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青海省賽什塘銅礦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興??h境內,該地區(qū)平均海拔3350~3460米,礦區(qū)地勢西高東低,全年平均氣溫1.2℃。該銅礦床位于柴達木準地臺南緣臺褶皺帶的東南端,以銅為主,礦體116個,主礦體銅的平均品位約1.23%,其它礦體一般為0.55~0.75%,礦區(qū)平均品位1.12%,總貯量約60萬個金屬t。銅礦石的自然類型以硫化礦石為主,氧化礦石只占總儲量的0.34%。 賽什塘銅礦的硫化銅礦以黃銅礦的形式存在,常被磁黃鐵礦
2、、黃鐵礦、閃鋅礦所包裹。礦物賦存粒度細小,礦石貧礦和富礦分布均勻,傳統(tǒng)浮選入選品位要求較高,目前是1.2%。在現(xiàn)有高銅價(≥3萬元/金屬t)條件下,每年開采處理50萬t銅礦石,利潤僅400-600萬元。開采過程中附帶采出的低于0.9%的銅礦石難以經濟利用。若將技術調整為:高品位部分仍采用傳統(tǒng)浮選工藝,品位較低、難選銅礦石采用細菌浸出技術,那么該銅礦的資源可利用率將增加50%左右,直接增加近90億元的可利用資源量。其次,由于細菌浸出技術的
3、生產成本約是傳統(tǒng)技術成本的1/3,產品結構由出售銅精礦提升為銅材,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改善了礦山的經營狀況。這部分品位較低難選銅礦石就目前技術而言,生物浸出技術在賽什塘銅礦的開發(fā)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本研究通過實驗對賽什塘銅品位較低,難以經濟利用的資源進行了系統(tǒng)的細菌浸銅實驗,結果取得了以下幾點認識: 搖瓶實驗表明,銅浸出率達到55%,黃銅礦(CuFeS<,2>)全部被細菌氧化轉化成赤銅礦(C
4、u<,2>O),銅的總浸出率高達91.1%以上,說明賽什塘銅礦具有較好的細菌可浸性。 柱浸實驗表明,銅浸出率在20%以前銅的浸出較快,僅需85天,此后,溶液銅量不再增加甚至減少,但細菌氧化轉化作用仍在進行;表面除鐵處理,同時離子催化細菌柱浸,浸出30天,溶液銅的最高浸出率可達41.2%。 賽什塘銅礦含黃鐵礦(FeS<,2>)和磁黃鐵礦(Fe<,1-x>S)較多,鐵含量高,細菌浸出的銅離子(Cu<'2+>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青海賽什塘低品位銅礦微生物浸出和吸附研究.pdf
- 淺析青海賽什塘銅礦區(qū)三級礦量管理
- 淺析青海賽什塘銅礦區(qū)三級礦量管理
- 淺析青海賽什塘銅礦區(qū)三級礦量管理
- 青海賽什塘銅礦磁黃鐵礦的標型特征及其成因意義.pdf
- 賽什塘銅礦安全現(xiàn)狀綜合評價與對策研究.pdf
- 民樂銅礦細菌浸出小試研究.pdf
- 硫氧化細菌的分離鑒定以及與鐵氧化細菌混合浸出黃銅礦.pdf
- 細菌混合浸出低品位硫化銅礦以及強化細菌浸出的研究.pdf
- 12559.基于surpac的賽什塘銅礦床三維可視化研究
- 德興銅礦低品位硫化銅礦細菌浸出工藝及技術研究.pdf
- 30394.青海省興海縣賽什塘銅礦中酸性侵入巖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低品位原生硫化銅礦的細菌浸出研究.pdf
- 黃銅礦細菌浸出機理研究及其過程控制.pdf
- 硫化銅礦細菌中低溫浸出基礎研究.pdf
- 低品位氧化銅礦的浮選及浸出研究.pdf
- 31954.青海省賽什塘銅多金屬成礦帶遙感綜合成礦預測研究
- 混合細菌及紫外誘變對低品位黃銅礦浸出研究.pdf
- 穩(wěn)恒磁場強化細菌浸出低品位黃銅礦研究.pdf
- 微生物強化浸出氧化銅礦的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