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類號學校代碼 曼魚5 壘2密級學號—2 0 0 7 0 4 —0 2 0 1 7 0西部文化的宏闊觀照與詩意的生命關懷——論周濤、劉亮程及紅柯的散文V a s t C o n t e m p l a t i o n o f W e s t e r n C u l t u r e a n dP o e t i c a lL i f eC o n c e r n——O n Z h o u T a o ,L i uL i a n g c h
2、 e n ga n d H o n g K e ’SP r o s e研究生姓名指導教師姓名、職稱學 科 專 業(yè)研 究 方 向傅文靖吳培顯教授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湖南師范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辦公室二零一一年五月摘 要1 1 1 11 1 I II I 1 1 1 1 1 I I I I U IY 1 9 1 2 6 4 3西部散文在特殊地域文化影響下別具一格。無論游牧文化、鄉(xiāng)土氣息,還是宗教色彩,在周濤、劉亮程和紅柯的觀照下都體現(xiàn)出
3、一種極富詩意的生命關懷。他們的散文在語言、題材和情感方面也凸顯出鮮明的“西部”特征。同時,又由于各自體驗方式和表達方式的差異而保持著各自鮮明的創(chuàng)作個性。首先,他們的散文都體現(xiàn)出對西部文化宏闊觀照的藝術視野。游牧文化是西部作家集中關注的對象,這種動態(tài)的生命跡象在周濤筆下是自由而憂郁的,而紅柯筆下的游牧更帶有烏托邦式的神奇與激情。對游牧文化的關注體現(xiàn)了作家們對西部這片土地的熱愛或對故鄉(xiāng)的贊揚。劉亮程就自覺而執(zhí)著地強調這故鄉(xiāng)是他終生表達和描述
4、的對象,周濤則更樂于將對西部的熱愛化作一種人格提升的哲學。作家們在相似的文化環(huán)境中孕育著不同的宗教情懷,紅柯在天山腳下接受與吸收了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劉亮程則在傳統(tǒng)思維模式中詮釋道家深刻的自然至上思想。其次,西部文化觀照中貫注著作家們詩意的生命關懷意識。長期的西部生活與感受,使周濤對于人或物都帶著豁達的理解,旁觀者的冷靜視角中更帶有真誠的生命關懷。生于斯長于斯的劉亮程所表達的生命關懷更為細致具體,盡管不無拘泥的表達讓他的散文稍顯矯情,但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論劉亮程的散文.pdf
- 劉亮程散文簡論
- 劉亮程散文意象的詩性建構
- 紅柯生命敘事的文化混血論_7500.pdf
- 劉亮程散文簡論_12367.pdf
- 西部天空的守望者——周濤散文研究.pdf
- 劉亮程散文接受中的價值契合與錯位——以劉亮程散文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為例_18914.pdf
- 論劉亮程創(chuàng)作的文體融合特征
- 劉亮程散文意象的詩性建構_7948.pdf
- 邊地生命的書寫邊地書寫的生命——論張承志和紅柯
- 論新時期西部散文的生命特質.pdf
- 論劉亮程文學創(chuàng)作的哲學意蘊
- 精神生態(tài)視野中的劉亮程散文創(chuàng)作_28614.pdf
- 關懷教師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觀照.pdf
- 沈從文、賈平凹、劉亮程鄉(xiāng)土散文之比較
- 紅柯小說的生命詩學.pdf
- 周濤散文論.pdf
- 論新時期西部散文的生命意識_32812.pdf
- 詩意地棲居——論張立勤散文創(chuàng)作中生命體驗的抒寫
- 從“元氣論”觀照石濤繪畫的理論與實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