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感染藍矮病植原體細胞病理學及幾種防御酶活性變化.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麥藍矮病(Wheat Blue Drawf)是由條沙葉蟬(Psammotettix st riatus L.)?;詡鞑サ男←溨苍w(Phytoplasma)病害,目前僅在中國發(fā)生報道。該病主要發(fā)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晚熟冬麥區(qū),近年逐步向南部中熟高產(chǎn)麥區(qū)蔓延,是當前西北干旱麥區(qū)間作套種及麥草覆蓋區(qū)的主要病害之一。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抗性小麥品種受小麥藍矮病植原體感染后,在細胞學水平發(fā)生的變化及病程相關酶類活性變化;利用熒光

2、顯微鏡技術觀察小麥及介體內植原體,并比較兩種切片技術的檢測效果及優(yōu)缺點。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通過觀察接種小麥癥狀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小麥藍矮病的潛育期長短因品種抗性而異,感病品種潛育期為12d左右,抗病品種為18d左右。 利用引物secYF/secYR.,對在不同感病時期的不同品種病株體內總DNA進行植原體SecY基因擴增,檢測結果顯示:感病品種小麥6號在接種后15d就可以檢測到植原體特異性條帶,3個抗病品種在接種21d才能檢測到

3、特異性條帶。 DAPI熒光染色結果顯示:無論石蠟切片還是冰凍切片,在病葉韌皮部篩管組織及其薄壁細胞和帶毒蟲唾液腺中均可以觀察到特異性熒光,呈藍白色亮點、短粗亮線及小云片狀亮塊,而健康葉片和無毒蟲切片中觀察不到特異性熒光;同時發(fā)現(xiàn)冰凍切片中發(fā)出的熒光較石蠟切片強,病葉縱切片較橫切片檢測到植原體的幾率更高。這些結果證明冰凍切片結合:DAPI熒光染色技術是一種快速有效的小麥藍矮病的早期診斷和檢測技術。 透射電鏡觀察發(fā)現(xiàn):在小麥

4、病株葉脈韌皮部篩管細胞及薄壁細胞內有大量典型的植原體,多以包含體的形式存在;隨著植原體的侵入,寄主細胞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超微結構病變:葉綠體膨脹畸形,部分葉綠體外膜破裂、基質流失、基粒降解,出現(xiàn)大量的淀粉粒和嗜餓顆粒:部分細胞核降解,核膜破裂、核質流失甚至核仁分散消失;線粒體在數(shù)量上有所增加,部分線粒體嵴出現(xiàn)降解。在健康植株葉片中未發(fā)現(xiàn)以上病變。植原體的侵染使抗病品種的過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LA)三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