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為黃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屬內唯一成員,其基因組是單股正鏈RNA。HCV感染可導致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等,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目前全球約有1.7億HCV感染者,其中我國約有4000萬。聯(lián)合應用干擾素和利巴韋林是目前治療HCV感染的標準方案,但治療費用高,副作用較大,且療效因HCV基因型別的不同而呈現(xiàn)明顯差異。當前HCV疫苗研制尚未取得成功,篩選有效的抗原表位對于HCV疫
2、苗的研發(fā)至關重要。 位于病毒體表面的HCV包膜蛋白2(E2)區(qū)含有中和抗體表位,能誘導產生保護性抗體。高變區(qū)1(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l)位于E2的N端,由27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序列高度變異,HVR1誘生的抗體無論在體外還是在黑猩猩的實驗中均可以阻斷HCV的感染。曾認為HVR1的變異使得抗體缺乏普遍保護性,然而最近的研究結果顯示,一些不同氨基酸序列的HVR1具有明顯的交叉抗原性,誘生的抗體具有交叉反
3、應性。這為基于HVR1或E2蛋白的HCV疫苗的研制帶來了希望。研究表明,用不同于天然HVR1氨基酸序列的合成肽免疫小鼠所誘導的抗體能與不同株HCV的HVR1發(fā)生交叉反應,這類能模擬來源于不同株HVR1抗原性的表位(模擬表位)在HCV疫苗研究中的應用前景值得探討。 一、HVR1融合蛋白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純化及與HCV陽性血清的反應本研究分別從文獻資料中選取了HVR1的12條模擬表位,將其編碼序列與pET32a原核表達載體中的硫氧
4、還蛋白(Trx)基因融合后插入pET32a載體中,構建的12種表達載體經瓊脂糖凝膠電泳、酶切鑒定以及DNA測序證明擴增、拼接序列與預期完全一致。將12種重組表達質粒分別轉化大腸桿菌BL21(DE3),用IPTG誘導目的蛋白表達,菌體經超聲破碎后進行鎳柱純化,得到了12種HVR1融合蛋白。此外,還表達、純化了空載體pET32a表達的硫氧還蛋白。 收集30份HCV抗體陽性血清,10份正常對照血清,ELISA檢測HVRl融合蛋白與血清
5、的反應。各表位蛋白與10份健康人對照血清反應的OD值均低于0.1。各表位蛋白與30份陽性血清中的大部分能發(fā)生反應,反應率分別為46.7% (P1)、43.3%(P2)、66.7%(P3)、56.7%(P4)、70%(P5)、70%(P6)、53.3%(P7)、56.7%(P8)、70%(P9)、60%(PlO)、60%(P11)、53.3%(P12)。這12種表位蛋白聯(lián)合,可與30份血清中的29份發(fā)生陽性反應,反應率升至96.6
6、%。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P5、P6、P7、P9四種表位蛋白也聯(lián)合可達到上述效果。其中P5、P6、P9均能與30份血清中的21份發(fā)生陽性反應,較其他9種表位蛋白為高。 二、HVR1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及小鼠血清中的抗體檢測。 取上述HVRl融合蛋白以及空載體pET32a表達的硫氧還蛋白分別免疫BALB/c小鼠。融合蛋白與福氏完全佐劑乳化,背部皮下多點注射,200 μg/只;2周后,肽與不完全福氏佐劑乳化,以相同劑量免疫,1次/2周
7、,共2次。第8周取小鼠血清進行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檢測。 Western blotting檢測發(fā)現(xiàn),HVR1 融合蛋白免疫的 BALB/c鼠血清均可與相應的表位蛋白發(fā)生反應,表明血清中存在相應的抗表位蛋白的抗體。 由于EIASA檢測證實P5與丙肝陽性血清的強陽性反應率最高,所以我們合成了P5肽,ELISA方法分析P5肽與12種HVR1融合蛋白免疫BALB/c鼠血清的反應。結果:合成P5肽與其他11
8、種HVR1融合蛋白免疫BALB/c鼠血清可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交叉反應。與硫氧還蛋白免疫的鼠血清不發(fā)生反應。 ELISA檢測HVR1融合蛋白免疫的BALB/c鼠血清與HVR1合成肽的反應頻率。12種表位蛋白免疫的鼠血清均能與2條具有較大差異J4和H77株的HCVHVR1表位合成肽發(fā)生反應??蛰d體pET32a表達的硫氧還蛋白免疫BALB/c鼠血清并不與2條HVR1合成肽發(fā)生反應。此結果提示,12種表位蛋白均可誘導出與HCV HVR1表位
9、合成肽具有高交叉頻率的中和抗體。 三、HCV假病毒中和試驗 將H77株pcDNA-HCVE1E2、pCMV-gag-pol、pCMV-GFP轉染HEK293T細胞包裝 HCVpp,將含HCVpp的上清感染人肝癌 Huh7.5細胞,感染52 h后,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GFP熒光。 結果顯示,三種質粒共轉染HEK293T細胞上清感染的Huh7.5細胞有GFP綠色熒光的表達,表明HEK293T細胞上清中存在感染性的HCV
10、假病毒;含假病毒的上清與P5、P6融合蛋白免疫鼠血清共孵育后感染7.5細胞,則GFP熒光明顯減弱,熒光細胞數(shù)量減少。而含假病毒的上清與Trx免疫鼠血清共孵育后感染Hub7.5細胞,GFP熒光不受影響,表明HVR1融合蛋白免疫的鼠血清能中和HCVpp的感染性。 結論:實驗對12條HCV HVR1模擬表位進行研究,得到的表位蛋白能被多數(shù)HCV患者陽性血清特異識別,接種小鼠后能誘導出針對不同株HVR1的交叉反應性抗體,能中和HCV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丙型肝炎病毒(HCV)高交叉中和性表位的研究.pdf
- 高變區(qū)1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誘生交叉中和抗體.pdf
- HCV高變區(qū)1串聯(lián)模擬表位基因免疫引起免疫反應特點的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高變區(qū)1介導HCV感染細胞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酒精對丙型肝炎病毒高變區(qū)準種變化影響的初步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部分非結構區(qū)蛋白B細胞表位的研究.pdf
- 免疫選擇壓力對丙型肝炎病毒高變區(qū)基因變異的影響.pdf
- 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克隆表達及其免疫反應的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高變區(qū)1中存在介導病毒入侵和免疫逃避的三個不同結構域.pdf
- 高變區(qū)1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包膜E2蛋白免疫原性的機制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高變區(qū)1對HCV E2蛋白免疫原性抑制作用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NS3區(qū)T細胞表位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第一高變區(qū)嵌合抗原的純化及其在血液篩查中的應用.pdf
- 重組丙型肝炎病毒結構蛋白抗原表位的表達及免疫原性.pdf
- 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的基因合成與免疫原性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的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轉位表達與肝(癌)細胞凋亡的關系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對腎移植患者排斥反應及生存率影響的研究.pdf
- 庚型肝炎病毒生物學特性及其與丙型肝炎病毒的比較研究.pdf
- 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蛋白的抗原性及免疫應答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