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花生四烯酸是一種n-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作用,其主要以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形式存在,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在體外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在體內易受胃液影響,產生氧化酸敗現(xiàn)象,變質的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對人體有害并且氣味難聞,影響攝入體驗;另一方面,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常溫下為粘稠狀液態(tài),運輸、儲存不便。而且油溶性花生四烯酸甘油酯難與水溶性物質混合,限制了花生四烯酸在食品工業(yè)上的應用,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尋找一種工藝技術來解決花生四烯酸面臨
2、的這些問題。
論文以糊精以及實驗室自制的變性淀粉MSF-231為壁材,對花生四烯酸甘油酯進行噴霧干燥處理,得到花生四烯酸甘油酯一次微膠囊產品;應用一次微膠囊產品,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酯(HPMCP)為腸溶性壁材進行二次微膠囊化,得到耐酸性的腸溶微膠囊產品。研究微膠囊化的工藝配方,檢驗對比所得兩種微膠囊產品的常規(guī)性質,考察產品的耐酸堿能力,得到以下主要結論:
1、一次微膠囊制備的最佳工藝配方為:30%花
3、生四烯酸甘油酯,15%自制變形淀粉MSF-231、54%糊精,自制復合乳化劑P0281用量為0.7%、P0299-2用量為0.3%,乳化溫度75℃,30MPa高壓均質2次,該工藝得到的乳狀液穩(wěn)定性高達99.89%;最佳噴霧干燥工藝為:進風溫度180℃、出風溫度95℃,固液比1:1,對乳狀液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的花生四烯酸甘油酯一次微膠囊產品性質穩(wěn)定,包埋效果好。二次微膠囊制備的最佳工藝配方為:80%花生四烯酸甘油酯一次微膠囊,20%HPM
4、CP,溶劑組成為乙醇/二氯甲烷,比例為3:1,壁材溶液濃度為7%;噴霧干燥條件為:進風溫度135℃,出風溫度75℃;所得產品油脂釋放率低,干燥完全。
2、兩種微膠囊產品的結構均接近于球形,一次、二次微膠囊產品的揮發(fā)物含量分別為2.77%和2.18%,含油率分別為29.86%和23.83%,均接近于原始含油率,包埋率分別為96.21%和97.36%,初始表面含油率分別為1.13%和0.63%,120天內增量分別為0.41%和
5、0.32%,說明兩種微膠囊產品干燥完全,微膠囊化工藝較完善,芯壁材混合均勻,包埋率高,表面含油率低、表面油增加緩慢。并且二次微膠囊化沒有破壞一次微膠囊產品原有性質。
3、一次微膠囊產品和二次微膠囊產品的初始PV值分別為2.57meq/kg和2.44meq/kg,120天內增量分別為2.00meq/kg和1.71meq/kg,兩種微膠囊產品初始酸價分別為0.61 mg KOH/g和0.57 mg KOH/g,在250天內酸價
6、變化均比較緩慢,增量分別為2.75 mg KOH/g和2.36 mg KOH/g,在250-350天共100天貯存期內,一次微膠囊產品酸價上升速度加快,增量為3.57 mg KOH/g,而二次微膠囊產品酸價變化依然緩慢,增量為0.18 mg KOH/g,PV值低,變化緩慢,說明兩種壁材都能夠有效隔離氧氣,達到保護芯材的目的;酸價變化情況說明二次微膠囊化能增加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微膠囊的貯藏時間。
4、一次微膠囊產品經人工胃液3
7、0分鐘處理后,油脂釋放率為18.63%,經4小時處理后,油脂釋放率為92.38%,二次微膠囊產品經人工胃液4小時處理,油脂釋放率僅為5.81%,說明二次包埋有效地控制了花生四烯酸甘油酯在胃部的釋放,減少了花生四烯酸甘油酯的體內變質。
5、二次微膠囊產品經人工腸液10分鐘處理后,油脂釋放率為85.95%,在60分鐘時,釋放率為98.67%,說明二次微膠囊化壁材用量合理,實驗選用的腸溶包衣壁材HPMCP在腸道內能快速崩解,對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膠囊化月桂酸單甘油酯的制備.pdf
- 10﹪花生四烯酸微膠囊制備.pdf
- 丁酸單雙甘油酯的合成及其在油脂微膠囊化技術中的應用.pdf
- 超臨界流體色譜制備花生四烯酸乙酯.pdf
- 花生四烯酸結構脂的合成.pdf
- 花生四烯酸高產菌株特性研究.pdf
- 花生四烯酸發(fā)酵工藝的研究.pdf
- 微膠囊化腰果全粉的制備及產品性質結構的表征.pdf
- 大豆卵磷脂微膠囊化及其性質研究.pdf
- 花生四烯酸代謝物及其作用
-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合成、性質及在微膠囊化實驗中的應用研究.pdf
- 歐芹籽精油的成分、性質及微膠囊化研究.pdf
- 番茄紅素微膠囊化及其性質研究.pdf
- 中鏈甘油三酯微膠囊的制備及其性質研究.pdf
- 花生四烯酸的高效生物合成及定向轉化研究.pdf
- 乳酸桿菌微膠囊化研究.pdf
- 微膠囊化液晶的制備及性能研究.pdf
- 油茶籽油提取及微膠囊化研究.pdf
- (整理)親水性月桂酸單甘油酯
- 毒死蜱的微膠囊化.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