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術前化療對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近期療效及超微結構改變的研究
目的:從超微結構觀察不同術前靜脈化療方案對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化療前后細胞器的改變,評估兩種方案術前治療的療效。
方法:行術前化療的局部進展期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共76例,按ECF方案及TP方案進行分組,行術前化療:行ECF方案化療者,方案為:“表柔
2、比星:50mg/m2,靜脈滴注,第1天;順鉑:60mg/m2,靜脈滴注,第1天;氟尿嘧啶500mg/m2,靜脈滴注24h,第1-5天”。行TP方案化療者,方案為:“紫杉醇:90mg/m2,靜脈滴注,第1天;順鉑:50mg/m2;靜脈滴注,第1天”。光鏡下觀察化療后病理學緩解情況,以日本腫瘤消退分級標準評估近期療效;電鏡下觀察腫瘤細胞超微結構的改變,統(tǒng)計細胞器損傷評分評估近期療效。
結果:①光鏡下觀察:共15例患者可見病理學緩解
3、,總有效率為:19.7%,其中Grade1級12例,占15.8%,Grade2級3例,占3.9%;其中ECF方案化療組中可見8例,Grade1級7例,占9.2%,Grade2級1例,占1.3%; TP方案化療組中可見7例,Grade1級5例,占6.6%,Grade2級2例,占2.6%;兩組均未見Grade3級;TP組病理學緩解總有效率高于ECF化療組,但兩組間未見統(tǒng)計學差異(x2=0.028,P>0.05)。②電鏡下觀察:術前化療后可見
4、細胞器結構改變,主要為:細胞膜結構破壞、線粒體腫脹、微絨毛減少,染色質減少或消失、核漿比例變小等。ECF方案在核漿比例變?。▁2=4.278,P<0.05)方面較TP方案損傷嚴重;TP方案在細胞膜完整性(x2=4.588,P<0.05)、染色質減少或消失(x2=4.726,P<0.05)、線粒體腫脹(x2=4.163,P<0.05)方面較ECF方案損傷嚴重。③電鏡下觀察,共35例可見明顯細胞器損傷,總有效率為:46.1%,其中ECF方案
5、組中可見15例,占35.7%; TP方案組中可見20例,占58.8%,組間比較TP方案細胞器損傷程度高于ECF方案,可見統(tǒng)計學差異(x2=4.039,P<0.05),但兩組間重度細胞器損傷未見明顯差異(x2=0.086,P>0.05)。④對腫瘤消退分級與細胞器損傷評分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示:病理學緩解程度與細胞器損傷評分具有正相關性(rs=0.533,P<0.01)。⑤化療毒副反應以Ⅰ~Ⅱ級為主,未見Ⅲ~Ⅳ級不良反應,患者可耐受
6、。
結論:(1)從超微結構下觀察,部分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化療后可見明顯細胞器損傷,提示電鏡下觀察可作為評估新輔助化療近期療效的一種手段。(2)從超微結構下觀察:兩方案在腫瘤細胞器損傷上存在差異,考慮與不同化療藥物作用靶點不同相關。(3)從超微結構上觀察,TP化療方案對腫瘤細胞器的損傷強于ECF化療方案,提示TP方案的近期療效可能強于ECF方案,但是這種損傷評分的差異能否帶來生存獲益,有待術后進一步的隨訪證實
7、。(4)光鏡下觀察有15例患者可見病理學緩解,電鏡下觀察共35例患者評估細胞器明顯損傷,病理學緩解的15例患者電鏡下觀察均可見明顯細胞器損傷,而電鏡下觀察細胞器明顯損傷的20例患者,光鏡下未見病理學緩解,提示電鏡下觀察評估化療后改變更加敏感。(5)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消退分級與細胞器損傷評分之間具有相關性。(6)無論ECF方案化療或者是TP方案行一周期術前化療,均未見病理學完全緩解病例,且超微結構下仍可見分裂期腫瘤細胞,新輔助治療的最佳模式有待
8、進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對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近期療效及超微結構改變的研究
目的:從超微結構觀察術前放療對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細胞器的改變,評估術前放療在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治療中的療效,探討術前放療對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細胞的損傷機制。
方法:納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間收集江蘇省中醫(yī)院收治的經(jīng)術前病理明確為胃食管結合部
9、腺癌患者共9例。影像學評估無法實現(xiàn)手術切除,行術前放療治療,治療后依據(jù)RECIST實體瘤評估標準,評估術前放療療效,對獲得手術機會患者,取癌組織電鏡下觀察超微結構變化。
結果:①術前放療后,依據(jù)RECIST實體瘤評估標準,評估7例患者腫瘤消退,均為部分緩解,有效率為77.8%。②其中4例患者實現(xiàn)手術切除機會,3例實現(xiàn)R0切除,R0切除率為33.3%。③超微結構下觀察,術前放療對比單純化療導致的細胞器損傷更加明顯,可見細胞核結構
10、明顯破壞。④超微結構下觀察放療靶區(qū)內陽性淋巴結可見細胞器結構壞死、裂解、甚至無法辨識。⑤放療期間主要的毒副反應主要有放射性皮炎、骨髓抑制、消化道毒性,患者可耐受。
結論:(1)術前放療對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安全可行,能使部分不能切除的腫瘤患者變?yōu)榭汕谐?2)超微結構下觀察,術前放療后可見腫瘤細胞超微結構變化,有作為評估新輔助放療敏感性的潛力。(3)超微結構下觀察提示術前放療較化療對腫瘤細胞可能具有更大的殺傷
11、作用。
第三部分 SATB1蛋白在S 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中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目的:經(jīng)免疫組化染色,測定SATB1蛋白在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組織中的表達。評估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組織中SATB1蛋白表達、生物學行為及其與化療、放療相關性的初步研究。
方法:經(jīng)免疫組化染色,對80例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行SATB1蛋白檢測,并將檢測結果與
12、患者病理特征進行單因素分析,將行術前化療的76例患者SATB1蛋白表達與腫瘤消退分級、細胞器損傷評分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觀察行術前放療4例患者放療前、后SATB1蛋白改變。
結果: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組織中SATB1的陽性表達共30例,陽性表達率為37.5%,其中弱陽性表達23例,強陽性表達7例;而正常胃黏膜組織中SATB1陽性表達18例,陽性表達率為22.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286
13、,P<0.05)。淋巴結轉移(x2=5.150,P<0.05)及腫瘤侵潤深度(x2=4.364,P<0.05)是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的獨立影響因素。檢測化療后的76例患者SATB1蛋白陽性表達28例,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示:SATB1蛋白表達與腫瘤消退分級未見有直線相關關系(rs=0.080,P>0.05),SATB1蛋白表達與細胞器損傷評分未見有直線相關關系(rs=-0.012,P>0.05)。觀察發(fā)現(xiàn)部分SiewertⅡ、Ⅲ型胃
14、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放療后SATB1蛋白表達較放療前有增高趨勢。
結論:(1)SATB1蛋白在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中表達強于正常黏膜組織。(2)SATB1蛋白陽性表達與腫瘤侵潤程度、淋巴結轉移成正相關性,可作為評估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腫瘤進展的一種指標。(3)SATB1蛋白表達與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術前化療近期療效未見相關性。(4)放療后癌組織SATB1蛋白表達較放療前有增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SiewertⅡ、Ⅲ型局部進展期食管-胃結合部腺癌術前同期放化療療效及安全性分析.pdf
- 術前腸內營養(yǎng)對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新輔助放化療患者術后近期營養(yǎng)狀況影響的臨床研究.pdf
- 體表超聲對食管胃結合部腺癌術前評估的應用價值.pdf
- 改良空腸間置術對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胃腸道功能的影響.pdf
- 食管胃結合部腺癌的新輔助化療近期療效觀察.pdf
- 全胃切除術在進展期Siewert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近期預后的評價.pdf
- Ⅱ、Ⅲ型食管胃結合部腺癌術后食管反流特點的觀察.pdf
- 局部進展期食管胃結合部腺癌術前同期放化療骨髓受照劑量參數(shù)與血液學毒性的關系.pdf
- Ⅱ、Ⅲ型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手術切口和上切緣的臨床研究.pdf
- 食管胃結合部腺癌臨床靶體積范圍探討.pdf
- 食管胃結合部腺癌的診治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pdf
- 食管胃結合部腺癌臨床病理特征與預后因素分析.pdf
- Ⅱ、Ⅲ型胃食管結合部腺癌腹腔淋巴結轉移與病理特征分析.pdf
- 食管-胃結合部癌的基因表達譜研究.pdf
- 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及回顧性分析.pdf
- 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手術治療不同手術入路的臨床分析.pdf
- Ⅱ、Ⅲ型食管胃結合部腺癌外科治療手術入路及切緣安全距離的臨床研究.pdf
- 食管胃結合部癌的多因素預后分析.pdf
- SiewertII、III型食管胃結合部腺癌兩種外科手術入路治療效果的研究.pdf
- 腫瘤浸潤中性粒細胞在胃食管結合部腺癌中的預后作用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