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非洲豬瘟的分子病毒學,匯報人周詩昊,,匯報時間2018930,主要編碼蛋白,1P12(O61R)186NT,61AA病毒蛋白P12位于外囊膜上,也是內囊膜的組成成分之一。在病毒侵染細胞時,可吸附細胞膜,使病毒進入細胞內。2CD2V(EP402R)1209NT,402AACD2V蛋白位于病毒粒子的外囊膜上,由信號膚序列和一個跨膜區(qū)組成,因為它擁有兩個免疫球蛋白樣的結構域,其氨基酸序列與CD2分子非常相似,可以與豬紅細胞表面的CD2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因此ASFV可以吸附在豬的紅細胞表面。具有血吸附性的非洲豬瘟病毒,在感染時90的病毒粒子呈紅細胞吸附的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可能與非洲豬瘟病毒在豬體內的傳播有關。,3P14(E120R)363NT,120AAP14蛋白在細胞內表達的分子量大小不均一,為1225KU,體外試驗表明該蛋白有著與DNA結合的特性,同時也能和P72蛋白相互作用并結合,共同組成衣殼。4P49(B438L)1317NT,438AA非結構蛋白P49也是病毒衣殼的組成成分之一,P49的缺失將影響P72的正確折疊和P14的移位,使病毒衣殼無法正確組裝。,主要編碼蛋白,5P72(B646L)1941NT,646AAP72蛋白是非洲豬瘟病毒的主要結構蛋白,也是組成病毒粒子20面體衣殼的主要部分,也稱為VP72/P73蛋白。通常產(chǎn)生于病毒感染的后期,約占非洲豬瘟病毒粒子總蛋白的32。有研究表明,不同來源的ASFV毒株的P72蛋白所具有的抗原決定簇都相當保守,具有的免疫原性比較穩(wěn)定,常用于血清學診斷和免疫制劑的研發(fā)。,主要編碼蛋白,6P54(E183L)552NT,183AAP54蛋白同樣是非洲豬瘟病毒的重要結構蛋白,蛋白分子中含有一段跨膜區(qū)域,主要集中于衍生的內質網(wǎng)膜處。P54蛋白的跨膜結構區(qū)域對病毒蛋白經(jīng)過內質網(wǎng)膜轉化成病毒囊膜前體的過程十分重要。P54蛋白與細胞質動力蛋白DLC8可發(fā)生特殊的交叉反應,介導病毒的細胞內運輸。在細胞對病毒內攝過程和病毒在細胞內的加工過程中都起著重要作用。P54蛋白在非洲豬瘟病毒的感染早期能誘導CASEPASE9和CASEPASE3激活,激活細胞凋亡作用,進而誘發(fā)細胞吞噬,這是非洲豬瘟發(fā)病機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編碼蛋白,7P17(D117L)354NT,117AA若缺失P17,組裝后的病毒將變得不穩(wěn)定,失去感染作用。蛋白P17同時還具有抑制蛋白水解的作用,使多聚蛋白PP220和PP62不能進一步水解。8PE248R(E248R)747NT,248AA位于成熟病毒粒子內囊膜的PE248R蛋白在病毒感染細胞時會發(fā)生酰基化,對病毒早期侵入宿主細胞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編碼蛋白,9P32(CP204L)615NT,204AAP32蛋白分子量約為30KU。在病毒感染早期表達,能夠引起機體產(chǎn)生免疫反應,因此該蛋白具有比較好的抗原性。研究表明,針對P32蛋白的抗體能夠抑制病毒內化,說明P32蛋白也參與病毒進入細胞的過程。,主要編碼蛋白,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5
頁數(shù): 8
大?。?0.56(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