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蒙古族婦女產后抑郁的社會心理影響因素,為孕產婦身心健康問題進行早期干預提供理論支持,以減少產后抑郁的發(fā)生,以對所篩檢的產后抑郁個體進行臨床心理綜合干預為后續(xù)研究,探索出產后抑郁的發(fā)生、干預和預防與健康促進方面的地域和民族特征與規(guī)律,提供有價值的臨床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依據(jù)。 方法:對2008年3月~2008年12月期間在赤峰市區(qū)三所醫(yī)院于產前一周就診住院的蒙古族孕產婦,使用HAMD-17和一般情況調查問卷進行產前抑郁
2、的篩查,篩查出HAMD-17≥7分的被試,請神經、精神科會診,符合DSM-Ⅳ的診斷標準者作為產前抑郁的孕婦予以排除。HAMD-17結果為陰性者按納入和剔除標準排查后進入本研究。對最終符合要求的1100名孕產婦講解課題研究的意義并簽署參入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于分娩后2~3周內由經過統(tǒng)一培訓的專業(yè)人員進行EPQ及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10)測定,EPDS-10評分≥9分者,安排專門接受《精神疾病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
3、SM-Ⅳ)培訓的精神科醫(yī)生對其進行DSM-Ⅳ臨床定式檢查,做出產后抑郁精神疾病診斷。所篩檢出的88例確診為產后抑郁的產婦中,58例符合研究標準并自愿參加生產和產后全過程跟蹤研究的產婦形成病例研究組,按照病例組的年齡匹配隨機抽取非產后抑郁的62例產婦形成對照組,120例產婦皆簽署知情同意書,就自然狀況、社會狀況、EPQ、婦科及產科狀況等進行產后抑郁社會心理影響因素的對照研究。 結果:產后抑郁組與非產后抑郁組一般狀況比較,年齡、月經
4、初潮年齡、月經周期、文化程度、職業(yè)、懷孕時健康狀況、本次懷孕是否保胎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產后抑郁組與非產后抑郁組的EPQ人格特征四個因子N(神經質)、E(內外傾)和P(精神質)以及L(掩飾性)得分兩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較非產后抑郁組,產后抑郁組呈現(xiàn)高N分、P分和低E分、L分的人格特征;產后抑郁組與非產后抑郁組社會狀況如經濟狀況、居住條件、婆媳關系、夫妻關系等因素兩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與父母的關系、產婦睡眠剝奪、既往抑郁發(fā)作史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影響抑郁與非抑郁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與父母聯(lián)結關系好壞和EPQ的高精神質(P)得分以及低掩飾(L)得分3個變量進入模型。提示孕產婦與父母的聯(lián)結關系越不好(OR=4.336)、有精神病理有關的人格特征(OR=1.226)這兩個因素是影響蒙古族初產婦產后抑郁的重要危險因素;而傾向于不掩飾(OR=0.825)與不隱瞞自己情緒和依賴性的人格特
6、征容易表現(xiàn)出產后抑郁癥狀,但人格特征因素的影響作用較微弱。 結論:(1)對同一地區(qū)序貫入院生產的1100名健康蒙古族孕產婦進行篩檢和鑒別診斷,88例患有產后抑郁,發(fā)病率為8%。(2)孕產婦與父母關系、EPQ的精神質緯度P及掩飾量表L人格等3個因素,是影響蒙古族初產婦抑郁的主要社會心理因素。(3)年輕蒙古族孕產婦的產后抑郁潛藏著精神病理性人格素質因素傾向,尤其要關注孕產前有精神質特征以及不善于掩飾的年輕孕產婦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女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后抑郁及其相關社會心理因素的研究.pdf
- 產后抑郁癥及其產科、社會心理因素探討.pdf
- 479例婦女產后抑郁情況及社會心理影響因素分析研究.pdf
- 社會心理因素與健康
- 心梗后抑郁的社會心理因素和病理生理.pdf
- 社會心理因素與健康第版
- 青少年抑郁發(fā)病社會心理因素及易感基因研究.pdf
- 胎兒臍帶纏繞的社會心理因素分析.pdf
- 初中兒童傷害及其社會心理因素研究.pdf
- 銀屑病社會心理因素調查研究.pdf
- 社會心理因素對中年腦卒中患者發(fā)病的影響.pdf
- 社會心理因素對女性銀屑病的影響.pdf
- 下腰痛與社會心理因素的相關性研究.pdf
- 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社會心理因素研究.pdf
- 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社會心理因素的質性研究.pdf
- KIBRA基因多態(tài)性、社會心理因素及端粒在抑郁癥中的研究.pdf
- 影響高職教育發(fā)展的社會心理因素個案研究.pdf
-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社會心理因素探討.pdf
- 社會心理因素對青春期女性月經影響的研究.pdf
- NET基因、社會心理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與重性抑郁癥的關聯(lián)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