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暗黑鰓金龜(Holotrichia parallela)是我國重要的農業(yè)害蟲,數量巨大,分布廣泛。其幼蟲與成蟲均可對作物造成嚴重的危害。本文對暗黑鰓金龜幼蟲后腸發(fā)酵腔可培養(yǎng)細菌多樣性和發(fā)酵腔超微結構進行研究,為闡明發(fā)酵腔可培養(yǎng)菌的群落結構組成及發(fā)酵腔的結構與功能,微生物與寄主的協(xié)同進化及共生微生物對寄主的作用提供理論基礎,最終為利用微生物防治此類害蟲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首先通過微生物的培養(yǎng)、分離及PCR-DGGE分子技術
2、研究了暗黑鰓金龜3齡幼蟲發(fā)酵腔內可培養(yǎng)菌的群落組成,然后利用切片及顯微技術詳細研究了不同發(fā)育階段發(fā)酵腔超微結構的變異。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利用細菌平板計數得知發(fā)酵腔可培養(yǎng)細菌為33.4×107cfu/ml;而通過熒光染色計數可知發(fā)酵腔細菌總數為1.67x1010/ml,可見發(fā)酵腔內大量細菌是不可培養(yǎng)的。
從暗黑鰓金龜幼蟲后腸發(fā)酵腔中分離到38種不同遺傳型細菌,分屬于腸桿菌科的腸桿菌屬(Enterobacter
3、)、Grimontella屬、檸檬酸桿菌屬(Citrobacter)、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奈瑟氏菌科(Neisseriaceae)不動桿菌屬(Acinetobacter)、巴斯德菌科(Pasteurellaceae)的嗜血桿菌屬(Haemophillus)、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的纖發(fā)菌屬(Leptothrix)、梭菌科(Clostridiaceae)的梭狀芽
4、胞桿菌屬(Clostridium)和CFB菌群(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oides group)。
其中腔壁好氧菌11種不同遺傳型,分屬于腸桿菌科的4個屬:腸桿菌屬、Grimontella屬、檸檬酸桿菌屬和沙門氏菌屬。從各屬的分布情況來看,有7種不同遺傳型細菌屬于腸桿菌屬,細菌數量占發(fā)酵腔腔壁好氧菌的84.62%,為優(yōu)勢菌群;有2種不同遺傳型細菌屬于Grimontella屬,占12.31%;
5、1種屬于檸檬酸桿菌屬,占3.08%;1種屬于沙門氏菌屬,占1.54%。
腔液好氧菌11種,分屬于腸桿菌科的克雷伯氏菌屬、腸桿菌屬和沙門氏菌屬以及奈瑟氏菌科的不動桿菌屬。從各屬的分布比例來看,有5種不同遺傳型細菌屬于克雷伯氏菌屬,占20.26%;有4種不同遺傳型細菌屬于腸桿菌屬,占75.82%,為主要優(yōu)勢菌;1種屬于沙門氏菌屬,占1.96%;1種屬于不動桿菌屬,占1.96%。
腔壁厭氧菌8種,分屬于腸桿菌科的醋
6、酸桿菌屬、腸桿菌屬,巴斯德菌科的嗜血桿菌屬,伯克氏菌科的纖發(fā)菌屬以及梭菌科的梭狀芽胞桿菌屬。各屬的分布情況為:有3種不同遺傳型細菌屬于檸檬酸桿菌屬,占64.39%;一種屬于腸桿菌屬,占12.12%;1種屬于嗜血桿菌屬,占6.06%; 1種屬于纖發(fā)菌屬,占3.79%; 1種屬于梭狀芽胞桿菌屬,占5.30%。
腔液厭氧菌8種,分屬于兩個不同類群,即克雷伯氏菌屬和CFB菌群。其中有4種不同遺傳型細菌屬于克雷伯氏菌屬,占52.63
7、%;有4種不同遺傳型細菌屬于CFB菌群(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oides group),占47.37%,兩類細菌含量差別不大。
發(fā)酵腔超微結構研究結果表明,暗黑鰓金龜幼蟲發(fā)酵腔由外向內主要由3部分組成:肌肉層(包括橫肌和縱肌),上皮細胞層和發(fā)酵腔內膜。不同發(fā)育階段發(fā)酵腔超微結構,特別是由腸壁細菌形成的菌膜復合體存在明顯變化:1齡幼蟲發(fā)酵腔結構缺少內膜層,細菌數量很少,直接附著在上皮細胞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暗黑鰓金龜腸道共生菌分子多態(tài)性研究.pdf
- 暗黑鰓金龜幼蟲腸道微生物分子多態(tài)性及纖維素降解菌多樣性研究.pdf
- 暗黑鰓金龜幼蟲中腸蛋白基因的分離及表達分析.pdf
- 暗黑鰓金龜耐寒性及其機理的研究.pdf
- 東北大黑鰓金龜嗅感器和觸角葉超微結構.pdf
- 暗黑鰓金龜性信息素緩釋制劑的研制.pdf
- 脾氣虛證患者線粒體DNA多態(tài)性與超微結構的初步研究.pdf
- 華北大黑鰓金龜對綠葉氣味的反應及嗅感器超微結構研究.pdf
- 暗黑鰓金龜嗅覺基因的鑒定及特征分析.pdf
- 暗黑鰓金龜氣味結合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pdf
- 暗黑鰓金龜體內章魚胺的時空分析及功能研究.pdf
- 植物源物質對暗黑鰓金龜引誘和殺蟲活性的研究.pdf
- 寄主活性揮發(fā)物及其對暗黑鰓金龜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pdf
- 暗黑鰓金龜幾丁質酶基因hpChi的克隆、表達及活性分析.pdf
- 新煙堿類等殺蟲劑對花生田暗黑鰓金龜幼蟲的致毒作用及應用技術研究.pdf
- 河北花生田害蟲種類調查及暗黑鰓金龜嗜食植物的篩選.pdf
- 不同生理狀態(tài)下草叢土毛蟲的超微結構觀察及大核DNA多態(tài)性研究.pdf
- 暗黑鰓金龜性信息素滴度節(jié)律變化及嗅覺受體蛋白Or83b基因克隆的研究.pdf
- 暗黑鰓金龜腸道纖維素酶活性研究及混合菌系的構建.pdf
- 中華按蚊腸道細菌分子多態(tài)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