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p><p><b> 溫度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b></p><p> 溫度檢測與控制在國外研究較早,始于20世紀70年代。先是采用模擬式的組合儀表,采集現場信息并進行指示、記錄和控制。80年代末出現了分布式控制系統(tǒng)。目
2、前正開發(fā)和研制計算機數據采集控制系統(tǒng)的多因子綜合控制系統(tǒng)?,F在世界各國的溫度測控技術發(fā)展很快,一些國家在實現自動化的基礎上正向著完全自動化、無人化的方向發(fā)展。在國內,我國對于溫度測控技術的研究較晚,始于20世紀80年代。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在吸收發(fā)達國家溫度測控技術的基礎上,才掌握了溫度室內微機控制技術,該技術僅限于對溫度的單項環(huán)境因子的控制。我國溫度測控設施計算機應用,在總體上正從消化吸收、簡單應用階段向實用化、綜合性應用階段過渡和發(fā)展。
3、在技術上,以單片機控制的單參數單回路系統(tǒng)居多,尚無真正意義上的多參數綜合控制系統(tǒng),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我國溫度測量控制現狀還遠遠沒有達到工廠化的程度,生產實際中仍然有許多問題困擾著我們,存在著裝備配套能力差,產業(yè)化程度低,環(huán)境控制水平落后,軟硬件資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點。近些年來,一些科學家通過對溫度檢測研究發(fā)現太陽輻射或許是氣溫變暖主要因素</p><p> 溫度檢測的設計中,單片機是這個系統(tǒng)的
4、核心部分。</p><p> 單片微型計算機簡稱單片機,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常用英文字母的縮寫MCU表示單片機,它最早是被用在工業(yè)控制領域。單片機由芯片內僅有CPU的專用處理器發(fā)展而來。早期的單片機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為簡單可靠而性能不錯獲得了很大的好評。此后在8031上發(fā)展出了MCS51系列單片機系統(tǒng)?;谶@一系統(tǒng)的單片機系統(tǒng)直
5、到現在還在廣泛使用。隨著工業(yè)控制領域要求的提高,開始出現了16位單片機,但因為性價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廣泛的應用。90年代后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大發(fā)展,單片機技術得到了巨大提高。隨著INTEL i960系列特別是后來的ARM系列的廣泛應用,32位單片機迅速取代16位單片機的高端地位,并且進入主流市場。而傳統(tǒng)的8位單片機的性能也得到了飛速提高,處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數百倍。當代單片機系統(tǒng)已經不再只在裸機環(huán)境下開發(fā)和使用,大量專用的嵌入式操作
6、系統(tǒng)被廣泛應用在全系列的單片機上。而在作為掌上電腦和手機核心處理的高端單片機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專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統(tǒng)。</p><p> 單片機比專用處理器更適合應用于嵌入式系統(tǒng),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應用。事實上單片機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計算機?,F代人類生活中所用的幾乎每件電子和機械產品中都會集成有單片機。手機、電話、計算器、家用電器、電子玩具、掌上電腦以及鼠標等電腦配件中都配有1-2部單片機。而個
7、人電腦中也會有為數不少的單片機在工作。這種單片機的使用領域已十分廣泛,如智能儀表、實時工控、通訊設備、導航系統(tǒng)、家用電器等。各種產品一旦用上了單片機,就能起到使產品升級換代的功效,常在產品名稱前冠以形容詞——“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機等?,F在有些工廠的技術人員或其它業(yè)余電子開發(fā)者搞出來的某些產品,不是電路太復雜,就是功能太簡單且極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產品未使用單片機或其它可編程邏輯器件上。</p><p&g
8、t; 現在常規(guī)的單片機普遍都是將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取數據存儲(RAM)、只讀程序存儲器(ROM)、并行和串行通信接口,中斷系統(tǒng)、定時電路、時鐘電路集成在一塊單一的芯片上,增強型的單片機集成了如A/D轉換器、PMW(脈寬調制電路)、WDT(看門狗)、有些單片機將LCD(液晶)驅動電路都集成在單一的芯片上,這樣單片機包含的單元電路就更多,功能就越強大。甚至單片機廠商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量身定做,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單片機芯片。此
9、外,現在的產品普遍要求體積小、重量輕,這就要求單片機除了功能強和功耗低外,還要求其體積要小。現在的許多單片機都具有多種封裝形式,其中SMD(表面封裝)越來越受歡迎,使得由單片機構成的系統(tǒng)正朝微型化方向發(fā)展。</p><p> 現在雖然單片機的品種繁多,各具特色,但仍以80C51為核心的單片機占主流,兼容其結構和指令系統(tǒng)的有PHILIPS公司的產品,ATMEL公司的產品和中國臺灣的Winbond系列單片機。所以C
10、8051為核心的單片機占據了半壁江山。而Microchip公司的PIC精簡指令集(RISC)也有著強勁的發(fā)展勢頭,中國臺灣的HOLTEK公司近年的單片機產量與日俱增,與其低價質優(yōu)的優(yōu)勢,占據一定的市場分額。此外還有MOTOROLA公司的產品,日本幾大公司的專用單片機。在一定的時期內,這種情形將得以延續(xù),將不存在某個單片機一統(tǒng)天下的壟斷局面,走的是依存互補,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的道路。</p><p> 溫度作為設
11、備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我們必須在設備機房的合理位置安裝溫度傳感器,以實現對溫度進行24小時實時監(jiān)測,并能在中控室的監(jiān)測主機上實時顯示各個位置的溫度測量值。一旦數值出現超出預設溫度上下限,在監(jiān)測主機上可以通過改變相應位置數值顏色來報警。為在總體上監(jiān)視整個機房的溫度狀況,可在新風機的進風口和主空調機的回風口,分別安裝溫度變送器來檢測溫度。溫度監(jiān)測除用于機房監(jiān)測外,還可以廣泛應用于如生物制藥、無菌室、潔凈廠房、電信銀行、圖書館、檔案館、文物館
12、、智能樓宇等各行各業(yè)需要溫度監(jiān)測的場所和領域。</p><p><b> 參考文獻</b></p><p> [1] 胡學海.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系統(tǒng)設計[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2] 劉彥文.基于ARM7TDMI的S3C44B0X微處理器技術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8-26. </p>&
13、lt;p> [3] 張毅剛 彭喜元.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設計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10-14. </p><p> [4] 李平等.單片機入門與開發(fā)[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p><p> [5] 董傳岱,于云華.數字電子技術,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3.</p><p> [6] 劉暢生.傳感器簡明手冊及應用電路.西安:西安電子
14、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p><p> [7] 李道華.傳感器電路分析與設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p><p> [8] 王東峰等.單片機C語言應用100例[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p><p> [9] 沙占友,集成化智能傳感器原理與應用.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4.</p><p> [10]
15、 Chuen Chien Lee. Fuzz Logic in control system :Fuzzy Logic Controller-Part 1.IEEE Trans,on Systems,Man,and Cybemetic 1955.</p><p> [11] Chalabi ZS ,Zhou W .Optimal control methods for agricultural syste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gsm的溫度檢測設計綜述【文獻綜述】
- 多路溫度檢測電路的設計【文獻綜述】
- 溫度檢測控制系統(tǒng)[文獻綜述]
- 基于labview 的人體溫度檢測系統(tǒng)設計【文獻綜述】
- 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文獻綜述】
- 多路溫度采集系統(tǒng)設計-文獻綜述
- 溫度控制系統(tǒng)綜述【文獻綜述】
- 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方案【文獻綜述】
- 溫室多點溫度采集系統(tǒng)設計——硬件設計【文獻綜述】
- 基于labview的人體溫度檢測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文獻綜述】
- 居室環(huán)境檢測中溫度和光線檢測的概述【文獻綜述】
- 溫度控制系統(tǒng)研究綜述【文獻綜述】
- 溫室多點溫度采集系統(tǒng)設計--軟件設計【文獻綜述】
- 基于單片機溫度測量系統(tǒng)的設計【文獻綜述】
- 遠程溫度采集儀的設計【文獻綜述】
- 文獻綜述--溫濕度檢測系統(tǒng)設計
- 電力變壓器溫度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綜述【文獻綜述】
- 圖片人臉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文獻綜述】
- 基于單片機的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文獻綜述】
- 基于溫度傳感器的數據采集系統(tǒng)綜述【文獻綜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