毆打、辱罵他人是違法甚至是犯罪的行為探討研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積分積分都是垃圾都是垃圾撒旦發(fā)生發(fā)大撒旦發(fā)生發(fā)大水范德薩水范德薩發(fā)撒旦發(fā)撒旦毆打、辱罵他人是違法甚至是犯罪的行為毆打、辱罵他人是違法甚至是犯罪的行為毆打、辱罵他人是違法甚至是犯罪的行為,是法治社會不能容忍的不文明的行為。如何通過民事責任的方式制裁毆打、辱罵他人的行為,遏制這些行為的發(fā)生,是我國民法中的一項重要課題。應當看到,目前在社會生活中,毆打、辱罵他人現(xiàn)象相當嚴重,而現(xiàn)有的民事責任方式并沒有對此種行為起到應有的遏制作用,甚至表

2、現(xiàn)得相當軟弱。下面試舉一案進行分析:原告李某,女,為某公司文秘,一天在排隊買火車票時見被告張某(男)加塞,出面阻上,張某惱羞成怒,當眾辱罵原告,原告回罵被告一句,被告走上前打了李某一個耳光,造成原告臉部組織輕微挫傷?;ㄙM醫(yī)藥費、交通費合計50無。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被告承擔醫(yī)藥費、交通費、精神損失費等5000無。一審法院認為,被告毆打原告是雙方互罵行為造成的,原告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且原告所受的損害較輕,因此原告的損失應當自己承擔

3、。原告對此判決不服,提起上訴。二審認為,我國民法通則并沒允許在侵害身體健康權的情況下賠償精神損失,原告不得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而只能獲得醫(yī)藥費、交通費50無的賠償。該判決作出后,被告視判決為兒戲,聲稱,打一巴掌,別說50無,500無也值。由此提出了一個法律上值得討論的問題,即對毆打他人的行為應當如何賠償,是否可以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shù)膯栴}。首先需要討論的是毆打他人的行為。毆打他人是一種故意侵害他人人身權的行為。無論因何種原因引起,

4、無論毆打輕重,只要當事人有確切的證據(jù)證明其遭受了行為人的毆打,行為人就構成侵權行為。至于毆打是否造成醫(yī)藥費的支出和精神損害,則不應作為是否構成侵權行為的要件。需要討論的是,當事人遭受毆打后,要追究加害人的賠償責任,是否也需要證明加害人的行為造成了損害。毫無疑問,在毆打他人的情況下,受害人要證明行為人的行為構成了侵權,必須證明其遭受了損害。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理解損害的內涵。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19條,侵害公民人身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因

5、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者生活補助費用。據(jù)此,我國司法實踐中大都認為當事人只有提交有關醫(yī)療費用等費用支出的證明,才能認定加害人的行為構成侵權,對能責令加害人承擔侵害他人身體的侵權責任。換句話說,在毆打他人的情況下,受害人只有證明其支付了醫(yī)療費等費用時,才能認定行為人構成了侵害他人身付權的行為,...從實踐來看,在毆打他人的情況下,受害人所遭受的主要是被毆打時的精神痛苦而非醫(yī)療費的支出。那么如何理解《民法通則》第119條關于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

6、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等費用的支出的規(guī)定呢這一規(guī)定并不是對侵害公民身體的構成要件的規(guī)定,該條并沒有規(guī)定侵權的構成要件,尤其是未將醫(yī)療費等支出作為侵權的構成要件。《民法通則》第119條規(guī)定賠償公民的財產損失,只要受害人能證明造成其財產損失,加害人均應賠償。這一規(guī)定對于侵害他人的身體構成傷害罪的情況下,為刑事附帶民事賠償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jù)。犯罪行為人在承擔刑事責任后,只要因其行為給受害人造成了財產損失,受害人仍有權要求其承擔民事責任。有人認為

7、《民法通則》第119條的規(guī)定在于確定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賠償范圍。筆者不贊成此種觀點。如前所述,從民事侵權行為的角度來看,在侵害他人身體的情況下,受害人遭受的主要不是財產損失,而是精神損害。單純的侵害人格權的行為如果沒有構成犯罪,不可能有太多的財產損失,而更多的是精神損害。因此加害人所應當賠償?shù)闹饕蔷駬p害而不完全是醫(y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的生活補助費等費用。可見《民法通則》第119條并不完全是對侵害生命健康權的賠償范圍的規(guī)定

8、?!睹穹ㄍ▌t》第120條規(guī)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時,受害人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包括精神損失。而在第119條規(guī)定中,并沒有特別提到精神損失的賠償問題,只是提到了財產損失的賠償。這是否意味著,第119條沒有承認受害人在身體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有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失在我國司法實踐中,許多人認為《民法通則》這一規(guī)定并沒有承認精神損害賠償。例如在前例中,被告在大庭廣眾之下毆打原告,原告作為一名女性,不僅遭受了肉體的痛苦,而且遭受了

9、極大的侮辱和心靈的創(chuàng)傷。但二審法院認為第119條并沒有承認受害人在身體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有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失,因此受害人在遭受他人毆打的情況下,也只能請求財產損害賠償而不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這一觀點是不正確的。其原因在于:第一,《民法通則》第120條列舉了精神損害賠償可以適用四種人格權的侵害,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侵害,這顯然是不夠的。除此以外還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隱私權、自由權等各項具體的人格權,這些人格權與《民

10、法通則》第120條所列舉的四項人格權相比,都是公民所享有的重要的人格權,而《民法通則》第120條所列舉的這四項權利,并無相似性和包容性,遠不能包括對其他人格權的侵害。因此《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顯然是有缺陷的。第二,公民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與《民法通則》第120條所列舉的四項人格權相比更為重要,因為人在天地間生存,生命健康是第一位的,生命健康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名譽、榮譽等權利的享有就失去了意義。我國《民法通則》在列舉各項人格權時,應將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