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勢:水溶液的化學勢與純水的化學勢之差,除以水的偏摩爾體積所得商。?滲透勢:亦稱溶質勢,是由于溶質顆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勢低于純水水勢的水勢下降值。?壓力勢:指細胞的原生質體吸水膨脹,對細胞壁產(chǎn)生一種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結果,與引起富有彈性的細胞壁產(chǎn)生一種限制原生質體膨脹的反作用力。?質外體途徑:指水分通過細胞壁、細胞間隙等沒有細胞質部分的移動,阻力小,移動速度快。?共質體途徑:指水分從一個細胞的細胞質
2、經(jīng)過胞間連絲,移動到另一個細胞的細胞質,形成一個細胞質的連續(xù)體,移動速度較慢。?滲透作用:水分從水勢高的系統(tǒng)通過半透膜向水勢低的系統(tǒng)移動的現(xiàn)象。?根壓:由于水勢梯度引起水分進入中柱后產(chǎn)生的壓力。?蒸騰作用:指水分以氣體狀態(tài),通過植物體的表面(主要是葉子),從體內散失到體外的現(xiàn)象。?蒸騰速率:植物在一定時間內單位葉面積蒸騰的水量。?蒸騰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爾CO2所需蒸騰散失的水的摩爾數(shù)。?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與同時蒸
3、騰丟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內聚力學說:以水分具有較大的內聚力足以抵抗張力,保證由葉至根水柱不斷來解釋水分上升原因的學說。?水分臨界期:植物對水分不足特別敏感的時期。1.將植物細胞分別放在純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細胞的滲透勢、壓力勢、水勢及細胞體積各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答:在純水中,各項指標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項指標都降低。2.從植物生理學角度,分析農諺“有收無收在于水”的道理。答:水,孕育了生命。陸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進化而來的,水是植物
4、的一個重要的“先天”環(huán)境條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動,只有在一定的細胞水分含量的狀況下才能進行,否則,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動就會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在農業(yè)生產(chǎn)上,水是決定收成有無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現(xiàn)在4個方面:水分是細胞質的主要成分。細胞質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細胞質呈溶膠狀態(tài),保證了旺盛的代謝作用正常進行,如根尖、莖尖。如果含水量減少,細胞質便變成凝膠狀態(tài),生命活動就大大減弱
5、,如休眠種子。水分是代謝作用過程的反應物質。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機物質合成和分解的過程中,都有水分子參與。水分是植物對物質吸收和運輸?shù)娜軇?。一般來說,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態(tài)的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這些物質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樣,各種物質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進行。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tài)。由于細胞含有大量水分,維持細胞的緊張度(即膨脹),使植物枝葉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換氣體。同時,也使花朵張開,有利于傳
6、粉。3.水分是如何跨膜運輸?shù)郊毎麅纫詽M足正常的生命活動的需要的?答:通過膜脂雙分子層的間隙進入細胞。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細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種類型:質膜上的質膜內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內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內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體中分布最豐富、水分透過性最大。4.水分是如何進入根部導管的?水分又是如何運輸?shù)饺~片的?答:進入根部導管有三種途徑:質外體途徑:水分通過細胞壁、細胞間隙等沒有細胞質部
7、分的移動,阻力小,移動速度快。跨膜途徑:水分從一個細胞移動到另一個細胞,要兩次通過質膜,還要通過液泡膜。共質體途徑:水分從一個細胞的細胞質經(jīng)過胞間連絲,移動到另一個細胞的細胞質,形成一個細胞質的連續(xù)體,移動速度較慢。這三條途徑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根系吸水的動力是根壓和蒸騰拉力。運輸?shù)饺~片的方式:蒸騰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動力,使水分在莖內上升到達葉片,導管的水分必須形成連續(xù)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內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張力,保證
8、由葉至根水柱不斷,從而使水分不斷上升。5.植物葉片的氣孔為什么在光照條件下會張開,在黑暗條件下會關閉?答:保衛(wèi)細胞細胞壁具有伸縮性,細胞的體積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保衛(wèi)細胞細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勻。雙子葉植物保衛(wèi)細胞是腎形,內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長,吸水時向外擴展,拉開氣孔;禾本科植物的保衛(wèi)細胞是啞鈴形,中間厚、兩頭薄,吸水時,橫向膨大,使氣孔張開。保衛(wèi)細胞的葉綠體在光下會形成蔗糖,累積在液泡中,降低滲透勢,于是吸水膨脹
9、,氣孔張開;在黑暗條件下,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升高了滲透勢,于是失水,氣孔關閉。6.氣孔的張開與保衛(wèi)細胞的什么結構有關?答:細胞壁具有伸縮性,細胞的體積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細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勻。雙子葉植物保衛(wèi)細胞是腎形,內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長,吸水時向外擴展,拉開氣孔;禾本科植物的保衛(wèi)細胞是啞鈴形,中間厚、兩頭薄,吸水時,橫向膨大,使氣孔張開。缺氮:植物矮小,葉小色淡或發(fā)紅,分枝少,花少,子實不飽滿,產(chǎn)量低
10、。補救措施:施加氮肥。缺磷:生長緩慢,葉小,分枝或分蘗減少,植株矮小,葉色暗綠,開花期和成熟期都延遲,產(chǎn)量降低,抗性減弱。補救措施:施加磷肥。缺鉀:植株莖稈柔弱易倒伏,抗旱性和抗寒性均差,葉色變黃,逐漸壞死,缺綠開始在老葉。補救措施:施加鉀肥。4.植物細胞通過哪些方式來吸收溶質以滿足正常生命活動的需要?(一)擴散:1.簡單擴散:溶質從高濃度的區(qū)域跨膜移向濃度較低的鄰近區(qū)域的物理過程。2.易化擴散:又稱協(xié)助擴散,指膜轉運蛋白易讓溶質順濃度
11、梯度或電化學梯度跨膜轉運,不需要細胞提供能量。(二)離子通道:細胞膜中,由通道蛋白構成的孔道,控制離子通過細胞膜。(三)載體:跨膜運輸?shù)膬仍诘鞍?,在跨膜區(qū)域不形成明顯的孔道結構。1.單向運輸載體:(uniptcarrier)能催化分子或離子單方向地順著電化學勢梯度跨質膜運輸。2.同向運輸器:(sympter)指運輸器與質膜外的H結合的同時,又與另一分子或離子結合,同一方向運輸。3.反向運輸器:(antipter)指運輸器與質膜外側的H結
12、合的同時,又與質膜內側的分子或離子結合,兩者朝相反的方向運輸。(四)離子泵:膜內在蛋白,是質膜上的ATP酶,通過活化ATP釋放能量推動離子逆化學勢梯度進行跨膜轉運。(五)胞飲作用:細胞通過膜的內陷從外界直接攝取物質進入細胞的過程。5.簡述植物體內銨同化的途徑。答:①谷氨酰胺合成酶途徑。即銨與谷氨酸及ATP結合,形成谷氨酰胺。②谷氨酸合酶途徑。谷氨酰胺與α酮戊二酸及NADH(或還原型Fd)結合,形成2分子谷氨酸。③谷氨酸脫氫酶途徑。銨與α
13、酮戊二酸及NAD(P)H結合,形成谷氨酸。④氨基交換作用途徑。谷氨酸與草酰乙酸結合,在ASPAT作用下,形成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谷氨酰胺與天冬氨酸及ATP結合,在AS作用下形成天冬酰胺和谷氨酸。6.簡述植物中硫酸鹽的同化過程。答:硫酸根在ATP硫酸化酶的作用下與ATP結合成APS。APS在APS磺基轉移酶作用下與GSH結合形成S磺基谷胱苷肽,S磺基谷胱苷肽與GSH結合形成亞硫酸鹽,在亞硫酸鹽還原酶作用下,由6Fdred提供電子形成硫化
14、物。與O乙酰絲氨酸結合,在O乙酰絲氨酸硫解酶作用下形成半胱氨酸。7.植物細胞通過哪些方式來控制胞質中的鉀離子濃度?答:鉀離子通道:分為內向鉀離子通道和外向鉀離子通道兩種。內向鉀離子通道是控制胞外鉀離子進入胞內;外向鉀離子控制胞內鉀離子外流。載體中的同向運輸器:運輸器與質膜外側的氫離子結合的同時,又與另一鉀離子結合,進行同一方向的運輸,其結果是讓鉀離子進入到胞內。8.無土栽培技術在農業(yè)生產(chǎn)上有哪些應用?答:可以通過無土栽培技術,確定植物生
15、長所必須的元素和元素的需要量,對于在農業(yè)生產(chǎn)中,進行合理的施肥有指導的作用。無土栽培技術能夠對植物的生長條件進行控制,植物生長的速度快,可用于大量的培育幼苗,之后再栽培在土壤中。10.在作物栽培時,為什么不能施用過量的化肥,怎樣施肥才比較合理?答:過量施肥時,可使植物的水勢降低,根系吸水困難,燒傷作物,影響植物的正常生理過程。同時,根部也吸收不了,造成浪費。合理施肥的依據(jù):根據(jù)形態(tài)指標、相貌和葉色確定植物所缺少的營養(yǎng)元素。通過對葉片營養(yǎng)
16、元素的診斷,結合施肥,使營養(yǎng)元素的濃度盡量位于臨界濃度的周圍。測土配方,確定土壤的成分,從而確定缺少的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施肥。11.植物對水分和礦質元素的吸收有什么關系?是否完全一致?答:關系:礦質元素可以溶解在溶液中,通過溶液的流動來吸收。兩者的吸收不完全一致相同點:①兩者都可以通過質外體途徑和共質體途徑進入根部。②溫度和通氣狀況都會影響兩者的吸收。不同點:①礦質元素除了根部吸收后,還可以通過葉片吸收和離子交換的方式吸收礦物質。②水分
17、還可以通過跨膜途徑在根部被吸收。12.細胞吸收水分和吸收礦質元素有什么關系?有什么異同?答:關系:水分在通過集流作用吸收時,會同時運輸少量的離子和小溶質調節(jié)滲透勢。相同點:①都可以通過擴散的方式來吸收。②都可以經(jīng)過通道來吸收。不同點:①水分可以通過集流的方式來吸收。②水分經(jīng)過的是水通道,礦質元素經(jīng)過的是離子通道。③礦質元素還可以通過載體、離子泵和胞飲的形式來運輸。13.13.自然界或栽種作物過程中,葉子出現(xiàn)紅色,為什么?答:缺少氮元素:
18、氮元素少時,用于形成氨基酸的糖類也減少,余下的較多的糖類形成了較多的花色素苷,故呈紅色。缺少磷元素:磷元素會影響糖類的運輸過程,當磷元素缺少時,阻礙了糖分的運輸,使得葉片積累了大量的糖分,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形成。缺少硫元素:缺少硫元素會有利于花色素苷的積累。自然界中的紅葉:秋季降溫時,植物體內會積累較多的糖分以適應寒冷,體內的可溶性糖分增多,形成了較多的花色素苷。14.14.植株矮小,可能是什么原因?答:缺氮:氮元素是合成多種生命物質所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植物生理學第七版答案
- 植物生理學第七版潘瑞熾答案
- 植物生理學第七版潘瑞熾答案課后名詞解釋
- 植物生理學_第七版_潘瑞熾_答案
- 植物生理學第七版名詞解釋
- 病理生理學復習題(第七版)
- 病理生理學復習題第七版
- 第七版-生理學題庫試題(含答案)
- 生理學第七版血液循環(huán)
- 植物生理學課后習題答案
- 植物生理學課后習題
- 財務管理學第七版課后習題答案全
- 人衛(wèi)社第七版生理學循環(huán)系統(tǒng)試題
- 周三多管理學(第七版)課后習題參考 答案合集
- 植物生理學習題答案
- 植物生理學習題+答案
- 《植物生理學》習題及答案
- 半導體物理學-第七版-習題答案
- 人體解剖生理學課后習題答案
- 現(xiàn)代植物生理學重點課后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