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全麻復合腰叢-坐骨神經阻滯應用于老年患者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臨床觀察.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
   全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的實施對象多為老年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疾病,并常合并腰椎退行性病變及凝血功能障礙。此類患者對麻醉和手術的耐受力降低。選擇適當的麻醉方法來調節(jié)和抑制老年患者圍手術期應激反應的發(fā)生至關重要,同時對于維持患者圍手術期的生理穩(wěn)定性也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椎管內麻醉可以減少術中心肌缺血,術后肺不張,肺部感染,低氧血癥,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fā)病率,理論上常作為老年患者單側下肢手

2、術的首選麻醉方式。椎管內麻醉雖然有上述的優(yōu)勢,但是在老年患者這一特殊群體中應用時它也存在許多問題,如血壓的劇烈波動,硬膜外穿刺的困難,穿刺并發(fā)癥和抗凝引起的出血問題等等。下肢神經阻滯的實施避免了上述問題,尤其是對呼吸和循環(huán)的影響不大,但由于解剖的變異及操作的偏差等因素易出現阻滯效果不全,因此限制了神經阻滯的廣泛應用。目前臨床實際操作中更多地選擇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過程中氣管插管和拔管會引起強烈的刺激,對合并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造成許多不利

3、影響。喉罩作為喉上型通氣裝置,在置入和拔除時對血流動力學影響小。同時下肢神經阻滯對呼吸和循環(huán)的影響不大,被廣泛使用在老年人下肢手術中。本次研究旨在觀察喉罩全麻復合下肢神經阻滯在老年患者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中應用效果。
   研究目的:
   通過比較喉罩全麻復合下肢神經阻滯與單純喉罩全麻對血流動力學、應激反應、鎮(zhèn)痛效果等方面的影響,觀察喉罩全麻復合下肢神經阻滯在老年患者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中應用效果。研究方法:
   擇期行

4、單側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老年患者62例,年齡55~72歲,體重58~86kg,ASAⅠ~Ⅱ級,隨機分為單純喉罩全麻組(L組)和喉罩全麻復合神經刺激器引導下肢神經阻滯組(G組),每組31例。L組行常規(guī)喉罩全身麻醉,G組在神經刺激器引導下實施下肢神經(腰叢-坐骨神經)阻滯后置入喉罩全麻。術中檢測并詳細記錄(每5分鐘記錄一次)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BP)和心率(HR)等指標。于麻醉誘導前基礎值(T0)、手術結束時(T3

5、)、術畢6小時(T5)和術畢24小時(T6)4個時間點采集患者靜脈血,檢測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和皮質醇(Cortisol);記錄手術時間、止血帶時間、術中全身麻醉藥用量;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病人術后6小時(T5)、術后24小時(T6)術后48小時(T7)疼痛程度進行評分。
   研究結果:
   兩組病人的性別、年齡、體重及手術時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組丙泊酚麻醉維持用藥量為369.

6、5±53mg,L組丙泊酚麻醉維持用藥量為485±54mg,G組明顯少于L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BP:T1時點,G組(126±15mmHg)與L組(138±12mmHg)相比,G組動脈壓明顯低于L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R:在手術切皮即刻(T1)、手術30分鐘(T2)時點,G組心率T1(74±5次/分)、T2(74±4次/分)明顯低于L組心率T1(81±6次/分)、T2(80±5次/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