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論我國公民的法律信仰及其培育論文提綱:一、一、法律信仰的涵義法律信仰的涵義二、二、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理念基礎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理念基礎1、法律信仰是法治之法得以實現(xiàn)的必要條件2、社會公眾對法律的信仰是社會法治精神形成的前提三、根深蒂固的人治觀念是我國公民法律信仰缺乏的主要原因三、根深蒂固的人治觀念是我國公民法律信仰缺乏的主要原因四、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四、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1、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進一步完善社會
2、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2、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和權威性。3、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提高公民的權利意識。4、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培養(yǎng)公民的積極守法精神。5、要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就要規(guī)范權力的運行。正文:法治社會的建立,離不開公民對法律的信仰。法律信仰是確保法律由紙面上的法成為實踐中的法,乃至成為公民精神上的法的先決條件,也是維持一國法律制度權威與信用的強大心理基礎。法治條件下公民對法律的信
3、仰正是奠基于以下觀念之上的,這就是:法律高于權力,而不是相反;權利本位優(yōu)于義務本位而不是相反;自由、民主、人權優(yōu)于專制與獨裁,而不是相反;每一個公民只有遵守法律才是自由的等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僅需要完善的法典,更需要喚起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激發(fā)起公眾內心對法律信賴、信任和尊重,培養(yǎng)他們對法律的忠誠和信仰。只有公眾從內心對法律虔誠信仰,才能促成現(xiàn)代法治精神的形成,才能將法律內化為一種民族的精神,才能加速完成建立社會主義法
4、治社會的歷史使命。一、法律信仰的涵義法律的信仰,本質上是一種世俗的信仰。信仰者將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今生今世,公民對法律信仰充分體現(xiàn)出個人對利益的追求、對欲望合理的滿足。法律的信仰則是可知的,是理性與信仰的統(tǒng)一,它是主體在不斷接受法律的治理與保障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法律的科學性、正義性、人道性以及與自己本質利益的一致性。通過公民與法律的互動,公民感到法律是自己自由利益的確認者、生命、自由、安全的維護者,利益、財富的保障者以及在個人利益受到損
5、害時的救濟者,正是由于上述信念的不斷強化與累積,從而上升為一種精神信仰,因此,法律的信仰充分體現(xiàn)了公民理性的自覺。3三、根深蒂固的人治觀念是我國公民法律信仰缺乏的主要原因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要真正實現(xiàn)法治,需要多種因素的協(xié)調和支撐。這不僅包括經(jīng)濟基礎方面的支持,政治環(huán)境的寬松,文化傳統(tǒng)的兼容,更需要社會公眾觀念上對法律至上和法的統(tǒng)治理念的認可、接受以及對法律的宗教式虔誠與信仰。就我國而言,當前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驕人
6、的成績,但是,由于法治是“西法東漸”而來的舶來品,也由于法治本土資源的先天不足,導致我國法治建設出現(xiàn)一些障礙與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法律信仰這種本土資源的缺失。這與我國悠久的封建專制,漫長的人治傳統(tǒng)及根深蒂固的人治觀念不無因果關系。從民眾層面而言:漫長的封建專制歷史背景下,家國同構,君主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一言興法,一言廢法;刑不上大夫。社會大眾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無不是權力支配法律的現(xiàn)實。如此環(huán)境,我們
7、怎能期待社會民眾得出法律至上、法的統(tǒng)治的結論,又怎能企望他們在心靈深處產(chǎn)生對法律的信仰。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法”“刑”相通,法之所指均為刑罰的強制、血腥和暴力。司法腐敗黑暗,一紙入公門,九牛拉不出;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封建司法給普通民眾帶來的除了曠日持久、靡費不菲的“訟累”,根本找不到一絲公平、正義的蹤影和希望。這種現(xiàn)實迫使社會成員不得不望法興嘆,另尋求他途。法律對他們來說,無疑成了一種異己的東西、一種負擔。對法律,他們只能敬
8、而遠之。由于怕招致國家強制力的制裁懲罰,所以民眾形成了對法律避之唯恐不及恐懼心理。如此環(huán)境,要萌生出對法律的親近簡直是天方夜譚,更何言對法律的信仰。他們所能做的,只能是消極的規(guī)避法律,遠離法律,或是想方設法鉆法律的空子。新中國建立以后,由于經(jīng)驗不足,建設任務繁重,時間緊迫,不得不仿效前蘇聯(lián)的國家與法權理論,對法律的專政工具性質強調有余,使得法律染上了濃重的暴力色彩。而在普法宣傳中,向社會大眾傳達的又僅僅是學法、守法理念。于是,在社會成員
9、的思想意識里,法律始終無法找到適合生長的土壤。學法、守法是一種國家賦予的義務,而非自身需要。另一方面,建國后很長時期內,我國的法制建設不僅滯后,而且體系建設不平衡。刑法一枝獨秀,而民法、經(jīng)濟法及程序法卻千呼萬喚難出來。社會成員想不到、也難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于是求助于法律之外的途徑來為自己洗雪冤屈,為自己討“說法”?!叭藗兞晳T于用情感化、倫理化與道德化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對于倫理道德以外的通過法去處理和協(xié)調人際關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論我國的公民的法律信仰及培育
- 論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培育.pdf
- 當前我國公民法律信仰的缺失與培育.pdf
- 論我國公民的法律心理及其完善.pdf
- 論我國公民憲法信仰的培養(yǎng)模式.pdf
- 當前我國公民法治信仰培育路徑研究.pdf
- 試論我國公民健康權及其法律保障.pdf
- 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及其培育路徑.pdf
- 論我國公民姓名權的法律保障.pdf
- 論我國公民的健康權及其保障.pdf
- 論我國公民的生育權及其限制.pdf
- 論我國公民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現(xiàn)狀及其法律構建
- 論我國公民個人信息法律保護.pdf
- 論我國公民休息權的法律保障制度.pdf
- 論我國公民隱私權的法律保護
- 論我國公民知情權保護的法律規(guī)定及其完善.pdf
- 論我國公民網(wǎng)絡監(jiān)督行為的法律調控.pdf
- 論我國公民公物利用權的法律保護.pdf
- 論我國公民離婚自由權的法律保障.pdf
- 論我國公民的住宅權及其實現(xiàn).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