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深基坑的支護設計與巖土勘察技術結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探討深基坑的支護設計與巖土勘察技術結合</p><p>  摘要:深基坑支護工程是一種不同于一般的工程構筑物,其所具有的復雜性、可變性以及臨時性的特點決定了深基坑支護工程的特殊性。對深基坑支護工程進行支護設計時,不管采取哪種支護設計結構,都要系統(tǒng)仔細地分析和計算支護設計結構的強度、嵌入深度、支護受力及巖土性質,必須要做到結構的可靠以及合理經濟受力,進而確保安全。 </p>&l

2、t;p>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設計;工程管理;巖土勘察 </p><p>  1 工程實例及工程概況 </p><p>  該工程項目為擴建改造工程,場地相對比較小,特別是翻車機室~2#轉運之間更加明顯,該段輸煤系統(tǒng)平面布置形態(tài)呈L型,在設計中選取現澆混凝土型基礎,場地零米標高為83.1米,基礎埋-16.4到17米,翻車機室1#轉運站總長近90米,寬接近25米,1#轉運站~2#轉運

3、站總長近40米,寬近17米。場地分布的巖石陡坎項部高程一般在89至93米之間,坎下地面標高一般在83 米之間,因為地面起伏比較大的緣故,基坑開挖將形成1到26米的基坑邊坡。 </p><p>  2 應對周圍的環(huán)境因素的分析 </p><p>  基坑環(huán)境保護有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要對地址勘察和環(huán)境調查工作由足夠高的重視度;第二,要重視對深基坑支護的方案設計;第三,對地下水的處理工作要重視

4、;第四,必須要嚴把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質量關。 </p><p>  3 深基坑開挖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 </p><p>  深基坑開挖應采取以下安全技術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p><p> ?、偕罨涌颖谄露确€(wěn)定性很差,加之地下水因素的影響,或者受到放坡開挖場地的制約因素影響,又或者開挖的工程量比較大,應根據實際情況以及設計的要求來進行合理有效的支護。 </

5、p><p> ?、趹谏罨訃o工程施工前制定具體詳細的監(jiān)測方案。 </p><p> ?、墼趯ι罨油练介_挖之前,必須要仔細對地質情況、構筑物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并根據調查情況繪出相應的位置圖。 </p><p> ?、芄こ淌┕で?,必須要嚴格遵照施工設計規(guī)定的安全措施,并結合開挖地方的土地情況、開挖周邊的環(huán)境情況,向工程的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安全技術以及施工方法的傳達

6、。 </p><p> ?、萃谕潦┕r一定不能掏洞挖土,而應采取從上到下、分層并且對稱進行,同時必須要對地下水、地表水進行及時的排除,以免發(fā)生塌方的后果。 </p><p> ?、拊谥ёo結構施工中的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如施工工序、技術質量要求、安全措施以及工程驗收等要嚴格按照施工設計文件進行。 </p><p> ?、邽榱舜_保不破壞基地原狀基土,機械開挖到離基底標高三百

7、毫米后轉用人工開挖。 </p><p>  ⑧在基坑施工過程中,要進行一定的監(jiān)測措施,一旦發(fā)現問題要馬上采取停工的措施,待查明原因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后再繼續(xù)工程施工的進行。 </p><p>  4 基坑支護方案選型 </p><p>  基坑周圍沒有建筑物或者重要市政設施,地層有比較厚的砂層并且地下水水量大、水位較高,該情況下可以選用比較經濟的降水方案。如果放坡空

8、間比較大且土質良好,則可以考慮采用坡率法支護,防坡后坡面插鋼筋、掛插筋網并噴混泥土護面;如果放坡空間優(yōu)先但是土質比較好,則可以采取土釘墻支護,該方案比較經濟實用,當基坑深度大于10米時,可適當增加一到兩排預應力墻桿以控制坡體變形并增加坡體的穩(wěn)定性。 </p><p>  若基坑某坡段地下水水位較深,并且坡體開挖深度范圍內無砂層出露時, 那么該段坑外則不需要采取降水措施。如果坑底需施工挖孔樁,可以在坑底設置一些降水

9、井,在基坑開挖工作完成后進行施工。如果在開挖過程中,某坡段出現砂層出落的情況,則可以結合周邊實際情況在該段坡頂設置降水井或者采用止水措施。 </p><p><b>  5 基坑支護設計 </b></p><p>  基坑支護設計必須要遵循以下原則:確保安全第一,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下進行經濟的節(jié)約,在安全經濟的情況下,兼顧施工工期等各種因素。 </p>&

10、lt;p>  常用的基坑有:自穩(wěn)放坡、加筋土重力式擋墻、水泥土重力式擋墻、噴錨支護、內支撐、地下連續(xù)墻、圍筒共九種。 </p><p>  基坑D段邊坡排樁--錨噴網聯合支護設計: </p><p>  6 巖土工程及軟質巖石基坑工程的勘察要點 </p><p>  巖土工程是歐美國家于二十世紀中期建立起來的一個新的技術體系,改體系是以前人土木工程實踐的基礎上

11、建立起來的,也被人們稱為地質技術工程,它是一門主要研究巖體和土地工程的學科,在土木工程中占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 </p><p>  6.1 巖土工程條件 </p><p>  建設場地地層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在地表有厚度為0.4到2米左右的①雜填土層,該土層主要由上段的⑦層泥灰?guī)r和下段的⑨層砂質泥巖以及泥質砂巖等軟質巖石組成。其中,⑦層層底標離81 到85米,是強風化泥灰?guī)r,具有層理不分

12、明、抗風能力差等特點;⑨層上部為強風化的⑨-1亞層,由于長時間以來受到水的浸泡,強度非常不好,用手輕輕一捏就可以很容易的捏碎,層底標74到80米,層厚4.5到10米;⑨-1亞層巖層產狀近于水平,膠結較差,裂隙、孔隙不發(fā)育,在外露時易風化,浸水時易軟化,其巖性類別交錯變化頻繁。 </p><p>  6.2 ⑨層及⑨-1亞層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評價以《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為依據,結合其自身巖性特點,可以將⑨-1亞層歸結認

13、定為極軟巖。于此同時,根據巖石試驗報告可以得出⑨層及⑨-1亞層的軟化系數和飽和抗壓強度,根據報告數據并結合《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條款可以把⑨層認定為軟巖。 </p><p>  6.3 勘察工作的布工原則不能以先前的條款來作為軟質巖石基坑工程的勘察深度的依據,勘察深度一般可按照開挖深度的兩倍考慮,當然前提是要滿足基坑側壁穩(wěn)定性評價、穩(wěn)定性計算及支護設計;如果場地比較小使得勘察范圍受到限制,則勘探點的布置應以最大化利

14、用場地條件為原則,并輔以開挖邊界以外的調查研究和資料搜集工作??睖y手段應則以鉆探為主,并應輔以工程地質調查及室內土工試驗等工作。 </p><p>  6.4 巖土工程條件分析要保證地層結構、分布特點、水文地質條件及巖土的腐蝕性等方面的資科的完整性、準確性,并進行科學的分析,因為這些資料是確保支護方案選型、基坑穩(wěn)定性分析以及內力變形計算工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p><p>  6.

15、5 基坑邊坡穩(wěn)定性評價評價工作在考慮巖土工程內部因素外,對工程環(huán)境外面因素也應該同時進行考量,兩者應該同時進行,不能單單只把內因或者外因作為評價內容。對巖土工程內因的評價主要包括地層結構及分布特征、水文地質條件、基坑側壁巖石風化及軟化程度、巖石開挖暴露與浸水時的抗風化及抗軟化能力等方面;工程環(huán)境外因的評價內容則主要包括工程周邊環(huán)境的不利因素的分析、外來水體的誘發(fā)邊坡失穩(wěn)分析等。 </p><p>  6.6 誘發(fā)

16、甚坑邊坡失穩(wěn)因素分析怎樣使邊坡保持穩(wěn)重以防止發(fā)生滑坡或者塌方,是土方開挖的關鍵點所在。邊坡的穩(wěn)定性主要是靠土質自身的抗滑能力來維持的,如果土體的抗滑理低于其下滑力,則邊坡就會失去穩(wěn)定性而發(fā)生滑動。 </p><p><b>  7 結論 </b></p><p>  在對軟質巖石基坑工程進行勘察前,對場地周邊環(huán)境的情況要進行一個初步的了解,充分掌握該場地地質資料,然后

17、根據這些手上已經掌握的信息,結合軟質巖石基坑工程的勘察要點進行具體的工作安排,在對劃定的建筑物輪廓線以內開展勘探工作外,同時對周圍的環(huán)境也應該進行詳細的調查了解。綜合所有的情況最后確定支護方案,緊接著要在工程施工前對施工具體的組織安排進行詳細的編排,必須保證能夠合理安排基坑開挖和支護順序。 </p><p><b>  參考文獻: </b></p><p>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