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簡述我國園林植物引種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可參考學員本地單位的現狀和問題進行論述。引種中應注意的問題堅持“既積極又慎重”的原則;注意植物習性類型的特點;注意農業(yè)技術在引種中的作用;注意保護當地的生態(tài)平衡.外來品種苗木的培育要謹慎行事。在引進外來物種進行大面積推廣前,國家規(guī)定必須經過評估論證、引種評審、隔離試種、馴化試驗、鑒定認定和嚴格檢疫等一系列過程。前幾年,一些苗圃引進了不少外來樹種,大部分未經正規(guī)渠道,有些樹種不適應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些
2、還帶有傳染性病蟲害;有些樹種雖然表現較好,但適應生長的范圍較窄;有些樹種觀賞價值確實較高,但栽培水平要求高,栽培成功的工程大苗較少,因此價格也較高,工程上應用也少。由此看來,規(guī)模較小苗圃應慎重發(fā)展新品種,經濟實力較強的苗圃可選擇優(yōu)良的外來樹種從事專業(yè)生產。加強植物苗木和林木檢疫的力度,控制盲目引種。特別要加強對毀滅性病蟲害檢疫對象及容易造成危害的病蟲害的檢疫力度,對于有毀滅性病蟲害危害的苗木,就地銷毀;對于容易造成危害病蟲害的苗木,進行
3、藥物處理后栽植;對于發(fā)現有毀滅性病蟲害危害的林木,進行就地砍伐銷毀;對于發(fā)現容易造成危害重病蟲害的林木,立即進行化學藥物防治,做到“防早、防小、防了” ;對于危害較輕的林木,盡量不要采用化學防治,而應采用生物防治,避免城市污染。嚴格控制引種,只有在引種試驗、馴化成功后,才能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一、大連市植物引種馴化的現狀一個城市的植物物種因其生物學特性和生理特征的不同,存在著較大的地域差異,決定了城市物種差異的特殊性。大連市植物引種的專門
4、研究機構很少,據了解,只有遼寧師范大學生物系、市農科所、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市園林科研所、市林科所等。這些研究機構多以經濟林的引種、開發(fā)、馴化為主,以觀賞園林植物的引種開發(fā)研究的單位較少,研究時間也較短。由于研究力量薄弱,引種、開發(fā)利用力度不夠,使得大連市園林綠化植物樹種一直比較單調。以我市專業(yè)植物引種單位大連花木總公司苗圃為例,六十年代開始引進苗木種子,進行有性繁殖,同時也開展了無性繁殖,至1965年,苗圃存圃品種達到150余種,生產
5、品種有80余個,近百萬株。文革期間苗圃生產受到了嚴重阻礙,50余個品種近10萬株觀賞苗木全部刨掉,平地生產糧食。七十年代后期,開始恢復生產,1972年,根據城市綠化的需要,從全國各地引進行道樹、庭院樹種158個,有法桐、蜀檜、萬峰檜、小葉黃楊、大葉黃楊等,經過幾年的培育馴化,有些品種已逐步適應了大連的氣候條件,如花柏、香柏、水杉、白皮松、華山松、美國五針松、早園竹、青竹、淡竹、箭竹、廬山厚樸、日本厚樸、構樹、紅葉李、紅葉桃、紅瑞木等。據
6、統(tǒng)計1986-1990年,苗木品種50余種,引種量是過去的50倍。九十年代后期,無性繁殖技術有了較快的發(fā)展,從1990年開始,為保證城市綠化用苗量,加快苗木出圃速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苗圃生產苗木和花卉主要以植物群落是自然演替的結果,城市綠化利用各種植物配置形式進行混栽,可形成合理的植物群落,并產生相應的生態(tài)效應,而單一植物的應用會降低植物本身生物適應性,使病蟲害易侵入或發(fā)生,并造成觀賞效果上的單調乏味,適用效果差。一個城市只
7、有一種樹或幾種樹木或花卉,這個城市就顯得呆板、無活力。因此應提倡引進植物品種,增加城市亮點。2.采取適當措施,保證引種的成功率無論是野生種質資源還是國際國內通過交換,貨幣購買等方式引入的植物都應采取必要的農業(yè)技術措施,模擬被引植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培育和管理,以保證引進植物的成活率。例如采取引種馴化與嫁接相結合的方法,這樣即能解決引進品種問題,又能加快馴化的速度,利用外地優(yōu)良品種的枝條嫁接到本地生的親本上,增強引種植物的抗性和生產速度。最
8、近幾年,南方不少城市都在大量繁殖紅楓ACER ,它的葉色不隨季節(jié)的變化始終呈紅色。我市九十年代也已開始引入,但因沒有進行耐寒馴化,一旦遇到寒流,后果不得而知。如果將其嫁接到我市當地楓樹上,情況將會大大不同。3.加強植物馴化的鍛煉與保護引種馴化的任務是要變外地栽培植物或野生植物為本地栽培植物,最終要讓這些植物在我市落戶,才算達到引種的目的,并在栽培管理水平上不超過我市當地的栽培管理水平,而不應該是“保護地栽培” 。因此引入的植物應該進行
9、必要的鍛煉,但在一定時期內又要加以適當地保護,否則也難于達到目的。4.引種應與選種培育相結合引種是生物學的范疇,但也應該適應市場的需要。因為它既要完成生物學“馴化”的任務,又要求得到社會認可,具有一定的生產效益,否則就失去了引種馴化的基本意義。因此必須在開展引種馴化的同時,進行選種育種的工作。在選擇上應當進行綜合選擇,即不單從市場經濟的觀點出發(fā),還要注意從遺傳學的角度出發(fā),選擇具備育種需要的優(yōu)良性狀作為種質材料,進行雜交育種,經過選擇培
10、育出新的雜種和品種,使引種馴化達到更高的階段。5.加強信息交流農業(yè)栽培技術與生物技術的發(fā)展,使苗木樹種更加豐富多樣,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時掌握新品種信息,主動搜集觀賞價值高、適合大連栽培的苗木樹種,并加強交流宣傳工作。6.認真作好科研工作引種馴化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科研工作,它需要積累各方面的資料,用以指導試驗和總結經驗、推廣成果。因此建立必要的檔案和積累觀察資料是引種馴化科學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其中生物學特性的觀察是中心,應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