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災害事故的醫(yī)療救援,邢臺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趙麥良,災害的發(fā)生無規(guī)律可循,不可能預測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或者下一次災害的復雜程度??吹剿莿討B(tài)的、具有破壞性的。從歷史的經驗看,不可能對災害做好預先準備,只能對其做出反應。,災害原因,自然變異: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為自然災害,如地震、風暴潮、海嘯等人為影響: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為人為災害,如火災、交通事故。,災害救援,災害救援是專門研究處理現今社會條件下,在醫(yī)院外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各
2、種急危重癥、意外災害事故。利用別捷的通訊手段,及時組織救護力量,在現場對個體、群體實施及時有效的救助,進行必要的醫(yī)學處理,挽救生命,減輕傷殘。采用現代交通手段將患者送抵醫(yī)院,接受進一步救治,降低災害傷的發(fā)生率、傷殘率和病死率。,災害事故現場的救護原則,現場救治原則:先救命后治傷,先重傷后輕傷,先搶后救,搶中有救,盡快脫離事故現場,先分類再后送。醫(yī)療救護人員以救為主,其他人員以搶為主,各負其責,相互配合 。,現場搶救具體措施(一),緊
3、急呼救:盡快撥打電話120、110 先救命后治傷,先重傷后輕傷。 先搶后救,搶中有救,盡快脫離事故現場。特別是失火能引起爆炸的現場,以免發(fā)生爆炸或有害氣體中毒,確保救護者與傷者的安全。先分類再后送 :不管傷輕傷重,如果未經檢傷和任何醫(yī)療急救處置就急送醫(yī)院,后果十分嚴重。,現場搶救具體措施(二),醫(yī)護人員以救為主,其他人員以搶為主。各負其責,相互配合,以免延誤搶救時機。通常先到現場的醫(yī)護人員應該擔負現場搶救的組織指揮消除傷員的精神
4、創(chuàng)傷 傷面的救護措施 :采用止血、包扎、固定、搬運等技術進行處理。 窒息性氣體引起急性中毒。救護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具,正確施救,以降低死亡率。 盡力保護好事故現場。,現場傷情、傷員分類和設立救護區(qū)標志,無論災害的規(guī)模大小,傷員分類是任何災難醫(yī)療反應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重視傷員分類及傷票的填寫,可以減少搶救的盲目性,節(jié)省時間,較準確地按傷情分別進行有組織的救護,快速進入“綠色生命安全通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有限醫(yī)護人員的作用
5、,把救護力量投入到最需要救護的傷員身上。,傷員分類的等級,救護區(qū)標志的設置,I 類傷救護區(qū)插紅色彩旗顯示;Ⅱ類傷救護區(qū)插黃色彩旗顯示;Ⅲ類傷救護區(qū)插綠色彩旗顯示; Ⅳ類傷救護區(qū)插黑色旗顯示。,簡單分類方法(一),一級優(yōu)先: (1)首先判斷通氣如何,通暢呼吸道后若有呼吸; (2)若有呼吸,呼吸頻率>30次/分鐘; (3)若呼吸頻率2秒鐘或無橈動脈搏動; (4)若呼吸頻率<30次/分鐘,末
6、梢循環(huán)灌注情況,毛細血管灌注<2秒鐘或有橈動脈搏動,則看傷員的意識狀況,若不能完成簡單的指令,均分類為緊急救護組,為一級優(yōu)先。,簡單分類方法(二),二級優(yōu)先:若能服從簡單的指令則分類為可延遲救護組,為二級優(yōu)先。 三級優(yōu)先:所有能走到分類區(qū)的傷員分類為輕微傷,為三級優(yōu)先。 四級優(yōu)先:首先判斷通氣如何,若無,則通暢呼吸道,仍無呼吸則分類為瀕死組,為四級優(yōu)先。,,分類同時,現場救護人員對傷員進行基本生命支持,必要時進行高級生命支持。
7、,傷員轉送(一),傷員運送是將傷員經過現場初步處理后送到醫(yī)療技術條件較好的醫(yī)院的過程。 搬運傷員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和搬運工具。在搬運傷員時,動作要輕巧、敏捷、協調。 途中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必要時作急救處理。傷員送到醫(yī)院后,陪送人應向醫(yī)務人員交待病情,介紹急救處理經過 。,傷員轉送(二),傷員后送,要掌握后送指征和暫緩后送指征。送出單位和后送醫(yī)療隊均要把關,對不符合后送條件者不后送。,復合傷傷員急救現場救護原則,
8、1.準確判斷傷情 救護順序一般為:心胸部外傷——腹部外 傷——顱腦損傷——四肢、脊柱損傷等 2.迅速而安全地使傷員離開現場 3.心搏和呼吸驟停時,立即行心肺復蘇術 4.對連伽胸患者,立即予以加壓包扎:開放性氣胸應用大塊敷料密封胸壁創(chuàng)口,張力性氣胸用注射器排氣。,,地 震,救護原則(一),在保證救護者安全前提下,現場采取先搶后救的原則,即開展對震區(qū)現場人員的搜尋、脫險、救護醫(yī)療一體化的大
9、救援觀念。地震災區(qū)的醫(yī)療救護工作,是一項多部門配合協同作戰(zhàn)的艱巨工作,它需要交通運輸、通訊聯絡、水電供應、工程技術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醫(yī)療救護工作的高效率,完成救災的醫(yī)療保障任務。,救護原則(二),先挖后救,挖救結合。大體查明人員被埋情況,組織搶救。 對被救出垂危傷員進行急救,先救命、后治傷 。特別要注意清除口鼻中的泥土,保持呼吸道通暢。對開放性傷面給予包扎,骨折給予固定。 地震中脊柱骨折十分常見,要嚴加注意,運送傷員要
10、用硬質擔架并將傷員固定在擔架上 檢傷分類,分清輕重緩急。,現場救護(一),保持呼吸道通暢,快速清除壓在傷者頭面部、胸腹部的沙土和口中異物。 對埋在瓦礫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風孔道,以防缺氧窒息、土埋窒息,挖出后應立即清除口、鼻腔異物,檢查傷員,判斷意識、呼吸、循環(huán)體征。從縫隙中緩慢將傷者救出時,保持脊柱水平軸線及穩(wěn)定性。,現場救護(二),救出傷員后,及時檢查傷情,遇顱腦外傷、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大出血等危重癥優(yōu)先救護。外傷、出血給予
11、包扎、止血,骨折固定、脊柱骨折要正確搬運 關注因恐懼心理引起心臟病復發(fā),高血壓加重等。,危重傷員的現場救護,呼吸心跳停止者,在現場立即進行心肺復蘇。休克傷員取平臥位,對伴有胸腹外傷者,要迅速護送轉至醫(yī)療單位。 對嚴重的、開放性、污染的傷面,要除去泥土穢物,用無菌敷料或其他干凈物覆蓋。注意地震擠壓傷的監(jiān)護,,火 災,火 災,發(fā)生火情時,火場煙霧的蔓延速度是火的5~6倍,煙氣流動的方向就是火勢蔓延的途徑,溫度極高的濃煙在2分鐘
12、內就可以形成烈火。由于濃煙烈火升騰,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視線,使人看不清逃離的方向而陷入困境。,火 災,煙霧是物質燃燒時產生的揮發(fā)性產物,包括有毒氣體和顆粒性煙塵,它與燃燒物質、燃燒速度、溫度和氧量有關,很少呈單一成分。據報告在28%的建筑物火災中,一氧化碳是主要的毒物,在非建筑性火災中,氰化物和缺氧是潛在的致死因素。,救護原則,火災的現場救護首先是使傷者盡快脫離現場,使其處在一個安全環(huán)境下。醫(yī)學救護也不僅僅是火的直接燒傷,還有氣體
13、中毒等其它傷害。,救護措施,報警:一旦發(fā)現火災立即向“119‘’報警火災的撲救——早撲 對于遠離消防隊的地區(qū)首先應強調群眾自救,力爭將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撤離,現場救護,迅速移出傷員: 1. 應立即離開煙霧環(huán)境,置于安靜通風涼爽處,解開衣領、褲帶,適當保溫。 2. 對于高濃度的硫化氫、一氧化碳污染區(qū)和嚴重的缺氧環(huán)境,必須立即通風。救護人員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對其他毒物也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迅速搶救生
14、命 保持呼吸道通暢,對呼吸停止者實行人工呼吸,現場救護,防窒息,防創(chuàng)面污染氣體中毒的救治保護創(chuàng)面 1. 創(chuàng)面要用清潔的被單或衣服簡單包扎,盡量不弄破水泡,保護表皮。 2. 嚴重燒傷者不需要涂抹任何藥粉、藥水和藥膏,以免給入院后的診治造成困難。傷員口渴可飲淡鹽水。,,意外傷害,交通事故,現代社會,人們工作、生活都要與交通工具打交道,因此,交通事故是全球意外傷害中最常見的,具突發(fā)性和災難性等特點。傷情以顱腦外傷、
15、脊椎骨折、胸部損傷為主,多發(fā)骨折,同時伴有燒傷等復合傷為多見。,現場救護原則1,順序為緊急呼救→保護現場→轉運傷員。呼救撥打救護電話120”、“110”、“122”事故處理。切勿立即移動傷者,除非處境會危害其生命(如汽車著火、有爆炸可能)。必須除外脊柱損傷、頸椎損傷。將失事車輛引擎關閉,拉緊手掣或用石頭固定車輪,防止汽車滑動。,現場救護原則2,呼救同時,現場人員首先查看傷病人的病情,傷病人從車內救出的過程應根據傷情區(qū)別進行,脊柱損傷
16、病人不能拖、拽、抱,應使用頸托固定頸部或使用脊柱固定板,避免脊髓受損或損傷加重導致截癱。實行先救命,后治傷的原則,呼吸心跳停止做心肺復蘇搶救。,現場救護原則3,意識清醒的患者可詢問其傷在何處(疼痛、出血、何處活動受限),立刻檢查患處,進行對癥處理,疑有骨折應盡量簡單固定后再進行搬運。否則可因疼痛致休克或骨折磨擦致斷端出血,有時出血是可能很大。,現場救護原則4,事故發(fā)生后應盡可能對現場進行保護,以便給事故責任劃分提供可靠證據,并采用最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常見災害事故搶險救援要點
- 建筑物倒塌災害事故救援預案
- 試析美日自然災害醫(yī)療救援制度
- 青藏鐵路災害分析及事故救援研究.pdf
- 城市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力量調配模型研究.pdf
- 極寒天氣災害事故應急救援行動指南
- 特長公路隧道事故災害與應急救援研究.pdf
- 突發(fā)地震災害應急救援的組織管理和醫(yī)療救治
- 地震災害緊急醫(yī)療救援中有關醫(yī)院感染控制的要點
- 特大地震災害現場醫(yī)療救援的組織與實施
- 泰安市地震災害醫(yī)療衛(wèi)生救援應急預案
- 建筑物倒塌災害事故救援預案-海南省公安廳
- 地震災害救援研究
-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救援
- 廣東省突發(fā)化學中毒事故醫(yī)療衛(wèi)生救援應急預案
- 地震災害現場醫(yī)療救援隊分級方案及標準體系的研究.pdf
- 淺談從玉樹特大地震災害事故探討我國跨區(qū)域救援工作
- 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 安全生產事故救援預案
- 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