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調強放療模式對人鼻咽低分化鱗癌細胞株生物效應影響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鼻咽癌是人類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尤其在我國南方高發(fā),放射治療作為首選治療。調強放射治療(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技術作為先進放療技術的代表,突破了傳統(tǒng)常規(guī)放療的規(guī)則大野照射,以不規(guī)則的多個子野從多個角度在保護危及器官及正常組織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給予腫瘤區(qū)域以較高劑量照射;IMRT還可實現(xiàn)同時補量技術,在治療次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給不同的靶區(qū)不同劑量。以期提高局控率并減少周圍

2、正常組織損傷,因而成為臨床腫瘤放射治療走向精確定位、精確計劃設計、精確治療的標志。近年來,IMRT因其技術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臨床腫瘤放射治療實踐中,如頭頸部腫瘤、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IMRT在物理學上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關于IMRT放療近期療效的報道很多,而且大多數(shù)結果尚屬滿意,但至今沒有大范圍的、有說服力的這種治療改善了預后的資料。因此推測這一技術在在生物學上可能存在不足之處。因為治療技術的復雜性,使在常規(guī)照射時一次性給予的劑量分成

3、了多次給予,尤其是MLC靜態(tài)IMRT技術大大延長了照射時間。常規(guī)2Gy的照射1~2min即可完成,而IMRT則常常需要20~40min。這樣單位時間內腫瘤吸收劑量就大大降低,有人將這種情況稱為“相對劑量率降低”。這種照射模式所致“相對劑量率降低是否影響腫瘤細胞的殺滅”已成為臨床放射生物學的熱點問題。多年來,人們應用細胞培養(yǎng)、免疫組化、分子生物學技術等對腫瘤細胞相關基因蛋白表達情況進行了研究,積累了大量資料。也有作者就離體細胞IMRT照射

4、后,細胞存活曲線的變化進行過研究,從而推斷IMRT照射時間延長,可能導致亞致死性損傷修復增加,放射生物效應降低,但其確切影響仍不清楚,未見其他方面深入的報道。放射治療模式的改變是否會影響腫瘤細胞的生物效應尚未明確,是否要對IMRT照射模式進行劑量補償亦尚未定論。文獻報道,影響細胞放射敏感性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DNA損傷的修復、細胞周期、及細胞凋亡。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給予人鼻咽低分化鱗癌細胞株(CNE-2)不同模式照射,探索IMRT治療模式

5、對CNE-2生物效應的影響。為今后IMRT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放療劑量的調整,縮短照射時間,從而提高腫瘤局控率,進一步提高遠期生存率,提供實驗依據(jù)。并依據(jù)檢測指標的變化,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放療方案,如:確定分割劑量,選擇照射時間,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選取CNE-2為實驗對象,分為空白對照、常規(guī)照射、模擬IMRT(按設計要求對各個照射劑量點進行照射,每個劑量點分5 次照射,其間分別間隔8.0-8.5min, 35min完成

6、)3組,分別給予6MV-X 2、4、6、8Gy4個劑量點的照射;1)運用克隆形成實驗(courtenay assay),檢測不同照射模式下CNE-2的存活分數(shù); 2)運用四氮唑藍法(MTT)進一步驗證克隆形成實驗的結果;3)運用流式細胞儀(FCM)檢測不同照射模式下CNE-2的細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比例;4)應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CNE-2在不同照射模式下,與DNA損傷修復相關的Ku、ATM轉錄水平及蛋

7、白表達;檢測與細胞周期調控相關的Cyclin B1、Cyclin D1的轉錄水平及蛋白表達,檢測與細胞凋亡調節(jié)相關的Bcl2、Bax的轉錄水平及蛋白表達。
   結果:
   1.克隆形成檢測細胞存活分數(shù):
   1)CNE-2 α/β值為13.177Gy,在2、4、6、8Gy劑量點,常規(guī)照射組:SF值分別為0.225,3±0.017,7、0.013±0.002,0、0.002,6±0.000,6和0.0,002

8、±0.000,1,模擬IMRT組:SF分別為0.335,3±0.016,7、0.060,7±0.009,3、0.006,9±0.000,9和0.000,6±0.0,003;模擬IMRT組的SF均高于常規(guī)照射組。
   2)根據(jù)線性二次方程擬合的CNE-2細胞存活曲線,常規(guī)放療組:α、β、N、D0、Dq值分別為0.674,8、0.051,2、1.890,0、0.885,0、0.563,0,模擬IMRT組:α、β、N、D0、Dq值分

9、別為0.537,7、0.026,8、2.610,0、0.986,0和0.946,0;α常規(guī)>αIMRT,β常規(guī)>βIMRT,N常規(guī)〈N IMRT,D0常規(guī)<D0IMRT,Dq 常規(guī)<DqIMRT。
   2.MTT檢測細胞增殖比例:
   CNE-2在2、4、6、8Gy劑量點,常規(guī)照射組:細胞增殖比例分別為0.598,7±0.021,7、0.455,7±0.053,7、0.235,3±0.045,3、0.056,7±0.

10、018,3;模擬IMRT組:細胞增殖比例分別為0.682±0.055,0、0.528,3±0.074,3、0.322,3±0.002,0、0.091,7±0.022,3;模擬IMRT組的增殖比例均高于常規(guī)照射組。
   3.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周期分布(%):CNE-2在2、4、6、8Gy劑量點
   1)常規(guī)照射組:G2期細胞比例分別為26.77±0.43、38.33±1.77、46.57±1.43、66.97±1.47

11、;模擬IMRT組:G2期細胞比例分別為21.07±0.87、30.83±1.67、39.47±3.03、56.87±2.50;在8Gy劑量點時,2組的CNE-2 G2期細胞比例均高達50%以上(66.97±1.47%與56.87±2.50%)。G2期細胞比例隨照射劑量的增加而逐漸增加;在相同劑量點,模擬IMRT組G 2期細胞比例低于常規(guī)照射組。
   2)常規(guī)照射組:S期細胞比例37.50±0.20、26.47±0.97、19.

12、23±0.97、13.67±0.73;模擬IMRT組:S期細胞比例分別為39.73±0.47、32.43±1.03、26.07±2.77、16.87±2.33。S期細胞比例隨照射劑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在相同劑量點,模擬IMRT組的S期細胞比例高于常規(guī)照射組。
   3)常規(guī)照射組:G1期細胞比例分別為35.73±0.23、35.20±0.80、34.20±0.50、19.37±0.73;模擬IMRT組:G1期細胞比例分別為39.

13、20±0.40、36.73±0.63、34.47±0.33、26.27±0.27。G1期細胞比例隨照射劑量的增加無明顯變化;在相同劑量點,模擬IMRT組的G1期細胞比例略高于常規(guī)照射組。
   4.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凋亡比例及存活比例(%):CNE-2在2、4、6、8Gy劑量點
   1)常規(guī)照射組:早期凋亡比例分別為13.67±1.63、21.07±1.73、28.87±3.33、16.47±1.83;模擬IMRT組:

14、早期凋亡比例分別為10.60±1.20、15.77±0.43、21.30±2.10、29.97±4.47;2Gy、4Gy、6Gy三個照射劑量點,早期凋亡比例隨照射劑量的增加而逐漸增加;照射劑量為8Gy時,隨劑量的增加,常規(guī)照射組早期凋亡比例不再增加反而下降;在相同劑量點,模擬IMRT組的早期凋亡比例低于常規(guī)照射組(8Gy除外)。
   2)常規(guī)照射組:晚期凋亡比例分別為3.33±0.67、10.57±1.73、25.10±3.4

15、0、70.20±2.90;模擬IMRT組:晚期凋亡比例分別為1.80±0.90、7.13±1.37、21.77±2.47、59.37±3.67。晚期凋亡比例隨照射劑量的增加成倍增加;在相同劑量點,模擬IMRT組的晚期凋亡比例低于常規(guī)照射組。
   3)常規(guī)照射組:存活比例分別為82.83±1.67、47.40±4.90、21.73±6.93、5.13±1.37;模擬IMRT組:存活比例分別為87.40±2.10、54.70±3.

16、50、27.80±5.30、7.57±1.77。細胞存活比例隨照射劑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劑量點,模擬IMRT組的存活比例高于常規(guī)照射組。
   5.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CNE-2 Ku80、ATM的轉錄水平及蛋白表達:CNE-2在2、4、6、8Gy劑量點
   1)常規(guī)照射組:Ku80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588±0.131、0.929±0.125、0.840±0.084、0.775±0

17、.084;模擬IMRT組:Ku80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730±0.097、1.074±0.104、0.961±0.076、0.911±0.071;各組不同劑量點之間Ku80的轉錄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00);在相同劑量點,常規(guī)照射組與模擬IMRT組LSD法兩兩比較,4個劑量點Ku80的轉錄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接受照射后CNE-2 Ku80轉錄水平升高,模擬IMRT組Ku80的轉錄水平更高(P均=0.0

18、00),在4Gy劑量點時2組細胞Ku80的轉錄水平到達峰值,隨后表達均下降。
   2)常規(guī)照射組:ATM轉錄水平分別為0.908±0.110、1.057±0.313、0.923±0.133、0.823±0.075;模擬IMRT組:ATM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732±0.189、0.903±0.181、0.871±0.067、0.775±0.130;接受照射后,與空白對照比較,2組CNE-2 ATM轉錄水平均上調(P均<0.005

19、);各組不同劑量點之間,ATM的轉錄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在相同劑量點,常規(guī)照射組與模擬IMRT組LSD法兩兩比較,ATM的轉錄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CNE-2 Ku80、ATM的蛋白表達均得到相似結果。
   6.P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CNE-2 Cyclin B1、Cyclin D1的轉錄水平及蛋白

20、表達:CNE-2在2、4、6、8Gy劑量點
   1)常規(guī)照射組:Cyclin B1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745±0.068、0.624±0.100、0.518±0.054、0.428±0.038;模擬IMRT組:Cyclin B1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881±0.075、0.711±0.054、0.617±0.061、0.528±0.046;2組Cyclin B1的轉錄水平隨照射劑量的增加而降低;各組不同劑量點之間,Cyclin

21、B1的轉錄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00);且在相同劑量點,常規(guī)照射組與模擬IMRT組LSD法兩兩比較,Cyclin B1的轉錄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模擬IMRT組Cyclin B1的轉錄水平高于常規(guī)照射組。
   2)常規(guī)照射組:Cyclin D1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857±0.090、0.810±0.327、0.798±0.303、0.802±0.038;模擬IMRT組:Cyclin D1的轉錄

22、水平分別為0.822±0.063、0.701±0.213、0.812±0.093、0.801±0.064,各組不同劑量點之間轉錄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在相同劑量點,常規(guī)照射組與模擬IMRT組LSD法兩兩比較,Cyclin D1的轉錄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CNE-2 Cyclin B1、Cyclin D1的蛋白表達均得到相似結果。
  

23、 7.P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CNE-2 Bcl2、Bax的轉錄水平及蛋白表達:CNE-2在2、4、6、8Gy劑量點
   1)常規(guī)照射組: Bcl2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298±0.029、0.308±0.024、0.290±0.033、0.273±0.025;模擬IMRT組:Bcl2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313±0.030、0.297±0.028、0.294±0.021、0.293±0.025;各組

24、不同劑量點之間,轉錄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在相同劑量點,常規(guī)照射組與模擬IMRT組LSD法兩兩比較,Bcl2的轉錄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2)常規(guī)照射組:Bax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618±0.061、0.706±0.032、0.817±0.064、0.915±0.076;模擬IMRT組:Bax的轉錄水平分別為0.513±0.051、0.606±0.087、0.662±0.132、0.

25、721±0.086;2組Bax的轉錄水平隨照射劑量的增加而升高;各組不同劑量點之間,Bax的轉錄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00);在相同劑量點,常規(guī)照射組與模擬IMRT組LSD法兩兩比較,Bax的轉錄水平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模擬IMRT組Bax的轉錄水平低于常規(guī)照射組。
   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CNE-2 Bcl2、Bax的蛋白表達均得到相似結果。
   結論:
 

26、  1.照射時間延長,CNE-2存活分數(shù)增加,提示對腫瘤細胞的殺滅減少,在此期間可能發(fā)生亞致死性損傷修復,放射敏感性下降,放射生物效應降低。
   2.電離輻射誘導CNE-2 G2期阻滯,其阻滯作用隨劑量增加而增加;模擬IMRT照射時間的延長,對G2期細胞阻滯作用減弱。電離輻射誘導CNE-2凋亡,細胞凋亡比例隨照射劑量的增加而增加,細胞存活比例隨照射劑量的增加而降低。模擬IMRT照射時間延長,CNE-2凋亡比例下降及存活比例均

27、上升,導致輻射生物效應降低。流式細胞術較好地反映了輻射對CNE-2細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比例的影響。
   3.應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檢測ATM、Ku80、Cyclin D1、Cyclin B1、Bcl2及Bax的轉錄水平及蛋白表達,并計算 Bcl2/Bax的比值,可能有助于評價CNE-2放射生物效應的改變。IMRT時間延長,可能有利于SLDR,降低放射敏感性。DNA損傷修復相關因子Ku80、AT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