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應對加息周期的經營策略研究[文獻綜述]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1/671a9f3a-3bb6-4d00-987a-670ac71cd51c/671a9f3a-3bb6-4d00-987a-670ac71cd51c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 題 目:銀行應對加息周期的經營策略研究</p><p><b> 一、引 言</b></p><p> 由于國內外經濟形勢發(fā)展和政府宏觀調控的需要,央行連續(xù)加息,我國進入利率上升周期,而由于引發(fā)利率上升的條件并未得到有效消除,在加息周期之中,
2、將對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利差收入、信貸資產質量和理財產品等業(yè)務經營產生極大的影響,商業(yè)銀行必須及時轉變自身的業(yè)務結構并開展有效的資產管理方法,盡量縮小敞口頭寸,以降低自身面臨的利率風險。</p><p> 利率是市場經濟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相對過熱的經濟促使我國步入新的加息周期,商業(yè)銀行經營結構和盈利模式亟需進行戰(zhàn)略調整。</p><p>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經濟全球
3、化趨勢的加強,利率風險的防范和管理對于我國商業(yè)銀行來說將不再是紙上談兵。監(jiān)管層和商業(yè)銀行必須正確看待升息周期中的利率風險,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以熨平商業(yè)銀行的收益波動。</p><p> 本文對國內外關于加息周期的文獻進行回顧,以期對后續(xù)研究有所幫助。</p><p><b> 二、主體</b></p><p><b> (一)國外
4、文獻</b></p><p> 20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各國貨幣政策對利率采取了嚴格的管制措施,穩(wěn)定利率是各國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無論是存款利率還是貸款利率均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商業(yè)銀行在經營活動中所承受的利率風險微乎其微,這也客觀上造成了在這一時期,對于利率管理的理論研究也不多。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利率風險管理理論是持續(xù)期(Duration)方法,也稱為久期。此法首先在1938年由美國經濟學
5、家麥考萊(Macaulay)提出,因此它又被稱作麥考萊持續(xù)期或麥考萊久期。費雪(Fisher)和威爾(Weil)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取消了收益率平坦的約束條件,提出了Fisher- Weil久期。</p><p> Ronald I. Mckinnon(1973)在《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書中提出“金融抑制論”,認為發(fā)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金融抑制現(xiàn)
6、象。在發(fā)展中國家里,貨幣和投資對象即實質資產在一定程度是“互補”的。但如果高得超過實質資產的收益率,則人們又會長久持有貨幣而放棄投資的機會,如此,貨幣同實質資產又從“互補”關系變?yōu)椤疤娲标P系。</p><p> Edward S. Shaw在《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一書中提出“金融深化論”,他認為金融深化就必須消除金融抑制,放開利率管制,實現(xiàn)
7、金融自由化,推崇利率市場化。</p><p> Cox,Ingersoll,Ross等人(1997)考慮到利率變動的隨機過程,提出了隨機久期模型,他們認為隨機久期能更好的衡量利率風險的相對變化。隨機久期模型認為利率變動遵循一個隨機過程,因此,隨機久期能有效地度量收益率曲線非平行移動的金融資產的利率風險。</p><p> Pornyn,A.G(1999)對利率風險管理工具進行了較為全面
8、的闡述,較詳細地探討了利率風險衡量方法的演變,論述了如何利用金融工具來解決風險管理所面臨的挑戰(zhàn)及在實踐中如何管理利率風險。</p><p> 在這一階段,久期理論得到進一步深化。Bierwag、Kaufman和Khang在70年代后期發(fā)表多篇論文,模擬了一系列可能的利率隨機過程,并將其運用于久期計算,稱之為“免疫久期”(immunizing duration)。他們認為當免疫久期等于投資者的計劃久期時,所獲得的
9、回報將不低于期望收益率。喬治·考夫曼(2000)證明債券價格和收益率之間并非線性關系,提出了凸度概念(Convexity)。Macaulay久期只有在利率變動較小時才有效,否則會很不準確,凸度使久期的計算更加精確。</p><p> Ronald I. Mckinnon(2004)就利率風險的成因、管理技術和管理工具等進行了詳細的理論及數(shù)理分析,并探索出一整套利率風險管理辦法。對于利率風險的衡量,較常
10、用的是利用持續(xù)期模型,另外還有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等;進入九十年代,更先進的VaR風險價值分析技術在利率風險衡量中被介紹并應用。</p><p><b> ?。ǘ﹪鴥任墨I</b></p><p> 1.關于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理論的文獻回顧</p><p> ?。?)資產風險管理理論</p><p> 楊兵(1996)在
11、《商業(yè)銀行資產風險管理理論和實踐初探》中提到:目前我國銀行風險管理主要集中在資產管理上, 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國實行金融業(yè)的政府壟斷, 間接融資是社會融資的主要組成部分, 直接融資等非政府金融盡管近年來得到迅猛發(fā)展, 但其所占比重極小, 金融商品過于單一, 在這種背景下, 擠兌銀行存款的現(xiàn)象還沒有在真正意義上發(fā)生, 這一方面使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偏重于資產的風險管理, 另一方面也導致了長期以來銀行對風險管理的放松。</p>&
12、lt;p> 我國銀行側重于資產風險管理的傳統(tǒng)做法又受制于銀行資產單一、貸款資產占很大比重的特點, 在風險管理上主要是加強信貸管理。在經濟體制改革之前, 銀行貸款發(fā)放帶有很強的行政色彩, 只是當經濟體制改革之后, 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 企業(yè)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出現(xiàn)了經營不善、虧損, 直到破產, 銀行信貸資產出現(xiàn)直接或間接損失, 風險管理才真正提上議事日程。</p><p> ?。?)負債風險管理理論<
13、/p><p> 徐進前(1996)在《商業(yè)銀行負債管理、資產負債協(xié)調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中指出:在商業(yè)銀行的資產管理理論之后, 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理論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是負債管理理論。60年代初期, 國際金融市場進一步發(fā)展, 新型融資工具不斷誕生, 銀行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 必須通過加強負債管理, 擴大資產規(guī)模, 保持銀行流動性, 增加銀行收益。負債管理理論的要點是銀行的流動性不應該僅靠加強資產管理來獲得, 而可以通
14、過負債擴大來獲得, 即向外借款也可提供流動性。當銀行借款市場擴大時, 它的流動性也隨之更有保證, 因而也就沒有必要在資產方保持大量高流動性資產, 而應將其投入高盈利的資產運用中去。這樣銀行既保持了流動性, 盈利率也隨著資產規(guī)模擴大而提高了。</p><p> ?。?)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p><p> 楊紅英(2001)在《對新形勢下我國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思考》中說到:在學習國外
15、先進管理經驗和日益擴大的金融風險得到普遍重視的大背景下,于80年代末,當時的國有專業(yè)銀行開始引入資產負債管理。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資產負債管理在我國銀行中得到了廣泛應用。</p><p> ?。?)資產負債外管理</p><p> 汪渝(2001)在《試論商業(yè)銀行表外業(yè)務的發(fā)展與風險防范》中指出:商業(yè)銀行目前經營的表外業(yè)務種類繁多,從風險的角度可將其分成風險表外業(yè)務和無風險表外業(yè)務。
16、其中,風險表外業(yè)務主要包括貿易融通業(yè)務(如商業(yè)信用證、銀行承兌匯票)、金融保證業(yè)務(如擔保、備用信用證、貸款承諾、貸款銷售和資產證券化)、衍生產品業(yè)務(如各種互換交易、期貨和遠期交易、期權交易等)。風險表外業(yè)務會使銀行面臨經營風險,可能會承擔被忽略的信用義務和要求權。但是這些風險從總體上是可以忽略的,因為形成的大量或有負債的交易能在市場上互相抵消。在風險表外業(yè)務中,我國商業(yè)銀行已開辦商業(yè)信用證、銀行承兌匯票、少量的擔保和備用信用證以及少
17、量的衍生產品服務。無風險表外業(yè)務已開辦了很大部分,但因國內對表外業(yè)務重視得較晚,其業(yè)務規(guī)模和范圍及質量上與西方商業(yè)銀行仍存在很大的差距。</p><p> 資產負債外管理理論的興起不是對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否定,而是補充。前者用于管理銀行表外業(yè)務,后者用于管理銀行表內業(yè)務,目前二者都被應用于發(fā)達國家商業(yè)銀行的表外業(yè)務經營管理之中。</p><p> 2.國內關于加息周期的文獻回顧<
18、/p><p> ?。?)我國加息周期的現(xiàn)狀分析</p><p> 黃珍(2008)在《加息對商業(yè)銀行經營的影響及對策》中提到:加息是把雙刃劍。在控制通貨膨脹的同時, 也必然會給商業(yè)銀行的成本收益、資產安全和經營防范能力帶來一系列風險, 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商業(yè)銀行的經營成本增大;二是導致銀行盈利空間縮?。蝗琴J款客戶風險增加;四是銀行抗風險能力下降。</p><p>
19、吳瓊,王國鈺(2009)在《加息周期對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中指出:進入2008年后,我國國民經濟遭遇重特大自然災害沖擊和國際經濟金融環(huán)境不利因素的影響,在各項宏觀調控措施作用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高位有所回落,但通貨膨脹壓力依然較大。在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7.9%,漲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7百分點。分季度看,CPI同比第一季度上漲8.0%,第二季度上漲7.8%,漲幅高位有所回落。CPI漲幅回落主要是受
20、農產品價格季節(jié)性回落和基期因素(也稱翹尾因素) 減弱影響。盡管第二季度同比CPI逐月回落,但6月份環(huán)比CPI為-0.2%,仍遠高于歷年同期水平,顯示通貨膨脹壓力依然較大。在宏觀控制金融環(huán)境下,加息對商業(yè)銀行存貸利差和債券投資的影響是最值得關注的。</p><p> 劉東亮(2010)在《加息預期下的四大貨幣》中表示:鑒于世界各國在金融危機期間注入的巨額流動性,以及全球各國主要央行為了避免未來通脹失控采取的措施,
21、2010年很可能成為下一輪加息周期的開端年。未來主要貨幣間利率的變化,將對包括外匯市場在內的國際金融市場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盡管許多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會出現(xiàn)嚴重通脹,但是各國普遍存在著過剩產能,此輪金融危機又將這種產能失衡進一步放大。因此,未來全球特別是美國的通脹壓力雖然已經有所抬頭,但2010年內預計只會出現(xiàn)溫和通脹,相應的加息進程也將較為緩慢。</p><p> (2)加息周期對我國的影響</p>
22、;<p> 紀錫靚(2008)在《從連續(xù)降息到不斷加息——關于我國利率從1996-2007年調整的有關問題的討論》中指出:加息立竿見影影響到的可能就是匯率了。人民幣利率的提高減小了美元等外幣對人民幣的利差, 市場上將會有更多的投資者將國際貨幣兌換成人民幣, 對人民幣匯率持續(xù)上漲形成支撐。調高存貸款利率, 自然吸引境外熱錢更快流入, 因為加息會減少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利差, 追逐利差收入的投資者會提前行動, 由此使人民幣升值
23、壓力增大, 升值繼續(xù)加快。為了保持低通脹的發(fā)展速度, 加息成了調控措施之一, 但同時面臨升值的壓力卻越來越大。</p><p> 徐策,余平(2010)在《當前出臺加息的可能性分析——歷史經驗的視角》中說到:當經濟出現(xiàn)高于潛在增長率的增長、投資高位運行、工業(yè)生產和CPI 不斷攀升至高點的條件下,利率就具備了上調的基本條件。調高利率,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投資成本進而控制投資的過快增長,另一方面,有利于調整居民在當期消
24、費與未來消費之間的權衡關系,使之更傾向于未來消費,增加當期儲蓄。</p><p> ?。?)我國應對加息周期的對策</p><p> 劉海龍(2005)在《國有商業(yè)銀行在加息中的作用》中說到:從發(fā)展方向看, 利率改革將進一步邁向“貸款上不封頂, 存款下不封底”的更大的市場靈活機制。這樣有利于改變商業(yè)銀行由于始終對預期不明朗而采取過于謹慎的貸款行為。但僅僅利率市場化是不夠的, 因為一是我國
25、商業(yè)銀行的另一個特點是存款增長與利率幾乎沒有相關關系,二是我國多數(shù)國有企業(yè)關心的是能不能借到錢, 而不關心借到錢以后付多少利息, 國有企業(yè)貸款需求對利率很不敏感,所以還必須完善各種投資品種和渠道, 完善針對國企不還貸的強制執(zhí)行措施。</p><p> 鄭國中,李貴榮(2006)在《不對稱加息考驗商業(yè)銀行應變能力》中提到:面對加息后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新形勢, 商業(yè)銀行只有調整策略, 以變應變,才能把握商機, 化解危
26、機, 贏得新一輪競爭的主動權。堅持有保有壓, 調整投放重點。為此, 一方面, 要千方百計穩(wěn)住現(xiàn)有高端客戶( 特別是那些受加息拖累最大的固定資產投資規(guī)模龐大、負債率較高或融資渠道多的公司) , 在執(zhí)行利率政策底線的前提下, 給予合理的讓利空間,盡可能減輕其加息負擔和融資成本, 并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加以鎖定, 努力防止其融資“脫媒” 乃至戶頭流失; 另一方面,要高度關注在這次產業(yè)、企業(yè)重新洗牌過程中出現(xiàn)的風險, 對確認無法承受加息負擔、發(fā)展前景黯
27、淡的風險行業(yè)和劣質客戶, 要果斷實行預見性、比較性和強制性退出, 特別是要加強對這次受影響最大的房地產客戶的風險預警, 有意識地進行風險分散。</p><p> 孫險峰(2007)在《我國商業(yè)銀行應對加息影響的策略分析》中說到:商業(yè)銀行存貸款的期限結構不匹配的根源是利率的期限結構不合理。我國利率總體水平偏低, 長期利率的風險貼水不足, 導致商業(yè)銀行的存貸款結構呈現(xiàn)出存短貸長的特點。但是如果市場利率水平發(fā)生變化或
28、出現(xiàn)逆轉, 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期限的錯配容易引發(fā)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 最終可能引發(fā)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因此, 商業(yè)銀行應積極開展資產證券化的嘗試, 改善資產的期限結構, 增強資產的流動性。</p><p><b> 三、評述</b></p><p> 綜上所述,國外的一些理論有的已被我國經濟理論界和實務部門廣泛接受,對指導我國銀行應對加息周期的經營策略研究有一定
29、的指導意義。如麥金農在《經濟發(fā)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中提到的“金融抑制論”,該理論不僅在理論界引起了強烈的反應,而且對發(fā)展中國家的金融改革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肖認為金融深化就必須消除金融抑制,放開利率管制,實現(xiàn)金融自由化,推崇利率市場化。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在應對加息周期的過程中,會碰到一些發(fā)展中國家曾經遇到過的問題,我們有必要根據金融深化理論所論證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來制定和修正我們的經營策略。</p><p&
30、gt; 國內近年來有關加息周期的論述越來越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存在的問題和爭論依然很多。但關于加息周期如何更好的促進當前的金融經濟,另外對國外模式的借鑒與使用,需要深入地驗證分析。要從根本上解決通貨膨脹,房價高漲,利率及匯率等難題,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需要摸索出一種適合中國銀行的金融運營模式,構建我國銀行應對加息策略的平臺,以更好地解決目前我國加息周期中遇到的難題。</p><p> 由于具體側重
31、點不同,不同學者對加息周期體系研究的實際背景及策略都不同。在從制度創(chuàng)新上來認識中國金融經濟體系,以更好得解決通貨膨脹等問題,還缺少戰(zhàn)略性設想。因此,本研究是有價值的。</p><p><b> 四、參考文獻</b></p><p> [1] 楊兵.商業(yè)銀行資產風險管理理論和實踐初探[J].現(xiàn)代金融,1996(1):24-25.</p><p&g
32、t; [2] 徐進前.商業(yè)銀行負債管理、資產負債協(xié)調管理的理論與實踐[J].金融科學—中國金融學院學報,1996(1):22-26.</p><p> [3] 楊紅英.對新形勢下我國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的思考[J].云南金融,2001(4):7-12.</p><p> [4] 汪渝.試論商業(yè)銀行表外業(yè)務的發(fā)展與風險防范[J].金融縱橫,2010(4):38-41. </p&g
33、t;<p> [5] 黃珍.加息對商業(yè)銀行經營的影響及對策[J].經濟師,2008(9):194.</p><p> [6] 吳瓊,王國鈺.加息周期對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J].價值工程,2009(2):146-147.</p><p> [7] 劉東亮.加息預期下的四大貨幣[J].中國外匯,2010(2):54. </p><p>
34、 [8] 紀錫靚.從連續(xù)降息到不斷加息——關于我國利率從1996-2007年調整的有關問題的討論[J].財經研究,2008(4):18.</p><p> [9] 徐策,余平.當前出臺加息的可能性分析——歷史經驗的視角[J].中國經貿導刊,2010(5):19-20.</p><p> [10] 劉海龍.國有商業(yè)銀行在加息中的作用[J].北方經貿,2005(9):102.</p&
35、gt;<p> [11] 鄭國中,李貴榮.不對稱加息考驗商業(yè)銀行應變能力[J].金融經濟,2006(11):24-25.</p><p> [12] 孫險峰.我國商業(yè)銀行應對加息影響的策略分析[J].商業(yè)經濟,2007(12):75.</p><p> [13] 王宇.世界將進入新一輪加息周期[J].中國貨幣市場,2008(6):24-27.</p>&l
36、t;p> [14] 姚希.加息周期下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利率風險及對策[J].經濟論壇,2005(17):52-53.</p><p> [15] 王婧毅.加息對商業(yè)銀行的影響與對策[J].消費導刊,2007(8):61. </p><p> [16] Ronald I.Mckinnon.Money and Capital In </p><p> Econ
37、omic Development[M].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73.</p><p> [17] P.Marcelo Oviedo.World Interest Rate,Business Cycles,and </p><p>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in Small Open Economies[J].Iowa S
38、tate University,September 2005:1-38. </p><p> [18] Edward S.Shaw.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p><p> Develop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p> [19] John
39、C.Cox,Jonathan E.Ingersoll,Jr,,S.A.Ross,1985b,A Theory of the Term </p><p> Structure of lnterest Rates[J].Econometrica,Vol.53,Issue 2(Mar.,1985):385-408.</p><p> [20] Robert A. Klein.Control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應對加息周期的經營策略研究[開題報告]
- 銀行應對加息周期的經營策略研究[畢業(yè)論文]
- 銀行應對加息周期的經營策略研究[任務書+文獻綜述+開題報告+畢業(yè)論文]
- 商業(yè)銀行應對加息周期之策略研究.pdf
- 農家樂旅游生命周期及其開發(fā)經營策略研究【文獻綜述】
- 浙江省城市商業(yè)銀行跨區(qū)域經營策略[文獻綜述]
- 臨海中小網吧未來經營策略的研究【文獻綜述】
- 奇瑞汽車國際化經營策略研究【文獻綜述】
- 升息周期對商業(yè)銀行經營策略影響研究.pdf
- 高端商務酒店行政樓層經營策略淺析【文獻綜述】
- 浙江民營企業(yè)國際化經營策略研究【文獻綜述】
- 長沙銀行跨區(qū)域經營策略研究.pdf
- 企業(yè)應對金融危機的經營策略.pdf
- 寧波中小企業(yè)國際化經營策略分析【文獻綜述】
- 上海零售企業(yè)國際化經營策略分析【文獻綜述】
- 論溫州中小企業(yè)國際化經營策略【文獻綜述】
- 中小商業(yè)銀行經營策略研究
- 頻道專業(yè)化背景下的電視廣告經營策略分析[文獻綜述]
- 花旗銀行在臺灣的經營策略研究.pdf
- 肯德基經營策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