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采用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遺忘型輕度認知損害(aMCI)患者低頻振幅(ALFF)和低頻振幅率(fALFF)的異常改變,及其與簡易智能狀態(tài)檢查(MMSE)評分的相關性。
方法:本課題的受試者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組(aMCI)和健康對照組(NC)均來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和老年科門診就診的存在認知損害的患者以及在網絡上通過廣告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共13例aMCI患者和13例健
2、康志愿者最終納入了研究。采用平面回波序列(EPI)和8通道頭顱線圈采集靜息狀態(tài)下受試者的血氧水平依賴法(BOLD)腦功能成像數據,經過預處理頭動校正,空間標準化,8mm高斯核平滑運算后,采用靜息態(tài)腦功能成像軟件包DPARSF計算獲得ALFF圖像和fALFF圖像,采用統(tǒng)計參數圖(SPM8)軟件包進行基于一般線性模型的獨立樣本t檢驗,觀察aMCI患者和正常對照組的組間差異,并分別與MMSE評分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體素水平的閾值設為
3、AlphaSim校正的P<0.001,簇水平的校正水準為P<0.05。
結果:aMCI患者ALFF值在雙側扣帶回、額葉內側皮質、邊緣葉及右側島葉較正常對照組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aMCI患者左側大腦半球(如左側楔前葉、頂葉、楔葉、枕葉、扣帶回及邊緣葉)及右側顳中回和右側額葉內側的ALFF值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aMCI患者fALFF值在雙側小腦及左側丘腦較正常對照組增高,差
4、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aMCI患者fALFF值在額葉、楔前葉、頂葉及右側扣帶回較正常對照組減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右側小腦、右側枕葉、左側楔前葉及左側額葉的ALFF及fALFF均與MMSE評分呈正相關(P值均<0.05)。
結論:在靜息狀態(tài)下,正常老年人與aMCI患者均存在一個自發(fā)活動的默認網絡(DMN)。aMCI患者右側小腦、右側枕葉、左側楔前葉、左側額葉部分腦區(qū)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活動水平減低,
最新文檔
- 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患者靜息態(tài)腦功能網絡變化的研究.pdf
- 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患者靜息態(tài)腦功能網絡研究.pdf
- 遺忘型輕度認知損傷的靜息狀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pdf
- 輕度腦外傷認知障礙靜息態(tài)腦功能MRI研究.pdf
- 2型糖尿病認知功能損害的腦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pdf
- 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靜息態(tài)腦網絡變化.pdf
- 基于靜息態(tài)fMRI的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病理生理機制基礎研究.pdf
- 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杏仁核靜息態(tài)功能連接研究.pdf
- 急性期輕度腦外傷患者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及其認知功能損害研究.pdf
- 2型糖尿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及其靜息態(tài)腦默認網絡活動變化的研究.pdf
- 基于靜息態(tài)fMRI的高度近視腦功能連接變化的研究.pdf
- 脊髓型頸椎病認知功能變化及其靜息態(tài)功能連接的fMRI研究.pdf
- 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腦靜息態(tài)低頻振幅研究.pdf
- 2型糖尿病患者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及神經認知功能研究.pdf
- 基于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的慢性酒精依賴患者腦損害研究.pdf
- 遺忘型輕度認知損害18氟-氟脫氧葡萄糖腦代謝研究.pdf
- 5、靜息態(tài)功能腦網絡的分析-nitrc
- 靜息態(tài)fMRI在無癡呆型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基線腦活動變化中的初步研究.pdf
- 靜息態(tài)功能腦網絡數學建模方法的研究.pdf
- 輕度認知功能損害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