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學知識點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煤層的傾角煤層的傾角是煤層層面與水平面所夾的兩面交。按傾角分:近水平煤層45。2煤層厚度煤層厚度是煤層頂?shù)装逯g的法線距離。按煤厚分:厚煤層3.5m。3礦井礦井:是形成地下煤礦生產系統(tǒng)的井巷、洞室、裝備、地面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總稱。4煤田煤田:同一地質時期形成,并大致連續(xù)發(fā)育的含煤巖系分布區(qū)。5礦區(qū)礦區(qū):同一規(guī)劃和開發(fā)的煤田或其一部分。6井田井田:劃歸一個礦井開采的那部分煤田。7礦田礦田:劃歸為一個露天礦開采的那部分煤田。8礦井設計生產

2、能力礦井設計生產能力:是設計中規(guī)定的礦井在單位時間內采出的煤炭數(shù)量。9核定生產能力:有核定生產能力:有些生產礦井通過改擴建和技術改造,原來的生產能力得到改變,因而要對生產礦井各生產系統(tǒng)的能力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綜合生產能力稱為核定生產能力。10根據礦井設計生產能力不同,我國煤礦劃分為大、中、小三種井型。根據礦井設計生產能力不同,我國煤礦劃分為大、中、小三種井型。大型礦井:1.2、1.5、1.8、2.4、3.0、4.0、5.0、6.0Mta

3、及以上;中型礦井:0.45、0.6、0.9Mta;小型礦井:0.3Mta及以下。其中:3.0Mta及其以上的礦井又稱特大型礦井。11礦井生產系統(tǒng)礦井生產系統(tǒng):是由完成特定功能的設施、設備、構筑物、線路和井巷的總稱。組成:由礦井的運煤、通風、運料、排矸、排水、動力供應、通訊、監(jiān)測等子系統(tǒng)組成。12P14礦井生產系統(tǒng)圖。井巷開掘順序;生產系統(tǒng)。礦井巷道開掘原則:盡量平行作業(yè),礦井生產系統(tǒng)圖。井巷開掘順序;生產系統(tǒng)。礦井巷道開掘原則:盡量平行

4、作業(yè),盡快溝通風路。盡快溝通風路。13開拓巷道:開拓巷道:為全礦井或一個開采水平服務的巷道。如井筒、水平大巷、井底車場。14準備巷道準備巷道:為一個采區(qū)或幾個區(qū)段服務的運輸、通風等巷道。如采區(qū)上下、采區(qū)或帶區(qū)車場、變電所、煤倉等。15回采巷道回采巷道:直接為采煤工作面服務的巷道。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如區(qū)段運輸平巷、區(qū)段回風平巷和開切眼。16采場:采場:用于大量直接采取煤炭的場所。17回采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在采場中進行回采的煤壁

5、。18回采工作回采工作:落煤、裝煤、運煤、支護、采空區(qū)處理(五個回采工序)。19回采工藝:回采工藝:在采煤工作面中,按順序完成各項回采工序的方法及配合關系。20采煤方法:采煤方法:是采煤工藝與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時間上、空間上的相互配合。21采空區(qū)處理:采空區(qū)處理:a自然垮落法;b充填法(水沙充填、矸石充填、膏體充填);c刀柱式(煤柱支撐);d緩慢下沉法。22壁式體系采煤方法的一般特點:壁式體系采煤方法的一般特點:A采煤工作面較長,通常在

6、80250m;B隨著采煤工作面推進,頂板暴露面積增大,礦山壓力顯現(xiàn)較為強烈;C采煤工作面可分別用爆破、滾筒式采煤機或刨煤機破煤、裝煤,一般用與采煤工作面平行鋪設的刮板輸送機運煤,用支架支護工作空間,用垮落法或填充法處理采空區(qū);D在采煤工作面兩端,一般至少各有一條回采巷道與之相連,以形成生產系統(tǒng)。23柱式體系采煤法以間隔開掘煤房采煤和留設煤柱為主要標志。一般特點:柱式體系采煤法以間隔開掘煤房采煤和留設煤柱為主要標志。一般特點:A在煤層內布

7、置一系列寬為57m的煤房,采煤房時形成窄工作面,一般成組向前推進。煤房之間留設煤柱,煤柱寬數(shù)米至2030m不等,每隔一定距離用聯(lián)絡巷貫通,構成生產系統(tǒng),并形成條狀或塊狀煤柱,用于支撐頂板。B采煤房時礦山壓力顯現(xiàn)較為和緩,可以用錨桿支護工作空間、支護較簡單。C高度機械化的柱式體系采煤法目前多用連續(xù)采煤機及配套設備,且在一組煤房內交替作業(yè);D采掘合一,掘進準備也是采煤過程,回收煤房間煤柱時,也使用同一種類型的采煤配套設備。24“一炮三檢制一

8、炮三檢制”是:裝藥前、爆破前、爆破后要認真檢查爆破地點附近的瓦斯,瓦斯超過1%,不準爆破。25爆破采煤工藝(炮采)爆破采煤工藝(炮采):是用爆破的方法破煤和裝煤,輸送機運煤和單體支柱支護頂板的采煤工藝。特點: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裝煤,機械運煤。26炮采工藝過程炮采工藝過程:包括鉆眼、爆破落煤和裝煤、人工裝煤,刮板輸送機運煤、推移輸送機、支護、回柱放頂?shù)戎饕ば颉?7普通機械化采煤工藝(普采)普通機械化采煤工藝(普采):用機械方法破煤和裝

9、煤、輸送機運煤、單體支柱支護頂板的采煤工藝。特點:用采煤機或刨煤機完成落煤和裝煤工序,支護處理采空區(qū)工序與炮采相同,仍需要置。優(yōu)點:瓦斯含量大,一翼走向較長的采區(qū),采用雙巷布置與掘進有利于掘進通風安全;采用雙巷布置與掘進,下區(qū)段的軌道平巷受開采影響較小時,上下區(qū)段工作面接替容易;生產期間工作面下方有兩條通道與上下山相連,通風、運料和行人均方便。缺點:由于留設了區(qū)段煤柱,雙巷布置與掘進降低了采區(qū)采出率,本區(qū)段工作面開采對下區(qū)段回風平巷有一

10、定的影響;瓦斯涌出量大的礦井,需增加瓦斯尾巷(在工作面開采前預先抽放瓦斯或在工作面開采期間排放采空區(qū)的瓦斯)。45工作面通風方式與回采巷道布置:(工作面通風方式與回采巷道布置:(P102)AU形通風形通風(我國多用):在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順序時,這種通風方式具有風流系統(tǒng)簡單,漏風小等優(yōu)點,但風流線路長,阻力變化大。當采用前進式回采順序時,漏風量較大。當瓦斯涌出量不太大、工作面通風能滿足要求時,采用U形通風巷道布置簡單,維護容易。BZ形

11、通風形通風:由于進風流與回風流的方向相同,這也稱為順流通風方式。當采區(qū)邊界布置有回風上山時,采用這種通風方式配合沿空留巷可使區(qū)段內的風流線路短而穩(wěn)定。CY形通風:形通風:當采煤工作面產量大及瓦斯涌出量大時,采用這種方式可以稀釋回風流中的瓦斯。對于綜采工作面,上下平巷均進新鮮風流有利于上下平巷安裝機電設備,可防止工作面上偶角積聚瓦斯及保證足夠的風量。這種方式也要求設有邊界回風上山。DH形通風形通風:與Y形通風的區(qū)別是:工作面兩側的區(qū)段運輸

12、、回風平巷均進風或回風,這增加了風量,有利于進一步稀釋瓦斯。這種方式通風系統(tǒng)較復雜,區(qū)段運輸平巷、回風平巷均要先掘后留,掘進工程量較大,故很少采用。EW通風通風:當采用雙工作面布置時,可用上下平巷同時進風或回風和中間平巷回風或進風的方式。W形有利于滿足上下工作面同采,實現(xiàn)集中生產的要求。特點是不用設置第二條風道;若上下平巷進風,在這些巷道中回撤、安裝、維修采煤設備等有良好的作業(yè)環(huán)境;同時,易于稀釋工作面的瓦斯,使上偶角瓦斯不聚集,且排放

13、炮煙和煤塵速度快。F三進兩回通風三進兩回通風:在采高大、工作面連續(xù)推進長度大,產量高的高瓦斯礦井中,回采巷道可采用多巷布置、三進兩回通風。46工作面通風方式的選擇原則工作面通風方式的選擇原則:A滿足工作面所需風量;B減少漏風(特別是沿空留巷、沿空掘巷);C通風線路盡量短,通風阻力盡量?。ㄩL度短、彎道少);D保證最低、最高風速滿足《安全規(guī)程》。47分層開采特點:分層開采特點:A將近水平、緩傾斜及中斜厚煤層平行煤層層面劃分為若干個23m,逐

14、層開采。B除第一層外,其他各層在上分層的采空區(qū)下開采。C鋪設人工假頂(金屬網)或形成再生頂板。48開采方式開采方式:分層分采(P113圖)、分層同采(P116圖)。49開采順序開采順序:a下行式(123)、b煤與瓦斯突出、沖地壓影響大的礦井,上行式(321)50巷道布置特點:巷道布置特點:a采區(qū)下部車場大巷裝車地板繞道,中部車場甩車場;b軌道上山高于運輸上山;c三個分層共用兩個上山(小聯(lián)合準備);d區(qū)段平巷雙巷布置,留有區(qū)段煤柱。51分

15、層開采回采巷道布置:分層開采回采巷道布置:a傾斜布置(內錯式、外錯式)、b水平布置、c垂直布置。52分層同采的優(yōu)缺點(區(qū)段集中平巷作用):分層同采的優(yōu)缺點(區(qū)段集中平巷作用):A通過增加同采工作面數(shù)來增加采區(qū)生產能力;B各分層回采巷道超前工作面掘進,隨采隨廢,縮短了維護時間,改善了維護條件;C各分層出煤均利用區(qū)段集中運輸平巷,占用設備少;有利于假頂防腐。缺點:巖石工程量大,初期準備時間長,生產系統(tǒng)復雜,單個工作面的能力不能發(fā)揮。53長壁

16、放頂煤采煤法長壁放頂煤采煤法:對于近水平、緩傾斜、中斜厚煤層(適用條件),沿底板布置一個長壁工作面(采高34m)進行回采,再放出頂煤。54按厚煤層賦存條件和采放次數(shù)分類:(按厚煤層賦存條件和采放次數(shù)分類:(P122123)A一次采全厚放頂煤:采面高度23m,放頂高度是采面采高的13倍(采放比小于1:3),一般適用于厚度412m緩傾斜厚煤層。B預采頂分層頂網下放頂煤:將煤層劃分為兩個分層,沿煤層頂板下先采一個23m的頂分層長壁工作面。鋪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