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介紹ISSR分子標記的原理特點及其在遺傳學研究中的應用。 第二章:用ISSR分子標記探討了中國大陸黑斑側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a)的遺傳多樣性及其種群遺傳結構。我們在25條ISSR引物中篩選了10條擴增穩(wěn)定、條帶清晰、多態(tài)性高的引物。一共獲得127條清晰條帶,其中103條具有多態(tài)性,多態(tài)帶百分率(PPB)達81.10%。在種群水平上,平均期望雜合度(He)、Shannon指數(I)和多態(tài)帶百
2、分率分別為0.1518、0.2233和38.67%;在物種水平上,平均期望雜合度(He)、Shannon指數(I)和多態(tài)帶百分率(PPB)分別為0.2664、0.4000和81.10%。從分析結果中我們發(fā)現中部和東部地區(qū)的種群內條帶多態(tài)性比較高,而南北兩端以及西南邊緣地區(qū)的種群的條帶多態(tài)性一般比較低。 在UPMGA系統(tǒng)發(fā)生樹上我們發(fā)現系統(tǒng)樹由兩大分支組成,即由大陸支系(A)和東北支系(B)組成。并且,在A支系內部又出現了兩個支
3、系,即東部支系A1和西南支系A2。東部支系A1分布在東部平原及北部的廣大地區(qū)而西南支系A2分布在西南的高原地區(qū)。各種群間的遺傳距離(Fst)在0.15181-0.77390之間,平均遺傳距離是0.50086。A、B支系種群間的遺傳距離一般都比較大,幾乎都高出平均遺傳距離;而A、B各支系內部種群間的遺傳距離普遍要比A、B兩支系間的要低,這說明了A、B兩大支系間存在較深的遺傳分化。此外,我們還發(fā)現東遼種群內存在A、B兩個支系的個體,并且檢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5560.黑斑側褶蛙ssr位點分離及種群遺傳結構分析
- 27455.基于aflp標記的鹽膚木種群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
- 紅麻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子標記研究.pdf
- 利用ISSR和EST-SSR標記研究中國茶樹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pdf
- 應用ISSR分子標記對雁鵝遺傳多樣性的研究.pdf
- 運用ISSR分子標記對腐食酪螨不同種群遺傳多樣性的研究.pdf
- ISSR標記的早熟禾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用ISSR標記檢測中國大陸絨螯蟹種群遺傳多樣性.pdf
- 果梅ISSR標記與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應用ISSR和RAMP標記研究黑麥屬遺傳多樣性.pdf
- 松江鱸不同種群間的分子標記和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胡桃楸天然種群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的研究.pdf
- 舟山群島四個養(yǎng)殖獐種群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的ISSR分析.pdf
- 浙江地區(qū)虎紋蛙遺傳多樣性與遺傳結構研究.pdf
- ISSR和TRAP分子標記在茶樹遺傳多樣性分析上的應用研究.pdf
- 中國刺槐群體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基于ISSR標記的草地早熟禾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基于SSR標記的短花針茅種群遺傳多樣性與遺傳結構分析.pdf
- RAPD和ISSR標記對果蔗種質遺傳多樣性的研究.pdf
- 基于AFLP和SSR分子標記的中國楊梅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