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傷賠償請求權競合的司法實務研究工傷賠償請求權競合的司法實務研究現(xiàn)代社會,工傷事故頻發(fā),因而勞工權利保護日益矚目,誠如王澤鑒先生所言,“如何解決勞動災害救濟問題乃成為現(xiàn)代法律之重要課題”。[1]然而遺憾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責任法》)對于因工傷事故給勞動者造成的損害如何救濟未作任何規(guī)定。此舉是立法者故意留白,留給未來的社會保險法予以調(diào)整,還是因爭議較大而暫未規(guī)定,尚不清楚。但是,即使將此問題交由社會保險法予以
2、調(diào)整,由于現(xiàn)實中存在大量的用人單位未給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的情形,《侵權責任法》作為民法典組成部分的支架性法律,其也應該就社會保險法與《侵權責任法》如何銜接進行規(guī)定,以發(fā)揮其作為基本法的體系性作用,或者說是兜底作用。從理論研究層面來看,如何處理工傷保險待遇與一般人身損害賠償?shù)年P系,學者之間觀點紛呈。[2]從司法實踐方面來看,各地法院也是標準不一。筆者認為,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以往的理論研究中,多是從應
3、然的層面,在已經(jīng)繳納了工傷保險的前提下,探討工傷保險待遇與一般侵權損害賠償?shù)年P系,忽略了現(xiàn)實中存在的大量的未繳納工傷保險的情形。實際上,司法實踐中處理的主要案件類型是未繳納工傷保險時發(fā)生的工傷案件。本文主要從司法實踐的角度,就用人單位未給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的侵權責任以及工傷待遇與民事侵權責任的關系進行探討。一、人民法院受理的工傷保險待遇案件的主要類型與特征從大的方面來看,人民法院受理的工傷保險待遇案件可以區(qū)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已經(jīng)為勞動
4、者繳納了工傷保險的案件,另一類是未給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的案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由于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后,主要的工傷保險待遇,如工傷醫(yī)療待遇、傷殘津貼等由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gòu)從社會保險基金中向勞動者支付,勞動者與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gòu)就工傷待遇發(fā)放問題發(fā)生的爭議屬于行政訴訟的范疇,不屬于勞動爭議,勞動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法院也不會將此類案件作為民事案件受理。在繳納工傷保險后,若發(fā)生工傷事故,用人單位僅須就伙食補助費,到統(tǒng)籌地區(qū)
5、以外就醫(yī)所需交通、食宿費用,停工留薪期的工資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內(nèi)的護理費,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等向勞動者直接支付。當用人單位未按則不無疑問。實踐中,有觀點認為,“對勞動部門沒有做出工傷認定結(jié)論或者勞動者以一般民事侵權賠償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用人單位可以以構(gòu)成工傷事故為理由進行抗辯,并由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如果勞動部門沒有認定工傷或者用人單位也不能證明構(gòu)成工傷事故的,則可以按照一般民事侵權賠償予以處理”。[4]這種觀
6、點實際上是賦予工傷職工例外情形下的選擇權,也即只要用人單位能夠證明構(gòu)成工傷,則排除勞動者選擇一般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此觀點是否妥當有待論證。此外,如果按照一般人身損害賠償予以審理應如何適用法律也值得探討。就現(xiàn)行法來看,僅有《勞動法》第九十五條、《安全生產(chǎn)法》第四十八條、《職業(yè)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涉及到發(fā)生工傷時侵權損害賠償問題,但這些規(guī)定僅指向特定情形,對于除此之外的情形應如何適用法律,尤其是適用何種歸責原則,缺乏一般性規(guī)定。[5]雖然最
7、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shù)慕忉尅?第十一條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钡窃谖覈牧⒎ㄖ校诖_立勞動關系范疇的同時,將那些不屬于勞動關系但與勞動關相似的社會關系,如勞動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在校生實習、個人雇傭等情形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或經(jīng)營者的關系作為雇傭關系處理。此點在《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分別規(guī)定也進一步印證了此點,因此,從
8、嚴格意義上講,《人身損害賠償?shù)慕忉尅返谑粭l并不是未繳納工傷保險時勞動者請求侵權損害賠償?shù)恼埱髾嗷A。三、未繳納工傷保險時勞動者請求普通人身損害賠償?shù)恼埱髾嗷A對于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承擔侵權損害賠償?shù)恼埱髾嗷A,有不同認識,尤其是適用一般侵權抑或特殊侵權王澤鑒先生認為,基于勞動災害的雇主侵權責任為過失責任,須證明雇主或其他加害人具有過失,始得賠償,“過失責任之基本原則,始終維持未變”。[6]在《侵權責任法》出臺之前,也有學者對此采批評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與人身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之研究.pdf
- 工傷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問題研究.pdf
- 論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與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及其法律適用.pdf
- 工傷保險賠償與民事?lián)p害賠償請求權的競合問題研究.pdf
- 違約金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競合研究
- 胎兒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司法實務研究.pdf
- 工傷保險補償請求權與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關系研究.pdf
- 違約請求權與侵權請求權競合問題研究.pdf
- 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與侵權賠償請求權競合的理論研究.pdf
-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研究.pdf
- 請求權競合理論比較研究.pdf
- 請求權競合下訴訟標的識別.pdf
- 加害給付中的請求權競合研究.pdf
- 論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與其它請求權之競合.pdf
- 損害賠償請求權之時效
- 論胎兒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 論違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
- 環(huán)境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問題研究.pdf
- 我國不當生命損害賠償請求權研究.pdf
- 論純粹環(huán)境損害賠償請求權.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