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B7-H4(B7x,B7S1)是最近發(fā)現(xiàn)的B7家族新成員,屬一類共抑制分子,具有抑制T細胞活化的功能。本實驗構建B7-H4真核熒光表達載體并轉染小鼠胰島細胞系NIT-1,將B7-H4基因修飾的NIT細胞(命名為B7-H4-NIT)過繼輸入STZ(鏈脲佐菌素)誘導的C57BL/6小鼠I型糖尿病模型,觀察對實驗性I型糖尿病的影響,并探討其作用機制。
目的:
本研究可望進一步闡明I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并為臨床應用胰島細胞移
2、植治療I型糖尿病提供實驗依據(jù)。
方法:
一、小鼠B7-H4及人IgG Fc基因克隆及真核表達質粒pmB7-H4-Ig及pmB7-H4-GFP的構建與鑒定
分別從小鼠脾臟和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提取總RNA,借助RT-PCR技術獲取編碼小鼠B7-H4胞外段(B7-H4ext)和人IgG Fc的cDNA,分別將其克隆入真核表達載體pcDNA3.1,重組為pcDNA3.1-B7-H4ext-IgG Fc。經(jīng)酶切鑒定
3、及測序分析證實,所克隆和構建的小鼠B7-H4ext-IgG Fc cDNA閱讀框及連接部位序列正確,表明已成功構建可溶性B7-H4胞外段與人IgG Fc融合基因(B7-H4Ig)的重組真核表達質粒。
擴增小鼠B7-H4(mB7-H4)cDNA全長,將其克隆入真核表達載體pEGFP-N1,構建表達跨膜型mB7-H4-GFP融合蛋白的真核表達載體pmB7-H4-GFP。
二、轉染細胞
按照Lipofectami
4、neTM2000說明書進行操作:將pmB7-H4-Ig及pmB7-H4-GFP分別轉染COS7細胞和293T細胞;將表達載體pB7-H4-GFP及空載體分別轉染NIT細胞,72小時后加G418篩選。
三、測定B7-H4-GFP融合基因修飾的NIT胰島素分泌水平
采用胰島素刺激釋放實驗檢測轉染pB7-H4-GFP及空載體前后NIT細胞胰島素分泌水平,分析轉染B7-H4-GFP融合基因對NIT分泌胰島素的影響。
5、 四、細胞增殖反應
細胞過繼第1天和第8天上午8點分別取5×106個EGFP-NIT或B7-H4-NIT細胞注入受者小鼠腹腔,第14天收集脾細胞進行單向混合淋巴細胞反應。
方法為:取C57BL/6小鼠脾細胞,加入5μM CFSE,37℃培養(yǎng)10分鐘,加入冷的1640完全培養(yǎng)基終止標記,作為反應細胞。EGFP-NIT或B7-H4-NIT為刺激細胞,作用前37℃下加入30μg/ml絲裂霉素培養(yǎng)2至3小時,以受者小鼠脾細胞
6、為反應細胞,分別取1×106個反應細胞和刺激細胞加樣至96孔培養(yǎng)板進行反應。37℃,5%CO2條件下與刺激細胞培養(yǎng)5天后上流式細胞儀檢測。
五、STZ誘導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采用大劑量一次注射方法:C57BL/6小鼠(20只),雄性,隨機分為模型組(15只)和對照組(5只),禁食、禁水24小時后一次性腹腔注射STZ(180mg/kg),然后恢復正常飲食。尾靜脈采血,動態(tài)監(jiān)測血糖水平,連續(xù)3天血糖超過11.3mmol/L
7、即視為造模成功,隨后在實驗過程中隔天檢測1次血糖。
六、NIT-1細胞移植
洗滌轉染空載體和B7-H4基因的NIT-1細胞(1.5×106),去除培養(yǎng)液中血清和其他成分,懸于0.5m1的PBS中,植入糖尿病模型C57BL/6小鼠腎包膜。每組15只小鼠,移植后每隔1天監(jiān)測1次血糖、體重、生存時間。受者小鼠血糖水平≤8.4mmol/L被視為恢復正常,血糖持續(xù)3天高于11.1mmol/L被視為NIT-1細胞已被排斥。所有樣
8、本均進行復管檢測,同一份樣本兩次結果的變異率小于5%。
七、RT-PCR檢測細胞因子mRNA表達水平
采用Trizol試劑提取受者C57BL/6小鼠脾臟總RNA,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其濃度。每份樣本取2.5μg RNA進行反應,并以GADPH作為對照。GADPH、IL-4,及IFN-γ的引物如下:
GAPDH:5‘-TTCACCACCATGGAGAAGGC-3‘5‘-GGCATGGACTGTGGTC ATGA
9、-3‘
IL-4:5‘-ATGTACCAGGAGCCATATC-3‘5‘-CGAAAAGCCCGAAG-3‘
IFN-γ:5‘-CTCAAGTGGCATAGATGTGGA-3‘5‘-CAGGTGTGATTCAATG ACGCT-3‘
GADPH、IL-4及IFN-γ目的產物分別為237、270和182bp,2%瓊脂糖電泳后紫外線下拍照,經(jīng)掃描后用科達圖象分析處理軟件1D(2.0版)進行分析,結果以樣品DNA
10、與相應GAPDH相對比率表示。
八、ELISA檢測移植鼠脾臟IL-4和IFN-γ水平
收集分別移植PBS、EGFP-NIT和B7-H4-NIT組受體脾細胞培養(yǎng)上清,ELISA檢測IL-4和IFN-γ水平。
九、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內細胞因子和調節(jié)性T細胞
取l×106/ml脾細胞于24孔板中,加入佛波醇酯、離子霉素和莫能霉素,37℃孵育4~5h;用含10g/L牛血清白蛋白(BSA)的 PBS液洗滌2
11、次,加入FITC-CD8和PE-Cy5-CD4,室溫孵育30min,用含10g/L BSA的PBS液洗滌2次;用40g/L多聚甲醛4℃固定30分鐘,洗滌后加入穿孔液,室溫靜置20分鐘,PBS液洗滌2次。加入PE-IFN-γ,室溫染色30h,緩沖液洗滌,流式細胞儀檢測產生IFN-γ的脾細胞。
移植受者小鼠處死后分離脾臟,無菌鋼網(wǎng)(100目)上研磨,制成細胞懸液。常規(guī)裂解紅細胞,磷酸鹽緩沖液(PBS液)洗滌2次。尼龍篩過濾細胞懸液
12、,去除細胞團及未研碎的細胞塊,以 RPMI1640培養(yǎng)液重懸,塑料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2h,除去單核細胞,收集未貼壁細胞并調整細胞濃度為l×106/ml。一部分培養(yǎng)后加入PE標記的抗CD25單抗、APC標記的抗FOXP3單抗及FITC標記的抗CD4單抗,流式細胞儀檢測調節(jié)性T細胞。
十、腎臟的組織化學檢測
細胞移植后14天處死動物,切除腎組織樣本,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并切削至4μm厚,二甲苯脫蠟后進行蘇木素-伊紅染色。
13、r> 十一、其他觀測指標
移植術后第14天每組隨機處死3只受鼠,取移植腎臟進行病理學檢查;無菌分離受鼠脾細胞檢測其IFN-γ表達及調節(jié)性T細胞數(shù)量,其余動物觀察移植細胞存活時間、血糖水平及體重變化。
十二、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均用配對或不配對的標準T檢驗及變異系數(shù)檢驗,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P<0.05代表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一、成功構建pmB7-H4-Ig及pmB7-
14、H4-GFP載體
序列測定證實克隆的mB7-H4全長cDNA閱讀框正確完整,酶切和序列測定證實mB7-H4分別正確插入pcDNA3.1-hFc和pEGFP-N1載體中,兩種表達載體分別轉染。
COS-7細胞和293T細胞后可分別表達可溶性mB7-H4-Fc和跨膜型mB7-H4-GFP。
二、轉染細胞穩(wěn)定表達綠色熒光蛋白及B7-H4
成功篩選出穩(wěn)定表達綠色熒光蛋白及B7-H4的NIT細胞系。熒光顯微
15、鏡檢測發(fā)現(xiàn),兩組細胞均可在細胞膜上表達綠色熒光蛋白;流式細胞儀檢測發(fā)現(xiàn),綠色熒光蛋白的表達率分別為90%和92%。
三、基因修飾的NIT細胞(EGFP-NIT及B7-H4-NIT)均可分泌胰島素
轉染第1天及第3天,放免試劑盒檢測EGFP-NIT細胞及B7-H4-NIT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胰島素濃度,發(fā)現(xiàn)兩組細胞均可分泌胰島素,分泌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
四、B7-H4-NIT細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
16、r> CFSE標記的體外增殖實驗證實,B7-H4-NIT細胞作用組小鼠脾細胞增殖指數(shù)與EGFP-NIT細胞作用組相比明顯降低,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五、B7-H4-NIT受者組脾細胞高表達IL-4、低表達IFN-γ
RT-PCR及ELISA檢測各組細胞的細胞因子表達,與EGFP-NIT組及PBS組相比,B7-H4-NIT受體組脾細胞表達IL-4顯著增高,IFN-γ表達水平明顯降低。
六、B7
17、-H4-NIT細胞受者組分泌IFN-γ的CD4+和CD8+T細胞數(shù)量減少
與EGFP-NIT及PBS組相比,B7-H4-NIT細胞受體組的脾細胞中,表達IFN-γ的CD4+和CD8+T細胞數(shù)量明顯減少,尤以CD8+T細胞更為明顯(p<0.05)。
七、B7-H4-NIT細胞受者組調節(jié)性T細胞數(shù)量增加
流式細胞儀檢測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B7-H4-NIT細胞受體組CD4+CD25+Foxp3+調節(jié)性T細胞數(shù)量
18、明顯增多(p<0.05)。
八、B7-H4-NIT受者組單個核細胞浸潤減少
蘇木素-伊紅染色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B7-H4-NIT細胞受體組單個核細胞浸潤明顯減少,腎包膜處可見NIT細胞成團,而對照組則無。
九、移植B7-H4-NIT細胞對T1D小鼠模型的治療作用
除PBS組外,移植EGFP-NIT及B7-H4-NIT的兩組小鼠,3天后其血糖水平均降低。EGFP-NIT組血糖水平在移植后第3天
19、輕微下降,7天后逐漸上升,且未能恢復至正常血糖水平;B7-H4-NIT組在移植后第3天血糖恢復至正常水平,第12天達到最低,正常血糖水平維持17天后開始上升,20天后又表現(xiàn)為高血糖。另外發(fā)現(xiàn),NIT-EGFP組小鼠體重持續(xù)減輕,B7-H4-NIT組體重于7天后有所回升,且受者存活時間比對照組明顯延長。
結論:
本研究表明,表達B7-H4的胰島細胞植入同種小鼠體內后,能抑制同種反應性T細胞增殖,減輕受者對同種細胞移植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B7-H4基因修飾的胰島細胞對小鼠同種異體胰島移植排斥反應的影響.pdf
- 同種小鼠胰島細胞移植對Ⅰ型糖尿病的治療作用及機制.pdf
- esRAGE基因修飾OECs移植對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治療作用.pdf
- 胰島細胞移植治療大鼠Ⅰ型糖尿病的實驗研究.pdf
- esRAGE基因修飾OECs移植對糖尿病缺血性足部潰瘍的治療研究.pdf
- IPS對I型糖尿病胰島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pdf
- GDF11對2型糖尿病小鼠胰島β細胞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糖尿病小鼠胰島移植的實驗研究.pdf
- I型糖尿病的基因治療研究.pdf
-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糖尿病小鼠胰島功能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pdf
- 臍血干細胞對1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療作用及機制.pdf
- 丹蛭降糖膠囊對2型糖尿病胰島B細胞功能修飾的研究.pdf
- 微囊化小鼠胰島經(jīng)腹腔移植治療小鼠糖尿病的研究.pdf
- 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的實驗研究.pdf
- 胰島移植在大鼠糖尿病腎病中的治療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體內直接人胰島素原基因轉移對糖尿病小鼠的治療作用研究.pdf
- 骨髓來源細胞移植對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的研究.pdf
- 干細胞分化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腎病的實驗研究.pdf
- GDNF基因修飾的嗅鞘細胞對帕金森病的治療作用及其機理.pdf
- sEH基因敲除治療STZ誘導的小鼠糖尿病腎病的作用及其機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