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麥耐鹽性評價及優(yōu)異等位基因的挖掘.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壤鹽堿化是制約全球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和威脅糧食安全最為嚴重的非生物脅迫因子之一,鹽堿地的改造與開發(fā)利用已成為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通過篩選和遺傳改良途徑培育耐鹽農(nóng)作物新品種,是高效利用鹽堿地、提高土地綜合生產(chǎn)力的最根本途徑,發(fā)掘特異種質(zhì)資源、明確耐鹽機制是培育耐鹽農(nóng)作物新品種的基礎。本文以我國特有的珍稀大麥遺傳資源--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麥(H.vuare subsp-spontaneum)為主要研究材料,評價耐鹽性的遺傳差異,

2、分析耐鹽的生理與遺傳特性,并挖掘優(yōu)異的耐鹽等位基因。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麥不同材料的耐鹽性存在著廣泛的遺傳變異。以地上部相對生物量為耐鹽性評價指標,對征集的189份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麥進行300 mM NaCl的脅迫處理,結果顯示,與目前公認的耐鹽栽培品種CM72相比,有139份材料顯示更強的耐鹽性,說明從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麥中可以篩選到優(yōu)異耐鹽基因型。耐鹽性與地上部Na+含量及地上部的Na+/

3、K+呈極顯著的負相關(r=-0.455,p=0.0012;r=-0.495,p=0.0004),而與地上部K+含量呈顯著正相關(r=0.296,p=0.04)。以上結果表明,維持地上部Na+、K+離子平衡是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麥耐鹽的主要機制之一。
   2.檢測到6個與耐鹽性有關的QTL。利用高密度的DH群體(Yerong/Franklin)對25個大麥鹽耐性相關性狀進行QTL分析,共檢測到6個QTLs,分別被定位在大麥2H、

4、6H和7H染色體上。其中在2H上檢測到2個QTL,它們在2H的125和150cM處,控制地上部K+相對減少量以及鹽脅迫條件下地下部的Na+/K+;在6H的79cM處檢測到一個控制鹽脅迫處理條件下地上部干物質(zhì)重的QTL;在7H的58和72 cM處分別檢測到控制對照條件下地下部Na+含量及鹽脅迫條件下地下部和整株的干物質(zhì)重,這兩個QTLs可解釋10-18%的遺傳變異。利用比較基因組學研究發(fā)現(xiàn),位于2H和7H上QTLs的候選功能基因可能為HK

5、T類基因.
   3.利用DArT標記證明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麥的遺傳多樣性十分豐富。利用覆蓋全基因組的1125個DArT標記,對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麥的群體結構和連鎖不平衡(LD)進行系統(tǒng)分析,結果表明該群體的遺傳結構較為復雜,可分為8個亞群;全基因組LD衰減所延伸的距離為20cM,其中2H,6H和7H染色體的LD衰減較快,它們所延伸的距離分別12.5,10和15cM,進行全基因組關聯(lián)作圖的精度較高。利用全基因組關聯(lián)分析,共檢

6、測到30個分布于7條染色體上與300mM NaCl脅迫條件下地上部相對生物量顯著相關的DArTs標記位點(P<0.05),其中分別位于2H和7H染色體的149.4cM和58 cM處的兩個DArTs標記,與在Yerong/Franklin DH群體中經(jīng)連鎖作圖定位的與耐鹽性相關的QTLs一致,佐證了QTL作圖的準確性,說明連鎖作圖與關聯(lián)作圖聯(lián)合分析是研究作物數(shù)量性狀遺傳的一種有效工具。
   4.闡明了HvHKT1和HvHKT2兩

7、個耐鹽等位基因的結構和功能。在明確HKT類基因為耐鹽候選基因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分析了HvHKT1和HvHKT2的結構、表達模式和功能。通過同源克隆分別得到了全長為2,505和2,055 bp的兩個耐鹽等位基因HvHKT1和HvHK2,其中HvHKT1為首次報道(GenBank登錄號為JF496205);研究發(fā)現(xiàn)HvHKT1和HvHKT2蛋白質(zhì)跨膜結構域的第一個Loop分別是第129位的色氨酸(S129)和第91位的甘氨酸(G91),該處決

8、定Na+、K+吸收的選擇性。運用Real-Time PCR對HvHKT1和HvHKT2在鹽脅迫條件下的表達模式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在響應鹽脅迫的特性上存在著差異,即HvHKT1受鹽脅迫的誘導表達,而HvHKT2的表達受鹽脅迫的抑制。進一步對候選基因進行關聯(lián)分析,發(fā)現(xiàn)HvHKT1主要與鹽脅迫條件下Na+的吸收有關,而HvHKT2主要調(diào)控K+的轉運,說明HvHKT1和HvHKT2在調(diào)控Na+、K+平衡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此外,利用等位基因特異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