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B</b></p><p> 題目: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p><p> 學生姓名: </p><p> 學 號:
2、 </p><p> 班 級: </p><p> 專 業(yè): </p><p> 指導教師: </p><p> 化工原理設計B任務書</p>&l
3、t;p> 題目: 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p><p> 任務起止日期:2017年6月26日~2017年6月30日</p><p>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任務</p><p> 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p><p><b> 摘要</b></p>&l
4、t;p> 蒸發(fā)器可廣泛用于醫(yī)藥、食品、化工、輕工等行業(yè)的水溶液或有機溶媒溶液的蒸發(fā),特別適用于熱敏性物料(例如中藥生產(chǎn)的水、醇提取液等)。同時,蒸發(fā)操作也可對溶劑進行回收。 </p><p> 隨著工業(yè)蒸發(fā)技術的發(fā)展,蒸發(fā)器的結果和型式也不斷的改進。目前,蒸發(fā)器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循環(huán)型,包括中央循環(huán)管式、懸筐式、外熱式、列文式及強制循環(huán)式等;另一類是單程型,包括升膜式、降膜式、升—降膜式等。這些蒸發(fā)器
5、型式的選擇,要多個方面綜合得出。</p><p> 現(xiàn)在化工生產(chǎn)實踐中,為了節(jié)約能源、提高經(jīng)濟效益,很多廠家采用的蒸發(fā)設備是多效蒸發(fā)。因為這樣可以降低蒸氣的消耗量,從而提高蒸發(fā)裝置的各項熱損失。多效蒸發(fā)流程可分為:并流流程、逆流流程、平流流程以及錯流流程。在選擇型式時應考慮料液的性質、工程技術要求、公用系統(tǒng)的情況等。</p><p> 關鍵詞:化工設備;三效蒸發(fā)裝置 ;溶液;并流<
6、;/p><p><b> 目 錄</b></p><p> 一 緒論……………………………………………………….....................(1)</p><p> 二 設計任務………………………………………………….....................(2)</p><p> 2.1設計任務……
7、………………………………………….....................(2)</p><p> 2.2操作條件……………………………………………….....................(2)</p><p> 三 設計條件及設計方案說明……………………………….....................(2)</p><p> 四 物性數(shù)據(jù)及相關計算……
8、……………………………….....................(3)</p><p> 4.1估計各效蒸發(fā)量和完成液濃度……………………….....................(3)</p><p> 4.2估計各效蒸發(fā)溶液的沸點和有效總溫度差………….....................(4)</p><p> 4.3加熱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發(fā)水量
9、的初步計算……….....................(5)</p><p> 4.4蒸發(fā)器傳熱面積的估算……………………………….....................(7) </p><p> 4.5有效溫度的再分配…………………………………….....................(7)</p><p> 4.6重復上述計算步驟………………………
10、…………….....................(8)</p><p> 4.7計算結果列表………………………………………........................(11)</p><p> 五 主體設備計算和說明…………………………….......................……..(11) </p><p> 5.1加熱管的選擇和
11、管數(shù)的初步估計………………….........................(11)</p><p> 5.2循環(huán)管的選擇……………………………………….........................(11)</p><p> 5.3加熱管的直徑以及加熱管數(shù)目的確定…………….........................(12) </p><p&
12、gt; 5.4分離室直徑和高度的確定………………………….........................(13)</p><p> 5.5接管尺寸的確定…………………………………….........................(14)</p><p> 六 附屬設備的選擇………………………………………..........................(16)</p>
13、;<p> 6.1氣液分離器………………………………………….........................(16)</p><p> 6.2蒸汽冷凝器………………………………………….........................(16)</p><p> 七 三效蒸發(fā)器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18)&
14、lt;/p><p> 7.1蒸發(fā)器的主要結構尺寸的確定………………………….................(18)</p><p> 7.2 氣液分離器結構尺寸的確定……………………………................(18)</p><p> 7.3 蒸汽冷凝器主要結構的確定..........................................
15、..................(19)</p><p> 八 設計心得……………………………………………….........................(20)</p><p> 九 參考文獻……………………………………………….........................(20)</p><p> 十 附錄…………………………………………………
16、….........................(21)</p><p> 附錄A:并流加料三效蒸發(fā)器的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示意圖…………………………...........................................................................(21)</p><p> 附錄B:并流加料蒸發(fā)流程……...............
17、............................................(22)</p><p><b> 一、緒論</b></p><p> 蒸發(fā)是使含有不揮發(fā)溶質的溶液沸騰汽化并移出蒸氣,從而使溶液中溶質濃度提高的單元操作。蒸發(fā)有它獨特的特點:從傳熱方面看,原料液和加熱蒸氣均為相變過程,屬于恒溫傳熱;從溶液特點分析,有的溶液有晶體析出、易結垢、
18、易生泡沫、高溫下易分解或聚合、粘度高,腐蝕性強;從傳熱溫差上看,因溶液蒸氣壓降低,沸點增高,故傳熱溫度小于蒸發(fā)純水的溫度差;從泡沫夾帶情況看 ,二次蒸氣夾帶泡沫。需用輔助儀器除去;從能源利用上分析,可以對二次蒸氣重復利用……這就要求我們從五個方面考慮蒸發(fā)器的設計。</p><p> 降膜式蒸發(fā)器在降膜蒸發(fā)器中,液體和蒸汽向下并流流動。料液經(jīng)預熱器預熱至沸騰溫度,經(jīng)頂部的液體分布裝置形成均勻的液膜進入加熱管,并在
19、管內部分蒸發(fā)。 </p><p> 二次蒸汽與濃縮液在管內并流而下.料液在蒸發(fā)器中的停留時間短,能適應熱敏性溶液的蒸發(fā).另外,降膜蒸發(fā)還適用于高粘度溶液,粘度范圍在0.05-0.4Pas。降膜蒸發(fā)器極易使管內的泡沫破裂,故亦適用于易發(fā)泡物料的蒸發(fā)。由于降膜蒸發(fā)器是液膜傳熱,所以其傳熱系數(shù)高于其他形式的蒸發(fā)器;此外,降膜蒸發(fā)沒有液柱靜壓力,傳熱溫差顯著高于其他形式的蒸發(fā)器。故可取的良好的傳熱效果,一次性
20、投入最小,是業(yè)主優(yōu)先選擇的蒸發(fā)器形式。強制循環(huán)蒸發(fā)器這種蒸發(fā)器利用外加動力(循環(huán)泵)將循環(huán)管下降的溶液和部分原料液送到加熱室。大大加快了循環(huán)速度。循環(huán)速度的大小可通過調節(jié)泵的流量來控制。一般循環(huán)速度在2.5m/s以上。當循環(huán)液體流過熱交換器時被加熱,然后在分離器中壓力降低時部分蒸發(fā),從而將液體冷卻至對應該壓力下的沸點溫度,特別適用于易結晶物料。自然循環(huán)蒸發(fā)器在自然循環(huán)蒸發(fā)器中,料液在加熱器中受熱蒸發(fā),產(chǎn)生的二次蒸汽經(jīng)頂部進入分離室,將液
21、體分離后排出。分離出的液體通過循環(huán)管流回蒸發(fā)器,并在熱虹吸的作用下進入加熱器受熱蒸發(fā)。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閉路循環(huán)。加熱器和分離器之間的溫差愈大,產(chǎn)生的蒸汽氣泡愈多。這樣可以強化熱虹吸的</p><p> 作用和增加流動速度,從而獲得較好的傳熱效果。自然循環(huán)蒸發(fā)器不需要循環(huán)泵,運行費用較低。</p><p> 二、設計任務及操作條件</p><p><b>
22、; 2.1 設計任務</b></p><p> ?。?)處理能力 水溶液</p><p> ?。?)設備形式 中央循環(huán)管式蒸發(fā)器</p><p><b> 2.2 操作條件</b></p><p> ?、?水溶液的原料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0.15,完成液質量分數(shù)為0.45,原料液溫度為80℃,恒壓比熱
23、容為3.5kJ/(kg·℃)。</p><p> ?、诩訜嵴羝麎毫?00kPa(絕壓),冷凝器壓力為20kPa(絕壓)。</p><p> ③各效蒸發(fā)器的總傳熱系數(shù)為:=2000W/(·℃),=1000W/(·℃),=500W/(·℃)。</p><p> ?、芨餍Ъ訜嵴羝睦淠壕陲柡蜏囟认屡懦?。假設各效傳熱面積相等,
24、并忽略溶液的濃縮熱和蒸發(fā)器的熱損失,不考慮液柱靜壓和流動阻力對沸點的影響。</p><p> ⑤每年按照300天計,每天24小時連續(xù)運行。</p><p><b> ?、迯S址:天津地區(qū)</b></p><p> 三、設計條件及設計方案說明</p><p> 本次設計要求采用中央循環(huán)管式蒸發(fā)器,在工業(yè)上被稱為標準蒸發(fā)
25、器。其特點是結構緊湊、制造方便、操作可靠等。它的加熱室由一垂直的加熱管束構成,在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徑較大的管子,為中央循環(huán)管。</p><p> 在蒸發(fā)操作中,為保證傳熱的正常進行,根據(jù)經(jīng)驗,每一效的溫差不能小于5~7。通常,對于沸點升高較大的電解質溶液,應采取2~3效。由于本次設計任務是處理KNO3溶液。這種溶液是一種沸點升高較大的電解質,故選用三效蒸發(fā)器。另外,由于KNO3溶液是一種粘度不大的料液,故多效蒸發(fā)
26、流程采用并流操作。</p><p> 多效蒸發(fā)器工藝設計的主要依據(jù)是物料衡算、熱量衡算及傳熱速率方程。計算的主要項目有:加熱蒸氣的消耗量,各效溶劑蒸發(fā)量以及各效的傳熱面積等。多效蒸發(fā)器的計算一般采用迭代計算法。</p><p> 四、物性數(shù)據(jù)及相關計算</p><p> 4.1 估計各效蒸發(fā)量和完成液濃度</p><p> 年產(chǎn)量:7
27、9200噸 ,且每年按照300天計算,每天24小時。</p><p><b> 進料流量:</b></p><p> F=79200t/a=79200×1000/(300×24)=11000kg/h (4-1)</p><p><b> 總蒸發(fā)量:</b></p&g
28、t;<p> W=F(1-)=11000(1-)=7333.33kg/h (4-2)</p><p> 因并流加料,蒸發(fā)中無額外蒸汽引出,可設 W1:W2:W3=1:1.1:1.2</p><p> W=W1+W2+W3=3.3W (4-3)</p><p>
29、 W1== 2222.22 kg/h </p><p> W2=1.1 W1 = 2444.44 kg/h</p><p> W3=1.2W1= 2666.66kg/h </p><p> X1===0.188 </p><p> X2===
30、0.261 </p><p> X3==0.45 </p><p> 4.2 估計各效蒸發(fā)溶液的沸點和有效總溫度差</p><p> 設各效間壓力降相等,則總壓力差為</p><p> (4-4) </p><p> 各效間的平
31、均壓力差為 </p><p> 由各效的壓力差可求得各效蒸發(fā)室的壓力,即</p><p> 由各效的二次蒸氣壓力,從手冊中可查得相應的二次蒸氣的溫度和氣化潛熱列于下表中。</p><p> 表4.1 二次蒸氣的溫度和氣化潛熱</p><p> 蒸發(fā)操作常常在加壓或減壓下進行,從手冊中很難直接查到非常壓下的溶液沸點。所以用以下方法估算:
32、</p><p><b> (4-5)</b></p><p> —常壓下(101.3kPa)由于溶質引起的沸點升高,即溶液的沸點-水的沸點 常壓下水的沸點為100℃</p><p> 表4-1 常壓下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KNO沸點如下表</p><p> 經(jīng)查表400 kPa下飽和蒸汽溫度為143.4℃,氣化潛熱為
33、2138.5</p><p><b> ℃</b></p><p><b> ℃</b></p><p><b> ℃</b></p><p> 由于不考慮液柱靜壓和流動阻力對沸點的影響,所以總溫差為℃</p><p><b> 各效
34、料液溫度為℃</b></p><p><b> ℃ </b></p><p><b> ℃</b></p><p> 由手冊可查得400KPa的飽和蒸汽的溫度為143.4℃、汽化潛熱為2138.5kJ/kg,所以</p><p><b> ℃</b><
35、/p><p> 4.3 加熱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發(fā)水量的初步計算</p><p> 由于忽略溶液的濃縮熱,所以</p><p><b> ?、?lt;/b></p><p><b> ?、?lt;/b></p><p><b> ?、?lt;/b></p>&
36、lt;p> 又W1+W2+W3=7333.33 ④</p><p> 聯(lián)立 ①②③④ 計算得W1=2217.7kg/h</p><p> W2=2460.1kg/h</p><p> W3=2733.7kg/h</p><p> D1=226
37、3kg/h</p><p> 與第一次計算結果比較,其相對誤差為</p><p> 計算相對誤差均在0.05以下,故各效蒸發(fā)量的計算結果合理。</p><p> 4.4 蒸發(fā)器傳熱面積的估算</p><p> 誤差為,誤差較大,應調整各效的有效溫度差,重復上述計算過程。</p><p> 4.5 有效溫度的再
38、分配</p><p> 重新分配有效溫度差,可得</p><p> 4.6 重復上述計算步驟</p><p> 4.6.1 計算各效料液 </p><p> 由所求得的各效蒸發(fā)量,可求各效料液的濃度,即</p><p> 4.6.2 計算各效料液的溫度 </p><p> 因末效
39、完成液濃度和二次蒸氣壓力均不變,各種溫度差損失可視為恒定,故末效溶液的溫度仍為63.31℃,即</p><p><b> ℃</b></p><p> 則第Ⅲ效加熱蒸汽的溫度(也即第Ⅱ效料液二次蒸氣溫度)為</p><p> 表4-2 常壓下不同質量分數(shù)的KNO沸點</p><p><b> 相關查表
40、參數(shù)</b></p><p><b> 則</b></p><p><b> ℃</b></p><p><b> ℃</b></p><p><b> 各效料液溫度為 </b></p><p> 溫度差重新
41、分配后各效溫度情況列于下表:</p><p> 表4.2 三效蒸發(fā)器各效的溫度</p><p> 4.6.3 各效的熱量衡算</p><p> 由于忽略溶液的濃縮熱,所以</p><p> ?、?=0.9221W1+419.65 ②&l
42、t;/p><p> =0.8646W2-0.0853W1+784.06 ③</p><p> 又W1+W2+W3=7411.5 ④</p><p> 聯(lián)立 ①②③④ 計算得 W1=2235.3 kg
43、/h</p><p> W2=2480.82kg/h</p><p> W3=2739.05 kg/h</p><p> D1=2263 kg/h</p><p> 與第一次計算結果比較,其相對誤差為</p><p> 與第一次計算結果比較,其計算相對誤差均在0.05以下,故各效蒸發(fā)量的計算結果合理。其各效溶
44、液無明顯變化,不需要重新計算。</p><p> 4.6.4 蒸發(fā)器傳熱面積的計算</p><p> 誤差為,迭代計算結果合理。</p><p><b> 平均傳熱面積為</b></p><p> 4.7 計算結果列表</p><p> 表4.3 物料計算的結果</p>
45、<p> 五、主體設備計算和說明</p><p> 5.1 加熱管的選擇和管數(shù)的初步估計</p><p> 根據(jù)加熱管的型號選用:φ25×2.5mm</p><p> 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加熱管長度選用:2m</p><p> 初步估算所需管子數(shù)為n</p><p><b> n=
46、</b></p><p> 5.2 循環(huán)管的選擇</p><p> 循環(huán)管的截面積是根據(jù)使循環(huán)阻力盡量減小的原則來考慮的。中央循環(huán)管式蒸發(fā)器的循環(huán)管截面積可取加熱管總截面積的40%~100%。本次計算取90% 。</p><p> 則循環(huán)管的總截面積為</p><p> 根據(jù)上式結果,選取管徑相近的標準管型號為φ426
47、215;12 mm</p><p> 循環(huán)管的管長與加熱管相等,為2 m。</p><p> 5.3 加熱管的直徑以及加熱管數(shù)目的確定</p><p> 加熱管的內徑取決于加熱管和循環(huán)管的規(guī)格、數(shù)目及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p><p> 節(jié)熱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為正三角形</p><p> 不同加熱管尺寸的
48、管心距查表得</p><p> 表5.1 不同加熱管尺寸的管心距</p><p> 由上表查得型號為φ25×2.5mm的管心距為</p><p><b> t=32mm</b></p><p><b> 估計加熱管的內徑</b></p><p><b
49、> 其中, </b></p><p><b> 取 </b></p><p><b> 所以 </b></p><p> 表5.2 殼體的尺寸標準</p><p> 根據(jù)估算,及容器的公稱直徑表,試選用作為加熱管的內徑,并以此內徑和循環(huán)管外徑作同心圓,在同心
50、圓的環(huán)隙中,按加熱管的排列方式和管心距作圖。有圖可得,當內徑為1000mm是,獲得管數(shù)為918根,大于估算的管數(shù),滿足要求。所以加熱管的直徑為,總加熱管數(shù)n=918。</p><p> 5.4 分離室直徑和高度的確定</p><p> 5.4.1 分離室體積的計算式為</p><p> 其中,U為蒸發(fā)體積強度,一般允許值為,在此取。</p>&l
51、t;p> 將工藝計算中二次蒸氣的溫度和流量以及根據(jù)溫度所查得的二次蒸氣的密度列于下</p><p> 表5.3 二次蒸氣相應密度</p><p> 依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分別算出各效分離室數(shù)據(jù)</p><p> 為方便起見,各效分離室的尺寸均取一致,所以體積V取最大值。</p><p> 5.4.2 分離室的高度和直徑的確定<
52、;/p><p><b> 確定需考慮的原則:</b></p><p> 分離式的高度與直徑之比H/D=1~2。對于中央循環(huán)管式蒸發(fā)器,其分離室的高度一般不能小于1.8m,以保證足夠的霧沫分離高度。分離室的直徑也不能太小,否則二次蒸汽流速過大,將導致嚴重霧沫夾帶。</p><p> 在允許條件下,分離室直徑應盡量與加熱室相同,這樣可使結構簡單,
53、加工制造方便。</p><p> 高度與直徑均勻應滿足施工現(xiàn)場的安裝要求。 </p><p><b> 則 H=2.41m</b></p><p><b> D=1.60m</b></p><p> 5.5接管尺寸的確定</p><p><b> 流體進出
54、口計算</b></p><p> 5.5.1 溶液的進出口</p><p> 為統(tǒng)一管徑,按第Ⅰ效的流量計算,溶液的適宜流速按強制流動算,即則</p><p> 依據(jù)無縫鋼管的常用規(guī)格選為φ25×2.5mm的標準管。</p><p> 5.5.2 加熱管蒸汽進出口與二次蒸氣出口的確定</p><
55、;p> 表5.4 流體的適宜流速</p><p><b> 飽和蒸汽適宜的流速</b></p><p> 為統(tǒng)一管徑,取體積流量最大的末效流量為計算管徑的體積流量,則</p><p> 依據(jù)無縫鋼管的常用規(guī)格選用為φ530×12mm的標準管。</p><p> 5.5.3 冷凝水進出口的確定&
56、lt;/p><p> 冷凝水的排出屬于自然流動,</p><p> 對于各效冷凝水密度可查的表</p><p> 表5.5 各效冷凝水密度</p><p> 分別計算各效冷凝水的管徑:</p><p> 為統(tǒng)一管徑,取計算得到各效最大的管徑為設計的管徑,則</p><p> 依據(jù)無縫鋼管
57、的常用規(guī)格選用直徑為φ114×6mm的標準管。</p><p><b> 六、附屬設備的選擇</b></p><p><b> 6.1 氣液分離器</b></p><p> 根據(jù)蒸氣流速和各氣液體分離器的性能,選擇慣性式除沫器作為氣液分離器。</p><p><b> 其
58、主要尺寸確定為</b></p><p> 除沫器內管的直徑 </p><p><b> 且 </b></p><p> 除沫器外罩管的直徑 </p><p> 除沫器外殼的直徑 </p><p> 除沫器的總高度 </p><p
59、> 除沫器內管頂部與器頂?shù)木嚯x </p><p><b> 為設計方便取</b></p><p><b> 6.2蒸汽冷凝器</b></p><p> 選用多層多孔式冷凝器</p><p><b> 尺寸確定</b></p><p>&
60、lt;b> 6.2.1冷卻水量</b></p><p> 冷卻水進出口壓力為20 kPa</p><p> 取冷卻水進出口溫度為</p><p> 由板式蒸汽冷凝器的性能曲線可查得1冷卻水可冷卻的蒸汽量為46.5kg</p><p> 6.2.2冷凝器的直徑</p><p> 根據(jù)二次蒸氣
61、的體積流量以及二次蒸氣的壓強,由冷凝器內徑與蒸氣流量的關系圖可查得D=450mm</p><p> 6.2.3淋水板的設計</p><p><b> 淋水板數(shù):</b></p><p> D=450mm,取n=4</p><p><b> 淋水板間距:</b></p><
62、p> 由公式L0 = D + (0.15~0.3)m </p><p><b> L</b></p><p><b> 根據(jù)</b></p><p><b> 則L</b></p><p> 而,則淋水板間距符合條件</p><p>&l
63、t;b> 弓形淋水板的寬度:</b></p><p><b> B=0.9D=</b></p><p> B=0.5D+0.05=275mm</p><p><b> 淋水板堰高:</b></p><p> D = 450mm;h=40mm</p><
64、p><b> 淋水板孔徑:</b></p><p> 冷卻水循環(huán)使用,d取8 mm</p><p><b> 淋水板孔數(shù):</b></p><p> 孔數(shù)應取整數(shù),故為558根</p><p> 考慮到長期操作時易造成孔的堵塞,最上層板的實際淋水孔數(shù)應加大10%~15%,為614~6
65、42根,其中各板孔數(shù)應加大5%,為586根。淋水孔采用正三角形排列。</p><p> 三效蒸發(fā)器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p><p> 7.1 蒸發(fā)器的主要結構尺寸的確定</p><p> 表7-1 蒸發(fā)器的主要結構尺寸</p><p> 7.2 氣液分離器結構尺寸的確定</p><p> 表7-2 氣液
66、分離器結構尺寸</p><p><b> 續(xù)表7-2</b></p><p> 7.3 蒸汽冷凝器主要結構的確定</p><p> 表7-3 蒸汽冷凝器主要結構</p><p><b> 八、設計心得</b></p><p> 一個星期的課程設計就這樣告一段落。在這
67、一個星期內,我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終于完成了蒸發(fā)裝置的設計。話說回來這真的是不容易啊。想一想設計中遇到的困難,到現(xiàn)在還是難以忘記。我開始這個設計是在快要放暑假的最后一周。由于要放假了自己的情緒高漲,總是這么想:“早點設計完,早點收工。”在設計途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是黃天不負有心人。在通過自己問老師,積極與同學與學長交流,積極查資料這些原本以為是很困難的問題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p><p> 在整個的設計過程
68、中,我深刻的認識到查資料在整個課程設計中的重要性。通過這個設計我不但掌握了許多查資料的技巧而且了解了許多的物性知識。本設計需要大量的計算。我們必須以嚴謹?shù)膽B(tài)度去對待這個設計,因為設計中的每一步計算要是出錯的話必須返工。所以我們要嚴謹。不嚴謹?shù)脑拰⒃斐稍S多不必要的麻煩。記憶猶新的是計算各效的流量時。由于一個潛熱數(shù)據(jù)的讀錯讓我整整糾結了一天。這足以看出嚴謹?shù)膽B(tài)度在設計中的重要性。在說一下畫圖吧,那天晚上我畫圖直到3點多才睡覺,累的要死。但是
69、看這自己完成的圖紙心里就會有莫名的高興和突如其來的成就感。這也印證了那句歌詞“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有彩虹”??傊@次課程設計是歷經(jīng)千辛啊,就是在這千辛中使我的能力有了全方位的提高,這些提高對于我今后的學習、工作都有極大的幫助。“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p><p><b> 九、參考文獻</b></p><p> [1] 夏清 陳常貴主編 [M]
70、.化工原理. 修改版 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p><p> [2] 柴誠敬 劉國維 李阿娜主編 [M].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p><p> [3] 魏崇光 鄭曉梅主編 [M].化工工程制圖. 北京:化工工業(yè)出版社,1994.</p><p> [4] 劉光啟 馬連湘 劉杰主編[M].化學化工物性數(shù)據(jù)手冊.
71、 北京:化工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5] 《化學工程手冊》編輯委員會編[M].化學工程手冊.第九篇-蒸發(fā)及結晶. 北京:化工工業(yè)出版社,1985.</p><p> [6] 張玉秀主編[M].化工儀表及自動化.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6.</p><p> [7] 唐克中 朱同鈞主編[M].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2、.2009.</p><p> 附錄A:并流加料三效蒸發(fā)器的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示意</p><p> 附錄B:并流加料蒸發(fā)流程</p><p><b> 符號說明</b></p><p><b> 希臘字母</b></p><p> c——比熱容,kJ/(kg.h)
73、</p><p><b> d——管徑,m</b></p><p><b> D——直徑,m</b></p><p> D——加熱蒸汽消耗量,kg/h</p><p> F——進料量,kg/h</p><p><b> f——校正系數(shù),</b>
74、</p><p> g——重力加速度,9.81</p><p><b> h——高度,m</b></p><p><b> H——高度,m</b></p><p> K——總傳熱系數(shù),℃)</p><p> L——加熱管長度,m</p><p&g
75、t; L——淋水板間距,m</p><p><b> n——效數(shù),第n效</b></p><p><b> P——壓強,Pa</b></p><p><b> Q——傳熱速率,W</b></p><p> r——汽化潛熱,kJ/kg</p><p&
76、gt;<b> S——傳熱面積,㎡</b></p><p> R——熱阻,㎡.℃/W</p><p><b> t——管心距,m</b></p><p><b> T——蒸汽溫度,℃</b></p><p><b> u——流速,m/s</b>&
77、lt;/p><p><b> V——體積流量,</b></p><p> W——蒸發(fā)量,kg/h</p><p> W——質量流量,kg/h</p><p><b> 致謝</b></p><p> 首先,我要感謝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給我們指導的老師,他就像指南針一樣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kno3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naoh水溶液三效并流加料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三效蒸發(fā)裝置課程設計--naoh水溶液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雙效并流蒸發(fā)器設計
- 課程設計--naoh水溶液蒸發(fā)裝置的設計
- 課程設計--并流三效蒸發(fā)器
- 75kta_naoh溶液三效蒸發(fā)裝置設計-化工原理課程設計說明書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甘蔗糖廠四效真空蒸發(fā)裝置
- 食品工程原理課程設計—雙效并流降膜式蒸發(fā)器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乙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乙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乙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板式塔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 甲醇------水溶液連續(xù)精溜塔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二效降膜蒸發(fā)器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乙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優(yōu)化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乙醇水溶液連續(xù)板式精餾塔設計
- 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乙醇-水溶液連續(xù)精餾塔優(yōu)化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