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角科(IlliciaceaeDC.)僅有八角屬(IlliciumLinn.)一個單屬,根據(jù)《中國植物志》記載,我國約有28種,2變種,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南部至東部,21種為我國特有。其中八角茴香(AnisiStellatiFructus)和地楓皮(IlliciiCortex)被收載在《中國藥典》(2010年版)中。八角茴香(I.verumHook.f.)在民間廣泛用作食用調(diào)料,也是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藥物“達菲”的重要成分莽草酸的主
2、要來源。常有因誤用披針葉茴香(I.lanceolatumA.C.Smith)的果實作八角茴香使用而導致中毒的報道。
據(jù)《中藥大辭典》(第2版)和《中華本草》記載,披針葉茴香又名紅毒茴,狹葉茴香,莽草,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下品,其根或根皮入藥,果實有劇毒,有消腫散結、祛風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披針葉茴香分布于我國南方,為我國特有的植物。民間常用其根治療跌打損傷、內(nèi)傷腰痛,效果良好,臨床使用的紅茴香注射液也是經(jīng)其根皮提取
3、制成的,肌內(nèi)注射,用于消腫散瘀。大量采挖其根會導致資源匱乏,因此本課題選擇對披針葉茴香的莖葉進行研究,明確其莖葉和根之間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的異同,為其藥用資源的綜合利用與開發(fā)提供了科學依據(jù)。本課題主要涵蓋以下兩個方面內(nèi)容:
一、化學成分研究
以采自江西省修水縣黃港鎮(zhèn)的披針葉茴香莖葉為研究對象,采用正相硅膠柱,SephadexLH-20,制備TLC,制備HPLC等方法從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這兩個活性部位分離出51
4、個化合物,并應用理化常數(shù)測定和光譜(UV,IR,HR-ESI-MS,1H-NMR,13C-NMR,2D-NMR)分析技術鑒定了40個化合物,其中33個化合物首次從披針葉茴香中分離鑒定出來,新化合物1個。分離鑒定的化合物中3個屬于倍半萜類,22個屬于苯丙素及木脂素類,9個屬于黃酮類以及剩余6個屬于三萜類,甾體類或脂肪酸類等成分。新化合物屬于具有聯(lián)苯醚結構的新木脂素類成分,命名為5,5’-二烯丙基-2,2’,3’-三甲氧基聯(lián)苯醚(5,5'-
5、diallyl-2,2’,3’-trimethoxydiphenylether)。
二、抗炎活性研究
披針葉茴香有消腫散結和祛風止痛的傳統(tǒng)功效,臨床使用的紅茴香注射液也用于消腫散瘀,因此我們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為抗炎模型,首先比較了披針葉茴香莖葉的80%乙醇提取物和水煎液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程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相同劑量條件下,乙醇提取物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的抑制程度更高,接下來比較了從乙醇提取物萃取得到的石
6、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這五個不同部位的抗炎活性,結果表明與其它部位相比,二氯甲烷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有更好的抑制活性,在劑量800mg/kg下對小鼠耳腫脹的抑制率分別為42.32%和45.18%,陽性藥地塞米松抑制率為71.42%。為了找到其活性物質(zhì)基礎,我們進一步評估了化合物ILJ-27,28,29,38,40,41對LPS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NO生成的影響,結果表明化合物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披針葉茴香化學成分研究.pdf
- 粗莖秦艽的化學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pdf
- 植物葎草莖葉化學成分及活性研究.pdf
- 糖槭葉化學成分及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pdf
- 白葉莓根部化學成分和抗炎活性研究.pdf
- 黃芩莖葉化學成分研究.pdf
- 紫薇莖葉的化學成分與生物活性研究.pdf
- 麻葉蕁麻葉化學成分、多糖含量測定及抗炎活性的研究.pdf
- 了哥王的化學成分及鎮(zhèn)痛抗炎活性研究.pdf
- 蔞蒿莖葉化學成分的研究.pdf
- 光葉楮莖皮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pdf
- 忍冬莖葉化學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pdf
- 福壽草化學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pdf
- 黃精根莖化學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pdf
- 桔梗莖葉中皂苷類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pdf
- 瑤藥石柑子的化學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pdf
- 湖北貝母莖葉化學成分的研究.pdf
- 花木藍葉和莖化學成分研究.pdf
- 大果榕莖的化學成分及抗骨質(zhì)疏松活性研究.pdf
- 紅茴香根皮的化學成分及抗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活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