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塊不穩(wěn)定性導致的斑塊破裂、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是引起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易損斑塊的典型特點是:薄的纖維帽,具有大的脂核,伴有膠原含量減少,平滑肌細胞密度降低,巨噬細胞密度及活性增加,活化T細胞浸潤增加;血管外膜可見新生血管及炎癥反應(巨噬細胞、T細胞、肥大細胞增多)。明確易損斑塊的發(fā)生機制對于防止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及臨床意義。因此,關于易
2、損性斑塊的研究是心血管病的研究熱點之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纖維帽的結構與斑塊易損性關系較大。纖維帽的完整性和對破裂的抵抗力主要依賴于細胞外基質(zhì),其中最主要的結構是膠原纖維。纖維帽中膠原的含量主要由膠原合成與降解來調(diào)節(jié)的。斑塊內(nèi)膠原的代謝失調(diào)如膠原合成減少,降解增加均可導致斑塊表面纖維帽變薄,斑塊容易破裂。因此,明確斑塊細胞外基質(zhì)的代謝及調(diào)節(jié)機制對于穩(wěn)定斑塊具有重要意義。許多因素調(diào)節(jié)膠原的合成與降解,任何因素的失調(diào)均可引起膠原代謝的平衡紊亂
3、。膠原合成過程受基因轉錄水平,翻譯水平和翻譯后修飾等調(diào)節(jié),其中翻譯后修飾有重要的作用。脯氨酸4羥化酶(Prolyl-4-hydroxylase,P4H)是重要的修飾酶,P4H酶的亞型P4Hα1是起作用的關鍵酶。P4Hα1在大多數(shù)組織包括平滑肌細胞、內(nèi)皮細胞中表達。關于P4Hα1與斑塊易損性的關系尚未見報道?;|(zhì)金屬蛋白酶中的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14(MMP-14)與心血管疾病的形成有關。MMP-14是一個有效的ECM降解酶,它負責許多種細胞
4、外及細胞膜相關的物質(zhì)的蛋白水解作用,包括膠原和其他ECM蛋白。
炎癥反應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證實炎性細胞分泌大量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細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等可導致內(nèi)皮細胞的活化、平滑肌細胞的增生調(diào)亡及粥樣病變的進展,最終結果是導致纖維帽的膠原成分減少、變薄,易于破裂。IL-6是一個強的炎癥因子,而有關炎性因子IL-6與動脈粥
5、樣硬化斑塊的易損性及斑塊內(nèi)P4Hα1、MMP-14關系的研究未見報道。
目的:
1.觀察IL-6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關系。
2.觀察IL-6與易損斑塊中膠原合成酶P4Hα1及膠原降解酶MMP-14的變化。
方法:
1.易損斑塊動物模型的構建
通過頸動脈套管、限制性應激的方法構建AS易損斑塊動物模型。80只10-12周齡雄性apoE一小鼠分為IL-6
6、刺激組和對照組,每組40只,均給予高脂飲食(含0.25%膽固醇和15%脂肪)。給予實驗動物施行右頸總動脈套管術以誘發(fā)AS病變。頸動脈套管手術4周后,將小鼠放在限制其活動的小籠子中,每次1小時,每天1次,持續(xù)8周。
2.pLVX-AcGFP-N1-IL6重組病毒載體的構建
在平滑肌細胞中提取RNA,逆轉錄成cDNA,然后合成DNA,電泳鑒定并純化,回收目的片段,目的片段與Feasy載體連接,然后擴增、吸收目的片
7、段,使目的片段與病毒載體(GFP)連接,再擴增、提取質(zhì)粒,鑒定后脂質(zhì)體轉染293細胞,最后包裝產(chǎn)毒,-80℃保存。
3.將pLVX-AcGFP-N1-IL6轉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暴露動脈粥樣硬化模型的局部頸動脈,然后將IL-6-HIV滴于局部,孵育20分鐘,將局部縫合。對照組給予局部滴HIV載體。
4.觀察IL-6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指數(shù)、P4Hα1及MMP-14的關系
4.1病理學檢測:對頸
8、動脈斑塊進行H&E染色以觀察斑塊的形態(tài)結構,測量斑塊面積和纖維帽的厚度,計算斑塊的破裂率;對頸動脈斑塊進行油紅0染色以檢測斑塊內(nèi)脂質(zhì)含量;對頸動脈斑塊進行天狼猩紅染色以檢測斑塊內(nèi)膠原含量。并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斑塊內(nèi)巨噬細胞(MOMA-2)、平滑肌肌動蛋白(a-actin)、P4Hα1及MMP-14的蛋白水平。檢測斑塊內(nèi)膠原、脂質(zhì)、巨噬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含量,計算易損指數(shù):易損指數(shù)=(巨噬細胞+脂質(zhì))陽性面積百分比/(平滑肌細胞
9、十膠原)陽性面積百分比。
4.2實時定量RT-PCR檢測:取新鮮頸動脈斑塊組織,提取RNA,實時熒光定量RT-PCR反應檢測P4Hα1和MMP-14 mRNA的表達量。
4.3 Western blot檢測:取新鮮頸動脈斑塊組織,提取蛋白質(zhì),Western blot檢測斑塊內(nèi)P4Hα1和MMP-14蛋白質(zhì)水平。
結果:
1.pLVX-AcGFP-N1-IL6病毒載體的構建:制備載體
10、編碼的攜帶GFP和小鼠IL-6基因的質(zhì)粒載體,轉染HK293細胞,48小時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通過基因重組技術構建pLVX-AcGFP-N1-IL6病毒載體,PCR反應鑒定,證實反應產(chǎn)物正確。
2.pLVX-AcGFP-N1-IL6病毒載體體內(nèi)轉染:pLVX-AcGFP-N1-IL6病毒載體轉染3天后頸動脈AS斑塊內(nèi)GFP的表達量為36.07%;轉染14天后斑塊內(nèi)GFP的表達量減少18.81%。
3.血液生化
11、指標檢測:IL-6組和對照組比較血清IL-6濃度增高(分別為81.37±10.79 pg/ml與60.27±9.54pg/ml,P=0.02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血清TC,TG,HDL-C,LDL-C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4.IL-6對易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
4.1病理學檢測:IL-6組和對照組比較,斑塊面積無顯著性差異(分別為71000±8000 um2和82000±11000um2,P=0.073),
12、IL-6組纖維帽厚度明顯減少(分別為6.73±0.96 um和7.25±1.35um,P=0.029),帽/核比值明顯減少(分別為0.06±0.02和0.09±0.02,P=0.045),膠原含量明顯減少(分別為11.23%±3.57%和16.34%±4.72%,P=0.005),脂質(zhì)含量明顯增加(分別為21.23%±3.56%和12.25%±2.01%,P=0.0011)。 IL-6組有1例斑塊破裂并血栓形成,1例斑塊內(nèi)出血,1例斑塊
13、內(nèi)埋藏的纖維帽,2例纖維帽中斷;對照組有1例斑塊內(nèi)埋藏的纖維帽,1例纖維帽中斷,未見血栓和出血現(xiàn)象。IL-6組和對照組比較,a-SMC-actin明顯減少(分別為5.77%±1.09%和11.97%±1.92%,P=0.017),巨噬細胞明顯增加(分別為15.32%±3.01%和7.67%±2.87%,P=0.004), IL-6明顯增加(分別為12.32%±1.44%和6.89%±0.57%,P=0.021),P4Hα1明顯減少(分別
14、為5.01%±0.46%和9.35%±1.24%,P=0.028),MMP-14明顯增加(分別為9.78%±0.98%和4.29%±0.31%,P=0.019)。與對照組比較,IL-6組易損指數(shù)明顯增加(分別為2.83±1.02和0.81±0.43,P=0.009)。
4.2實時定量RT-PCR檢測
與對照組相比,IL-6組頸動脈斑塊組織中P4Hα1 mRNA的表達量減少69.3%,兩組間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顯著性
15、意義(P=0.03)。與對照組相比,IL-6組頸動脈斑塊組織中MMP-14 mRNA的表達量增加77.2%,兩組間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28)。
4.3免疫印跡(Westenr blot)檢測:與對照組相比,IL-6組頸動脈斑塊組織中P4Hα1蛋白的表達量減少61.9%,兩組間存在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1);與對照組相比,IL-6組頸動脈斑塊組織中MMP-14蛋白的表達量增加56.3%,兩組間存在顯著的
16、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結論:
1.體內(nèi)實驗結果表明,pLVX-AcGFP-N1-IL6顯著增加斑塊內(nèi)巨噬細胞和脂質(zhì)的含量,降低斑塊內(nèi)平滑肌細胞及膠原的表達,從而增加斑塊的易損性。
2.體內(nèi)實驗結果表明,pLVX-AcGFP-N1-IL6能抑制斑塊局部P4Hα1 mRNA的表達和減少P4Hα1蛋白的含量;pLVX-AcGFP-N1-IL6能增強斑塊局部MMP-14 mRNA的表達和增加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研究.pdf
- PD-1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影響及機制研究.pdf
- IL-18、IL-10及IL-18-IL-10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關系.pdf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與RANTES的相關性研究.pdf
- KATP通道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pdf
- 頸動脈超聲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臨床研究.pdf
- APN、TNF-α、IL-6與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關系的研究.pdf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血清評估指標研究.pdf
- 血脂及其比值評價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研究.pdf
- IGF-1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實驗性研究.pdf
- 煙酸、他汀聯(lián)合應用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影響.pdf
- 不同CD4+T細胞亞群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和斑塊破裂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pdf
- 磁共振技術評價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實驗研究——兔腹主動脈粥樣硬化模型上的初步探討.pdf
- 動脈粥樣硬化未干預病變斑塊易損機制的實驗及臨床研究.pdf
- 益氣活血方通過“oxLDL-SRS-巨噬細胞”途徑影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易損性的機制.pdf
- MMP-9、TGF-β1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重構及斑塊易損性之間的關系.pdf
-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逆轉
- 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的實驗研究.pdf
- 解毒活血干預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的綜合研究.pdf
- 寧心痛顆粒干預模型兔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