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分枝桿菌所致家兔皮膚液化病理模型研究 研究目的:皮內接種免疫建立BCG、H37Ra和恥垢分枝桿菌感染的新西蘭兔皮膚模型,為肺結核干酪樣壞死和繼而發(fā)生的液化提供研究模型。 材料和方法:將三種菌株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恥垢分枝桿菌(M.smegmatis),H37Ra株配置成5×106CFU、5×104CFU、5×102CFU菌液。對健康新西蘭兔初次免疫分別行皮內注射5
2、×106CFU、5×104CFU、5×102CFU的BCG、H37Ra和恥垢分枝桿菌菌液。6周后在病灶周圍再次以相同劑量行皮內注射進行加強免疫,加強免疫后14天后病變明顯時取材,以石蠟包埋,制作切片并行HE染色于鏡下觀察。 結果:新西蘭兔分別經(jīng)皮內接種BCG、H37Ra和恥垢分枝桿菌后,高劑量組觀察到明顯的炎癥反應和膿腫液化、破潰等病理改變。再次免疫后可觀察到Koch現(xiàn)象。引起病變的嚴重程度依次為BCG強于H37Ra,后者又強于
3、恥垢分枝桿菌。皮膚模型處取材行細菌抗酸染色,結果呈陽性。三組病灶切片的顯微病理改變均可觀察到典型的結核結節(jié)樣病灶。BCG中、低劑量組再次免疫后可誘導產生小結節(jié)樣改變,但不發(fā)生液化潰瘍,H37Ra中劑量組和恥垢分枝桿菌中劑量組及所有低劑量組均沒有觀察到明顯的病理改變。 結論:分枝桿菌引起的皮膚干酪樣壞死和液化與感染細菌劑量密切相關,5X106CFU/ml濃度的分枝桿菌可有效誘導新西蘭兔皮膚病灶發(fā)生液化和壞死,其中BCG引起的病理改
4、變最明顯。 第二部分:人空洞型肺結核病理組織CD4、CD8、CD25和CD68分子表達分析 研究目的: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檢測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病人肺病理組織中CD4+T、CD8+T、CD25+T淋巴細胞和CD68+巨噬細胞的增殖情況及分布特點,探究肺結核發(fā)生發(fā)展的免疫機制。 材料和方法:蘭州市肺科醫(yī)院2005至2006年肺結核病人手術標本中選取的10例石蠟標本。應用免疫組織化學兩步法檢測10例空洞性肺結核干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s的免疫病理機制及免疫干預治療
- 扁平苔蘚臨床病理分析與免疫病理發(fā)病機制初步研究.pdf
- 內分泌、呼吸、免疫病理實驗
- DYSFERLINOPATHY分子免疫病理學研究.pdf
- 1型糖尿病免疫病理機制的探討.pdf
- 慢性腎小球腎炎免疫病理機制的探討.pdf
- 小鼠馬兜鈴酸腎病免疫病理機制的初步探討.pdf
- NF-κB在Graves病免疫病理機制中的意義.pdf
-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免疫病理機制的研究.pdf
- 特發(fā)性炎性肌病的免疫病理機制研究進展.pdf
- Tregs調控瘧疾保護性免疫應答和免疫病理效應機制的研究.pdf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組織免疫病理改變.pdf
- 慢性持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免疫病理機制的研究.pdf
- 特發(fā)性炎癥性肌病的分子免疫病理診斷及分子免疫機制研究.pdf
- 豬瘟DNA疫苗的免疫病理學和分子病理學評價.pdf
- 特發(fā)性炎性肌病的免疫病理學研究.pdf
- 補體介導的免疫病理損傷在重癥肝炎發(fā)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協(xié)同刺激分子介導日本血吸蟲感染小鼠免疫病理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pdf
- 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綜合癥的免疫病理機制研究.pdf
- 異種超急性和急性血管排斥反應免疫病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