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F1對大鼠發(fā)熱過程中PO-AH區(qū)TRPV1表達的影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言:
  生物體在高溫、毒物及感染等應激原的作用下,表現(xiàn)出熱休克反應,這一反應主要通過熱休克轉錄因子1(HSF1)誘導相關蛋白的表達,從而保護機體免受應激的損傷。在正常情況下,HSF1存在于胞漿中且呈無活性的單體形態(tài);當機體處于高溫、缺氧等應激刺激下,HSF1便進入細胞核,且由無活性的單體向三聚體轉化。細胞中HSP70的合成將明顯增加,從而增強機體抵抗熱損傷的能力。
  本實驗室已證實,Trpv1是一種HSF1的靶基因,我

2、們推測在下丘腦組織中,HSF1可能是機體發(fā)熱過程中又一種重要的保護應答元件。然而目前還沒有HSF1影響TRPV1蛋白表達水平的直接證據(jù)。因此,本實驗將探討HSF1的激活對TRPV1蛋白表達的影響,進一步地明確HSF1與TRPV1在體溫調節(jié)中的相互關系與作用機制。
  本實驗室以往的研究結果顯示,HSF1激活后可通過降低cAMP、PGE2等中樞正調節(jié)介質的含量而限制體溫升高,TRPV1也可通過降低PGE2的含量限制體溫升高。因此,本

3、實驗還將探討HSF1激活對PGE2的抑制作用是不是通過增加TRPV1表達水平而實現(xiàn)的。
  材料與方法:
  一、實驗動物及處理
  (1)實驗動物
  選用健康雄性清潔級SD大鼠,體重250~280g,基礎體溫(38±0.2)℃,由中國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飼育室溫度(20±2)℃,相對濕度40%-60%,晝夜光照節(jié)律12h∶12h,單籠飼養(yǎng),自由進食水。實驗中各項操作按常規(guī)無菌規(guī)則進行。
  (2)

4、實驗分組
  實驗1:在LPS致熱大鼠過程中,HSF1對PO/AH區(qū)TRPV1表達以及PGE2含量的影響
  將動物隨機分為6組:(1)正常對照組(N1): PO/AH區(qū)注入溶劑1μl(1%無水乙醇+6%Tween80+93%生理鹽水),30min后經(jīng)腹腔注射生理鹽水4ml·kg-1;(2)槲皮素組(Q): PO/AH區(qū)注入槲皮素(0.075mol/L)1μl,30min后經(jīng)腹腔注射生理鹽水4ml·kg-1;(3) AMG9

5、810組(A),PO/AH區(qū)注入AMG9810,按6μg·kg-1用無水乙醇+生理鹽水配制成1μ1,30min后經(jīng)腹腔注射生理鹽水4ml·kg-1;(4) LPS組(L),PO/AH區(qū)注射溶劑1μl,30min后經(jīng)腹腔注射LPS4ml·kg-1(20μg·ml-1,用生理鹽水配制);(5) LPS+槲皮素組(L+Q),PO/AH區(qū)注入槲皮素1μl,劑量同前,30min后經(jīng)腹腔注射LPS4ml·kg-1;(6) LPS+AMG9810組(

6、L+A),PO/AH區(qū)注射AMG98101μl,劑量同前,30min后經(jīng)腹腔注射LPS4ml·kg-1。
  實驗2:大鼠物理加溫處理,檢測HSF1對PO/AH區(qū)TRPV1表達的影響
  將動物隨機分為5組:將動物隨機分為4組:(1)正常對照組(N2),PO/AH區(qū)注入溶劑1μl,30min后經(jīng)腹腔注射生理鹽水4ml·kg-1;(2)槲皮素組(Q),PO/AH區(qū)注入槲皮素(0.075mol/L)1μl,30min后經(jīng)腹腔注射

7、生理鹽水4ml·kg-1;(3)物理加溫組(H),將大鼠置于人工氣候室,室溫控制39℃,相對濕度保持50%,持續(xù)2h;(4)物理加溫+槲皮素組(H+Q),PO/AH區(qū)注入槲皮素1μl,劑量同前,30min后將大鼠置于人工氣候室,操作如前。
  (3)大鼠下丘腦PO/AH區(qū)插管、體溫測量發(fā)射子植入和物理加溫處理
  下丘腦PO/AH區(qū)插管:將大鼠用10%水合氯醛(3ml/kg)+25%烏拉坦以1:1比例腹腔麻醉,然后將其頭部固

8、定于立體定位儀上,暴露前囟。參照大鼠腦圖譜,左側PO/AH區(qū)(anterior:-0.3 mm,lateral:-0.8mm,ventral:+6.7 mm)插入一根不銹鋼管(23ga),并留置與之相匹配的針芯,最后用牙科水泥固定。
  體內植入測量體溫的發(fā)射予:在麻醉狀態(tài)下,于大鼠腹腔植入遙測系統(tǒng)發(fā)射子。術后動物單籠飼養(yǎng),恢復一周后進行實驗。
  物理加溫處理:將大鼠置于人工氣候室,室溫控制在39℃,相對濕度50%,保持2

9、小時。
  二、體溫測量
  應用BW-200生理無線遙測系統(tǒng)測量大鼠體溫。實驗前一日早上8時開始記錄大鼠基礎體溫,每隔30分鐘測量體溫1次,共測量6小時,取其平均值記為基礎體溫。實驗均在早8時開始,各組在相應處理后開始監(jiān)測體溫變化,每隔5分鐘自動記錄體溫一次,直到實驗結束。
  三、Western blotting檢測下丘腦PO/AH區(qū)HSF1三聚體表達量
  取大鼠PO/AH區(qū)的腦組織,冰浴勻漿,4℃離心(1

10、2000 r·min-1,30 min)兩次,取上清。進行蛋白定量后,向蛋白質提取液中加入緩沖液(不含β-巰基乙醇),各樣品稀釋成同一濃度。各取總量為50μg的蛋白質(未經(jīng)煮沸變性),通過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轉膜、封閉,加兔抗大鼠HSF1單克隆抗體(1∶1000),二抗為羊抗兔IgG,ECL化學發(fā)光法顯色,凝膠成像圖像分析系統(tǒng)分析。對照選用抗β-肌動蛋白抗體(β-actin)。目的蛋白與相應β-actin蛋白的灰度比值作為該目的

11、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四、Western blotting檢測下丘腦PO/AH區(qū)TRPV1表達量
  取大鼠PO/AH區(qū)的腦組織,冰浴勻漿,4℃離心(12000 r·min-1,30 min)兩次,取上清。進行蛋白定量后,電泳、轉膜、封閉,加小鼠抗大鼠TRPV1單克隆抗體(1∶1000),二抗為羊抗小鼠IgG,ECL化學發(fā)光法顯色,凝膠成像圖像分析系統(tǒng)分析。對照選用抗β-肌動蛋白抗體(β-actin)。目的蛋白與相應β-a

12、ctin蛋白的灰度比值作為該目的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五、腦內PGE2含量的測定
  大鼠處死后,迅速取出下丘腦PO/AH區(qū)50 mg,加入1ml PBS(pH7.4)(預先4℃冰?。?,檢測時樣本在冰浴中進行處理,用勻漿器將標本制成組織勻漿。離心20分鐘(2000-3000轉/分),取上清放于-20℃?zhèn)溆?。按照PGE2酶聯(lián)免疫法試劑盒說明書操作。PGE2含量用(ng· L-1)表示。
  六、數(shù)據(jù)分析
  所有

13、實驗數(shù)據(jù)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各組均數(shù)間差異的比較應用t檢驗,相關分析用相關性檢驗分析法。
  實驗結果:
  實驗1:在LPS致熱大鼠過程中,HSF1對PO/AH區(qū)TRPV1表達以及PGE2含量的影響
  HSF1三聚體表達水平:N1組、Q組和A組無顯著差異;L組則明顯高于N1組,但與L+A組無顯著差異;L+Q組略低于L組,但仍顯著高于N1組。
  TRPV1表達水平:N1組、Q組和A組無顯著差異

14、;L組則明顯高于N1組;L+Q組和L+A組均低于L組,但仍顯著高于N1組;L+Q組、L+A組兩者無明顯差異。
  體溫:大鼠腹腔注射LPS(L組)可引起體溫升高,在4h時體溫達到高峰,隨后開始降低,在發(fā)熱期間L組各采樣時間點與正常組(N1組)比較體溫變化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當預先在PO/AH區(qū)給予Que后腹腔注射LPS,即在L+Q組體溫也出現(xiàn)明顯升高,且經(jīng)過5h體溫仍呈現(xiàn)升高趨勢,且與N1組和Q組比較各采樣時間點體溫變

15、化值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與L組相比,發(fā)熱幅度升高,在4~5h期間,兩組△T差異顯著,表現(xiàn)為發(fā)熱時程延長。當預先在PO/AH區(qū)給予AMG9810后腹腔注射LPS,即在L+A組體溫也出現(xiàn)明顯升高,且經(jīng)過5h體溫仍呈現(xiàn)升高趨勢,與N1組和A組比較各采樣時間點體溫變化值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與L組相比,發(fā)熱幅度升高,在4~5h期間,兩組△T差異顯著,也表現(xiàn)為發(fā)熱時程延長。
  PGE2含量:在L組、L+Q組和L+A組

16、PO/AH區(qū)中的PGE2含量分別是391.199±13.264、509.161±9.944和497.961±17.876,與N1組的283.305±15.293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L+Q組和L+A組PGE2含量高于L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L+Q組和L+A組之間比較無顯著差異;Q組和A組的PGE2含量分別是297.313±13.044和281.753±14.435,與N1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2:大鼠物理加溫處理

17、,檢測HSF1對P0/AH區(qū)TRPV1表達的影響
  HSF1三聚體表達水平:H組明顯高于N2組,H+Q組略低于H組。Q組與N2組比較無顯著差異。
  TRPV1表達水平:H組明顯高于N2組,而H+Q組略低于H組。Q組與N2組比較無顯著差異。
  體溫:將大鼠置于人工氣候室(H組)可引起體溫升高,與N2組比較各采樣時間點體溫變化值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當預先在PO/AH區(qū)給予Que后再置于人工氣候室(H+Q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