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炎癥性?。↖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種新興的全球性的疾病,其確切發(fā)病機制不明。最近研究顯示,腸道屏障的破壞與UC和CD有關。同時,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腸道菌群涉及腸道炎癥的病理生理過程。細菌鞭毛蛋白(flagellin)是細菌鞭毛的主要組成成分,也是細菌重要毒性成分
2、,現(xiàn)有關鞭毛蛋白與腸道屏障關系的研究較少。
目的:
在Transwell細胞跨膜培養(yǎng)系統(tǒng)中培養(yǎng)T84細胞單層(T84 monolayer)模擬腸上皮屏障,通過對細菌鞭毛蛋白處理前后極化T84細胞單層的跨上皮電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 resistance,TER)及對大分子物質辣根過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流量的檢測,研究細菌鞭毛蛋白對T84細胞單層
3、通透性的影響,進而探討鞭毛蛋白與腸道屏障關系。
方法:
1.本實驗采用T84細胞單層。為了評估T84細胞單層轉運鞭毛蛋白及鞭毛蛋白對T84細胞單層通透性的影響,我們將細菌鞭毛蛋白及HRP加入到細胞跨膜培養(yǎng)系統(tǒng)腸腔側中。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e assay,ELISA)的方法檢測基底側樣本中的鞭毛蛋白、HRP。HRP流量及T84細胞單層TER作為評價T84細胞單層的通透性指標。人肥
4、大細胞系(Human mast cell line,HMC-1)來源于人肥大細胞白血病細胞,激活后具有肥大細胞特性,與T84細胞共培養(yǎng)于細胞跨膜培養(yǎng)系統(tǒng)中。
2.不同濃度細菌鞭毛蛋白加入細胞培養(yǎng)系統(tǒng)腸腔側與T84細胞共同孵育。2小時后測量TER及HRP流量來評價細菌鞭毛蛋白對腸上皮細胞系T84細胞單層的屏障功能的影響。
3.細胞跨膜培養(yǎng)系統(tǒng)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鞭毛蛋白組、HMC-1組、鞭毛蛋白+HMC-1組及酮替芬干
5、預組并給予相應處理。共培養(yǎng)2小時后,測量各組TER及HRP流量。收集正常對照組、HMC-1組、鞭毛蛋白+HMC-1組和酮替芬干預組基底側細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檢測組胺及類胰蛋白酶β2(Mast cell tryptase,MCT),從而評價不同處理組對腸上皮細胞系T84細胞單層的屏障功能的影響。
4.為了觀察T84細胞攝取鞭毛蛋白,細胞培養(yǎng)板中培養(yǎng)T84細胞,把細菌鞭毛蛋白按不同劑量加入到細胞培養(yǎng)系統(tǒng)中,37℃孵育。2小時
6、后收集細胞培養(yǎng)板中T84細胞,用免疫細胞化學的方法檢測胞漿內(nèi)鞭毛蛋白。為了觀察T84細胞單層轉運鞭毛蛋白,將T84細胞培養(yǎng)在細胞跨膜培養(yǎng)系統(tǒng)中,在腸腔側中加入鞭毛蛋白,2h后收集基底側中培養(yǎng)基,用ELISA方法檢測鞭毛蛋白。
5.所有實驗結果經(jīng)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用Shapiro-Wilk檢驗方法進行正態(tài)性分析,Levene檢驗方法進行方差齊性分析,多組數(shù)據(jù)的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
7、e-wayANOVA),對多組數(shù)據(jù)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再進行兩兩比較(LSD-t檢驗)。兩組數(shù)據(jù)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相關性分析用Spearman秩相關。檢驗水準α=0.05,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不同濃度鞭毛蛋白加入跨膜培養(yǎng)系統(tǒng)腸腔側,其相對TER(comparative TER)變化為:當鞭毛蛋白濃度小于8mg/L時,增加腸腔側鞭毛蛋白濃度,不引起上皮細胞跨膜電阻的下降。但當
8、鞭毛蛋白濃度大于8mg/L時,隨著鞭毛蛋白濃度增加,跨膜電阻逐漸下降,與正常對照組及小濃度鞭毛蛋白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536.68,P<0.05)。不同濃度鞭毛蛋白加入跨膜培養(yǎng)系統(tǒng)腸腔側,HRP流量變化如下:當鞭毛蛋白濃度小于8mg/L時,增加腸腔側鞭毛蛋白濃度,不引起HRP流量的增加。但當鞭毛蛋白濃度大于8mg/L時,隨著鞭毛蛋白濃度增加,HRP流量逐漸增加,與正常對照組及小濃度鞭毛蛋白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872
9、.05,P<0.05)。
2.各組處理對腸上皮細胞系T84細胞單層的屏障功能影響結果比較:①正常對照組與HMC-1組TER和HRP流量較處理前無明顯變化,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鞭毛蛋白組comparativeTER值為(59.73±7.00)%較正常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同時鞭毛蛋白組的T84細胞單層HRP流量結果(0.08±0.01)%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⑧鞭毛蛋白+
10、HMC-1組comparative TER值為(39.35±0.81)%,較鞭毛蛋白組降低(P<0.05)。同時鞭毛蛋白+HMC-1組的T84細胞單層HRP流量結果(0.27±0.03)%與鞭毛蛋白組相比有明顯差異(P<0.05)。④酮替芬干預組comparative TER值為(45.25±3.64)%,較鞭毛蛋白+HMC-1組明顯升高(P<0.05)。同時酮替芬干預組的T84細胞單層HRP流量結果(0.19±0.04)%與鞭毛蛋白+
11、HMC-1組相比有明顯差異(P<0.05)。
3.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免疫細胞化學結果:鞭毛蛋白孵育過的T84細胞(鞭毛蛋白組)細胞質被染成棕褐色,而正常生長T84細胞(陰性對照組)細胞質為淡藍色。結果提示:鞭毛蛋白被T84細胞攝取至細胞質中。用ELISA方法檢測基底側鞭毛蛋白結果顯示:鞭毛蛋白組基底側鞭毛蛋白OD值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OD值均值大于1.5倍正常對照組OD值,即在基底側能檢測到鞭
12、毛蛋白。
4.對正常對照組、HMC-1組、鞭毛蛋白+HMC-1組、酮替芬干預組進行組胺及MCT檢測,發(fā)現(xiàn)各組組胺濃度及MCT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后經(jīng)組間兩兩比較,結果提示:無鞭毛蛋白刺激下,HMC-1不分泌或少量分泌組胺和MCT,在鞭毛蛋白刺激下,HMC-1分泌組胺及MCT增加。而酮替芬能抑制肥大細胞組胺及MCT的釋放。
5.HRP流量與組胺濃度、MCT水平的相關性分析結果:組胺濃度與HRP流量之間r=0.86,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IL-17對T84細胞通透性及Gal-9表達的影響.pdf
- 細菌鞭毛蛋白在IBD發(fā)病中的作用機制研究.pdf
- VEGF增加內(nèi)皮細胞對脂蛋白通透性的機制研究.pdf
- 細菌鞭毛蛋白在潰瘍性結腸炎中的致病作用研究.pdf
- 組織蛋白酶L介導Ox-LDL誘導單層HUVECs通透性增加及其機制探討.pdf
- RTEF-1抗血管內(nèi)皮細胞通透性增加的機制研究.pdf
- 過敏反應會引起細胞通透性增加
- MIP-1α增加腸屏障通透性及其機制的研究.pdf
- 內(nèi)皮-單核細胞激活多肽Ⅱ選擇性增加血腫瘤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和機制.pdf
- CREG對人動脈內(nèi)皮細胞單層通透性的影響及調控機制的研究.pdf
- 沙門菌鞭毛蛋白增強T細胞表位肽免疫效果的研究.pdf
- 高遷移率族蛋白1介導內(nèi)皮細胞單層通透性上升的機制研究.pdf
- 鞭毛蛋白在松萎蔫病中的作用機理研究.pdf
- 丁酸鈉抑制缺氧致血管內(nèi)皮細胞通透性增加及其機制研究.pdf
- 腫瘤壞死因子alpha增加腸上皮細胞屏障通透性的機制研究.pdf
- 內(nèi)毒素誘導血管內(nèi)皮細胞通透性增加及微管解聚的機制研究.pdf
- 休克腸淋巴液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pdf
- MIP1-a增加腸屏障通透性的研究.pdf
- 鼠傷寒沙門氏菌鞭毛蛋白刺激小鼠細胞產(chǎn)生的免疫應答及鞭毛蛋白佐劑效應的初步研究.pdf
- 鞭毛蛋白的表達純化和對免疫細胞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