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
對初治、單藥使用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進行觀察,觀察不同基線年齡、性別、HBsAg、HBeAg、ALT、HBVDNA水平的患者治療后血清學、生化學與病毒學應答情況。評價基線水平和e抗原血清學轉換的相關性,從而為初治的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好的個體化的使用替比夫定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研究方法:
選擇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感染科門診初治、單藥接受
2、替比夫定治療的97例HBeAg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入選病例均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入選前12個月內未接受過其他抗病毒治療,并排除其余嗜肝病毒感染、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所有患者均被告知需長期、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可能出現(xiàn)病毒耐藥和藥物不良反應等。記錄其臨床資料:年齡、性別、體重,采血化驗生化(膽紅素、白蛋白、ALT等)、凝血功能、乙肝三系、HBVDNA、AFP,彩色多普勒
3、超聲等。給予替比夫定片(北京諾華公司)600 mg,每日1次,治療48周,觀察0、12、24、48周時ALT復常率、HBV DNA陰轉率、e抗原陰轉率和血清學轉換率、HBsAg陰轉率和血清學轉換率等。檢測方法:采用日本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生化指標,美國雅培全自動免疫發(fā)光分析儀檢測HBV血清標志物,免疫熒光定量PCR法檢測血清HBV DNA定量,美國安瑪西亞公司全自動測序儀對PCR產(chǎn)物直接測序,檢測變異位點。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
4、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結果:
97例CHB患者治療12周、24周、48周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復常率分別為62.9%、86.6%、92.8%; HBV DNA陰轉率分別為58.8%、79.4%、88.7%;HBeAg血清轉陰率分別為17.5%、23.7%、32.0%,HBeAg血清學轉換率分別為12.7%、15.5%、30.9%。48周治療中4例患者出現(xiàn)替比夫定耐藥,檢查發(fā)現(xiàn)均為rtM204I位點變異。
5、48周時25例患者發(fā)生肌酸激酶(CK)升高,其中1級18人,2級3人,3級3人,4級1人,無橫紋肌溶解癥和神經(jīng)病等臨床表現(xiàn)。以年齡分組比較發(fā)現(xiàn)40歲以下患者的e抗原陰轉率和血清轉換率較高,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女分組觀察,女性組e抗原陰轉率和血清轉換率較男性組高,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BsAg≤1500 IU/mL組e抗原陰轉率和血清學轉換率均為42.3%,基線HBsAg>1500 IU/mL組分別為20%
6、和17.8%,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基線ALT>5 ULN組e抗原陰轉率和血清學轉換率均為45.1%,基線ALT≤5 ULN組分別17.4%和15.2%,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基線水平HBsAg≤1500 IU/mL且ALT>5 ULN的CHB患者共40例作為觀察組,其余57例患者作為對照組,治療48周時觀察組e抗原陰轉率和血清學轉換率均為45%,對照組分別為22.8%和21.1%,兩組比較差
7、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基線HBVDNA<8.0 log10copies/mL組和基線HBVDNA≥8.0log10copies/mL組e抗原陰轉率和血清學轉換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基線HBeAg≤100 S/CO組e抗原陰轉率較HBeAg>100S/CO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e抗原血清學轉換率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基線水平各個因素:性別、年齡、低HBsAg水平(≤1
8、500 IU/mL)、高ALT水平(>5ULN)、低HBVDNA載量(<8.0 log10copies/mL)、低HBeAg定量(≤100 S/CO)和48周時e抗原血清學轉換與否進行相關分析,先行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48周發(fā)生e抗原血清學轉換與否與低HBsAg水平(x2=9.285,P=0.002)、高ALT水平(x2=10.108,P=0.001)有關。將上述兩因素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高ALT水平是e抗原血清學轉換的獨立預
9、測因子(OR=3.002,P=0.044)。
研究結論:
1.初治、單藥使用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具有較高的HBVDNA陰轉率、ALT復常率、HBeAg轉陰率和血清學轉換率。
2.基線HBsAg水平≤1500 IU/mL和/或ALT水平>5 ULN的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替比夫定治療48周時,有較高的e抗原轉陰率和血清學轉換率。
3.基線HBsAg水平≤1500 I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學轉換影響因素探討.pdf
- 復方芪術湯聯(lián)合替比夫定對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學轉換作用的臨床研究.pdf
- 紫河車顆粒聯(lián)合替比夫定片促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學轉換的臨床研究.pdf
- 替比夫定治療對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替比夫定對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TRAIL影響的研究.pdf
- 普通IFN-α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發(fā)生HBeAg血清學轉換的預測因素分析.pdf
- MxA基因啟動子多態(tài)性與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治療HBeAg血清學轉換的研究.pdf
- 替比夫定聯(lián)合補腎方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臨床觀察.pdf
- 替比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與相關預測因素分析.pdf
- 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時Treg-Th17平衡變化與HBeAg水平的關系.pdf
- 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Th1-Th2細胞相關因子變化.pdf
- 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比夫定相關耐藥的臨床特點和挽救治療.pdf
- 聚乙二醇干擾素α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學轉換預測模型的建立及驗證.pdf
- 替比夫定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年的臨床療效分析及停藥新方案的探索與研究.pdf
- 干擾素α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療效預測初探.pdf
- 替比夫定治療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腎功能影響的研究.pdf
- 干擾素α和恩替卡韋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療效預測因素的分析.pdf
- 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部分應答患者序貫替比夫定治療的優(yōu)化方案.pdf
- 替比夫定或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及影響因素研究.pdf
- 替比夫定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病毒學應答預測模型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