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高校優(yōu)秀男子標槍運動員最后用力階段的生物力學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采用高速攝像機、遙測肌電儀和三維測力臺三機同步測試法(目前尚未見到對此項目的文獻報道),對2名相同級別男子標槍運動員從交叉步結束到最后出手時刻運用專門分析軟件并結合人體解剖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物力學等學科知識分別對其數(shù)據(jù)進行了運動學、表面肌電及動力學的解析處理。對比發(fā)現(xiàn)他們在最后用力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對其進行技術診斷,為以后訓練成績的提高做理論上的支撐,同時對部分教學理論加以完善。
   研究結果如下:(一)運動學方

2、面:1.通過對緩沖階段的分析來看,周**在緩沖階段所用時間比藺**長,對緩沖技術的掌握上仍需多加練習,在充分掌握緩沖技術的前提下要主動積極發(fā)力減少緩沖時間,方能更好地提高運動成績。藺**的緩沖時間雖比周**短,但對緩沖階段的有效利用上應多做相關訓練,如在緩沖階段中的主動發(fā)力與更好的超越器械等;2.標槍運動員在蹬伸、支撐階段時后腳的蹬伸要充分,前腳的支撐要盡量大,這樣可使其髖角打開更加充分,為下一步最大“滿弓”的形成做準備,有利于最后出手

3、時更好的獲得初始階段形成的預加速度;3.在擲標槍交叉步結束到最后出手過程中人體左側各關節(jié)的速度區(qū)間由大到小,右側各關節(jié)則由小變大。說明在擲標槍最后用力階段從交叉步結束,人體左側各關節(jié)從最初助跑到最大值后由主動發(fā)力變?yōu)橹鲃泳彌_,從而為右側各關節(jié)在超越器械即最大“滿弓”做必要的速度儲備。左側各關節(jié)動量的逐漸減少,將由右側各關節(jié)動量的逐漸增加形式表現(xiàn)。運動員上肢的速度來自下肢主動發(fā)力后的作用力,動量由下肢依次向上傳遞,在最后出手時速度疊加至最

4、大值;(二)肌肉力學方面:1.隨著右側下肢腓腸肌中段的肌電值逐漸減小,從左側腹外斜肌首次出現(xiàn)肌電信號開始,肌肉表面肌電依次向上激活,說明此時上肢的力量來自腰部腹肌主動發(fā)力;2.在周**蹬伸、支撐階段右側腓腸肌經(jīng)歷從緩沖階段失活到再次被激活再到支撐形成后失活的過程,依次由股四頭肌完成緩沖后力量也逐漸減弱;3.從整段過程中表面肌肉積分肌電值直觀圖可看出,第2通道右側三角肌中部與第8通道右側股四頭肌的貢獻率皆為19%,這也是在標槍運動中上肢肌

5、群跟下肢肌群中主要發(fā)力肌,在今后訓練中不儀要繼續(xù)加強這兩部分肌肉練習,還要注意對整體參與肌群的訓練,共同提高;(三)動力學方面:1.在最后用力階段右腳動力學分析中由周**的曲線圖分析可知,無論在前后方向還是垂直方向受力,其第三階段用力較為充分,利于出手發(fā)揮,成績較理想。藺**則在最后用力第一階段緩沖用力較大以至于在第二次激活發(fā)力時波峰小于第一次,因而從整體上抵消部分動量,所以藺**在緩沖階段時要注意動作的連續(xù)及力量與速度的有效轉換,其動

6、作技術需要進一步改進、提高;2.最后用力階段左腳動力學分析中,周**左腳前后方向用力比藺**的稍大,周**為1978.05N,藺**為1805.74N。更明顯的是周**的發(fā)力時間要短于藺**,周**達到峰值的時間是0.50S而藺**則用了0.46S,說明藺**左腳支撐用力較為被動,周**則顯得較為積極;3.在整個最后用力階段對周**左右腳受力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周**在前后方向受力中左腳的峰值為1978.05N比右腳的1132.87N大很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