達成共識強化降低LDLC達標1850,癥狀性動脈粥樣硬化性顱內動脈狹窄中國專家共識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2383129145他汀類藥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專家共識組中國卒中雜志2013年7月第8卷第7期56576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5,484258273,心血管極高危患者LDLC目標3倍正常上限值的患者比例,阿托伐他汀80MGN2365,安慰劑N2366,連續(xù)2次測量ALT/AST3倍正常上限值的患者比例,瑞舒伐他汀20MGN8901,安慰劑N8901,SPARCL研究阿托伐他汀80MG治療組連續(xù)2次測量ALT/AST3倍正常上限值的患者比例顯著高于安慰劑組。而在JUPITER研究中,瑞舒伐他汀20MG與安慰劑的肝酶值則無顯著差異。,P0001,P034,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44
大?。?11.6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西方哲學史復習筆記緒論一、哲學是什么一、哲學是什么古希臘畢達哥拉斯第一個使用PHILOSOPHIA指代哲學,意為“愛智慧”。古今中外,對哲學的定義五花八門,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羅素說,哲學的任何定義都是有爭議的,要弄明白哲學是什么,唯一的途徑就是去閱讀哲學本身。二、哲學史二、哲學史黑格爾“哲學史就是哲學。”哲學史應該是研究哲學、哲學思想來龍去脈,各哲學家思想的前后繼承、發(fā)展、提高的過程。三、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史是指從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哲學產(chǎn)生到19世紀中葉德國古典哲學終結這一漫長過程中歐洲各國的哲學思想。基本線索和各發(fā)展階段的總體特點基本線索和各發(fā)展階段的總體特點16世紀至18世紀上半葉前7世紀初或6世紀末18世紀末19世紀上半葉西哲史的開端西哲史的開端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基督教哲學文藝復興時期西歐各國哲學18世紀法國哲學德國古典哲學公元前7世紀初或6世紀末到公元5世紀5世紀到15世紀初1617世紀16世紀末至18世紀上半葉18世紀19世紀○探討萬物的本原問題,即有關客觀世界的自然哲學和本體論哲學?!饎?chuàng)造了數(shù)學方法、辯證法和邏輯?!鹞鞣嚼硇运季S的萌芽時期。○特征樸素、直觀?!鹛接懹嘘P主觀精神世界的哲學,即心靈神學或一神論哲學?!鹬饕切纬捎?1世紀的經(jīng)院哲學?!鸢ń谈刚軐W和經(jīng)院哲學?!鹞撆c唯實論的較量。○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鹑笏汲比宋闹髁x、自然哲學、宗教改革。○探討思維與存在的關系?!鸾?jīng)驗論與唯理論兩大派別的斗爭?!鹛攸c政治哲學○兩個時期①早期啟蒙思想家的自然神論和社會政治學說;②后期百科全書派的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探討主體能動性與客觀制約性的關系。⑴古典唯心主義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⑵古典唯物主義費爾巴哈。第一章古希臘羅馬哲學3它構成,開始由它產(chǎn)生,最后又化為它。他們認為這就是萬物的元素,也就是萬物的本原?!保ㄒ唬┨├账梗ㄒ唬┨├账固├账梗s前624前547年),米利都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希臘的“七賢”之一,被尊為“哲學之父”。他曾準確地預測了日食,確定了一年為365天,據(jù)說他還發(fā)現(xiàn)了以影子長度計算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哲學命題哲學命題水是萬物的始基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初始的基本元素?!八侨f物之原,水生萬物,萬物復歸于水?!痹蛩侨f物不可缺少的養(yǎng)分;水是熱的來源;水是大地之母(地浮在水上)。評價①用水作為萬物的始基,形象地說明了整個自然界都是不斷運動、變化、發(fā)展的。它以一種非常樸素的形式,唯物而又辯證地解釋自然、說明世界。②在當時,這是十分大膽而難能可貴的。因為它是突破傳統(tǒng)的神話宇宙論而用自然物質本身來說明萬物本原的第一個常識。這表明,人們不再滿足于肉體感官所提供的種種具體印象,開始努力去探尋萬物背后最終的統(tǒng)一基礎,把整個宇宙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二)阿那克西曼德(二)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曼德(約前610前546年),泰勒斯的學生,相傳他通曉天文、地理知識,曾繪制地圖和制作地球儀,還發(fā)明了日晷并用來測定東至和夏至、春分和秋分。哲學命題哲學命題萬物的本原是萬物的本原是“無定形無定形”阿那克西曼德認為,泰勒斯用水這種具體物質形態(tài)來作為萬物始基不能解釋宇宙間紛呈復雜的現(xiàn)象(“一”無法解釋“多”)。但他同時看到,水作為萬物的始基,是由于它的無定形,而世界上有很多無定形的東西。于是他主張任何單一的或單純的自然物均不能成為萬物的本原,任何東西只要是無定形的都可以作為始基。評價阿那克西曼德既堅持了泰勒斯的唯物主義方向,又比泰勒斯的思想前進了一步。因為“無定形”比誰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更易于解釋世界上多種多樣的事物。(三)阿那克西美尼(三)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美尼(約前585前525),阿那克西曼德的學生,有淵博的天文地理知識,是第一個區(qū)分行星和恒星的人,并指出冰雹是由雨凍成的,虹是照到云上的陽光所致。作文天文學家,他最了不起的看法是月亮本身不發(fā)光,由于反射太陽光而發(fā)亮。哲學命題哲學命題萬物的本原是氣萬物的本原是氣解釋氣是普遍存在的,世界為氣所包圍。氣具有運動的特征,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由“氣”的凝聚和分散的活動形成的。受熱時,其分散形成火;受冷時,氣就凝聚而形成風、暈、水、土和石頭,再由這些東西產(chǎn)生萬物。自然界的一切變化都是由這種永恒的運動而產(chǎn)生的。評價①他以具有特定性質和形態(tài)的“氣”為本原,是對阿那克西曼德觀點的否定和對泰勒斯觀點的回復?!皻狻北取八备毡椤⒏挥谧兓?,克服了泰勒斯的局限性;比“無定形”更實在、更確切些,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的籠統(tǒng)性。②阿那克西美尼的氣本原說綜合了他前輩的認識成就,使人類認識有了一個新的提高。小節(jié)小節(jié)米利都學派作為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哲學派別,主要探討了萬物的本原問題,并試圖用發(fā)展變化的觀點說明世界,表現(xiàn)了哲學開端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性質。他們提出的問題及其哲學觀點,為古希臘以后的哲學開拓了道路。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的哲學是十分樸素和原始的。二、畢達哥拉斯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創(chuàng)立于希臘的殖民城邦意大利南部的克羅頓,因其創(chuàng)始人畢達哥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48
大?。?0.9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附件2亞洲區(qū)域合作專項資金使用申請書亞洲區(qū)域合作專項資金使用申請書項目名稱項目承擔單位項目提交日期年月日項目覆蓋的合作機制(中國與東盟、東盟與中日韓等)項目類型專題研究□研討會□培訓班□其他□(請詳細說明)項目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機構名稱項目承辦單位詳細地址電話傳真電子郵件項目資金總規(guī)模人民幣(元)申請亞專資資助金額人民幣(元)自籌資金人民幣(元)項目啟動日期年月日項目結束日期年月日項目簡要說明屬于哪個合作領域、如何落實領導人及部長會議精神、主要活動安排等。項目預期目標和成果對推進亞洲區(qū)域合作、促進我國內經(jīng)濟發(fā)展的作用及影響;項目是否印制研究報告、開通網(wǎng)站、制作宣傳品等。項目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后續(xù)行動和落實計劃等。項目招待的時間安排(按月份、分階段)項目承辦單位法人代表簽字(加蓋單位公章)日期年月日項目承辦單位主管部門意見(加蓋單位公章)日期年月日
下載積分: 3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2
大?。?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必修4生活與哲學,考點考向概覽,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實踐的主體,,實踐的對象,,實踐的性質,考點一實踐及其特點,1、實踐的含義,(1)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2)是一種直接現(xiàn)實性活動,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存在變?yōu)楝F(xiàn)實的存在。,特別提醒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不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對主觀世界的改造就不屬于實踐的范疇。,體現(xiàn),2、實踐的三個特點,唯物主義觀點(唯物論),人智力和體力的統(tǒng)一,自然界或人類社會,工具和其他設備,由客觀條件決定、受客觀規(guī)律制約,實踐的基本要素,,,運用,改造,主體,手段,對象,,,,,,,第一、實踐是的活動。,原因,,,客觀的物質性的,相對于純主觀精神活動,準確理解實踐的特點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1實踐的構成要素的客觀性決定。無論是實踐的主體、實踐的手段還是實踐的對象都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2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也受到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guī)律的制約,因而也具有客觀性。,考點一實踐及其特點,第二、實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體現(xiàn)了辯證法的觀點,可見,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相對于動物的自發(fā)性、無意識的消極適應的本能活動,實踐的第一個基本特征和第二個基本特征的關系,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實踐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能動性的活動,唯物論,辯證法,相互滲透相互結合,,,,夸大第一個特征否定第二個特征,會導致機械唯物主義;夸大第二個特征否定第一個特征,會導致唯心主義,2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這是實踐活動與動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動的區(qū)別所在。實踐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1在改造自然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中,人創(chuàng)造出自然中原來沒有的新的物質生活資料;2在改造社會的過程中,人創(chuàng)造出新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考點一實踐及其特點,第三、實踐是的活動,社會性歷史性,(相對于把實踐看成是孤立的單個人的活動),實踐活動的社會性指的是什么,實踐的社會性是指任何實踐都是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的人所進行的活動,不是孤立的個人的活動。,必須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考點一實踐及其特點,實踐活動的歷史性指的是什么,歷史上每一階段實踐的內容、范圍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chǎn)物。,要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1961年人類首次升入太空(前蘇聯(lián)),1969年人類首次登月(美國),2003年勇氣號登陸火星,3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這是實踐活動與孤立的個人活動的區(qū)別所在1實踐是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活動【社會性】2并且是歷史的發(fā)展著的。實踐的形式、內容、規(guī)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chǎn)物【歷史性】。,考點一實踐及其特點,生產(chǎn)實踐,改造自然的生產(chǎn)實踐,即人們的物質生產(chǎn)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處理個人和他人、集體、社會的關系,處理各階層、各階級之間的關系,處理經(jīng)濟關系、政治關系等。如革命和改革、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實施等。,探索世界規(guī)律的科學實驗活動。,變革社會的實踐,科學實驗,3、實踐的基本形式,其中,生產(chǎn)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其它形式教育活動、體育活動、醫(yī)療衛(wèi)生活動、藝術活動、服務行業(yè)的服務活動等,考點一實踐及其特點,(2009海南)“地球一小時”活動節(jié)約的能源雖然有限,但是,當環(huán)保意識深入人心并化為自覺保護環(huán)境的實踐時,就會對全球節(jié)能減排事業(yè)作出巨大的貢獻。這說明①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能動的物質性活動②實踐是按照主觀的內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動③實踐具有能動性、社會性和客觀性的突出特點④實踐是人類應對環(huán)境的有效合理的適應性活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試一試〗◆,B,2009安徽高考新時期我國農(nóng)村改革是在不斷總結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逐步展開、遞次推進的,它經(jīng)歷了從“大包干”到稅費改革,再到包括鄉(xiāng)鎮(zhèn)機構和管理體制等在內的綜合改革過程,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我國農(nóng)村改革的歷程表明①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活動②人類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③認識的發(fā)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④只有參加社會實踐才能獲得正確認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試一試〗◆,C,正確區(qū)分認識的來源和認識的途徑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這個來源是唯一的,一切真知都來源于實踐。2人們獲得認識的途徑則有兩條,即直接經(jīng)驗和間接經(jīng)驗。直接經(jīng)驗是通過親身參加實踐獲得的經(jīng)驗,間接經(jīng)驗則是從他人那里獲得的經(jīng)驗。就知識的整體來說,無論何種知識都離不開直接經(jīng)驗,一切真知來源于實踐。,⑴實踐是認識的來源1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的反映,這種反映只有在實踐中、在和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2直接經(jīng)驗和間接經(jīng)驗都是的產(chǎn)物。,能動,主體,客體,實踐,考點二實踐與認識的關系,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理解認識的源泉與途徑,認識的源泉實踐;認識的獲得實踐和學習。但歸根到底一切真知來源于實踐。1知識的構成是由直接經(jīng)驗和直接經(jīng)驗組成的。直接經(jīng)驗通過實踐獲得,間接經(jīng)驗通過學習獲得。2學習的重要性①就每代人或每個人來說,事事都親自參加實踐獲得直接經(jīng)驗不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②從人類知識的發(fā)展來說,每代人都處在知識承上啟下的歷史環(huán)節(jié)上,只有虛心學習前人留下的寶貴知識,才能根據(jù)新的實踐總結出新的知識,從而發(fā)展認識。實踐是認識的產(chǎn)生,是“源”,學習是知識的傳授,是“流”,應該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考點二實踐與認識的關系,認識產(chǎn)生于實踐的需要,人們的實踐中不斷遇到新問題,產(chǎn)生新課題,從而推動人們去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實踐的發(fā)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這些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促進人類認識的發(fā)展;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從而推動認識的不斷深化。所以,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⑵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判斷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唯一動力。,認識發(fā)展是多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實踐則是認識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是第一推動力。但不是唯一動力,所以說,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根本動力。,考點二實踐與認識的關系,,⑶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1)認識本身無法成為判斷標準??陀^事物本身無法回答。認識是否正確反映了它,一種認識正確與否也不能用另一種認識來檢驗。(2)原因這是由實踐的特點決定的。唯一能夠滿足這一要求的,就是處在主觀和客觀交匯點上的實踐。因為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能把主觀和客觀聯(lián)系起來,能把認識同客觀對象或結果加以比較和對照的東西。(3)如何檢驗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yōu)楝F(xiàn)實的存在。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chǎn)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考點二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判斷科學理論也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設計一個施工方案,它是否正確需施工完畢后,使用一段時間后給出最終判定,即由實踐來判定。但在方案付諸實施前,也必須有一個理論上判定,即看施工方案是否符合科學理論的要求,符合即行。但這種判斷不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只是科學理論起了巨大的指導作用。,考點二實踐與認識的關系,⑷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1)改造世界是認識世界的目的和歸宿。脫離實踐,認識就失去了意義。(2)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判斷認識的目的、認識的根本任務是一樣的。,1認識的目的是指導實踐。2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xiàn)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考點二實踐與認識的關系,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積極作用,錯誤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消極作用;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非科學的理論則會把人的實踐引入歧途。,1原理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檢驗標準、目的和歸宿;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錯誤的認識則會把實踐活動引向歧途。2方法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重視科學理論的促進作用,做到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3.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考點二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實踐,認識,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決定),,,(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指導作用;錯誤認識、不科學理論則把實踐引向歧途,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觀點是認識論首要的基本觀點,特別提示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強調的是認識來源于實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強調的是認識的動態(tài)發(fā)展是由實踐推動的;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強調的是實踐能夠把主觀和客觀聯(lián)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強調的是認識要回到實踐中去、服務于實踐。,考點二實踐與認識的關系,(2013年高考四川卷8)唐代詩人柳宗元在三贈劉員外一詩中寫道“信書成自誤,經(jīng)事漸知非?!毕铝杏^點與該詩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則知尚淺④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窗戶,見天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試一試〗◆,(2013北京文綜政治)圖L0漫畫蘊含的哲理是A人們的主觀愿望無法變成客觀現(xiàn)實B主觀認識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正確反映C要改變客觀現(xiàn)實必須發(fā)揮集體力量D認識符合實際才能有效地指導實踐,D,◆〖試一試〗◆,(2013年高考海南卷22)1902年奧地利科學家發(fā)明了廉價、清潔、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各個方面,被譽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塑料袋“百歲誕辰”之時,它因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和破壞而被環(huán)保組織評為“20世紀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F(xiàn)今,“遠離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從“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運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①認識與實踐始終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矛盾②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總是具體的、歷史的③認識指導實踐所產(chǎn)生的結果總是不可預期的④認識對實踐指導作用的實現(xiàn)總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試一試〗◆,(2013年高考山東卷23)“夢想是海市蜃樓,還是綠洲,關鍵取決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腳步?!迸c這句話內涵相一致的是()A“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C“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D“人類的心靈需要到理想甚于需要物質”,C,◆〖試一試〗◆,(2013年高考安徽卷4)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專業(yè)大戶、家庭農(nóng)場等新型生經(jīng)營主體。為破解當前家庭經(jīng)營中存在的“低、小、散”難題,推動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升級,黨和政府強調要發(fā)揮家庭農(nóng)場等新型生產(chǎn)經(jīng)營主體的作用。這表明認識是①在實踐基礎上不斷豐富發(fā)展的過程②不斷克服謬誤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過程③主體對客體的直接現(xiàn)實性改造活動④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B,◆〖試一試〗◆,2012重慶高考科學理論并非一成不變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釋,舊理論就需要修正。科學家隨時準備改變自己的信念,并與觀察、實驗中獲取的數(shù)據(jù)保持一致,這并不是他們的弱點,相反,這正是他們的力量所在。這說明①科學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②科學認識隨著客觀規(guī)律的發(fā)展而發(fā)展③科學家的信念是科學發(fā)展的根本動力④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B,◆〖試一試〗◆,(2012安徽卷)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獲獎者發(fā)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激活的關鍵原理,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認識,為傳染病、癌癥等疾病的防治開辟了新道路。這說明①科學認識能夠創(chuàng)造理想的世界②改造世界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③事物的發(fā)展取決于認識的深化④真理在發(fā)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試一試〗◆,(2010廣東卷)34.關于“學習”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边@兩種觀點沒有處理好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B.實踐與認識的關系C.真理與價值的關系D.量變與質變的關系,◆〖試一試〗◆,B,(2010江蘇卷)29下列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B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C與之山中事,需問打樵人D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B,◆〖試一試〗◆,(2010新課標卷)21木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人們對它充滿無限遐想。為了解木星的形成、進化和結構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國預計于2011年8月發(fā)射新的木星探測器“朱諾”。對木星的科學探測活動將進一步佐證①人類的好奇、興趣和遐想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直接動力②現(xiàn)代科技和探測手段的發(fā)展推動有關木星認識的深化發(fā)展③實踐發(fā)展提出的客觀需要是推進有關木星認識的根本動力④嚴密的邏輯和精心的準備能確保木星探測實踐的如期成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試一試〗◆,B,(2009寧夏、遼寧文綜)科學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認識活動,追蹤科學發(fā)展現(xiàn)狀以提煉問題依賴于研究者的學術素養(yǎng)與理論興趣。在科學認識活動中①科學問題的形成遵循客觀世界的固有規(guī)律②科學問題的提出與科學發(fā)展水平高度相關③科學問題的選擇反映出研究者的興趣愛好④科學問題來源于實踐并決定著實踐的水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試一試〗◆,B,(2012北京卷)由于人類活動范圍的局限,早期地圖繪制者認為地球是平的。15、16世紀哥倫布等航海家證實地球是圓的。隨著遙感技術的廣泛應用,現(xiàn)在的世界地圖日益精準,更好地滿足了生產(chǎn)生活的需要。2結合材料,說明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試一試〗◆,世界地圖的繪制歷史表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世界地圖的精確繪制是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完成的。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實踐推動了世界地圖的繪制日益精準。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繪制的世界地圖是否與地理實際相符合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繪制世界地圖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實踐需要。,(2012廣東卷)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三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中,中國人民不斷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進一步堅定了“不動搖、不懶怠、不折騰”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開放的共識。2012年2月,溫家寶總理在廣東調研時指出,20年前鄧小平南方講話關于“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的教導至今仍有深遠的指導意義。3結合材料三,運用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原理,分析“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這一論斷,并闡述其現(xiàn)實意義。,◆〖試一試〗◆,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是這一認識的基礎。(3分)②實踐是認識的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需要推動這一認識的深化。(3分)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實踐檢驗了這一認識的真理性。(3分)現(xiàn)實意義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1分)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1分)重溫這一論斷有利于排除爭論和干擾,深化體制改革,提高開放水平,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煥發(fā)生機和活力。(2分),◆〖試一試〗◆,考點三真理,①原因真理的內容來自于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guī)律;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1、真理的客觀性,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1)真理的含義,(2)真理最基本的屬性客觀性,②真理形式是主觀的,內容上是客觀的,③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不同;每個人的知識構成、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chǎn)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即真理只有一個。,堅持客觀真理,必須反對主觀真理。認為“有用即真理”等觀點,是唯心主義哲學的真理觀。,2、真理的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3、真理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如果離開了這一特定的過程條件,真理就會變成謬誤。,特別提醒真理的具體性是真理相對于特定過程來說的,強調縱向的變化;而真理的條件性相對于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強調橫向的變化。,考點三真理,原因(1)真理是客觀的,這是真理問題上的唯物論;但追求真理又是一個無限的過程,這是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2)任何真理都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的符合,都同謬誤有著原則的界限。但是任何認識又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認識,在這個條件下是真理,超出這個條件則是謬誤。,思考既然真理是客觀的,為什么又說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考點三真理,4、正確把握真理與謬誤的關系,1區(qū)別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錯誤反映,它同真理有著嚴格的界限,二者是相互對立的。2聯(lián)系①真理與謬誤相互依存,互為前提。沒有謬誤作比較,就無所謂真理;沒有真理作比較,也就無所謂謬誤。事實上,在人的認識過程中,不可能只有真理而沒有謬誤,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錯誤的發(fā)生。②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如果我們不顧過程的推移,不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fā)展和完善真理;或者超出一定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另一方面,謬誤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轉化。人們可以從錯誤認識中引出真理性的認識,錯誤認識可以成為正確認識的先導。,考點三真理,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原理【重點掌握】〖原理內容〗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但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方法論〗(1)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要求我們,如果不顧過程的推移,不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fā)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過去的認識,或者超越歷史條件,把適用于一定條件下的科學認識不切實際地運用于另一條件之中,真理都會轉化為謬誤。(2)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們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考點三真理,(2013年高考廣東卷34)圖5漫畫作者周銳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①對事物的認識受主體差異的影響②認識和改變規(guī)律是克服困難的條件③辯證的否定是事物之間相互的否定④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試一試〗◆,B,(2013年高考天津卷8)在集安高句麗壁畫一書中,作者稱圖一為“剁肉圖”,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結合該書圖二“烤肉串”和圖三“廚師扇風”,認為古人右手拿的是史稱“便面”的中國古扇,因此圖一應叫“烤肉圖”。對文物圖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見解,應堅持的正確觀點是A真理是客觀的,是對客觀對象的認識B對同一確定對象的認識,真理只有一個C真理是有條件的,都有自己的適用范圍D真理是具體的,是相對特定的過程而言的,◆〖試一試〗◆,B,2012福建高考在牛頓經(jīng)典力學問世后的200多年時間里,許多科學家認為,整個宇宙都要服從這一“永恒定律”。20世紀初,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牛頓的運動定律只有在宏觀低速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牛頓力學的“永恒定律”神話被告打破。這啟示我們A.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B.人們對同一確定對象會有多個真理性認識C.對同一事物的判斷因人的主觀性而產(chǎn)生差異D.真理適用于任何已知和確定的歷史條件和范圍,◆〖試一試〗◆,A,(2012課標全國卷)以前,人們往往認為一切生物的生長都依賴陽光?,F(xiàn)在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水深超過4000米的可見光不能到達的海底,在高溫、高壓、劇毒、缺氧的環(huán)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熱液生物,它們靠海底熱液帶出的能量進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機質而生存。這從一個側面表明①對真理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循環(huán)過程②真理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③客觀事物的復雜性決定了認識的反復性④認識只有不斷超越歷史條件才能成為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試一試〗◆,C,2009海南高考最近,我國有科學家采用鋁鈹埋藏測年法的技術手段測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約七十七萬年前,此前,根據(jù)其他測年法,學術界采信“四五十萬年前”的說法。上述考古研究情況表明①任何具體實踐對認識真理性的檢驗都具有局限性②專家公認的檢驗手段和考古結論具有更高可靠性③不同的考古實踐手段必然會得出不同的考古結論④不同考古結論應不斷接受新的考古實踐的再檢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試一試〗◆,(2011高考廣東卷37)材料我國在文化體制改革中,科學區(qū)分了公益性文化事業(yè)與經(jīng)營性文化產(chǎn)業(yè)。當前,我國正著力加快經(jīng)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wěn)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改革,并把振興文化產(chǎn)業(yè)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國大多數(shù)經(jīng)營性文化單位基本完成轉企改制,據(jù)此,有人認為,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搞文化產(chǎn)業(yè)化。結合材料,從真理的條件性、具體性原理出發(fā),簡評“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搞文化產(chǎn)業(yè)化”的觀點。(6分),參考答案1真理都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都是相對于特定過程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文化產(chǎn)業(yè)化只適用于經(jīng)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加快轉企改制與穩(wěn)步推進文化事業(yè)單位改革不可割裂;2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對歪曲理解,堅持文化體制改革的正確方向。,◆〖試一試〗◆,考點四認識過程,1、認識具有反復性,(1)含義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jīng)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2)原因人的認識要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①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的認識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還要受到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等條件的限制。②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xiàn)也有一個過程。③從認識的進程來看,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jīng)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1)含義人類認識是無限發(fā)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2)為什么認識具有無限性(原因)①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是無限的變化著的;②認識主體人類,是世代延續(xù)的;③認識基礎社會實踐,是不斷發(fā)展的,2、認識具有無限性,考點四認識過程,3、認識的前進性和上升性(真理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1)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表明,對真理的追求是一個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真理總是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不斷超越自身。(2)方法論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xiàn)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考點四認識過程,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原理【重點掌握】〖原理內容〗認識具有反復性,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就決定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jīng)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對象是無限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的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xù)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fā)展的,因此,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fā)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方法論〗要求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考點四認識過程,正確理解認識的有限性和無限性1從每個具體認識及人的現(xiàn)實認識能力上看,任何認識都是有限的,任何認識都不是終極認識。每一具體認識受各種條件制約,只能是對世界一個層次、一個方面、一個發(fā)展階段的認識,只能是相對正確的認識。人的現(xiàn)實認識能力也是有限的,人類不能完全認識所有的事物,對每個具體事物的認識也達不到終極認識。,2從認識的目的、人的認識能力的發(fā)展上看,認識又是無限的。人類認識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是沒有止境的,也不是機械地重復,而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認識應不斷發(fā)展,為實踐的發(fā)展提供指導。3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人的認識能力也是不斷發(fā)展的,因而人的認識也是無限發(fā)展的,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tǒng)一。,考點四認識過程,正確理解認識的發(fā)展過程在實踐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的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63
大?。?0.39(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期末復習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生活與哲學,,一、哲學簡概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唯物論)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認識論),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chuàng)新意識(辯證法),第四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歷史觀)OR(社會歷史觀)OR(唯物史觀),,(一)、辯證唯物主義,(二)、歷史唯物主義,,第一課美好的生活向導,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七課唯物辯證法的聯(lián)系觀,第八課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第十課創(chuàng)新意識與社會進步,,總特征,辯證法的根本觀點,辯證法的根基本要求,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唯物論),,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第二框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一)哲學上的物質的含義1、2、3(二)表現(xiàn)1自然界的物質性①、②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①、②、③3思維的物質性,(一)哲學上的運動的含義1、2、3(二)運動與物質的關系1區(qū)別①、②2聯(lián)系①、②、③3注意克服錯誤傾向①、②,(三)運動與靜止的關系1區(qū)別①、②2聯(lián)系①、②、③3注意克服錯誤傾向,(四)馬哲的運動觀點1,(五)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1、2、3,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唯物論),,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第二框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一)意識的本質1、內容性質;2、起源;3、本質;4、生理基礎;5、注意點內容和形式(二)意識的產(chǎn)生物質世界產(chǎn)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1自然界①物質基礎、②前提2社會①決定性因素勞動;②兩種反映形式3人腦①物質器官和生理基礎,,第一框意識的本質,第二框意識的作用,,(一)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1、意識活動的特點①②③(二)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1、表現(xiàn)①②(三)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1、含義;2、原因①②;3、要求①②③;,,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唯物論),,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第二框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第一框意識的本質,第二框意識的作用,,,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認識論),,第一框人的人是從何而來,第二框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一)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實踐1、含義2、特點①②③3、基本形式①②③(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1、2、3、4;,,(一)真理含義及其特點1、含義;2、基本屬性①②3、特征①真理是具體的②真理是有條件的③、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的原理方法論。(二)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1、認識的特點;2、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的原理和方法論。(三)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及其原理和方法論。,,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第二框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一)、哲學上的物質的含義1、物質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2、物質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3、區(qū)分①哲學上的物質與身邊的物質;②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一、世界的物質性,,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二)、表現(xiàn),1、自然界的物質性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guī)律形成和發(fā)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fā)展史,都是統(tǒng)一的物質世界中的一部分②自然界的物質性原理及其方法論,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①產(chǎn)生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②存在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地理環(huán)境、人口因素和生產(chǎn)方式的客觀性,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社會的客觀性)③發(fā)展支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客觀的,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世界(自然界)的物質性原理及其方法論,1、原理自然界的物質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guī)律形成和發(fā)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fā)展史,都是統(tǒng)一的物質世界中的一部分。,2、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第二框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一)、哲學上的物質的含義1、物質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2、物質的唯一特性客觀實在性。3、區(qū)分①哲學上的物質與身邊的物質;②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一、世界的物質性,,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一)、表現(xiàn),1、自然界的物質性①②,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①②③,3、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chǎn)物,,1、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物質性;,,2、世界的本質是物質;,3、世界是物質的;,4、世界的物質性;,,5、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6、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區(qū)分①哲學上的物質與身邊的物質;②客觀實在與客觀存在;,,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第二框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一)、哲學上的運動的含義1、運動運動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xiàn)象的變化和過程。2、地位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二)運動與物質的關系,二、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三)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四)馬克主義哲學認為,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運動與物質的關系,,案列感悟,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案列感悟,,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①黑格爾世界的發(fā)展是“絕對精神”的自我運動;②畢爾生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③柏格森事物和狀態(tài)不過是我們的心靈所采取的一種觀點。④壇經(jīng)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勰苓M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運動與靜止的關系,,案列感悟,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案列感悟,,①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薄帮w鳥之影,未嘗動也”②克拉底魯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③歐布里德一切皆變,一切皆流,現(xiàn)在的我已不是借錢的我。④僧肇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⑤芝諾飛矢不動。,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四課探究世界的本質,,第一框世界的物質性,第二框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一)、哲學上的運動的含義1、運動運動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xiàn)象的變化和過程。2、地位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二)運動與物質的關系,二、認識運動把握規(guī)律,,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三)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四)馬克主義哲學認為1、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皠又杏徐o”“靜中含動”“靜就是動”,(五)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1、含義規(guī)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wěn)定的聯(lián)系;(規(guī)律是一種聯(lián)系,聯(lián)系不一定是規(guī)律。)2、特點規(guī)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3、規(guī)律普遍性和客觀性的原理和方法論。,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規(guī)律普遍性和客觀性的原理和方法論,1、原理規(guī)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不能被創(chuàng)造,也不能被消滅,規(guī)律的客觀性集中體現(xiàn)在規(guī)律的不可抗拒性。規(guī)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載氣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都要遵循其固有的規(guī)律,沒有規(guī)律的物質是不存在的。,2、方法論①、這一原理要求我必須首先尊重規(guī)律,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guī)律,否則就會遭到規(guī)律的懲罰。②、在客觀規(guī)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guī)律的基礎上,根據(jù)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guī)律,改造客觀世界,為人類造福。,拓展尊重客觀規(guī)律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原理和方法論,規(guī)律客觀性要注意以下幾點規(guī)律客觀性要注意幾用(發(fā)現(xiàn)、認識、利用、尊重規(guī)律);幾不用(創(chuàng)造、發(fā)明、改造、改變、消滅、消除、擺脫規(guī)律)。規(guī)律與規(guī)律現(xiàn)象要分開。規(guī)律現(xiàn)象(太陽東升西落、水往低處流、四季更替、晝夜更替等不是規(guī)律,要看到他們深層次的規(guī)律萬有地球引力規(guī)律。)規(guī)律是客觀的,不能說規(guī)律有好壞之分,規(guī)律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既可能為人類帶來好處,也可能帶來災難。,,拓展尊重客觀規(guī)律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原理和方法論,1、原理規(guī)律是客觀的,在客觀規(guī)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guī)律的基礎上,根據(jù)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guī)律,改造客觀世界,為人類造福。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的必要條件;尊重規(guī)律,是正確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2、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必須首先尊重規(guī)律,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把尊重客觀規(guī)律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第一框意識的本質,第二框意識的作用,一、意識的本質,,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一)意識的本質1、內容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性質意識分為正確的意識和錯誤的意識;2、起源意識是物質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長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3、本質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4、生理基礎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5、注意點內容(意識的內容源于客觀存在,所以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和形式(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觀反映,所以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二)意識的產(chǎn)生物質世界產(chǎn)期發(fā)展的產(chǎn)物1自然界①物質基礎一切物質具有的反應特性;②前提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應感覺心里)2社會①決定性因素勞動(勞動和社會交往促進了意識的物質器官大腦的生成,所以,為什么狼孩沒有意識。);②兩種反映形式A無條件反射;B條件反射(兩個信號系統(tǒng)具體事物刺激;語言文字)3人腦①物質器官和生理基礎,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第一框意識的本質,第二框意識的作用,二、意識的作用,,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一)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1、意識活動的特點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區(qū)別于動物無目的的本能的活動);②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選擇喜歡的、關注的、重要的作為反映對象);③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chuàng)造性(反映外部現(xiàn)象,把握本質和規(guī)律;復制當前、追溯過去、推測未來、創(chuàng)造理想或幻想的世界);(二)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1、表現(xiàn)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意識指導作用的過程意識(觀念的東西)(通過)實踐客觀對象(現(xiàn)實的東西);正確地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則起阻礙作用;②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微米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三)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1、含義;2、原因;3、要求①②③;,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五課把握思維的奧妙,,第一框意識的本質,第二框意識的作用,二、意識的作用,,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一)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1、意識活動的特點①②③(二)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1、表現(xiàn)①②(三)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1、含義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fā),經(jīng)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guī)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jù);2、原因①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②客觀規(guī)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3、要求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②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guī)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tài)度結合起來;③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xiàn)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宿命論)思想;,意識對客觀存在(對象)只能是間接性的,不能理解為直接的現(xiàn)實的作用。,實踐對客觀存在(對象)是一種直接的現(xiàn)實的作用。它把意識(觀念)的東西轉變成現(xiàn)實的東西。,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意識指導作用的過程意識(觀念的東西)(通過)實踐客觀對象(現(xiàn)實的東西);,注意,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唯物論最重要的原理方法論),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使主觀符合客觀,達到具體歷史的統(tǒng)一。,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其中正確的意識會促進事物的發(fā)展,錯誤的意識會阻礙事物的發(fā)展。要求我們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注意不能說成“使客觀符合主觀”。,怎樣判斷主觀題中唯物論部分是否該答“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的知識,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識別的關鍵詞根據(jù)情況(針對特點、根據(jù)形勢、從實際出發(fā)、立足于基礎)制定或實行方針、路線、政策或發(fā)展戰(zhàn)略╱制定計劃、路線、方針、政策或發(fā)展戰(zhàn)略由客觀情況決定╱立足或著眼于國情、省情、縣情╱2.意識具有能動作用,要求我們發(fā)揮正確意識的能動作用識別的關鍵詞強調意識的積極或消極作用,如在路線、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敗╱強調貫徹科學理論或重要思想,如科學發(fā)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三個代表、生態(tài)價值觀)╱抵制、批判錯誤思想或理論╱弘揚精神,如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創(chuàng)造條件、克服困難╱在理論、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導下╱實施戰(zhàn)略、計劃、方案╱堅持方針╱,怎樣判斷主觀題中唯物論部分是否該答“規(guī)律客觀性與普遍性的原理方法論”的知識,1.規(guī)律客觀性與普遍性要求我們尊重規(guī)律,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為人類造福識別的關鍵詞在處理人與規(guī)律關系時,特別是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中,人的某些行為違背規(guī)律、破壞了規(guī)律(或自然規(guī)律),受到規(guī)律的懲罰╱做事遭遇╱辦事情要講究科學態(tài)度╱講科學╱辦事情要實事求是╱超載,過度,急功近利,濫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功╱面對決定、預測╱拼搏、艱苦奮斗、反復試驗、百折不撓╱發(fā)揚的精神╱2.把尊重客觀規(guī)律性與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識別的關鍵詞辦事情,把革命精神與科學態(tài)度結合起來╱發(fā)揚科學精神╱某事取得成功╱辦事情,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盡力而為╱做事情,堅持實事求是原則╱,1.宏觀政策要穩(wěn),微觀政策要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離不開穩(wěn)定的宏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也需要激發(fā)企業(yè)活力和消費者潛力。這是因為A.整體是平穩(wěn)的,部分卻是變化的B.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tǒng)率著部分C.事物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D.系統(tǒng)內部結構的有序性必然促進事物發(fā)展2.情緒健康和身體健康之間有密切關系。研究表明類似感激、滿足這樣的情感能刺激腦下垂體后葉激素的分泌,會使神經(jīng)系統(tǒng)放松,心緒更加舒緩寧靜。這表明①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②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chuàng)造性③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控制作用④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C,B,,3.世博會中國館于同日開館,“夢夢”是中國國家館的吉祥物之一(如圖所示)。“夢夢”取其寓意,表達了中國人對未來的憧憬,她的羊角辮、金箍、肚兜等傳統(tǒng)元素,使吉祥物的中國意象更加突出鮮明?!皦魤簟钡脑O計體現(xiàn)了A.意識與物質相互依賴、不可分割B.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反映C.意識可以擺脫客觀事物,實現(xiàn)認識對象的創(chuàng)新D.意識是主觀形式與客觀內容的統(tǒng)一,D,4“十三五”規(guī)劃的出臺過程,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唯物論知識,分析我國“十三五”規(guī)劃的出臺過程。,①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十三五”規(guī)劃的制定充分把握和反映了當前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發(fā)展實際。②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chuàng)造性?!笆濉币?guī)劃是對當前我國國情的正確反映和對未來五年發(fā)展作出的正確決策。③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笆濉币?guī)劃將有力推動我國未來五年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④規(guī)律是客觀的、普遍的,要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guī)律結合起來。在十三五”規(guī)劃的制定過程中,人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正確把握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規(guī)律以及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第一框人的認識從何而來,第二框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一、人的認識從何而來,,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一)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實踐1、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準確把握實踐的含義2、特點①直接現(xiàn)實性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對象;②客觀物質性構成實踐的要素(人、工具、對象)都具有物質性;③能動性實踐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④社會歷史性實踐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且實踐的深度和廣度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3、基本形式①生產(chǎn)實踐活動(最基本);②社會實踐活動;③科學實驗活動。,準確把握實踐的含義,,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五課求索真理的歷程,,第一框人的認識從何而來,第二框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一、人的認識從何而來,,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一)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實踐1、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準確把握實踐的含義2、特點①直接現(xiàn)實性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對象;②客觀物質性構成實踐的要素(人、工具、對象)都具有物質性;③能動性實踐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④社會歷史性實踐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且實踐的深度和廣度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3、基本形式①生產(chǎn)實踐活動(最基本);②社會實踐活動;③科學實驗活動。(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第五課求索真理的歷程,,第一框人的認識從何而來,第二框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一)真理含義及其特點1、含義標志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2、基本屬性①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的內容來自于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guī)律,是客觀的;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②真理的唯一性,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特征①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②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③、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的原理方法論。(二)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1、認識的特點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2、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的原理和方法論。(三)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及其原理和方法論。,③、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的原理方法論。A、原理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B、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懂得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們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和改正錯誤。,,2、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的原理和方法論(1)原理認識具有無限性、反復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2)方法論要求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xiàn)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一)、1、原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2、方法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自覺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實現(xiàn)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二)、1、原理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能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推動實踐的發(fā)展,錯誤的認識會把實踐引向歧途。2、方法論樹立正確認識,堅持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怎樣判斷主觀題中認識論部分是否該答“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方法論”的知識,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識別的關鍵詞實踐出真知╱實踐是一切科學知識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是不是金子,一煉就知╱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隨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2.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斷追尋真理識別的關鍵詞第一次提出某種正確的觀點或認識╱對某一具體事物的認識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同時每一次認識都在向前發(fā)展、推進╱山外有山,學無止境╱3.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1.2015年下半年,為了保障空氣質量,京津冀地區(qū)啟動了?。ㄊ校┘壜?lián)合督查機制,對各單位企業(y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督查采取不定路線、不打招呼的形式,直奔現(xiàn)場并直接曝光。“不打招呼直奔現(xiàn)場”有利于①找準問題,對癥下藥,消除事物間的矛盾②以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探究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為行動提供指導③樹立實踐觀,獲取第一手真實資料④立足實踐探索,改變實踐手段的性質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習近平主席通過視頻發(fā)表歡迎辭時強調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解決好13億多人的吃飯問題是中國發(fā)展第一位的任務。長期以來,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中國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這體現(xiàn)了①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②實踐是人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③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④實踐是一種直接現(xiàn)實性活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B,C,3.從“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到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從單獨二孩政策到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這些都反映出我國生育政策立足國情,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材料說明①真理在克服謬誤中不斷超越自身②真理都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③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B,4縱觀中國共產(chǎn)黨九十余年的歷史,中共幾代領導人都十分重視從文化層面來探討和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道路問題。但由于所處的時代不同,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不同,前四代領導人關于文化建設的理論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并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和發(fā)展。如今,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第五代領導人面對國際國內新形勢又進一步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需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結合材料,運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知識,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的發(fā)展。,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來源于當時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②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中國革命和建設所面對和解決的不同問題,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的不斷深化和發(fā)展。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和發(fā)展。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正確的認識推動實踐發(fā)展。探索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42
大?。?0.9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1哲學1產(chǎn)生①哲學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2作用給人智慧、使人聰明,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3意義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4個正確地”4任務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哲學具有實踐性的特點,【知識深化】1全面、準確理解哲學的概念,1分清哲學的來源和獲取方式。1來源實踐2獲取方式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2人類的實踐活動并不能自發(fā)地生成哲學,只有人們在實踐中自覺地追問和思考,才能產(chǎn)生哲學。哲學的產(chǎn)生,實踐與思考二者缺一不可。3哲學產(chǎn)生過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處理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產(chǎn)生驚訝情緒→追問和思考→產(chǎn)生世界觀→形成理論體系→哲學產(chǎn)生,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1哲學2世界觀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3方法論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4以上三者之間的關系①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②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③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知識深化】2厘清幾點認識,1正確理解世界觀概念。1世界觀含義中的“世界”與我們通常說的“世界”有所不同。哲學上所講的“世界”包括客觀物質世界和主觀精神世界,其中客觀物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主觀精神世界則是指人的思維、意識。2“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不是對某類事物的觀點,不是零散的具體的看法如“早上6點起床”就不是世界觀;世界觀所涉及的問題是關于整個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問題,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物質還是精神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是怎樣的這些問題都屬于世界觀的范圍,都是哲學研究的對象。,【知識深化】2厘清幾點認識,2不能認為“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哲學可能是科學的,也可能是非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也有科學非科學之分,只能說,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或學問。3不能認為“哲學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武器”,只有科學的哲學才是。4世界觀與方法論不是相互影響或相互決定的關系。是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xiàn)世界觀,方法論不能影響更不能決定世界觀。5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但世界觀相同,方法論不一定相同。,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1哲學2世界觀3方法論4以上三者之間的關系5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1具體知識的內容①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即自然科學知識②認識和改造社會的知識,即社會科學知識③關于人的認識和思維的知識,即思維科學知識2二者關系,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1哲學2世界觀3方法論4以上三者之間的關系5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1具體知識的內容2二者關系,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1哲學的基本問題1含義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2內容①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最重要的方面。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②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它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對這個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知識深化】1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基本派別的關系,【知識深化】2厘清幾點認識,1哲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根本的,第二個方面是從屬的。只有從唯物主義立場出發(fā),才能科學地解決世界的可知論問題;同時也只有堅持世界的可知論,才能把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貫徹到底。2唯物主義不等于可知論,唯心主義不等于不可知論。并非一切唯心主義哲學家都是不可知論者,相反,絕大多數(shù)唯心主義哲學家都認為世界是可知的;徹底的唯物主義者都是可知論者。不過,唯物主義可知論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對人的認識的本質、來源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觀點是截然對立的。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表現(xiàn)為主觀與客觀的關系。4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1哲學的基本問題1含義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2內容3為什么①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②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③貫穿哲學發(fā)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其他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1哲學的基本問題2唯物主義1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物質是本原,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2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②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③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知識深化】3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知識深化】3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知識深化】3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1哲學的基本問題2唯物主義1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2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3唯心主義1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2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知識深化】4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態(tài),【知識深化】4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態(tài),【知識深化】5典型誤區(qū)唯物主義都是正確的,唯心主義都是錯誤的,正確與錯誤都是相對的。如從總體上和根本觀點上看,唯物主義是正確的,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從總體上和根本觀點上說,唯心主義是錯誤的,但唯心主義在其發(fā)展過程中一定意義上豐富和發(fā)展了辯證法思想,因而,其也有正確和進步的因素。列寧說過,唯心主義是“一朵無實花”就強調了唯心主義有其合理性。,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1哲學的基本問題2唯物主義3唯心主義4“兩個對子”,【知識深化】6正確理解“兩個對子”,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1真正的哲學1哲學與經(jīng)濟、政治的關系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jīng)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學”的表現(xiàn)①從認識世界的角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的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jīng)驗和認識成果②從改造世界的角度A首先體現(xiàn)在通過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B還體現(xiàn)在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高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C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知識深化】1并不是“真正的哲學就是科學的哲學”。,1哲學家對問題的認識總不能超越自己的時代,因此一定時期的哲學形態(tài)在后人看來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們不能因此否定它為真正的哲學,關鍵是看它是否正確反映了自己時代的任務和要求,是否把握了自己時代的脈搏。2從這個意義上講,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哲學現(xiàn)在看來都有其局限性,不一定都科學,但它們都是自己時代的真正的哲學。,1真理都是具體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2真理不能不顧過程的推移,不能超越歷史條件;3真理沒有被推翻,只是超越自身向前發(fā)展。,【知識延伸】,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1真正的哲學2馬克思主義哲學1產(chǎn)生條件①階級基礎無產(chǎn)階級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②自然科學前提最具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③直接理論來源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2基本特征①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②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tǒng)一歷史首次③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1真正的哲學2馬克思主義哲學1產(chǎn)生條件2基本特征3中國化成果,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25
大小: 0.4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高考政治第一輪復習生活與哲學考點知識過關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1、哲學是什么,(1)哲學的起源、本義、功能、任務,①哲學的起源哲學的智慧產(chǎn)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提示】兩句話各有側重哲學智慧產(chǎn)生于實踐,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類的實踐活動并不能自發(fā)地生成哲學,只有人們在實踐中自覺地思考和追問,哲學才會出現(xiàn)。,②哲學的本義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提示】哲學≠智慧哲學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學。,③哲學的功能(作用),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功能,具有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幫助人們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功能。(P25),④哲學的任務,哲學的任務就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示】哲學的任務≠哲學的作用或功能哲學的作用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學才得以完成這一任務。,(2)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①什么是世界觀什么是方法論二者的關系如何,②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3)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總結和反思(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提示】“哲學是具體科學知識的總和”、“哲學是科學之科學”、等說法都是錯誤的,但可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4)小結關于哲學的表述,A、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B、哲學是哲學家依據(jù)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tǒng)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和系統(tǒng)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C、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D、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E、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2、哲學基本問題,(1)是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意識和物質的關系),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何者第一性,,,,,存在決定思維,思維決定存在,,唯物主義,唯心主義,,有無同一性,,,,,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思維不能正確反映存在,,,可知論,不可知論,【提示】1、表述規(guī)范,注意搭配,如不能說“思維和物質的關系”。2、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2)為什么為什么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第一、這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中首先遇到并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第二、這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第三、這一問題貫穿于哲學發(fā)展的始終,決定著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對哲學其它問題的回答。,3、哲學的基本派別,(1)是什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2)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擴展】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經(jīng)典觀點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陰陽說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充)氣理說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為始基“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擴展】近代機械唯物主義也叫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其經(jīng)典觀點有狄德羅自然界由數(shù)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3)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擴展】理解列寧語唯心主義是“人類認識這棵活樹上的一朵無實花”。一是說明唯心主義的根本錯誤,二是說明唯心主義有其認識論根源,三是說明唯心主義局部可借鑒。,【擴展】主觀唯心主義的經(jīng)典觀點孟子萬物皆備于我王守仁心外無物慧能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陸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為自然界立法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休謨我們的知覺是我們的唯一對象費希特世界是自我創(chuàng)造的非我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叔本華萬物是我們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活動,我的經(jīng)驗,【擴展】客觀唯心主義的經(jīng)典觀點中外“神創(chuàng)論”(盤古開天地、上帝創(chuàng)世紀)柏拉圖理念論黑格爾絕對觀念論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朱熹理在事先,【擴展】生活中的客觀唯心主義(神秘主義)“8”就是發(fā),喜鵲報喜,慧星出現(xiàn)乃不祥之兆,指紋、手相、星座、生肖、風水決定人的命運,【擴展】辨析唯物主義一定正確,唯心主義一定錯誤。,古代唯物主義和近代唯物主義是根本觀點正確,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義是根本觀點錯誤,但從局部范圍看有一定借鑒意義。,(4)哲學基本問題和基本派別的關系,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4、哲學與時代精神(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1)任何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jīng)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原因是什么),A、它正確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B、它正確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jīng)驗和認識成果。,(3)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哲學對時代的反作用),A、批判功能批判舊的制度和觀念,解放人的思想。,B、塑造功能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通過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由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注意哲學屬于意識的范疇,不能夸大它的作用。時代決定哲學,哲學影響時代。,C、任何反映自己時代的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的變革。,5、馬克思主義哲學,(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A、階級基礎無產(chǎn)階級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B、自然科學基礎19世紀自然科學的發(fā)展,特別是三大科學發(fā)現(xiàn)可以論證自然界的唯物辯證性質。,是時代的要求,是對當時自然科學知識的概括、總結和反思,C、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內核。,是對以往哲學的批判繼承和發(fā)展,(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三個統(tǒng)一),A、第一次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B、第一次實現(xiàn)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tǒng)一。,C、實現(xiàn)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為什么是科學的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源于實踐,又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為什么是革命的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以實踐為目的,指導人類追求解放。,(3)三個統(tǒng)一的基礎科學的實踐觀(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地位是科學的世界觀和科學的方法論;是無產(chǎn)階級和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注意“十七大”內容),第一、毛澤東思想,第二、鄧小平理論,實事求是是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活的靈魂,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問題,主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第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本質是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第四、科學發(fā)展觀(“十七大”黨章修改內容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探究課走進哲學問辯人生(6)哲學的主要功能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性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意義。,【易錯知識點】,1、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也是關于方法論的學說,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哲學是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總和,正確哲學是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3、哲學為社會的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正確哲學為社會的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和理論基礎。哲學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4、哲學對社會變革具有決定作用,正確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的變革。,5、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正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6、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發(fā)點是群眾路線,正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發(fā)點是實事求是。,7、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正確任何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8、哲學直接作用于社會制度,引起社會形態(tài)的變化,正確哲學的作用是幫助人們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學通過人類的社會實踐為社會的變革提供精神動力和理論導向作用。,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22
大?。?0.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撬點基礎點重難點,,撬法命題法解題法,,撬題對點題必刷題,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21
大小: 14.2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撬點基礎點重難點,,撬法命題法解題法,,撬題對點題必刷題,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27
大?。?14.7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撬點基礎點重難點,,撬法命題法解題法,,撬題對點題必刷題,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shù): 22
大小: 13.94(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