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超聲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在對肝局灶性病變的診斷價值早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公認并廣泛應用于臨床[1-3],其獨特的血池顯像特點保證了超聲造影劑只在形成有效管腔的微血管里循環(huán),這就為定量分析微血管分化程度提供一種可能,對研究腫瘤血流動力學及微循環(huán)具有極大價值。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對于腫瘤發(fā)生、發(fā)展、轉移、預后及抗腫瘤治療方面都有較重要的影響[4,5],一
2、直是腫瘤研究的熱點,然而對于腫瘤新生微血管分化程度,即有無形成穩(wěn)定的血管結構,及有無有效血管腔方面的報道卻很少見,特別對于肝癌的研究更少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是評價腫瘤血管生成的金標準[6-8],而微血管面積(microvessel area,MVA)[9-11]近年來也成為評價腫瘤血管生成的新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討超聲造影灌注參數(shù)與肝癌微血管分化程度及微血管面積的關系。
目的:使用
3、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探討超聲造影灌注參數(shù)與HCC微血管分化程度、微血管面積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選擇在中山大學腫瘤醫(yī)院行手術切除并經病理證實的肝細胞癌患者52例,術前行超聲造影檢查。入選病例均未經過放、化療及手術治療,基礎顯像滿意。使用Sonoliver的超聲造影定量分析軟件對52例HCC的超聲造影圖像進行脫機分析,獲得HCC病灶內及周圍肝實質的的灌注曲線及
4、相關參數(shù):峰值強度(Maximum ofintensity,IMAX),上升時間[Rise Time(from10% to90% of IMAX),RT],達峰時間(Time to peak,TTP),平均通過時間(mean Trasit Time corresponding to thecenter of gravity,mTT),上升斜率(Rise Slope,RS),流出時間(Washout Time,WT)。微血管密度(Micr
5、ovessel density,MVD)方法是定量分析腫瘤血管生成最常用的方法。不同血管標記物顯示腫瘤微血管不同類型及不同特點,CD34在分化微血管內皮細胞中表達(CD34+),而CD31在分化及未分化微血管內皮細胞中均表達(CD31+)[12,13],因此定義未分化微血管為CD31陽性表達而CD34陰性表達的微血管(CD31+/CD34-)[14];(SMA+)MVD代表成熟微血管數(shù)[15,16]。用血管內皮免疫染色標記物(CD31、
6、CD34)及周細胞標記物(SMA)對連續(xù)組織切片分別染色。為排除微血管總數(shù)影響的偏倚,用分化及未分化微血管在全部微血管中所占比例來衡量微血管分化程度:即未分化微血管密度比[(CD31+/CD34-)MVD/CD31+MVD]、分化微血管密度比(CD34+MVD/CD31+MVD)及成熟微血管密度比(SMA+MVD/CD31+MVD)。應用Image Pro Plus6圖像分析軟件計算微血管面積(microvessel area,MVA)
7、、微血管平均面積[17]。將所有病灶根據(jù)Edmondson病理分級[18,19]、微血管形態(tài)[20-22]分組,探討超聲造影灌注參數(shù)與微血管分化程度及微血管面積在各組內組間的關系。
結果:
⑴HCC中IMAX與分化微血管密度比呈正相關r=0.343,(Spearman相關檢驗,p<0.05)。與未分化微血管密度比呈負相關r=-0.346,(Spearman相關檢驗,p<0.05)。與CD34染色MVD呈正相關
8、r=0.347,(Spearman相關檢驗,p<0.05)。三組不同病理分級的HCC的WT有顯著差異(Kruskal-Wallis Test,P<0.05),WT分別為33.41±8.31s(Ⅰ級),16.47±3.92s(Ⅱ級),12.17±5.34s(Ⅲ+Ⅳ級),而IMAX、RT、TTP、mTT、RS、QOF的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Kruskal-WallisTest,P>0.05)。三組不同微血管形態(tài)的HCC的IMAX、RT、TT
9、P、mTT、RS、WT、QOF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Kruskal-Wallis Test,P>0.05)。HCC中灌注參數(shù)IMAX、RT、TTP、RS、WT與MVA、微血管平均面積無相關性(Spearman相關,P>0.05)。
⑵根據(jù)Edmondson病理分級[18,19]將HCC分成三組:Ⅰ級11例,Ⅱ級22例,Ⅲ+Ⅳ級19例。CD31、CD34染色的MVD在各病理分級間分別為:Ⅰ級86.32±8.65、59.18±5
10、.22,Ⅱ級65.38±5.48、46.78±2.69,Ⅲ+Ⅳ級57.79±5.36、42.17±4.15,二者在各病理分級問均存在顯著差異(Kruskal-Wallis Test,p<0.05),即隨著病理分級由高到低,MVD逐級減少。成熟微血管數(shù)(SMA+MVD)、未分化微血管密度比[(CD31+/CD34-)MVD/CD31+MVD]、分化微血管密度比(CD34+MVD/CD31+MVD)及成熟微血管密度比(SMA+MVD/CD3
11、1+MVD)在各病理分級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Kruskal-Wallis Test,p>0.05)。但隨著病理分級由高到低,存在未分化微血管密度比減低,分化微血管密度比增加,成熟微血管密度增加的趨勢。根據(jù)微血管形態(tài)[20-22]分成三組:點、線型13例,中間型26例,環(huán)狀型13例;在各微血管形態(tài)分組間,CD31、CD34染色的MVD、成熟微血管數(shù)(SMA+MVD)存在顯著差異(Kruskal-Wallis Test,p<0.05),其中
12、在點、線型分別為76.34±6.10、56.66±4.33、28.62±2.55,中間型70.21±5.07、50.19±2.52、29.16±1.52,環(huán)狀型51.22±6.20、33.85±4.74、19.10±2.36。即MVD在點、線型最多,環(huán)狀型最少,而成熟微血管數(shù)在中間型最多,點、線型又多于環(huán)狀型。未分化微血管密度比[(CD31+/CD34-)MVD/CD31+MVD]、分化微血管密度比(CD34+MVD/CD31+MVD)
13、及成熟微血管密度比(SMA+MVD/CD31+MVD)在各微血管形態(tài)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Kruskal-Wallis Test,p>0.05),但存在一定趨勢:點、線型未分化微血管密度比最小,分化微血管密度比最大,環(huán)狀型反之,成熟微血管密度比在中間型最大,環(huán)狀型最小,點、線形居中。
⑶各病理分級間微血管平均面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Kruskal-Wallis Test,p<0.05),而MVA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隨著病理分
14、級由高到低,微血管平均面積逐級遞增。在各微血管形態(tài)分組間,MVA及微血管平均面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Kruskal-Wallis Test,p<0.05)。MVA、微血管平均面積在點、線型最小,在環(huán)狀型最大。
⑷CD31、CD34染色MVD及成熟微血管數(shù)(SMA+MVD)與微血管平均面積成負相關,r分別是-0.65、-0.44,-0.75,(Spearman相關,p<0.05),與MVA無相關性。未分化微血管數(shù)比[(CD3
15、1+/CD34-)MVD/CD31+MVD]與MVA呈正相關,r=0.29,(Spearman相關,p<0.05);分化微血管數(shù)比(CD34+MVD/CD31+MVD)與MVA呈負相關,r=-0.29,(Spearman相關,p<0.05)。
結論:①超聲造影灌注參數(shù)對于預測HCC微血管分化程度及病理分級有一定意義,但無法預測微血管形態(tài)及微血管面積:IMAX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微血管的分化程度,但無法反映微血管成熟性;IM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肝細胞癌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與其分化程度和微血管密度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的超聲造影表現(xiàn)及參數(shù)與微血管密度的相關性.pdf
- 周圍型肺癌超聲造影定量參數(shù)及其與微血管密度相關性研究.pdf
- 乳腺腫瘤實時灰階超聲造影與病理微血管密度相關性研究.pdf
- 胃癌的超聲造影表現(xiàn)及增強強度與微血管密度的相關性.pdf
- 肝細胞癌超聲造影與病理分級和微血管的相關性研究.pdf
- 卵巢腫瘤的超聲造影表現(xiàn)以及與微血管密度的相關性研究.pdf
- 乳腺腫瘤血流及諧波造影與病理微血管定量相關性研究.pdf
- 結腸惡性腫瘤超聲造影增強模式及其與微血管密度相關性研究.pdf
- 腎癌螺旋CT灌注與微血管生成的相關性研究.pdf
- 乳腺腫瘤CT灌注成像及其與微血管密度相關性研究.pdf
- 肝癌的多普勒超聲與病理微血管密度、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相關性分析.pdf
- 原發(fā)性肝癌超聲造影血供定量與病理微血管密度對比研究.pdf
- 胰腺局灶性病變的超聲造影表現(xiàn)及與微血管密度相關性的研究.pdf
- 頭頸部腫瘤的CT灌注成像及其灌注參數(shù)與微血管密度相關性的研究.pdf
- 卵巢腫瘤超聲血流監(jiān)測與微血管密度及促血管生成素的相關性.pdf
- 超聲造影鑒別宮腔良惡性病變及其與微血管密度相關性的研究.pdf
- 肝占位病變超聲造影定量對比研究及HCC造影定量參數(shù)與病理微血管的關系.pdf
- 乳腺腫瘤三維超聲血管容積指數(shù)與病理微血管密度相關性研究.pdf
- 前列腺癌經直腸超聲造影特征與微血管密度、Gleason評分的相關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