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推理道德原則對於道德是否必要-myweb-東吳大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道德推理課程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d97227201/,第八週 道德理論總評:道德原則對於道德是否必要?,一、前 言,道德原則對於道德是否必要?道德原則主義者(moral principlists):Yes道德個別主義者(moral particularists):No今天的課程將告訴你: 1.道德原則主義的主張 2.道德個別主義的主張 3.這兩個學派對於德性(美德)的看

2、法,一、前 言,什麼是「道德原則」?所有道德原則具有以下共通點: 1.它們都提供了行為是非對錯的判準。 2.它們都提供了行為依據或指南。 3.它們都具有普遍性(universality)?!傅赖略瓌t對於道德是否必要?」要問的是:行為是非對錯的判準與行為指南是否必須由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原則來提供?,二、道德原則主義,(一)基本主張:行為是非對錯的判準與道德行為的指南是由普遍的道德原則所提供。在西方倫理學的傳統中,道德原

3、則主義一直是主流的看法。(二)效益主義和義務論屬於道德原則主義: 1.效益主義:普遍的道德原則是效益原則。 2.義務論:行為的是非對錯除了取決於行為結果,也要視其是否符合日常道德原則。,二、道德原則主義,三種不同的義務論主張:絕對義務論(absolute deontology):例如康德的道德理論。其主張某些日常道德原則(例如,不可說謊)是絕對的,不容許任何例外。溫和義務論(moderate deontology):日常

4、道德原則不是絕對的,如果違背道德原則可以帶來「極大效益」,仍是可允許的。多元義務論(pluralist deontology):例如W. D. Ross的道德理論。主張行為的是非對錯不是由單一道德原則決定,而是由許多原則的互動決定。,三、道德個別主義,(一)基本主張:行為的是非對錯不是由普遍的原則所提供,而是由個別情境中的「道德相關因素」所決定。以殺人行為是否符合道德為例。道德原則主義者的回應:殺人行為的是非對錯是由以下更精緻化

5、的原則所決定: 「殺人是錯的,除非在自我防衛(wèi)的情況下」。道德個別主義仍堅持:個別性(相較於普遍性)具有規(guī)範上的優(yōu)先性。,三、道德個別主義,道德個別主義與道德原則主義的主要差異:道德原則主義採取「由上而下的觀點」(top-down approach),認為普遍的道德原則決定了行為的是非對錯。道德個別主義則採取「由下而上的觀點」(bottom-up approach),認為行為的是非對錯是由個別情境中的道德相關因素所決定。,三、道德

6、個別主義,(二)對道德原則主義的批判: 1.所有道德原則都有例外:規(guī)範倫理學者對於怎麼樣的原則才是道德上正確的原則,至今仍爭辯不休?;镜膯栴}在於,幾乎所有道德原則都會遇上例外的狀況。對這個現象的一個合理解釋是:其實根本沒有所謂的正確道德原則。雖然我們無法排除有其它合理解釋的可能性,但至少這個解釋也不應忽視。,三、道德個別主義,2.忽略行為的「情境敏感性」(context-sensitivity):意即行為的是非對錯會因情境不同而

7、改變。道德個別主義不但反對絕對義務論,也反對溫和義務論。因為當溫和義務論者為什麼是「夠大」的效益訂立標準後,也很難保證其原則不會遇到例外。道德個別主義也反對多元義務論,主張任何初確原則(pro tanto principle)的道德重要性不能普遍適用所有相關案例。,小組討論,今天的課程裡談到,道德原則主義主張行為的是非對錯由普遍的道德原則決定,道德個別主義則主張是由個別情境中的道德相關因素所決定。請問:你們能否想出一個具普遍性的

8、道德原則? 1. 如果能,這樣的普遍原則是什麼?請以「捐贈器官,遺愛人間」為例,說明它如何能適用於所有情境。 2.如果不能,那麼請以「愛滋感染者器捐事件」這個例子來說明,這個案例的個別情境中有哪些道德相關因素可用以決定器捐行為的對錯?,四、二種學說的德性觀,對於「怎麼樣的人才算是一個有德者?」 「有德者是否需要道德原則?」 道德原則主義與道德個別主義有不同的看法。,四、二種學說的德性觀,(一)道德原則主義對德性(美德)的看法: 1

9、.絕對原則模型:主張有德者是堅守絕對原則的人。德性的要求可化約成絕對原則的要求。聖多瑪斯(St. Thomas)是這種模型的支持者。 2.初確原則模型:主張有德者是遵守初確原則的人。當不同初確原則發(fā)生衝突時,他知道如何衡量它們的道德份量。 W. D. Ross學派的支持者通常支持這種模型。在初確原則模型中,德性不只是遵守原則,它還在原則衝突時扮演仲裁的角色。,四、二種學說的德性觀,3.表面原則模型:一個有德者就是採用表面道德原則的人

10、。他將原則視為是方便道德判斷的經驗法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遵守這些原則。John McDowell被歸為這種模型的支持者。在表面原則模型中,道德原則不具有內在價值, 最多僅具工具價值。德性的功用在於察覺什麼時候應當違反表面原則,以實踐道德上正確的行為。,四、二種學說的德性觀,(二)道德個別主義對德性(美德)的看法:個別主義模型:有德者是能夠直接知覺到道德上正確的事的人。 Jonathan Dancy與Martha Nussbaum可

11、說是這種模型的支持者。在個別主義模型中,不論是絕對原則、初確原則或表面原則沒有太大功用,且有可能妨礙有德者的道德判斷,故應完全擱置一旁,無須理會。在此模型中,德性是一種能在複雜道德情境中直視道德真實的能力,故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應是原則的教導,而是道德視野(moral vision)的培養(yǎng)。,參考書籍,祖旭華,〈道德原則對於道德是否必要?〉,《道德推理》,東吳大學哲學系 彙編,2013。Kagan, Shelly. (1998).

12、Normative Ethic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期中考試說明,成績比重:期中考成績佔學期成績25% ??荚嚪绞剑嚎荚嚂r將從五題研討習題中抽選兩題,不可選題,也不可以攜帶任何資料。請同學們務必事先做準備,切勿猜題。考試時間:90分鐘請至課程網站下載上課投影片: http://homepage.ntu.edu.tw/~d97227201/ 在首頁下方「最新消息」處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