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應用磁共振的彌散張量成像技術,測定痙攣型腦性癱瘓兒童錐體束系感興趣區(qū)的FA值,根據痙攣型腦性癱瘓兒童的錐體束髓鞘化發(fā)育情況,探討痙攣型腦性癱瘓兒童白質纖維束的發(fā)育與臨床粗大運動功能以及發(fā)育商的相關性。
材料和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安徽省立兒童醫(yī)院康復科收治的腦性癱瘓患兒中,確診為痙攣型腦癱52例作為研究組,按出生胎齡分為足月兒組26例和早產兒組26例。男性42例,女性10例。另外
2、選取同時期正常兒童13例(男性10例,女性3例)作為對照組。對入選的每個患兒完成一般資料的統(tǒng)計建檔,使用我院影像中心的飛利浦Achieva1.5T磁共振掃描儀進行常規(guī)頭顱MRI平掃和彌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檢查,所有數據均經工作站自帶的Service Pack9軟件處理,形成FA圖像,測量不同部位腦白質的部分各向異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本研究選擇的感興趣
3、區(qū)(ROI)的白質纖維束分別是內囊前肢(ICAL)、內囊后肢(ICPL)、內囊膝部(ICG)、胼胝體體部(BCC)、胼胝體膝部(GCC)、胼胝體壓部(SCC)及皮質脊髓束(CST)的白質纖維束。并在 DTI圖像上采用腦白質纖維示蹤彩圖顯示三維錐體束。粗大運動功能(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測評應用由英國Rusell等人編制修訂的GMFM-88量表評估。每項計分輸入GMFM的統(tǒng)計軟件GMAE自動處
4、理分析得出結果,記錄5個功能區(qū)得分的比值和總分比值。發(fā)育商評估最終采用北京兒童醫(yī)院保健所指定的嬰幼兒Gesell發(fā)育量表檢測發(fā)育商(內容包括適應性行為、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個人-社會行為5個能區(qū)),發(fā)育商(DQ)=成熟年齡/實際年齡×100,再將適應性行為、大運動兩個能區(qū)得分合并為運動發(fā)育組,精細動作、語言、個人-社會行為三個能區(qū)得分合并為認知發(fā)育組。
結果:
?。?)正常對照組頭顱磁共振平掃(MRI)和DTI檢查
5、的FA圖,彩色FA編碼圖以及彌散張量纖維束成像(DTT)的三維纖維束重建圖均未見異常。其中腦白質各向異性明顯高于灰質,所測定的FA值結果在空間不同部位上胼胝體(CC)部位最高,其次是皮質脊髓束(CST)和內囊后肢(ICPL),內囊前肢(ICAL)和膝部(ICG)最低,即各向異性順次降低。其中在胼胝體部位的各向異性 FA值:壓部(SCC)>體部(BCC)>膝部(GCC);在兩側大腦對稱部位的各向異性FA值左右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6、(2)研究組頭顱MRI平掃有5例未見明顯異常(出現率9.62%),21例報告?zhèn)饶X室旁白質軟化(PVL)(發(fā)生率40%)。各部位測定的FA值高低分布和正常對照組一致,胼胝體(CC)部位最高,內囊部位最低;不同部位的FA值均較正常對照組的對應部位低,其中在正常組和早產兒組中除了內囊膝部(ICG)無相關(P>0.05),其余部位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其中以內囊后肢(ICPL)相關性最明顯(P=0.00);在正常組和足月兒組中同樣除了內囊膝部(ICG
7、)無相關(P>0.05),其余部位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其中以皮質脊髓束(CST)相關性最明顯(P=0.00)。
(3)研究組相同部位的 FA值足月兒高于早產兒,其中在內囊后肢(ICPL)和胼胝體壓部(SCC)部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足月兒和早產兒組內左右對稱部位的FA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研究組不同部位的FA值與GMFM-88結果之間的相關性:各個部位的FA值與GMFM-88值存在正相
8、關性,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皮質脊髓束(CST)相關性明顯(r=0.47,P=0.00)。
?。?)研究組中內囊后肢(ICPL)和皮質脊髓束(CST)的FA值與發(fā)育商(DQ)的運動發(fā)育組存在相關性,其中皮質脊髓束相關性最明顯(r=0.55,P=0.00);研究組中內囊前肢(ICAL)、內囊后肢(ICPL)、胼胝體(CC)和皮質脊髓束(CST)的FA值均與發(fā)育商(DQ)的認知發(fā)育組存在相關性,其在胼胝體(CC)相關性最明顯(r=0
9、.43,P=0.002)據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1)正常對照組兒童的白質纖維束發(fā)育成熟程度胼胝體部位最高,其次是皮質脊髓束和內囊后肢,內囊前肢和膝部最低;其中在胼胝體部位壓部>體部>膝部。兩側大腦半球左右對稱部位的白質發(fā)育基本同步。
(2)痙攣型腦性癱瘓兒童白質纖維束的發(fā)育均較正常兒童的相同部位落后,其中足月兒中在皮質脊髓束最明顯,早產兒在內囊后肢部位最明顯;但總體白質纖維束發(fā)育成熟的順序和正常兒童相同
10、,胼胝體部位成熟度最高。
(3)痙攣型腦性癱瘓足月兒的白質纖維束發(fā)育總體上優(yōu)于早產兒,其中在內囊后肢和胼胝體壓部位最明顯。
(4)痙攣型腦性癱瘓兒童白質纖維束的發(fā)育程度在臨床上與粗大運動功能之間存在正相關性,以皮質脊髓束部位最明顯。錐體束系FA值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運動功能的發(fā)育情況,臨床上可以用皮質脊髓束部位的FA值作為痙攣型腦性癱瘓運動功能評估和康復的一項監(jiān)測指標。
(5)痙攣型腦性癱瘓兒童白質纖維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痙攣型腦性癱瘓兒童MR擴散張量成像研究.pdf
- MR擴散張量成像評價腦室旁白質軟化癥腦性癱瘓患兒認知功能的初步應用.pdf
- 急性頸部外傷的MR擴散張量成像.pdf
- 腦白質疏松的擴散張量成像研究.pdf
- 擴散張量成像及擴散張量纖維束成像技術在腦膠質瘤分級中的應用.pdf
- 慢性腦橋卒中:皮質脊髓束擴散張量成像反映運動功能預后.pdf
- 腦運動傳導區(qū)膠質瘤對肌力影響的擴散張量成像評價.pdf
- 基于MR擴散張量成像的圖像配準算法研究.pdf
- MR擴散張量成像在多節(jié)段頸髓型頸椎病中的應用研究.pdf
- MR擴散張量成像在特發(fā)性炎性肌病論斷中的初步應用.pdf
- MR擴散張量成像在脊柱轉移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pdf
- 痙攣性腦性癱瘓患兒的肉毒毒素治療
- 擴散張量成像及擴散張量纖維束成像在腦腫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pdf
- MR擴散張量成像在前列腺中的應用研究.pdf
- 腦性癱瘓痙攣型四肢癱的運動治療
- 基于擴散張量成像的擴散張量估算及相關技術研究.pdf
-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腦白質擴散張量成像研究——基于TBSS的研究.pdf
- 擴散張量成像數據處理及腦白質纖維跟蹤技術.pdf
- 擴散張量成像在脊髓損傷中的應用
- 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人群腦白質彌散張量成像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