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三農問題調查的綜合報告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縣三農問題調查的綜合報告縣三農問題調查的綜合報告解決”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政協(xié)義不容辭的職責。為了了解我縣農業(yè)、農村、農民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建議,為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參考,縣政協(xié)自今年2月以來,組織七個專門委員會,就解決我縣”三農”問題開展了專題調研。本次調研分五個專題,共組織50多名委員參與,涉及22個部門、13個街道、鎮(zhèn)鄉(xiāng)、35個村社、43家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和種養(yǎng)大戶。在調研中,突出全面實現小康

2、目標這個重點,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條主線,采取聽取情況介紹、實地調查、問卷調查、座談討論等方式進行,并就有關問題赴鄰近區(qū)縣(市)進行了學習考察。通過調研,結合我縣”三農”實際,在認真分析情況、找準問題、研究對策的基礎上,形成了5份專題調查報告,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綜合調查報告。一、我縣”三農”工作的基本情況及取得的成績我縣有農業(yè)人口47.3萬人(按戶籍劃分),占全縣總人口77.6%,其中,農村勞動力27.7萬人,占全縣總人口45.4%。近年來

3、,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全縣農村改革積極推進,農村經濟快速發(fā)展,農民收入逐年增加,農村社會繼續(xù)保持穩(wěn)定。--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875元,比1994年增長1799元,增長63.6%;比2002年增長流轉總面積達80856畝,流轉率為19.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農村道路得到較大改觀,現有縣道154公里、鄉(xiāng)鎮(zhèn)道169公里、村道763公里、社道1200公里,實現了鄉(xiāng)鄉(xiāng)

4、鎮(zhèn)鎮(zhèn)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率100%,社社通公路率94.1%。水利農機事業(yè)取得較好成績,全縣累計建成各類水利工程3170處,總蓄水引水能力10597萬立方米,有效水量為7616萬立方米,近年來建成鹽井河水庫1座,整治病險水庫21座,治理河道、建設護城河堤15公里,改擴建水廠12座,改造電灌站20余處,推廣農機新具2800多臺,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13.9平方公里。農村供電問題得到較好解決,全面完成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建成35KV變電站6座、

5、110KV變電站2座、220KV變電站1座,主變總容量為35.9萬KVA,形成了以220KV田家變電站為中心、相對獨立的璧山電網,全縣用電量達4.99億KWH,同比增長39.3%。農村通訊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全縣農村固定電話達60000多部(除璧城、青杠外),農村移動電話不斷增加。--農業(yè)社會化服務體系呈現多元化格局。全縣初步建立了縣、街道(鎮(zhèn)鄉(xiāng))、村、社四級農業(yè)科技推廣網絡。目前,有縣農技中心和13個街道、鎮(zhèn)鄉(xiāng)農技站,有縣畜牧中心、畜牧獸醫(y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