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和目的:
1966年Clark[1]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掉入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PFC)中的小鼠存活下來,從而揭開全氟化碳在醫(yī)學領域的應用序幕。全氟化碳是一類碳氫化合物,無色無味,不溶于水和血液。PFC通過其較高的攜O2、CO2的能力及高比重的特性,起到擴張萎陷肺泡、調節(jié)肺通氣/血流比、改善肺氣體交換、抗炎等作用,從而有效減低肺損傷程度。
目前大量動物及臨床實驗均證明PFC對急性肺損傷(ALI)
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等的治療有較可靠的效果,但嫌有PFC對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報道。本實驗通過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LIRI)改良模型,就預防性PFC中的一種C8F18腹腔注射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做初步實驗研究。
方法:
1.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改良模型:取健康清潔大鼠(SD)90只,體重180~250g,隨機分為空白組30只,對照組30只,實驗組30只??瞻捉M(NC組)左前外
3、側胸壁第3~5肋間“T”型切口開胸,不進行肺缺血再灌注處理;對照組及生理鹽水組(NS組)術前48h腹腔注射0.9%NS(15ml/Kg),48h后缺血再灌注處理;實驗組(I/R組)術前48h腹腔注射C8F18(15ml/Kg),48h后缺血再灌注處理。三組實驗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40mg/kg)麻醉成功后,固定,游離大鼠右側股動脈、股靜脈,建立血管通路。經(jīng)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接動物呼吸機,I/R組經(jīng)股靜脈置管處抽取0.5ml血
4、,用質譜儀檢測全血中C8F18濃度。左側第3~5肋間開胸暴露左肺門后用無創(chuàng)血管夾夾閉左側肺門45min,松開無創(chuàng)血管夾恢復左側肺循環(huán)后2h、4h、6h三個時間點分批處死大鼠。
2.再灌注2h、4h、6h三個時間點分別經(jīng)股動脈和股靜脈抽血,取左肺組織觀察肺組織形態(tài)變化并檢測相關指標;便攜式血氣分析儀做動脈血氣分析;天枰稱重肺濕重和干重,計算肺濕干重比;肺組織病理切片(HE染色);放射免疫法測定肺組織內腫瘤壞死因子(TNF-α);
5、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檢測肺組織水通道蛋白(AQP1)、鈉通道蛋白(ENaC)的表達。
結果:
1.肺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NC組2h、4h、6h肺組織外觀紅潤光澤無淤點瘀斑,彈性質地好,無腫脹,三時間點無明顯差異;NS組2h、4h、6h肺表面有少許瘀點,肺彈性質地稍差,局部組織腫脹,以2h時間點表現(xiàn)最明顯;I/R組2h、4h、6h時間點肺組織表面有少許瘀斑、瘀點形成,肺彈性質地可,2h和4h時間點較6h時間點明顯。同NS組比較
6、I/R組各時間點均有明顯好轉。
2.肺干濕重比(W/D):2h時間點NC組W/D為3.68士0.27,NS組W/D為6.23士0.45,NS組W/D高于NC組(P<0.01),與I/R組比較W/D為4.14士0.22,顯著低于NS組(P<0.05)。4h、6h時間點NS組與NC組比較,W/D值均高于NC組。NS組與I/R組比較除4h組有差異外,6h組無差異(P>0.05)。
3.動脈血氣分析:C8F18腹腔注射48h
7、后動脈血氧血氣分析顯示,NC組2h、4h、6h時間點PaO2值分別為98.4±5.2mmHg、94.7±4.4mmHg、96.1±4.9mmHg,NS組2h、4h、6h時間點PaO2值分別為81.2±7.1mmHg、83.4±3.9mmHg、84.8±5.2mmHg,I/R組2h、4h、6h時間點PaO2值分別為102.4±4.2mmHg、96.2±3.3mmHg、92.8±6.2mmHg。PaO2值中NS組與NC組2h、4h、6h時間
8、點比較有下降(P<0.05),NS組與實驗組比較各時間點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NC組與I/R組各時間點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所測PaCO2中NS組與NC組比較各時間點均有升高(P<0.01)。NS組與I/R組比較2h時間點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4h、6h時間點兩組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三組各時間點所測PH值比較均無差異。
4.全血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濃度檢測:NC組2h、4h、6h時間點
9、全血中TNF-α含量分別為0.91±0.10ng/ml、0.98±0.12ng/ml、1.09±0.09ng/ml,NS組2h、4h、6h時間點全血中TNF-α含量分別為4.01±0.25ng/ml、2.85±0.30ng/ml、2.63±0.24ng/ml,I/R組2h、4h、6h時間點全血中TNF-α含量分別為2.24±0.13ng/ml、2.02±0.18ng/ml、1.88±0.20ng/ml。NS組與NC組各時間點比較全血中T
10、NF-α含量均有提高(P<0.05)。I/R組與NS組各時間點比較全血TNF-α含量下降(P<0.05)。
5.肺組織病理切片檢查(HE染色):NC組大鼠肺組織結構清晰肺泡完整,肺泡無充血水腫、無炎性滲出等改變。NS組2h、4h、6h時間點大鼠肺組織均見大量炎性細胞浸潤表現(xiàn),部分肺泡萎陷或不張,局部有紅細胞滲出,以2h組最明顯。I/R組與NS組2h、4h、6h時間點大鼠肺組織亦有炎性細胞浸潤、肺泡萎縮和不張,兩組比較2h、4h
11、、6h時間點病理形態(tài)學變化I/R組較NS組有下降(P<0.05)。
6.肺組織AQP1蛋白和ENaC蛋白的表達(免疫組化):免疫組化切片可見AQP1蛋白表達在肺組織呈淡藍色染色,AQP1蛋白主要在血管內皮細胞、粘膜下腺、氣管上皮、肺泡上皮細胞表達。AQP1蛋白的表達以空白組最明顯,NS組AQP1蛋白染色明顯減少,以2h組最明顯,各時間點與空白組比較均下降(P<0.05)。I/R組AQP1蛋白較NS組有顯著增加(P<0.05)。
12、
免疫組化切片ENaC蛋白表達在肺組織呈淡藍色染色,NEaC蛋自主要在氣管上皮、支氣管腺體、肺泡上皮細胞、肺微血管內皮細胞表達。ENaC蛋白表達以NC組最明顯,NS組ENaC蛋白染色明顯減少,各時間點與NC組比較均顯著下降(P<0.05),I/R組ENaC蛋白較NS組無差異(P>0.05)。
結論:
1.通過改良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使操作更方面,干擾因素更少;
2.C8F18腹腔注射后,能減少肺泡
13、內液體滲出,使萎陷的肺泡復張,降低LIRI肺組織病理損害程度。
3.C8F18腹腔注射后,動脈血PaO2增加,PaCO2下降,能有效改善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促進肺氣體交換。
4.C8F18腹腔注射后,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中對全血中TNF-α濃度下降,間接提示炎癥介質釋放減少,從而可能起到保護肺組織的作用。
5.C8F18腹腔注射后,能增加肺組織AQP1、ENaC蛋白的表達,提示C8F18腹腔注射可能有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腹腔預注射全氟化碳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缺血后處理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腺苷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pdf
- 腹腔或靜脈注射全氟化碳對大鼠急性肺損傷預防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前列地爾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異丙酚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甲基強的松龍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腹腔預注射全氟化碳對大鼠缺血心肌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參附注射液對兔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RPM對大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羅格列酮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茶多酚對大鼠腎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實驗研究.pdf
- Egb761對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pdf
- 缺血后處理對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保達新對肺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缺血預處理對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依達拉奉對大鼠肺熱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川芎嗪對大鼠肺移植急性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PD142893對大鼠肺移植早期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參芎注射液對腎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