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脂肪酶是一種既可催化水解反應又可催化合成反應的生物催化劑。因微生物脂肪酶的產量高,便于基因操作,生產無季節(jié)波動等原因,比植物和動物來源的脂肪酶的應用更為廣泛。本研究依靠羅丹明B橄欖油初篩培養(yǎng)基從5份土樣中篩選到16株細菌和16株真菌。通過測定發(fā)酵液酶活和專一性,對菌株進行復篩,并利用SHERLOCK(R)全自動微生物鑒定系統(tǒng)、26~28S rDNA或ITS序列測定等方法進行鑒定。復篩出7株產酶較優(yōu)菌,其中Pseudomonas sp.B
2、1-1、Acinetobacter sp.B1-2、Acinetobacter sp.B5-1、Trichosporon sp.F1-2為sn-1(3)位專一性,Staphylococcus sp.B2-1、Acinetobacter sp.B3-8和Galactomyces candidumF1-1無專一性。所有分離菌中T.sp.F1-2的酶活力最高,因此選為重點研究對象。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顯示其與T.cacaoliposimilis和T.
3、laibachii的進化關系最近。
研究發(fā)現(xiàn),T.sp.F1-2的胞外比酶活高于胞內,所以更有利于純化。通過50%飽和度的硫酸銨沉淀、8000~14000Da透析和DEAE-sepharose FF弱陰離子交換柱層析(pH8.3)的純化步驟,將T.sp F1-2脂肪酶純化了3.96倍,比酶活達到223.13 U/mg,經過SDS-PAGE分析,測得其分子量為32.6kDa。本論文詳細研究了T.sp F1-2脂肪酶的性質。該酶能
4、長期耐受的最高溫度為45℃,短期最適反應溫度為50℃,其最適保藏pH范圍為7.0~9.0,最適反應pH為8.0。該酶具有sn-1(3)位專一性。其對底物的鏈長也具有明顯的選擇性,最優(yōu)的底物是辛酸酯;該酶在Na+、K+、Ca2+、Mg2+和Mn2+等金屬離子中酶活穩(wěn)定性較好,Zn2+是其最強的酶活抑制劑。該酶對各種類型的表面活性劑都很敏感,但對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耐受性稍好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該酶對多種有機溶劑都表現(xiàn)出非常突出的耐受性,乙
5、醚、二氯甲烷、甲苯和正己烷還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其酶活,其對強極性試劑丙三醇、二甲基亞砜和甲醇的高耐受性在脂肪酶中較少見。
深入研究了兩種誘導方式,即外加誘導油和自身合成油脂分別為產酶誘導物。當添加誘導油發(fā)酵時,菌體會轉運誘導油到胞內,形成球狀的脂質體,并且在轉運前先將誘導油乳化成極小的油滴,以便于轉運。低濃度葡萄糖發(fā)酵時,由于第一碳源很快耗盡,轉運在發(fā)酵24h時已經很顯著。高濃度葡萄糖發(fā)酵時,雖然并不缺乏葡萄糖,也會在稍晚于低濃
6、度發(fā)酵一段時間后開始快速轉運油脂,形成大量脂質體,這很可能便是高糖發(fā)酵時產酶仍維持高水平的原因。經過脂肪酸組成分析確認,誘導油發(fā)酵時,胞內脂質體的脂肪酸組成與誘導油一致,確系來自胞外轉運,這與葡萄糖的初始濃度無關。當不添加誘導油發(fā)酵時,該菌仍會通過轉化葡萄糖形成較多的脂質體。由于合成脂類需要脂肪酶參與,且合成后積累在體內又成了自產的誘導油,進一步促進脂肪酶的生成,因此,即使不添加誘導油,該菌也能生產一定量的脂肪酶。該菌自產的脂類主要含五
7、種脂肪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油酸和亞油酸。降低發(fā)酵培養(yǎng)基中的氮源濃度,有利于油脂積累,且會影響脂肪酸的組成,使得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減少。對比兩種誘導途徑,直接添加誘導油發(fā)酵產酶的效率要高于自身產油誘導的效率,且采用前種發(fā)酵時,從種子培養(yǎng)就開始添加誘導油會顯著提高產酶量,而對于后種發(fā)酵,種子培養(yǎng)基中添加油并不會提高胞外產酶。
生產能力偏低是限制T.sp F1-2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的主要原因。于是利用常壓
8、室溫等離子體對野生菌進行了誘變處理,并建立了96孔板培養(yǎng)結合對硝基苯酚棕櫚酸酯法測定酶活力的高通量篩選方法,實現(xiàn)了60個突變菌株的初篩。以酶活力為篩選指標時,突變率和正突變率分別為51.7%和28.3%。8株初篩菌株的搖瓶發(fā)酵結果顯示,A13和A5的產酶提高最顯著,培養(yǎng)96h后分別比野生菌增加2.64倍和1.54倍,且兩個突變菌株的遺傳穩(wěn)定性良好。進一步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突變菌株A13相較野生菌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提前24 h便能達到最高產酶量
9、。
本論文還利用商業(yè)化酶制劑研究了脂肪酶的兩種重要特性,位置專一性和?;w移。脂肪酶的位置專一性在結構酯的合成和油脂改性中具有重要意義。由于水體系和非水體系的差異,傳統(tǒng)的水解判定法得出的專一性與該酶在合成反應中的表現(xiàn)可能并不一致。于是建立了利用月桂酸和山茶油的酸解反應來直接評估酶在無溶劑體系中位置專一性的方法。利用此方法,Lipozyme RM IM、L02、L03和L04被鑒定為sn-1(3)位專一性,L01為弱專一性,No
10、vozym435近似無專一性。通過替換酶的底物,模型反應的可預測性得到驗證。根據(jù)酸解法和水解法結果的對比分析,兩種條件下酶的位置專一性通常是相同的,除了易受到溶劑體系影響的Novozym435。因此,新方法能夠避免水解判定結果在合成反應中應用的局限性。
除了酸解反應模型,還建立了一個酯交換反應模型來研究?;w移的影響因素。模型反應的底物為等摩爾量的三月桂酸甘油酯和1,3-棕櫚酸-2-油酸甘油酯,三種固定化脂肪酶參與了此反應。通
11、過測定甘油三酯的組成和脂肪酸的分布來檢測sn-1(3)位的酯交換和sn-2位的?;w移。固定化于聚丙烯的Rhizopus oryzae脂肪酶表現(xiàn)出非常嚴格的sn-1(3)位專一性,2位發(fā)生的改變非常小。而固定化于二氧化硅的Thermomyces lanuginosus脂肪酶(Lipozyme(R)TL IM)能在24h內完成完全的隨機化。固定化于聚丙烯的T.lanuginosus脂肪酶能催化2位發(fā)生中等程度的改變。因此,T.lanug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酯合成脂肪酶高產菌的選育及其產酶發(fā)酵調控的研究.pdf
- 堿性脂肪酶高產誘變菌株產酶條件優(yōu)化及其堿性脂肪酶的高效分離純化.pdf
- 高產脂肪酶菌株的選育研究.pdf
- 脂肪酶產生菌的細胞融合選育及其產酶條件優(yōu)化.pdf
- 產脂肪酶嗜鹽菌的鑒定、產酶條件及耐鹽機理的初步研究.pdf
- 高產瓊膠酶菌株的選育和產酶的研究.pdf
- 49155.堿性脂肪酶酵母菌的分離鑒定、誘變選育及其產酶條件的研究
- 產脂肪酶細菌的篩選和酶學性質研究.pdf
- 脂肪酶的生物制備以及復合脂肪酶系的篩選.pdf
- 堿性脂肪酶生產菌株的誘變選育、堿性脂肪酶的分離純化與固定化初探.pdf
- 芽孢桿菌bacillussp.產脂肪酶條件的優(yōu)化及酶的純化、酶學特性的研究
- 脂肪酶產生菌的選育及其發(fā)酵條件的研究.pdf
- 低溫脂肪酶產生菌的篩選、鑒定及產酶條件優(yōu)化.pdf
- 天然高產脂肪酶細菌的分離鑒定及脂肪酶基因的分析
- 高產脂肪酶菌株的篩選及酶學性質的研究.pdf
- 耐底物腈水合酶高產菌選育及其產酶條件優(yōu)化.pdf
- 蜜蜂球囊菌ND-2淀粉酶和脂肪酶的純化及酶學性質研究.pdf
- 植酸酶高產菌株的選育及酶的分離純化和性質研究.pdf
- 脂肪酶產生菌的選育及其催化生物柴油的研究.pdf
- 產低溫堿性脂肪酶菌株fusariumsp.n42的選育及其酶學性質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