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肝腎陰虛證與瘀血阻絡證相關分子機理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研究慢乙肝肝腎陰虛證、瘀血阻絡證患者的白細胞基因表達譜及HBV前C區(qū)變異情況與相應證候之間的相關機制。 方法:1.參照《1995年第五次全國傳染病寄生蟲病學術會議討論修訂,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試行)》(中華內科雜志,1995,(11):788~791)為納入及排除標準;《中國中醫(yī)藥學會肝病專委會,病毒性肝炎中醫(yī)辯證標準(試行)》為辨證標準,分別于臨床選取辨證符合肝腎陰虛證患者34人,以及瘀血阻絡證患者40人。 2.

2、抽取患者靜脈血,分離血清,提取HBV-DNA,經(jīng)PCR擴增反應,與乙型肝炎病毒前C區(qū)變異基因芯片雜交,將雜交后晾干之芯片用GenePixPersonal4100A基因芯片掃描儀掃描.掃描圖像用Imagene圖像分析軟件掃描結果進行定量分析。依據(jù)乙型肝炎病毒前C區(qū)變異基因芯片檢測結果計算機自動進行結果判定。包括乙肝病毒前C區(qū)變異基因1896、1899、1862、1764、1762位點檢測結果。計算各證型不同位點變異率(%)和不同位點野生株

3、、變異株信號強度。所得數(shù)據(jù)中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3.在兩證型患者中各隨機選取一人,抽取靜脈血,分離白細胞,TRIzol法抽提總RNA,線性放大RNA后,用反轉cDNA第一鏈標記制備熒光探針,并以QIAquickNucleotideRemovalKit純化熒光探針,將純化好的探針轉入酶標板,分別測定A260、A550、A650后,芯片雜交完成后,采用Genespring進行Normalize處理分析,最后r

4、atio值為cy3/cy5(實驗組/對照組)。差異基因篩選標準為ratio≥2為上調基因,ratio≤0.5為下調基因。所得數(shù)據(jù)用MicrosoftAccess、MicrosoftExcel軟件處理。 結果:1.HBV前C區(qū)檢測結果:HBV前C區(qū)變異率1762位點:肝腎陰虛證32.35%,瘀血阻絡證92.5%,兩證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01;1764位點:肝腎陰虛證38.24%,瘀血阻絡證90%,兩證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

5、0.001;1896位點:肝腎陰虛證67.65%,瘀血阻絡證30%。兩證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01。變異株信號強度:1762、1764、1899位點:瘀血阻絡>肝腎陰虛;1896位點:肝腎陰虛>瘀血阻絡。 2.白細胞基因表達譜檢測結果:肝腎陰虛證:上調397條,下調628條。瘀血阻絡證:上調435條,下調530條。兩證型涉及生物學過程廣泛,與細胞周期和免疫學相關有:NF-kappaB誘導激酶,CDK活動調節(jié),RAS蛋白信號

6、轉導,RhoGTP酶激活子,MAPK通路,胰島素樣生長因子,JNK信號級連,整合素介導的信號通路,TNF與TNF受體活動,TGFβ受體,干擾素γ,白介素-1、-6、-10、-12,NO生物合成,前列腺素D2生物合成、白三烯B4生物合成與代謝等。 結論:1.HBV前C區(qū)突變與肝腎陰虛證和瘀血阻絡證有一定相關。2.慢乙肝肝腎陰虛證和瘀血阻絡證患者的白細胞基因表達譜與正常人不同.3.肝腎陰虛證和瘀血阻絡證患者白細胞基因表達譜兩證型間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