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革廢水中鉻含量測定方法研究進展[文獻綜述]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22/19/9b77f806-2c39-4193-a221-d02b9bdd583b/9b77f806-2c39-4193-a221-d02b9bdd583b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文獻綜述</b></p><p> 制革廢水中鉻含量測定方法研究進展</p><p><b> 1 前言</b></p><p> 近幾年來,我國皮革工業(yè)的發(fā)展受到越來越嚴厲的環(huán)保政策的制約。為了使皮革工業(yè)的發(fā)展與我國的環(huán)境保護相協(xié)調,皮革生產必須主動進行綠色革命,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在
2、生產過程中不斷地推廣綠色技術,減少或消除大部分污染源,做到化工材料的減量化,廢液的減量化,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提高綜合效益。</p><p> 作為皮革工業(yè)生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鞣制工序始終受到人們的關注,鉻鞣法就是其中之一。自從十九世紀下半葉誕生了現(xiàn)在普遍采用的一浴鉻鞣法以后,鉻鹽便成為最主要的輕革鞣劑。鉻鹽能賦予皮革較高的耐濕熱穩(wěn)定性,柔軟、豐滿性的手感,而且成革耐水洗、耐腐蝕性優(yōu)良,這是其它鞣劑所不具備的。但由
3、于目前的鉻鞣法的鉻鹽的利用率僅為65%~75%,大量未被吸收的廢鉻直接排放,嚴重地污染了制革廠周邊的環(huán)境,并威脅人類的健康。因此,鉻鞣的使用也一直受到人們普遍的爭議。面對日益嚴重的鉻鹽污染,雖然各國政府和科研機構都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試圖尋找鉻鞣劑的替代品,但至今仍未找到可與鉻鞣劑鞣制性能媲美的鞣制材料。因此探索最大限度地減少鉻污染,提高鉻鞣劑的利用率,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p><p> 在
4、處理鉻鞣廢液方面,人們比較多地研究了利用沉淀回收法、循環(huán)利用法、少鉻鞣制技術、絮凝吸附法等技術來處理鉻鞣廢水,以期減輕鉻的污染。但這些方法由于設備要求高、設備投資和運行成本高、工藝復雜或是革坯性能達不到要求等原因,致使這些技術很少被生產企業(yè)所采用,鉻污染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徹底地解決。</p><p> 鉻是一種重金屬,質硬而脆,自然界中主要以鉻鐵礦(FeCr2O4)形式存在,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調節(jié)人體
5、內糖和膽固醇代謝的作用。鉻含量太少時,會引起人體血管內壁脂肪的沉積,使本來具有彈性的正常血管逐漸硬化,是導致動脈硬化的一個重要因素。鉻的毒性與其存在的價態(tài)有關,不同價態(tài)鉻的毒性是不同的,六價鉻比三價鉻毒性高100倍,而且易被人體吸收并在體內蓄積,三價鉻和六價鉻可以相互轉化。鉻的形態(tài)分析對于環(huán)境質量評價、生態(tài)效應和致毒機理研究具有重要意義。</p><p> 六價鉻離子具有相當的毒性。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皮革出口
6、貿易額的增加,皮革中的六價鉻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由于皮革制品與人體直接接觸,游離的鉻離子容易隨汗液進入體內,導致皮膚損傷、各種疾病甚至癌癥的發(fā)生,世界各國對皮革中殘留的六價鉻含量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一般要求的5mg/kg以下,歐盟則規(guī)定在3mg/kg以下。</p><p><b> 2 主體</b></p><p> 為了更好地控制和治理污染,多年來已建立
7、了許多測定鉻的方法,迄今已報道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化學發(fā)光法、電化學分析法、色譜法等。這些方法各具優(yōu)缺點,在鉻的分析測定中都有其不同的應用領域。國家標準方法是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但它有不夠穩(wěn)定的缺點,許多研究工作者對此進行了大量改進性研究。</p><p> 2.1 分光光度法</p><p> 分光光度法是國際上對六價鉻檢測的標準方法,該方法
8、是在惰性氣體的保護下,以磷酸二氫鉀為緩沖溶液,必要時加磷酸維持提取皮革樣品中的六價鉻,浸取液中的六價鉻無須分離,直接與加入的顯色劑發(fā)生氧化反應,將顯色劑二苯基卡巴肼氧化成二苯基卡巴腙,二苯基卡巴腙和由六價鉻剛剛還原來的三價鉻形成紫紅色絡合物,以分光光度法進行檢測,最大吸收波長為545 nm。分光光度法所需的儀器價格適中,操作簡單,便于普及使用。</p><p> 分光光度法對皮革中六價鉻的檢測結果往往偏高,其原
9、因是有色革樣的顏色于擾了六價鉻的檢測,另外還有浸取過程中三價鉻的氧化也是結果偏高的一個因素。因此,在皮革六價鉻的檢測中需對其進行適當改進以提高其準確性。如張見立[5]等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六價鉻離子和染料混合液,可以通過活性炭對常見皮革染料進行一次或多次吸附,達到完全脫色,且六價鉻離子含量不會受到影響。丁紹蘭[6]等在0.01%的100 ml國產黑色和棕色染料溶液中,加入硅鎂吸附劑和氧化鈣粉末,脫色率可高達90%以上。而在紅、黃、藍三色染料中
10、不能用Ca0,單純用硅鎂吸附劑,脫色率僅在43%~70%。</p><p> 龔正君等[7]利用酸性條件下六價鉻對亞甲基藍具有褪色作用的原理,建立一種新的光度法來檢測制革廢水中的六價鉻。此方法成功應用于制革廢水及湖水中六價鉻的檢測,方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都較好,需要的試劑簡單易得,這對皮革工業(yè)等行業(yè)廢水中六價鉻的檢測又是一個新的成果。</p><p> 戴金蘭[8]采用堿式消解法測定鉻鞣
11、劑中的Cr(Ⅵ)含量。該方法能夠有效地抑制鉻鞣劑中的Cr(Ⅵ)與Cr(Ⅲ)之間的轉化,并且能消除其它共存離子的干擾,靈敏度高。</p><p> 在六價鉻檢測方面,分光光度法一直是研究的重點,但對其的完善和改進還需要科研工作者更深入地研究。如何準確而完全地把六價鉻從皮革中浸取出來,有效地排除其它物質,特別是染料的干擾,準確、可靠、簡便地檢測出六價鉻的含量,仍然是以后研究的重點。</p><p
12、> 2.2 原子吸收光譜法</p><p> 張志軍[9]等探討了提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Cr的靈敏度和穩(wěn)定性,對無機酸介質作用、共存元素的干擾及消除等問題作了研究和改進。</p><p> 火焰原子吸收法是將經過消解處理的水樣噴入空氣-乙炔富燃火焰,鉻的化合物原子化,于357.9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用標準曲線法進行定量。國際上已對此制定了相關的測定標準[10]。&
13、lt;/p><p> 葉軍[11]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廢水中總鉻,選擇不同實驗條件,確定了最佳的分析條件,并通過標準樣品和實驗樣品的分析,驗證了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實驗證明,此方法快速方便、準確度高、精密度好。</p><p> 張向和[12]研究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直接測定水和廢水中的總鉻。通過不同條件的實驗,確定了最佳的分析條件;并通過標準樣品和實際樣品的分析,驗證了
14、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在實驗基礎上,建立空白試驗、準確度質量控制圖,以便定期對各種監(jiān)測數據提供可行的質量保證措施。實驗結果表明,該法快速方便,提高了分析效率,準確度高,精密度好,值得普及和推廣。</p><p> 原子吸收法測定水中鉻基本上不受共存有機物的影響,操作簡單,但必須預先將六價鉻與三價鉻分離后才能測定。如肖明波[13]等使用聚合氯化鋁作為絮凝劑,利用三價鉻在弱堿性條件下易產生沉淀的特點,實現(xiàn)樣品溶液中
15、三價鉻與六價鉻的定量分離,應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溶液中的六價鉻。實際樣品中六價鉻的加標回收率在95.8%~98.2%之間,定量分析下限為0.05mg/L。</p><p> 原子吸收技術主要有火焰、石墨爐、氫化物發(fā)生法和冷蒸氣技術等,其中應用最廣的是火焰和石墨爐。近年來,隨著高效分離技術GC、LC的引入,使原子吸收在痕量、超痕量范圍內的測定有了更大的應用空間[14]。但采用原子吸收法測定皮革中微量鉻的研究報道很
16、少。亟待進行更深入地研究,以拓展其在皮革行業(yè)中的應用。</p><p> 2.3 高效液相色譜法</p><p> 分光光度法測定皮革中的六價鉻具有方便快捷的優(yōu)點,然而干擾是該方法無法回避的缺點。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皮革中的六價鉻,具有“三高一快”的特點,即高柱效、高選擇性、高靈敏度、分析速度快,可消除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該法已成為現(xiàn)代分析技術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在化工、醫(yī)藥、生化、
17、環(huán)保、農業(yè)等科學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p><p> 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成本較高,且流動相消耗大、需貴重儀器;但其可靠、準確,且重現(xiàn)性好,不僅可消除各種干擾,還可大大提高檢測靈敏度。所以近年來仍吸引著不少科研人員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拓展其在皮革六價鉻的分析檢測中的應用。</p><p> 2.4 熒光熄滅法</p><p> 馬紅燕等研究發(fā)現(xiàn)在0.0
18、16-0.1mol/L的鹽酸溶液中,間氟苯基熒光酮(m-FPF)、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MAB)和Cr(Ⅵ)可形成無熒光的三元配合物,從而導致體系的熒光熄滅,并據此建立測定微量Cr(Ⅵ)的熒光熄滅法。在激發(fā)波長為365 nm,發(fā)射波長為532 nm時,鉻含量在0-3.0μg/25ml范圍內,熒光熄滅程度和鉻濃度成正比。方法檢出限為1.2μg/L,可用于水樣中微量鉻的測定。</p><p> 馬紅燕等以5-溴
19、水楊基熒光酮(5-BrSAF)為熒光試劑,利用Cr(Ⅵ)5-BrSAF-CPB三元配合物的形成使5-BrSAF-CPB體系熒光熄滅的效應,建立了測定微量Cr(Ⅵ)的熒光分析新方法。其激發(fā)波長和發(fā)射波長分別為365 nm和526 nm,反應的適宜酸度范圍為0.016-0.080mol/L鹽酸,線性范圍為0-4.00μg/25ml,方法檢出限為1.20μg/L。</p><p> 2.5 毛細管電泳-紫外吸收法&
20、lt;/p><p> 毛細管電泳法是一項高效分離技術。其檢測原理是,在外加電壓的作用下,由于毛細管溶液中不同帶電離子遷移速度不同,使得不同的離子分先后到達檢測儀,從而分別被定量檢測。</p><p> V.Van Lierde等[3]采用CE與電感耦合等離子體扇型場質譜(ICP-SF-MS)聯(lián)用技術測定了皮革鉻鞣液中的Cr(Ⅲ)和Cr(Ⅵ)。</p><p> 毛
21、細管電泳技術是一種近年來發(fā)展快速的分離分析技術,具有高效、快速、進樣體積小和抗污染能力強等特點。其最大優(yōu)點是選擇性好,且不受浸取液顏色的干擾,但目前它的靈敏度還不如分光光度法,要求樣品中鉻的含量較高。對于皮革中六價鉻的痕量殘存來說很難用該法準確定量,因此對于皮革中痕量鉻的測定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p><p><b> 2.6 其他方法</b></p><p>
22、 近年來,隨著科研工作者的不斷深人研究,開發(fā)出了許多新的鉻測定方法。如王洪福[15]等通過對H2O2氧化4,5-二溴熒光素褪色反應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pH值為5.0的HAc-NaAc緩沖溶液介質中,Cr(Ⅵ)對H2O2氧化4,5-二溴熒光素的褪色反應具有催化作用,據此建立了催化動力學光度法測定痕量Cr(Ⅵ)的新方法。樂上旺[2]等對近年來電化學分析法應用于鉻的形態(tài)分析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進行了概述。他們認為,伏安分析法具有極高靈敏度,修飾電極和
23、超微電極的發(fā)展使得電在生物體和環(huán)境鉻的分析中有極大的發(fā)展空間;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易實現(xiàn)生產現(xiàn)場監(jiān)控的電位分析法將得以長足發(fā)展。</p><p><b> 3 總結</b></p><p> 在六價鉻檢測方面,分光光度法仍然是目前重要方法之一。但是,傳統(tǒng)的分光光度法已不能滿足檢測的需求。近年來,測定Cr(Ⅵ)的技術取得了許多可喜的進展。其發(fā)展趨勢是,對傳統(tǒng)分
24、光光度法進行技術改進;快速發(fā)展色譜法和原子吸收等現(xiàn)代分析檢測技術;各種聯(lián)用技術得到較廣泛的應用。這些方法的應用與發(fā)展,不僅提高了測定方法的靈敏度和選擇性,同時對操作自動化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p><p> 皮革制品與人的身體接觸較多,鉻超標必然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中國加入WTO后,國人與歐美等國的貿易交往也日漸增多,歐盟對于皮革制品中鉻的含量要求嚴格。因此,用更簡便靈敏的方法來檢測制革廢水或皮革中的Cr(
25、Ⅵ)含量將可以更好地保護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以及帶動中國皮革行業(yè)的發(fā)展,日漸與歐美等國的標準接軌,提高產品的檔次。</p><p><b> 參考文獻</b></p><p> [1]Cheng Baozhen,Wang Qiaoe.The Effect of Chrome in Leather Mak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Chrome Ta
26、nnage on the Environment[A].XXIX Congress of the IULTCS[C].Washington,DC.USA:IULTCS,2007.201-205.</p><p> [2]樂上旺,李建平.電化學分析法在鉻形態(tài)分析中應用進展[J].分析科學學報,2007,23(6):729-733.</p><p> [3]Van Lierde V,Che
27、ry C C,Moens L,et al.Electrophoresis[J],2005,6(9):1703-1711.</p><p> [4]秦濤,王強,鄭福泉,劉軍海.分光光度法測定皮革中六價鉻的研究現(xiàn)狀[J].西部皮革,2009,31(13).</p><p> [5]張見立,王全杰,湯克勇.活性炭吸附脫色-分光光度法測定深色革樣中的六價鉻[J].中國皮革,2007,36(11
28、):43-46.</p><p> [6]丁紹蘭,郭體兵.排除染料對皮革中六價鉻含量測定的干擾[J].中國皮革,2002,31(11):14-18.</p><p> [7]龔正君,李正軍,張新申.制革廢水中六價鉻的檢測[J].中國皮革,2008,37(15):31-33.</p><p> [8]戴金蘭,尹洪雷,呂水源,等.堿式消解法測定鉻鞣劑中Cr(Ⅵ)含
29、量[J].中國皮革,2007,36(3):46-47.</p><p> [9]張志軍,熊維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鉻[J].化學工程師,2000,3:10-11.</p><p> [10]ISO 5398-3-2007.皮革.氧化鉻含量的化學測定.第3部分:原子吸收光譜測定法定量測定[S].</p><p> [11]葉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
30、廢水中總鉻[J].環(huán)境工程,2005,23(1):61-62.</p><p> [12]張向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總鉻[J].環(huán)境工程,2004,22(6):76-77.</p><p> [13]肖明波,黃卓爾,周樹杰,等.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高色度含鉻廢水中的六價鉻[J].儀器儀表與分析監(jiān)測,2008,3:37-39.</p><p> [14]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制革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含鉻污泥中鉻含量的測定方法[文獻綜述]
- 制革污泥鉻含量測定方法對比研究[開題報告]
- 制革廢水氨氮處理技術的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制革污泥鉻含量測定方法對比研究[畢業(yè)設計]
- 制革廢水單寧含量快速測定方法的研究.pdf
- 制革脫毛方法研究進展
- 洗毛廢水的處理方法及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繅絲廢水工藝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污水中生物脫硫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污水中的硝化細菌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淀粉廢水的處理技術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印染廢水的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氮肥廢水的處理技術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電鍍廢水的處理技術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酮苯裝置廢水中微量丁酮含量測定方法研究
- 天然沸石及其改性方法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文獻綜述】
- 皮革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有機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 rapd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