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樹是極其珍貴的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遺產(chǎn),其具有重要的科研、歷史文化和社會經(jīng)濟價值。由于自然或人為的原因,許多古樹面臨衰弱及死亡的威脅。保護古樹迫在眉睫,而研究古樹的復壯技術更是當今業(yè)界的重要課題。本試驗選取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 L.)為試驗對象,對衰弱古樟樹實施注干施肥、鉆孔通氣及施用有機肥料等不同的復壯措施,通過定期監(jiān)測樹體的形態(tài)和生理指標,探討注干施肥、根際土壤鉆孔通氣及施用有機肥等復壯措施對古樟樹生長狀態(tài)的
2、影響,以期為古樹的復壯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主要的研究結果如下:
⑴測定了衰弱古樟樹及健壯古樟樹根際土壤的理化性質(zhì),結果表明:與健壯古樟樹相比,衰弱古樟樹根際土壤的含水量、pH值、總孔隙度及有機質(zhì)含量等均不適宜植物的正常生長;土壤理化性質(zhì)惡化導致古樹根系生長受阻,樹勢衰弱。
⑵采用微根管法觀測不同生長勢樟樹細根的徑級范圍及生長動態(tài)。古樟樹細根的根徑范圍集中在0~2.5mm,而各月份最大徑級分布都在0.5~1
3、.0mm,說明古樟樹細根的代表根為徑級在0.5~1.0mm的細根。且通過監(jiān)測得知,古樟樹的細根在10~60cm深度土層范圍內(nèi)分布最多,占據(jù)總量的多數(shù)。
⑶復壯處理后,通過各處理之間的差異性比較得出:三種復壯措施單獨或綜合使用均能顯著地促進細根生長,其中鉆孔通氣+注干施肥對細根累計根長和累計根表面增長的促進效果最顯著;而鉆孔通氣+施加有機肥以及鉆孔通氣+加施有機肥+注干施肥這兩種綜合復壯措施對細根平均直徑和累計體積增長的促進
4、效果最顯著。
⑷對不同復壯處理后的古樟樹進行葉片分析,可以得出:復壯處理的前期,各項處理對古香樟樹葉片干、鮮重及葉色值無顯著性影響。實驗結束時,綜合復壯措施(鉆孔通氣+加施有機肥+注干施肥)對古香樟樹葉片干、鮮重及葉色值增長的促進效果最顯著??梢姡黜椞幚泶胧畔阏翗淙~片形態(tài)指標的改善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合理安排復壯處理周期,以達到最佳的復壯效果。
⑸復壯處理前測定了衰弱古樟樹葉片的營養(yǎng)元
5、素含量,對比植物生長適宜的含量標準,結果表明:衰弱古樟樹存在營養(yǎng)元素缺失及比例失調(diào),導致古樹樹勢的衰弱;
⑹試驗分析了不同復壯措施對古樟樹葉片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除Cu外,三種復壯措施綜合使用可顯著提高古樟樹葉片N、P、K、Ca、Mg、Fe、Al、B、Zn等的含量,降低Na含量。此外,注干施肥較之鉆孔通氣和施加有機肥更有利于植株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而處理Ⅲ的植株,除P、Zn外,其葉片營養(yǎng)元素較之對照有顯著的提高。各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古樟樹營養(yǎng)診斷與復壯技術研究.pdf
- 古樹名木復壯養(yǎng)護分析
- 改善古樹立地土壤環(huán)境的復壯法效果分析.pdf
- 古榕樹營養(yǎng)診斷與復壯技術研究.pdf
- 古樹名木保護與復壯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pdf
- 名木古樹復壯救護技術目錄
- 草坪衰弱的原因及復壯更新措施
- lyt 2494-2015 古樹名木復壯技術規(guī)程
- 醬油生產(chǎn)菌株的純化復壯
- 天目山古柳杉衰退原因分析及復壯技術研究.pdf
- 菌種退化復壯與保藏
- 古樹名木養(yǎng)護和搶救復壯及管理技術規(guī)程
- 羅漢果的提純復壯.pdf
- 南京市古樹名木資源調(diào)查和復壯技術研究.pdf
- 單元3 菌種保藏與復壯
- 茯苓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菌株的復壯技術研究.pdf
- 36708.特呈島白骨壤古樹群退化原因及其復壯技術的研究
- 川硬皮腫腿蜂復壯技術研究.pdf
- 冀合白豬保種與復壯研究.pdf
- 以復壯膠囊探討“半仿生提取法”的研究模式.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