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因序列多態(tài)性對易感基因的功能作用及其對病毒抵抗RNAi的影響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進展,基因序列多態(tài)性在復雜性狀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藥物敏感性的個體差異、病毒的生存與耐受等方面具有廣闊前景。本課題通過研究人基因5'UTR啟動子區(qū)SNP多態(tài)性位點對基因轉錄影響、3'UTR區(qū)插入/缺失多態(tài)性位點對基因表達的影響以及RNA病毒基因組序列的變異對RNAi抑制轉錄作用的影響這三個角度,驗證了基因序列多態(tài)性對不同層面基因表達調控的功能作用,從而為復雜性
2、狀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以及病毒對基因治療產生耐受機制做出有益的探索。 第一部分:位于人基因5'UTR區(qū)SNP對TNF-α基因表達的影響研究 目的:腫瘤壞死因子-alpha(TNF-α)作為促炎細胞因子參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致病過程,最近的研究發(fā)現TNF-α基因上游啟動予區(qū)-857T等位基因與自發(fā)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成人重癥腹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癥、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多種疾病相關。而且,本教研室前期對漢族人群強直性脊柱炎與T
3、NF-α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及單倍型的關聯分析表明,在TNF-α啟動子區(qū)-857C→T是TNF-α獨立于HLA-B27而與強直性脊柱炎相關的最有可能的SNP位點。以上的多種報道,很可能是由于TNF-α的-857SNP參與了TNF-α的表達過程,從而使其與多種疾病相關。本課題旨在檢測次等位基因-857T,與主等位基因-857C相比,是否對人TNF-α表達產生影響。 研究方法:在RAW264.7與HeLa細胞中,運用報告基因方法檢測其對轉
4、錄的影響;運用實時定量反轉錄聚合酶鏈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法,分別從mRNA和蛋白水平,對健康對照個體(基因型為-857C/C)與強直性脊柱炎病人(基因型為-857C/T)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TNF-α表達水平進行了比較。 結果:報告基因檢測結果表明,與主等位基因-857C比較,次等位基因-857T對TNF-α啟動子具有更強的轉錄激活作用:在基因型為-857C/C的健康人以及-857C/T的強直性脊柱炎病人PBMCs之間,TNF-α在m
5、RNA和蛋白水平未發(fā)現明顯差異。 結論:研究表明TNF-α啟動子-857T次等位基因可能直接對TNF-α具有調控作用,且可能以組織特異性方式進行;在解釋TNF-α與AS相關時,除TNF-α啟動子-857SNP之外,也可能存在其它確切影響TNF-α表達的因素。 第二部分:位于人基因3'UTR區(qū)ins/del插入缺失多態(tài)性對IGF-2R基因表達的影響研究 目的:microRNAs(miRNAs)主要通過轉錄后翻譯水平
6、的抑制作用調控人內源性基因的表達并參與重要的生理、病理過程,最新研究表明位于靶基因3'非翻譯區(qū)(3'UTR)的DNA序列多態(tài)性(DSPs)可能參與這些過程。Villuendas et al.等研究發(fā)現2型糖尿病與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受體(IGF2R)基因3'UTR的ACAA-插入/缺失多態(tài)性有關,但機制未明。本課題旨在檢測ACAA-插入/缺失多態(tài)性是否存在miRNA介導的多態(tài)性調控模式。 研究方法:本研究中,使用網絡預測工具mic
7、roInspector和miRanda預測能與IGF2R基因的DNA序列多態(tài)性ACAA-插入/缺失位點結合的miRNAs分子;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檢測候選miRNAs對IGF2R的3'UTR作用以及ACAA-插入/缺失變異對此作用的影響:用RT-qPCR及ELISA方法分別檢測HepG2細胞中轉染候選miRNAs后IGF2R的mRNA與蛋白質水平變化。 結果:生物信息學預測表明IGF2R基因的ACAA-插入/缺失位點位于hsa-
8、miR-657和hsa-miR-453的結合位點內;報告基因實驗表明,hsa-miR-657通過多態(tài)性模式調控IGF2R基因的表達,即與ACAA插入相比,ACAA缺失對轉錄活性產生了更高的抑制作用;mRNA與蛋白質水平定量分析表明,hsa-miR-657對IGF2R的mRNA水平無影響,而減少可溶性IGF2R水平。 結論:本實驗證實,ACAA-插入/缺失多態(tài)性,至少可能通過hsa-miR-657介導調控方式,引起IGF2R表達水
9、平的變化。這可能在機制上部分的解釋了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并提示miRNAs或與功能性DNA序列多態(tài)性協同,在2型糖尿病的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第三部分:位于FMBV的VP1基因區(qū)的序列變異位點對siRNAs抑制病毒復制作用的影響研究 目的:自從在植物與脈孢菌中發(fā)現了雙鏈RNA誘導的基因沉默,以及在蠕蟲秀麗隱桿線蟲中對RNA干擾現象的機制做出決定性的闡釋以來,RNA干擾不僅是研究內源性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而且已被作為實
10、驗室強大的抗病毒工具,并對病毒感染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手段。本課題旨在篩選能有效抑制口蹄疫病毒的siRNAs分子并檢測FMDV病毒基因組序列的變異對RNAi效果的影響。 研究方法:本課題運用體外重組報告基因實驗和流式細胞術,以及對攻毒BHK-21細胞進行FMDV含量、上清病毒滴度、細胞病理效應等檢測手段,篩選對FMDV的VP1基因起明顯抑制作用的siRNAs分子;同時,用定點突變重組報告基因方法檢測FMDV基因序列變異對siRNA
11、s抑制作用的影響。 結果:篩選到3個能短暫抑制FMDV的有效siRNAs分子;對FMDV基因組序列分析發(fā)現口蹄疫病毒的VP1基因序列中第410位點變異,且經報告基因實驗證實其可減弱siRNA對VP1基因的抑制作用。 結論:FMDV基因組內siRNA結合區(qū)的變異可導致siRNA抑制效果的減弱;提示對抗病毒的復制應使用新一代識別突變位點的siRNAs分子。 總之,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分別驗證了三種不同形式的基因序列多態(tài)
12、性對基因表達的功能影響,并揭示出其在致病過程及病毒耐受中的機制模型:TNF-α基因啟動子區(qū)順式作用元件內的-857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改變了基因啟動子的轉錄活性而可能參與易感基因TNF-α對強直性脊柱炎的致病作用;IGF2R的3'UTR的插入/缺失多態(tài)性改變了miRNA對IGF2R基因翻譯水平的抑制作用機制而可能參與2型糖尿病的發(fā)?。豢谔阋卟《镜腣P1基因序列中第410位點變異可能減弱siRNA抑制病毒復制的效力,提示新一代識別突變位點的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NA修復功能與HC56基因多態(tài)性對肝癌易感性的影響.pdf
- 候選基因多態(tài)性對HBV感染及其結局的影響.pdf
- 易感基因核苷酸多態(tài)性對中國漢族男性精子發(fā)生障礙的影響.pdf
- TGFβ1基因codon10基因多態(tài)性對肝臟細胞功能的影響.pdf
- 原發(fā)性痛風易感基因KCNQ1基因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對基因表達及單核細胞功能影響的研究.pdf
- MDR1基因及其多態(tài)性對蘭索拉唑吸收作用的影響.pdf
- 慢性高原病遺傳易感基因多態(tài)性及代表性基因功能驗證研究.pdf
- 多個冠心病易感基因的基因多態(tài)性和DNA甲基化研究.pdf
- 狼瘡易感基因PBX1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的篩選分析及其功能研究.pdf
- 應答蛋白基因多態(tài)性對矽肺發(fā)生的修飾作用.pdf
- 基因多態(tài)性對中國肝移植受體預后的影響.pdf
- MBL基因多態(tài)性與肺結核易感相關性研究.pdf
- 孤獨感對抑郁情緒的影響:人格和bdnf基因val66met多態(tài)性的作用
- 孤獨感對抑郁情緒的影響:人格和BDNF基因Val66Met多態(tài)性的作用.pdf
- 1型糖尿病侯選易感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pdf
- ACE2基因多態(tài)性對ACEIs降壓療效的影響及其機制.pdf
- 腦卒中易感基因多態(tài)的交互作用研究.pdf
- CYP2C19基因多態(tài)性對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預后的影響.pdf
- HLA-DM基因多態(tài)性對SLE整體影響的研究.pdf
- 維生素D的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及其血清濃度對骨關節(jié)結核易感性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