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的化學性質的意外發(fā)現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鎂與碳酸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反應探究鎂與碳酸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反應探究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龍賽中學閻娜花熊劍(郵編315201)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實驗探究在化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充分利用化學學科“以實驗為基礎”的基本特征,挖掘和開發(fā)化學實驗在探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實驗探究能

2、力。實驗探究讓學生思維開闊、膽大心細,敢想、敢做,實驗探究不僅給學生展開了一個新世界,指導教師也從中受益匪淺,真正體現了教學相長。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在實驗探究的教學中,學生總會問一些老師從來沒有認真思考的問題,或者是一些想當然的問題,使老師也陷入困惑之中。如學習金屬鎂的性質時,就有學生問:金屬鎂的化學性質與金屬鈉是否類似?在酸堿鹽溶液中都可以反應嗎?還有一個學生提出,他在課外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鎂條能與Na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體

3、和沉淀,與Na2CO3不發(fā)生反應?!边@些同學想通過實驗來研究有關鎂與常用酸堿鹽水溶液的反應情況。于是我為了滿足學生們的要求,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結合學校實驗條件,給他們準備了如下試劑和試紙:鎂條、砂紙、蒸餾水、濃度均為0.1molLNH4Cl、NaOH、NaHCO3、Na2CO3溶液和鹽酸、PH試紙、紅色石蕊試紙等供學生開展實驗探究;在學生的研究過程中后又準備了不同濃度的NaHCO3、Na2CO3溶液。我和學生一起通過一系列試管實驗,還真

4、有意外的發(fā)現。探究結果探究結果:Ⅰ表面擦去氧化膜的鎂片分別放入體積約2mL,濃度均為0.1molLNH4Cl、NaOH、NaHCO3、Na2CO3四種溶液以及蒸餾水中,均能發(fā)生反應。其中NH4Cl溶液中反應速率最快,按照NaHCO3、Na2CO3、蒸餾水、NaOH溶液的次序反應速率減慢。Ⅱ表面擦去氧化膜的鎂條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反應的速率隨濃度的增加而加快,與飽和NaHCO3及飽和Na2CO3溶液反應時,

5、可觀察到放入鎂條均會迅速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并且產生氣泡的速率NaHCO3溶液明顯比Na2CO3溶液更快。放置約1個小時左右NaHC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放在Na2CO3溶液中的鎂條表面變暗。放置約2小時左右,再進行觀察,Na2CO3溶液中也產生白色不溶物,但前者不溶物多一些。如圖1為反應開始瞬間,圖2為放置約2小時后的情況,左邊試管盛Na2CO3溶液,右邊盛NaHCO3溶液。Ⅲ表面擦去氧化膜的鎂條放入NaOH溶液中也會反應產生氣泡

6、,約1分種左右鎂條表面就有許多氣泡,放置一段時間后除鎂條表面上有氣泡外沒有其他明顯現象,與鎂條跟水反應相比,比鎂條在蒸餾水中產生的氣泡速率小。如圖3,左邊試管盛的是NaOH溶液,右邊盛的是蒸餾水。本想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鎂條與酸性溶液反應的速率最快,與堿性溶液反應比鎂與水反應要慢”,結果卻出人意料,堿性NaHCO3和Na2CO3溶液中的反應明顯比水中快,并且濃度越大反應速度越快,這該如何解釋?面對這從未想過、做過的實驗現象,教師與學

7、生同樣處于困惑狀態(tài)。但是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做出了如下決定:一方面讓學生將酸性、中性、堿性溶液與鎂反應的實驗放置一段時間再觀察;另一方面指導學生查專業(yè)文獻,尋找合理解釋。現象分析現象分析:Ⅰ鎂與水反應的實質是與水電離出的H反應,H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其反應速率還受其它因素的影響。Ⅱ擦去氧化膜的鎂條與濃度為0.1molL的NH4Cl反應,速度快的原因是: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溶液中H濃度增大是反應加速的主要原因。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

8、產生的氣體,結果試紙變藍,說明氣體中有氨氣(NH3),理論分析還有氫氣(H2)。Ⅲ查閱文獻發(fā)現:HCO3作為質子給予體,會加速反應的進行。即NaH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CO3HCO32、H2OHOH;Mg和H反應生成H2和Mg2,Mg2跟OH、CO32生成難溶物Mg(OH)2和MgCO3,則H、OH、CO32的濃度均降低,促使上述兩平衡均向右移動。所以,擦去氧化膜的鎂條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時觀察到:立即產生大量氣泡(利用燃著

9、的木條點燃氣體吹起的肥皂泡,有輕微的響聲,說明氣體成分為H2),根據Ksp(MgCO3)=6.82106,Ksp[Mg(OH)2)]=5.611012可知,當OH與CO32離子濃度相當時,可同時與Mg2生成沉淀,生成難溶物可能是Mg(OH)2與MgC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形成的固體物質。飽和Na2CO3溶液中鎂條與水反應生成的Mg2會與CO32結合生成MgCO3促進鎂與水繼續(xù)反應,所以反應速率比與純水反應快,反應中產生H2和MgCO3;在

10、NaOH溶液中鎂條與水反應會受溶液中OH濃度的影響,因溶液中H濃度較小,導致其反應速率比與純水反應慢。反應中得到的沉淀洗凈后加入鹽酸中,沉淀均能完全溶解,同時有大量氣體產生,說明沉淀中含有MgCO3,至于沉淀的具體組成還需要進行定量實驗進行研究。探究反思:探究反思:在探究“擦去氧化膜的鎂片與相應溶液的反應”過程中,雖然對某些實驗現象進行了分析和解釋,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同時也有遺憾,如沒有對沉淀產物進行定量分析。這次探究歷程使學生充分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