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肝豆狀核變性124例臨床診斷及誤診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通過分析肝豆狀核變性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結果及誤診情況,探討兒童肝豆狀核變性的臨床特征,提高臨床醫(yī)生對本病的診斷水平,減少誤診。
  方法:
  對武漢同濟醫(yī)院2000年1月-2013年12月約14年間確診的124例肝豆狀核變性患兒的臨床特征、實驗室及影像學檢查結果、誤診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1.一般資料
  男66例,女48例,男女比例1.4:1。起病年齡2.0?15

2、.5歲,平均9.6±2.7歲。就診年齡2.4?17.4歲,平均10.1±2.7歲。按就診年齡分段:≤7歲(學齡前期)17例(占13.7%),7-14歲(學齡期)97例(占78.2%),≥14歲(青春期)10例(占8.1%)。
  2.臨床特征
  肝型75例(60.5%),腦型19例(15.3%),混合型20例(16.1%),其他類型10例(8.1%)。肝型起病年齡均值較其他各型偏小,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檢驗)

3、。
  3.家族史
  有7例患兒的父母為近親結婚(5.6%)?;純褐毕祷蛉詢扰韵涤H戚中,有確診為肝豆狀核變性者21例(16.9%),有疑診為肝豆狀核變性者29例(23.4%),其中有6對兄妹/姐弟先后確診,包括2對雙胞胎。
  4.輔助檢查
  1)本組資料中112例行K-F環(huán)檢查,其中92例檢查結果為陽性(82.1%)。各種類型中肝型患者陽性檢出率較低,與其他各型陽性率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xiàn)i

4、sher精確檢驗)?!?歲學齡前期組患兒陽性檢出率較低,與其他兩組陽性率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xiàn)isher精確檢驗)。
  2)本組資料中124例行血銅藍蛋白檢查,其中122例檢查為陽性(≤100U或≤0.2g/L),占98.4%。各型之間以及各年齡段之間陽性率差別均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
  3)本組資料中115例行24h尿銅檢查,其中111例檢查結果為陽性(>100μg),占96.5%。各型之間及各年齡段之間陽性檢

5、出率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
  4)本組資料中共47例行頭顱MRI檢查,其中35例顯示有異常結果(74.5%)。肝型患者MRI異常檢出率低,與其他各型檢出率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xiàn)isher精確檢驗)?!?歲學齡前期組異常檢出率較低,與其他兩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xiàn)isher精確檢驗)。本組中共16例行頭顱CT檢查,2例結果為陽性(12.5%)。其中有2例患兒同時行頭顱MRI及CT檢查,二者結果一致。MRI陽性率

6、明顯高于CT,兩者陽性率差異明顯(p<0.05,F(xiàn)isher精確檢驗)。
  5)本組資料中107例行腹部超聲檢查,其中有97例有異常表現(xiàn)(90.7%),包括肝硬化、肝臟彌漫性改變及肝脾腫大、腹水等。各型之間陽性率差別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歲組患兒陽性檢出率較低,與其他兩組差別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xiàn)isher精確檢驗)。
  6)本組資料中ALT異常率48.0%(59/123),肝型ALT水平較其他各型偏高,差異有

7、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檢驗)。AST異常率84.6%(99/117),腦型AST水平較其他各型偏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檢驗)。本組中82.2%的患兒AST水平高于ALT,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檢驗)。
  5.誤診情況
  本組資料中有44例曾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占35.5%。誤診時間最長3年,平均誤診時間為5.6個月。其中肝型誤診率34.7%(26/75),腦型誤診率0.0%(0/19),混

8、合型誤診率55.0%(11/20),其他類型誤診率70.0%(7/10)?!?歲組誤診率5.9%(1/17),7-14歲組誤診率42.3%(41/97),≥14歲組誤診率20.0%(2/10)。
  結論:
  1.兒童肝豆狀核變性好發(fā)于7-14歲學齡期,男性偏多,臨床癥狀多不典型,不同個體之間臨床表現(xiàn)差異很大,陽性家族史對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2.肝型平均起病年齡最小,肝型患兒的的K-F環(huán)、頭顱MRI、腹部超聲陽

9、性檢出率均低于其他組。隨著年齡的增長,K-F環(huán)、頭顱MRI及腹部超聲的陽性檢出率均增高。90%以上的患兒可通過生化和超聲檢測出肝損害,無論有無肝病表現(xiàn),且80%以上的患兒AST水平高于ALT水平。血銅藍蛋白及24h尿銅檢測本病的敏感性較高,可作為初篩指標。頭顱MRI對本病腦部病變檢出率明顯優(yōu)于CT。
  3.兒童肝豆狀核變性總體誤診率較高,7-14歲學齡期最容易誤診,其中多系統(tǒng)受累的混合型及其他類型的誤診率較高,癥狀較典型的腦型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